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敘事,讓教師專業成長看得見

2022-11-22 10:17李瑋瑋
好家長 2022年8期
關鍵詞:兒童游戲課程

文 李瑋瑋

我園是一所有72 年辦園歷史的園所,致力于民間故事游戲活動課程的開發研究。在課程實踐中,我園組建教師、兒童、家長共同參與的學習共同體,以民間故事為載體,通過“實踐敘事”,讓教師在學習共同體的推動中,尋求彼此在教育研究上的支持、合作,提升觀察解讀兒童的能力,積累與兒童經驗關聯的、豐富的、有效的指導策略,不斷改進教育實踐行為,實現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實踐敘事——捕捉、判斷教育情境

長幼敘事:這是針對工作三年以下的新教師推行的一種園本研修策略,敘事方法簡單,方便操作。我園積累大量的活動現場素材,采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審視看似司空見慣的細節,引導新教師去發現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精彩時刻,通過解讀故事中的暗示與提示,找出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發現其中的教育意蘊,逐漸學會觀察兒童。

學習故事:我園鼓勵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師學習撰寫學習故事,通過持續捕捉并記錄兒童在區域游戲中的行為,發現并解讀兒童自身各領域發展水平與特點以及兒童之間發展的差異性,做出針對性回應,提高教師對區域游戲的支持、引導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著重關注兒童在活動中的投入度,關注他們面臨的新問題,把握學習契機,積累與其經驗相關聯的、豐富的、有效的指導策略,進而提高教師把握時機和改變策略的能力,使教師以有意義的、相應的方式支持兒童的游戲。

課程故事:在課程審議中,鼓勵骨干教師嘗試撰寫課程故事,從課程角度系統反思活動中的環境、材料、內容、組織方式的適宜性,進行調整和改造,提高課程審議能力。在骨干教師的輻射下,以年級組共同體為平臺,在課程中審議、后審議過程中找出問題,逐步樹立課程意識,助推專業成長。

科研故事:在參與實踐研究過程中,教師肯定會有很多不同的感悟。我園利用科研故事歸納眾人的想法,全面且真實地看到園本化科研和課程實踐的效果,找到突破口,從兒童的經驗、興趣、需要出發,有效把握與實施課程。

每篇實踐敘事都是從一個普通教師的身份、一個普通教師的角度、一個普通教師的目光、用娓娓道來的故事記錄兒童成長的方方面面。教師彰顯自己的教學智慧,讓個體經驗與群體智慧相互交融,有效推進了課程實踐。同時,我園見證了一線教師在研究中專業發展的真實軌跡。

二、共研突破——定焦、解讀兒童行為

我園把實踐敘事當作促進教師反思的途徑之一。這些故事被記錄后,我園一定要讓教師覺得自己寫的東西是有用的。

例會研討:我園每周組織教師集中交流。起初,講述的教師不知道如何說,不敢說或者大家只是被故事的情節吸引,較少思考故事背后的真正意義。針對這一現象,我園現場集中梳理,明確每次交流時要把握好三個關鍵要素:呈現兒童的真實行為、抓住關鍵的情節和問題,突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同時,我園在研討中明確規定:每次教研現場確定一個小主題,提前一周告知教師;教師要學會找出發言中的關鍵詞,圍繞研討主題把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內容環節跟大家一起分享;教師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針對這個話題的建議。有了明確的主題,教師開始關注隱藏在這些故事背后的教育行為,關注資源利用、同伴支持、順應需求等支持兒童發展的關鍵點。教師通過分析第一手資料,嘗試分析各種照片、繪畫、涂鴉表征和影像紀錄,力求從中悟出兒童想要回答的問題,找到激發他們活動的潛在主題,生發下一步計劃。

個案解讀:實踐敘事必須依靠活動中大量的觀察紀錄,通過觀察熟悉,熟悉《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關鍵經驗點,在具體的故事中逐漸厘清兒童游戲與學習的關系。教師經常有這樣的困惑:“我們知道觀察兒童的重要性,但是難以做到,想要觀察而不會觀察。我們每天都在看,但看不出什么,看到兒童的行為不會解讀,不會分析癥結,不知道如何應對?!薄瓰榇?,我園給教師提出觀察建議:兒童在游戲中想玩什么?兒童可能正在建構什么樣的知識或技能?兒童提出了什么問題?遇到了什么困難?什么是有意義的發現?什么具有挑戰性?兒童想從同伴那里獲得什么?帶著這些問題路徑去記錄,我園希望更好地提高觀察與解讀的準確性和針對性。

書籍引讀:我園根據教師困惑歸因,定期有針對性地推薦書籍,如《聚焦式觀察:兒童觀察、評價與課程設計》《兒童行為觀察與案例》等。借助書籍的學習力量,幫助教師用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反觀當下的教育行為。

三、成效感悟——貼近兒童的主動思考

隨著活動的持續開展,教師逐漸學會用一顆敏感的心觀察每個細節,在觀察的同時提供材料,支持兒童的學習。例如,L 老師的紀錄中有這樣一段話:幼兒園的“一米菜園”里,每棵植物都是我園和兒童親手種下的。今天,兒童在53 天前種下的格?;ǚN子開出了第一朵小花。我和兒童商量,一起記錄這個特別的時刻。走進這個區域,我看到的畫面是洋洋小女孩安靜地蹲在格?;ㄅ宰鲇^察紀錄。今天天氣悶熱,周圍有些嘈雜,她竟然能如此專注。在與她交談中,我聽到了這樣一句話:“我就喜歡坐在這里看著花兒?!蔽覐闹锌吹搅藘和掷m的觀察能力、良好的學習品質。又如,在班級開展“小鯉魚跳龍門”民間故事游戲后,W 老師寫下來這樣一段話:今天,兒童想嘗試自己搭建龍門,產生一個搭建愿望比較容易,但如何在一段時間維持持續的熱情,與同伴合作建構有益的經驗?當兒童在幾次嘗試后都遇到龍門倒塌時,失敗的體驗和兒童個體經驗的差異性催生出新的問題。龍門為什么會倒塌?如何建好龍門的“地基”?為此,我引導兒童從放置的角度和支撐的方式中尋找原因,再次嘗試……我希望通過開展這個活動,激發兒童更多的學習能量,諸如堅持、勇敢、合作、團結等。

每當看到這樣的紀錄片段,管理者都非常感動。這些體現了教師把握尋常時刻的一種教育智慧。對教師來說,實踐敘事的園本研修方式最大的意義是什么?我想,當教師能夠真實地通過觀察了解兒童的需要,能夠逐漸把視線轉向兒童,成為走進兒童心里的人,同時把作為敘事者的教師引向自我教育反思層面,這正是一種我園需要的專業能力。我園希望在教師心中,課程意識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是幼兒園與教師、教師與兒童之間一種親密的聯系,更是他們的日常教育生活本身。

實踐敘事的全面推進,改變了教師對待教育與兒童的態度。每篇實踐敘事都是教師成長的縮影,從中可以看到教師課程實踐能力的成長。在這過程中,我園覺得教師成長需要力量支持。教師成長是不斷認識、理解、接納、認同的變化過程,每位教師在準備亮相的那一刻,一定積聚著眾多期待的目光。這種力量支持源于同行者的用心陪伴,逐漸形成共同認知。當這個課程理念認知成為共識時,它會形成一種學習習慣,被認同并踐行。

實踐敘事既是一種研究方式,又是一種表達方式。每篇實踐敘事,都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很多故事源于教師在生活中的偶然發現。只有當教師對兒童需求及其蘊含的教育價值敏感時,課程的豐富與延伸才會成為可能。在實踐中,我園堅持把問題探究、同伴支持、順應需求等作為支持兒童發展的關鍵詞,鼓勵教師通過實踐敘事的方式不斷反思教育行為,看見自己的專業成長。

猜你喜歡
兒童游戲課程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自行車的發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