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價值意蘊與研究路向

2022-11-23 17:48
關鍵詞:紅色育人學校

杜 向 輝

(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甘肅 成縣 742500)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在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謀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征程中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獨特文化形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文化教育傳承,提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扎實推進‘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2];“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3]。

學校教育是個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個體完成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趯W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成為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的主陣地、主渠道。然而受學段劃分、學校類別等因素的制約,各級各類學校并未形成系統的紅色文化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影響了紅色文化教育效能,不利于推進“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因此,闡明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探討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研究路向,對新時代學校推進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一、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內涵與研究進展

1.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

“一體化”作為學術詞語是一個舶來品,很早就在國際社會中被廣泛使用,如區域一體化、經濟一體化等。自20世紀80年代,這一術語開始進入我國學術視野,并迅速運用于各個領域。但是學界關于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在2013年教育部發布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中,有“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研究”,這說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開始思考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問題,學界也開始了相應的理論研究。

關于一體化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同學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學者認為一體化教育主要是指小學(幼兒園)、初中、高中、大學各學段縱向銜接,從而形成持續的教育合力;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一體化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橫向協同,使教育在各個領域中發揮作用,從而形成整體的育人格局;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一體化教育主要是在教育理念上,使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途徑、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評價等要素協同育人,從而形成系統的教育教學狀態。

綜合上述觀點,筆者認為所謂一體化,是指多個相對獨立的行為主體,圍繞著共同的目標,在一定的規則體系下,“逐步在同一體系下化為彼此包容、有機融合、相互配合的共同體的過程”[4]。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是指大中小學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育人要求,按照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整體設計教學內容和實現路徑,以實現不同學段育人的順序性、連貫性、銜接性,使學段育人目標與立德樹人總目標同向同行,形成大中小學協同育人的教育過程。

2.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研究現狀

首先是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研究。高德毅指出,目前學校德育存在目標與內容脫節、簡單重復、與學生身心發展不匹配等問題,認為實施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是落實國家教育戰略的導向性需求、建設德育課程一體化的科學性需求、形成全員合力育德的系統性需求。[5]李建提出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必須從人性生成、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四個維度出發,才能形成中國特色的一體化德育模式。[6]黃成華分析了傳統德育的不足,提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為依托,建設我國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7]

其次是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研究。2016年3月18日,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8]。針對這一要求,學界積極探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價值邏輯[9]、依據與路徑[10]、建設策略[11]等,并圍繞大中小學思政理論課課程內容一體化[12]、教師隊伍一體化[13]、管理機制一體化[14]等方面開展理論研究。

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的研究視角,除了集中在德育一體化、思政理論課一體化之外,亦有學者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等問題。在區域分布上,北京、上海等地不光在理論研究上居于優勢地位,在實踐探索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但是關于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問題,研究成果仍然不多。在理論研究上,只有莊瑜闡述了上海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的價值,并探討了實現路徑[15];在實踐探索上,只有江西省教育廳出臺了《紅色文化教育大中小幼一體化課程標準化建設實施意見》,為江西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提供實踐依據。

二、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價值意蘊

紅色在中國具有濃厚的政治象征意義。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創建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獨特文化形態,包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精神內涵。紅色文化是學校立德樹人的寶貴資源,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學功能。新時代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

1.有利于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價值與功能

紅色文化記錄了中國共產黨探索救亡圖存道路并為之艱苦奮斗、浴血奮戰的歷史進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時刻,譜寫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歷史征程。紅色文化集黨史、國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個人品德教育和勵志教育為一體,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性、價值性和規范性成分,具有歷史印證、價值引領、行為塑造、社會整合等重要功能。

由于目前學校教育體系受學段劃分制約,并且缺乏系統的紅色文化教育體制機制,因而在學校紅色文化教育中存在教育目標不清、教育內容重復、教育方式隨意、教學語言空洞等問題,使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下降,甚至出現反感傾向,嚴重影響和制約紅色文化育人價值的實現、育人功能的發揮。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整體規劃紅色文化教育實施,建立紅色文化教育教學體制機制,明確紅色文化教育目標和內容,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價值和功能。

2.有利于統籌銜接學校育人舉措,提高育人實效

目前中國學校類型多樣,有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學段分為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教育。不同類型、不同學段的學校辦學定位不同,育人目標和教育教學內容也各不相同,但是歸根結底,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教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教育,還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環節。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的號召下,各級各類學校又掀起了紅色文化教育高潮。然而目前學校紅色文化教育缺乏統一的指導規范和運行機制,只能憑借各級各類學校自行安排,致使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出現隨意化、碎片化、空殼化現象,難以讓學生入腦入心,影響了紅色文化的育人實效。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發展規律,按照螺旋式上升、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整體規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一體化設定紅色文化教育內容、方法、途徑,統籌銜接紅色文化教育教學目標、課程、教材,有利于規范各級各類紅色文化教育教學,提升大中小學紅色文化育人實效。

3.有利于涵養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環境中創造的,本質上是革命的、進取的文化。一處處革命遺跡遺址、一座座烈士陵園、一個個革命紀念館、一段段革命故事,都以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寄托著革命先輩百折不撓、一心為民、不畏艱險、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承載著無數志士仁人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團結奉獻、勇往直前的優良傳統,至今依然閃爍著時代的光芒。承載于紅色文化中的鮮活英雄人物和先進事跡,為大中小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學習的榜樣,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寶貴精神財富。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使各學段的學生深入了解曾經艱苦與匱乏、奴役與欺凌的歷史,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珍惜當下優越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刻苦學習,健康成長成才;使大中小學學生都能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學習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高度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心為民的價值立場、永無止境的奮斗精神、高尚的個人品德和優良的行為作風,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個人的健康、全面發展。

三、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1.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迫切需要。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盵16]教育要為國育人、為黨育才。我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體現。而紅色文化本質上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文化,它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揭示了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救亡圖存、浴血奮戰的歷史,以宏偉的歷史畫卷、生動的革命故事、鮮活的人物形象、崇高的革命精神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合法性來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依據。有效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能夠使學生深刻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從而提升學生的制度認同和政治認同,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信念,堅定“四個自信”,自覺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生。

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是新時代學校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學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塑造學生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行為能力的系統過程。立德既包括在微觀層面培養學生勤勞勇敢、正直善良、厚德仁愛的個人品德,也包括中觀層面的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更要在宏觀層面塑造學生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政治品德和以天下為己任、以人民為中心的大德。樹人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和行為能力,更在于培養可擔民族復興大任、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目前學校教育依然存在重教書輕育人、重分數輕素質、重智育輕德育、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有效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把紅色文化教育貫穿于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階段,將革命精神融入學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有利于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追求,將理論學習、個人成長與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相結合,成長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是有效傳承紅色基因的現實需求。紅色基因是無產階級的政治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生生不息的遺傳密碼。正如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講話時所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盵17]紅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18],“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19]。學校教育具有連續性和系統性,是社會成員受教育的最重要環節,因而成為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要借助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使紅色文化獲得有信仰、有知識的傳播者,優越的傳播環境,科學系統的傳播方式,數量龐大、優質的傳承群體。通過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傳播,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增強紅色基因的生命力,為全社會傳承紅色基因奠定堅實的基礎,確?!凹t色基因代代傳”工程有效推進。

2.實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可能性

一是黨管教育的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十九大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盵20]政治屬性是教育的基本屬性。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是中國教育發展的本質特征和政治保證,從根本上保證了大中小學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黨管教育的原則和黨的教育方針,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堅持教育為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文化,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和政治功能,因此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與中國教育的根本原則、基本方針和精神實質是一致的。黨管教育的政治優勢,為大中小學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和政治保障,使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具有現實可能性。

二是教育管理的制度保障。從宏觀層面來看,教育制度是指國家組織體系與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之間的關系以及管理規則。由于教育具有獨特的地位和重要意義,因此在中國的教育制度體系中,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教育工作,統籌規劃、協調管理全國的教育事業。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也經常出臺行業指導意見和政策性文件,指導和規范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如2014年教育部就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統籌小學、初中、高中、本???、研究生等學段育人目標,實現依次遞進、有序過渡。2017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規定了中小學德育的總體目標和學段德育目標,提出要形成“可轉化、可推廣的一體化育人制度和模式”。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按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要求,統籌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以上這些教育制度和教育體制機制,為實施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

三是教師立德樹人的職業自覺。職業自覺是指某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對所從事職業的價值、使命的心理認同和態度傾向,是內心對職業要求的認可與遵從。教師被譽為文明的傳承者,靈魂的塑造者,知識、思想、真理的傳播者。教師承擔著神圣的使命,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具有立德樹人的職業自覺。凡是有利于育人的素材和舉措,都可以被教師主動地加以運用。紅色文化資源具有豐富、寶貴的教育教學價值,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教師往往會自覺地以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人物事跡和優良作風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塑造學生,這對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研究進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關于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論述,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8]。如何按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要求,開展好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這既是一個實踐問題,更是一個理論問題,學術界要以高度的理論自信和學術擔當,從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本真要義、實現形式、保障機制等方面加強研究、積極探索,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好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提供理論指導。

1.厘清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本真要義

開展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本真要義研究,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首先,要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與學校教育教學的耦合作用研究,既要突出學校傳承紅色基因的自覺和使命,又要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的教學功能和育人價值,使紅色文化在“大思政”視域下與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舉措形成耦合效應,共同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次,要明晰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本真要義。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不是同質化,更不是機械化推行,而是一種教育思路和理念,即不同學段、不同類型的學校如何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連續的、持久的育人合力。再次,重視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傳播過程中的問題研究,既要研究個別學校內部紅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困境,更要研究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學校紅色文化教育銜接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學校改進紅色文化教育、實現一體化育人目標提供依據。最后,總結部分地區大中小學一體化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一體化教育方案,為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提供借鑒。

2.探討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實現形式

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既要與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人格成長規律相匹配,又要依據思想政治工作和傳承紅色基因的總體目標,將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育手段階段化、層次化,以實現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的縱向銜接與橫向協同。

首先,要遵循一體化的教育理念,科學設計不同學段紅色文化的教育目標。按照小學階段重在啟蒙紅色文化情感、初中階段重在培養紅色文化行為、高中階段重在培養紅色文化思想、大學階段重在強化使命擔當的總體布局,依據幼兒園、小學低年級、小學中高年級、初中、高中、大學的學段設置,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設計紅色文化育人目標。尤其是不同階段的銜接處,如何實現無縫對接,既盡可能地減少重疊,又不至于出現大的跳躍甚至空白,將是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實施的先決性課題。

其次,要合理確定教學內容,遴選教學素材。學界應繼續深化紅色文化研究,挖掘紅色文化的內涵,廓清紅色文化的內容結構,形成紅色文化教育教學素材;構建不同學段紅色文化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建立分層的紅色文化教材體系,編寫紅色文化核心教材、教學參考書、教學案例、多媒體課件、拓展讀本。這將為紅色文化教學提供前提和依據,是實施大中小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關鍵環節。

再次,加強教學方法研究,創新教學載體。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成長規律,設計形式豐富、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案例式、情景式、參與式、啟發式教學方法;合理設計理論教學和實踐體驗,重在滋養學生的情感認同;開發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實現圖片、影視、音樂、微視頻、動漫載體的完美結合,使學生“在跨越時空的情景交互,視覺、聽覺刺激的直觀動感中實現思想和精神升華”[21]。

最后,探討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橫向協同的優化路徑。重點探討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的融合,研究紅色文化育人與科研、管理、資助、校園文化的協同,以促使生成“大思政”背景下學校立德樹人合力,提高學校育人實效。

3.研究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體制機制

有效推進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最根本的保障在于建立和完善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教學機制。體制機制具有規范、保障功能,能夠確保各級各類學校按照有序化、制度化、規范化要求推進。后續研究既要總結、借鑒現有教育體制機制的成熟經驗,又要遵循紅色文化教育教學特點,構建、完善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機制。

首先,探索建立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組織領導機制。充分發揮黨領導一切的政治優勢和黨管教育的制度優勢,成立由黨中央宣傳部門、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的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教學工作,并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指導各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紅色文化育人工作。同時,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實施指導意見》,設立全國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指導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及各類課程的設置,組織編寫紅色文化教材和輔導讀本等,為實施好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提供政治和組織保證。

其次,探索完善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運行機制。由于紅色文化教育具有明顯的政治屬性和意識形態色彩,因此,要實現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必須在尊重學校教育教學規律和特點的前提下,使紅色文化教育有機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運行模式。一方面,學者們要深化對紅色文化內容結構、育人功能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厘清紅色文化育人功能發揮的作用原理及運行方式,找準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的有效路徑。另一方面,各級各類學校要在現有教育模式和教學運行機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紅色文化融入學校教育的實現方式,既要形成獨立的紅色文化教育教學體系,又要使紅色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課堂教學和實踐體系,以實現紅色文化與學校教育全面融合、順暢運行。

再次,探索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保障機制。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師資力量,組建一支政治責任強、教學水平高、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的紅色文化師資隊伍;建立穩定的學習培訓機制,逐步提升學校紅色文化教育者的能力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創建研討交流平臺,建立溝通交流機制,打破學段壁壘,定期開展不同學段紅色文化教研人員集中研討、集體備課,研討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學校紅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教學方法,優化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教學路徑;尊重教師以紅色文化育人的職業自覺,鼓勵教師開展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教學研究,并在課題申報、經費支持、職稱評定、評獎評優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激發教師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教學的積極性。

最后,探索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績效考核與質量評估機制。紅色文化教育歸根結底是情感和價值教育,難以用量化標準考核育人質量與效果。因此要探索科學合理、綜合全面的考核機制,兼顧過程評價與結果考核,合理分配定性評價與定量考核的權重;要遵循學段教育特點,銜接不同學段紅色文化教育目標、內容與考核評價方式,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成長,從學生主體視角出發,測評紅色文化的育人實效,構建紅色文化育人質量評估的長效機制。

五、結語

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續發展歷史使命。由于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青少年的紅色記憶不斷模糊,開拓進取意識不斷淡漠。在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發展時期的今天,在大中小學開展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弘揚開拓進取的革命精神,既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時代呼喚,又是學校立德樹人的現實需要。因此,學界應加強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研究,既要從普遍意義上探討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方案,又要從各省市紅色資源和教育實際出發,構建符合區域特點、現實可行的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路徑。唯有如此,才能為新時代學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提供理論指導和現實遵循。

猜你喜歡
紅色育人學校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紅色是什么
紅色在哪里?
“我們都是CEO”育人模式簡介
追憶紅色浪漫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