?

基于??M稿的高校學報特色辦刊之路探索
——以《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例

2022-11-22 08:32金延秋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a>科技期刊學報

湯 梅,金延秋,陳 禾

(清華大學出版社期刊中心,北京 100084)

科技期刊作為科研生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科研成果發布的平臺和學術交流的載體。為了提升科技期刊的國際競爭能力,2019年8月,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1],成為推動我國科技期刊改革發展的重要綱領,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高度重視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2020年3月制定了“清華大學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發展計劃實施方案”,方案指明力爭到2030年清華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時,建成具有清華品牌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2]?!肚迦A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作為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的綜合性中文科技期刊,1915年創刊,歷史悠久,是我國創辦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學報之一。作為學術交流窗口,她展示了清華大學豐厚的學術積淀;作為學術園地,她培育了清華的一代代學人[3]。清華大學深厚的學術資源為《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堅持“立足清華、開放辦刊”,既反映清華大學的優秀研究成果,又體現清華大學優勢學科的引領作用,集中展示某一領域的校內外高水平論文?!肚迦A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的大部分論文集中反映了清華大學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清華大學90%以上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過論文,有的多達40余篇[4]。

面對一本歷史悠久的重要期刊,如何在新時代讓她繼續煥發光彩,保持期刊的持續發展和重塑期刊的品牌影響力?近年來,《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嘗試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本文主要梳理《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重塑期刊品牌,走特色辦刊之路方面的實踐經驗,以期為其他高校學報的轉型提供參考和借鑒。

1 打破發展困境,吸引優質稿源

目前,高校學報普遍存在發展定位不夠清晰、辦刊特色不夠鮮明等現象,由于長期缺乏高質量的稿源,導致其影響力較弱,發展受到一定制約。為了打破發展困境,很多高校學報開始進行了有益的改革和嘗試。通過約請稿件獲取優質稿源,是高校學報突破困境、謀求發展的主要方式,高質量的稿件對提高期刊內容的學術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以專題、???、專欄的方式來組織稿件,集中反映某一熱點研究領域的科研成果,不僅可以使期刊報道內容具有特色性、時代性和前瞻性,而且可以解決期刊稿源不足問題和實現期刊的可持續發展[5]。專題策劃是科技期刊的重要工作,對提高期刊質量、彰顯期刊特色以及提升期刊影響力均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的通知,為學術期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明確要求期刊要加強編輯策劃,圍繞重大主題打造重點專欄、組織專題???。

近年來,《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就如何吸引優秀稿源,提高刊物的整體影響力,重塑期刊品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

統計發現,2010—2018年間期刊自由來稿的數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由高峰期的年來稿總數約800篇減少到約300篇,且出現質量同步下滑。為了增加稿源數量同時提高稿源質量,編輯部采取多項措施,由被動等待作者來稿到主動邀請稿件,由主要專注編輯加工到策劃約稿,改變工作方式和工作重點,主動加強與編委專家的聯系溝通,通過深入清華大學重點國家實驗室、參加清華大學主辦的高水平學術會議,為專題策劃和約稿專家的選擇做好前期儲備。從2019年開始,經過編輯部的持續努力,策劃和出版了近40期反映我國重大工程項目進展、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研究成果、熱點研究領域等專題或???,內容涉及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白鶴灘水電站、新型冠狀病毒研究、關鍵核心技術專欄(俗稱“卡脖子”技術)、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90周年系慶、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70周年系慶等。由于專題/??瘍热菪路f、聚焦熱點,出版后迅速得到國內同行的廣泛關注。同時,通過??驅n}的出版也進一步優化了期刊的稿源,使刊物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2 特色辦刊的途徑和方法

2.1 優化編委結構,明確編輯職責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會成員均為清華大學教師,在其研究領域中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力首屈一指,但由于部分編委不僅承擔繁重的科研日常工作,還擔任清華大學重要行政職務,難以在期刊發展方面投入太多精力。鑒于此種情況,2019年在新發展環境要求下,編輯部開始積極改革和創新,成立“特約編委委員會”,聘請活躍于科研一線、熱愛期刊工作、精力充沛的中青年科學家擔任期刊特約編委,參與期刊發展和建設[6]。特約編委的加入增強了編委會的活力,為期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對期刊發展起到了切實的推進作用,保證了期刊的可持續發展,是《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目前尋找到的促進期刊發展的重要措施。特約編委的主要職責是選擇自己熟悉的科研領域的熱點研究方向進行專題/??邉?,并自己擔任或聘請知名學者擔任專題/??邉澋奶丶s編輯[7]。

明確了編委職責后,作為科技期刊編輯的職責或目標就是要密切和長期地跟蹤國內外的科技發展動向,根據期刊的定位,協助編委組織反映國內外一流科研成果的高水平稿件,擴大刊物的影響力。首先,需要樹立信心。編輯是連接科學家與期刊之間的一座橋梁,有強烈的社會需求,在工作過程中要不斷積累經驗,勇于實踐,不怕挫折,培養靈感,靈感來源于多年的耕耘與積累,時刻準備著組織一流的稿件。其次,需要轉變觀念。原來編輯滿足于把編輯加工的工作做好,在國家對科技期刊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的新形勢下,編輯工作的重心要向組織高質量稿件的方向上轉移。最后,需要具有強烈的服務意識。編輯的口號是全心全意為科學家服務,要深入到科研一線與科學家打成一片,了解科學家的需求,跟蹤科學家的成果。

2.2 重新定位期刊發展方向

期刊的定位是期刊發展的基礎,也是期刊組稿的方向。只有把握期刊的精準定位,才能夯實期刊品牌創建基礎。期刊主辦或主管單位需要加強定位意識,改善科技期刊發展過程中由于定位不準造成的盲目約稿[8]。

作為清華大學在1915年創辦的百年老刊,《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一直以服務于學校的教學和科研為己任,發表的文章大部分為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所寫,涵蓋學科范圍眾多,這種“大拼盤式”的綜合性,難以形成并維持穩定的讀者和作者群體,不利于期刊的長期發展[9]。面對專業期刊的強勢競爭,在搶奪成果首發權方面處于弱勢地位?!肚迦A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作為中文綜合類科技期刊,發展至今尚未形成期刊的特色欄目和優勢學科,缺乏明確的發展定位和方向。為了打造特色期刊,提升刊物在期刊界和學術領域的影響力,經過編輯部的反復論證,明確了以出版反映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進展和反映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研究成果為主題的期刊定位,明確指出期刊要選擇和跟蹤熱點研究領域做專題/??邉??!肚迦A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根據期刊定位,做了大量創新性工作,圍繞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組織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驅n},逐漸形成了期刊的“重大工程項目”特色欄目和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特色品牌。

2.3 特色品牌的初步形成

2.3.1 跟蹤熱點策劃專題

針對當前社會科技、時事熱點進行選題策劃,集中反映熱點研究領域的學術成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選題策劃方式,能夠實現撰文科學家、讀者和期刊的三方共贏??萍计诳庉嬓枰哂休^強的捕捉新聞熱點的敏銳性和較強的執行力,根據熱點及時策劃約稿方案[5]。日常工作中,編輯較多關注科學網、果殼網、知識分子等科技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的熱門話題和有趣事件。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卷全球,造成大量人群的感染,給人民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當突發公共安全衛生事件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時,特別需要權威的科技期刊從科學的角度對此病毒進行深入解讀,讓大眾明白病毒的作用機理和防范措施,消除大眾恐慌、迷茫的情緒,樹立正確地對待病毒的觀念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因此,《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迅速啟動約稿機制,發布征稿通知,邀請清華大學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團隊,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深入的追蹤報道,學術成果以“新型冠狀病毒”專欄出版,專欄共發表6篇相關研究方向綜述和論文,截至目前被引頻次共計37次,篇均被引約6次,數據表明熱點研究領域文章的出版提高了刊物整體的關注度和被引頻次。

2021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大幅波動震蕩,引發世界各國對能源危機的擔憂,《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針對當前能源危機,組織出版“能源動力領域傳熱與熱系統研究”專題,從相變發汗冷卻、蒸氣冷凝傳熱強化、太陽能熱化學循環等方向解讀能源動力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通過這些反映當下熱點事件的專題或專欄的出版,達到了很好的科普和宣傳效果,為關注這些熱點的人員提供了暢通的信息渠道和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大眾媒體無法獲得的,同時借助熱點事件的傳播,對撰文科學家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進一步提升了其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力,擴大了期刊的學術和社會影響力[5]。

2.3.2 反映重大工程項目進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迅速推進?!肚迦A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持續跟蹤重大工程項目進展,組織出版了一批反映我國重大工程項目的高水平的??驅n}。

在反映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系列???,2021年第7期組織出版了“白鶴灘”水電站智能建造???,包括19張水電站精美照片和13篇優秀論文。中國三峽集團和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聯合為??珜懥诵蜓?,序言中“高峽出平湖,當今世界殊,金沙馳千里,白鶴嘯九天”的詩句正是對“白鶴灘”水電站智能建造的概括。同時,2021年7月,適逢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值此重要時間節點,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將投產發電。智能建造??某霭?,集中展示了白鶴灘及烏東德300 m級特高拱壩智能建造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其中,??小爸悄芙ㄔ扉]環控制理論”綜述,已經被國內同行廣泛參考引用,??饷娅@得首屆“方正電子”杯中國期刊設計獎。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標志著智能建造技術與管理在促進基礎設施工程高質量建設中,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水電工程建設中發揮了更重要作用,引領了智能建造學科的發展,強化了我國在世界水電關鍵技術的領先地位[10]。

在反映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系列專題中,2019—2021年組織出版了“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結合FAST望遠鏡的“索驅動并聯機器人”等專題,邀請這些重大工程項目的參建單位負責人,撰寫所負責項目的科研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國在工程技術領域的最新建造成果,向世界展示我國的科技實力。截至目前,“港珠澳大橋”專題中“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在港珠澳大橋珠海人工島通道上的應用”一文,已被其他刊物引用18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專題中“我國航站樓用能和室內環境質量調研與實測分析”,已被引用12次,遠超期刊發文的篇均引次,數據表明在反映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領域,學報發表的論文已經成為行業的重要參考文獻。

針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卡脖子”工程項目,2021年組織出版反映“鋰離子燃料電池”“燃氣輪機” “航空柱塞泵”等關鍵技術核心問題的專欄,力爭找到解決這些“卡脖子”項目的突破方向。

2.3.3 反映“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果

為促進清華大學“雙一流”建設,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21年11月,清華大學發布“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30”,將實施“清華大學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發展計劃”列入重點任務清單。在清華大學對科技期刊的政策支持和激勵下,《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梳理清華大學的“雙一流”建設學科,緊密圍繞 “雙一流”建設學科和重點發展學科,按照學科實力布局策劃反映“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果的???專題,在校內相關院系組織高水平稿件,及時出版反映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的學術研究成果,以期刊學術成果助推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發展。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為清華大學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在反映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為主題的???,2021年為慶祝清華大學校慶110周年,《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聯合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簡稱核研院)和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簡稱電機系),組織出版了反映核研院和電機系“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果的“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焙汀半姍C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集中展現了清華大學在核能和電機工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間,恰逢核研院成立60周年,核研院特為??餍?,“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奔姓故玖饲迦A大學核研院在技術創新、產業化領域取得的最新重要研究進展,主要包括:主氦風機的研制、基于TRISO顆粒的球形燃料元件生產技術、關鍵設備的自主創新等,其中自主研發的一體化自然循環低溫供熱堆技術NHR200GII已卓有成效。根據中國知網檢索數據,“核研院60周年”??小澳茉椿ヂ摼W推動下的氫能發展”一文,在其發表1年多的時間里已被其他刊物引用17次,下載量達到1 355次;“中國核電和其他電力技術環境影響綜合評價”一文,截至目前已被其他刊物引用16次,下載次數為1 216次。該數據表明,??某霭嬉欢ǔ潭壬弦I了核能與新能源學科的發展,促進了期刊影響力的提升。

2022年,為慶祝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90周年系慶和水利水電工程系70周年系慶,《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聯合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和水利水電工程系,組織出版了反映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和水利系“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果的“能源與動力工程系90周年??焙汀八姽こ滔?0周年???,2個??慕M稿得到了校內師生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系90周年??本x9篇綜述和6篇論文,有代表性地報道展示了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在向世界一流學科穩步前進過程中,在把握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瞄準“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中,在基礎科學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

3 結束語

經過近4年的探索和實踐,《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逐漸確立了策劃出版反映我國重大工程項目和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果的發展路線,通過專題/??牟邉澇霭鎺恿似诳放频陌l展,打破了原有的發展困境,優化了稿源質量,穩步提升了期刊品牌的影響力,促進了期刊的可持續發展,期刊影響力和品牌重塑已初見成效。

猜你喜歡
???/a>科技期刊學報
數字化出版對我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發行的影響探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第五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在長沙舉辦
《心理學報》入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1版
航空學報(2022年4期)2022-06-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飛控與探測(2021年4期)2021-11-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第六屆陜西省科技期刊評優結果揭曉《西北園藝》榮獲特色科技期刊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