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2022-11-24 20:33殷天時
建筑與裝飾 2022年19期
關鍵詞:水化體積裂縫

殷天時

寧夏大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寧夏 銀川 750011

引言

混凝土作為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和建造的基礎,其使用量十分龐大,并且隨著建筑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混凝土的體積也隨之增大?,F如今,大體積混凝土已經成為建筑行業十分常見的結構形式。在初步討論和確定大體積混凝土設計構造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深入理解大體積混凝土的物理特性,結合工程建設要求全面分析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特點,從而確保編制可行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切實保證施工質量能夠達到實際施工建設要求,同時確保能夠和我國建筑技術規范標準中的要求相一致。

1 大體積混凝土概述

大體積混凝土已經十分廣泛地應用于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有著便捷的操作過程,隨著建筑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其應用會得到進一步推廣,尤其是建筑基礎設施中,更能夠發揮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優勢。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大體積混凝土自身有著較高的體積和重量,有著相對較高的施工難度,有著較大的厚度,只有確保施工工藝流程科學合理,穩定連續地完成澆筑工作,并且合理使用添加劑、合理配置原材料,才能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在完成澆筑作業后,自然環境、自身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還會導致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不同類型的問題,比如內部聚集大量水化熱,無法及時釋放出來,導致在固化過程中混凝土溫度升高過快,產生嚴重的水分流失問題,引發干縮裂縫,威脅大體積混凝土整體結構質量。又如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導致內外體積變化不同,發生溫度裂縫。施工技術人員只有科學地制定處理方案,加強日常管理維護才能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才能盡量避免發生建筑物裂縫[1]。

2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

2.1 水灰比的合理管控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作業中,混凝土水灰比也是需要重視的。首先,對水灰比配置的人員選擇上要合理,一是要有過硬的技術和專業知識;二是要選擇認真、耐心、負責的配置人員。在制作混凝土的整個過程,還應該成立監督小組,對作業者定期監督,從而保障水灰比的合理配置。配置完成后,還需要送到檢測部門,全面檢測混凝土的所有性能指標,從而保證混凝土的各個指標都符合標準。

2.2 施工材料選擇及配比試驗

為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達到預期要求,需做到在施工前進行施工材料嚴控,該工程要求人員按照規范標準進行原材料性能、質量的檢查。同時針對混凝土配比控制,依托于對馬歇爾級配系數的應用進行優化,通過配比實驗來確定契合工程現場的最佳配合比。同時,為實現對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的抑制,要求施工人員結合房屋建筑施工需求選擇用于降低水化熱的添加劑。另外,該工程在施工前經過多次配比試驗,最終確定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適當煤灰,通過控制混凝土凝固時間來降低水化熱。此外,結合建筑施工要求的分析,將混合料配比中骨料應用比例控制在80%左右,以期通過混合料配比優化來抑制水化熱現象的生成[2]。

2.3 澆筑施工

為了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順利完成,需要提前編制施工計劃,做好分層澆筑。在規模較小的建設項目中適合選用分層澆筑施工技術,按照從下到上的原則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如果選用分段澆筑方法同樣需要提前制定澆筑計劃,在表面積較小、厚度值處于中等規模的建筑項目中適合應用分段澆筑方法。無論使用何種澆筑方法,在具體實踐中都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施工現場、設備、機械等。分段澆筑方法在大規模建筑項目中并不適用。技術人員在具體施工中要按照工程實際需求規劃施工方案,按照從下到上的原則逐步、分段完成施工作業。大型建筑工程項目表面積和體積通常比規定標準值超出數倍,技術人員在開展大規模建筑項目混凝土澆筑方案制定中,要充分做好每個施工細節的控制,按照混凝土邊坡的高距比為1∶3的標準進行嚴格控制。分層澆筑法是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優先選用的方法。在泵送混凝土過程中,通常按照不超過50cm的標準控制每層澆筑厚度。如果采用的是非泵送方式,可以按照不超過30cm的標準控制每層澆筑厚度。在具體實踐中,要根據混凝土澆筑溫度要求做好施工縫隙合理設置,安裝好預埋件,做好鋼筋施工等作業,盡量將施工縫設置合理。技術人員還要注意嚴格控制混凝土一次澆筑長度,避免內部水化熱集聚過多發生干縮裂縫、溫度裂縫,要盡量將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應力減小,科學準確地計算混凝土工程量,做好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應當加強監督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提高混凝土澆筑作業質量。首先,要明確混凝土運輸到現場的具體時間,提前安排好人員、設備、現場交通等條件,保證混凝土材料到場后能夠快速進行澆筑作業。其次,要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確定是否存在離析等質量問題。在澆筑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注意觀察混凝土材料的質量,確定是否存在結塊等不良問題。如果發現質量問題,要暫停施工,排除不良材料。在下層混凝土凝固前及時澆筑,避免發生斷層。最后,要堅持連續性原則,盡量避免中途暫停施工,如果不得不暫停作業,要注意在混凝土凝固前繼續澆筑,并且充分振搗,保證上下層能夠充分融合,不會發生縫隙。

2.4 混凝土振搗工藝

混凝土振搗工序也是質量控制的要點,應確保振搗充分。若振搗不充分會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的密實度,也容易產生塑性裂縫,反之振搗時間太長,可能會造成混凝土離析,影響其均勻性。振搗應分層進行,做到均勻緩慢連續性,并合理地布置振搗點,上層振搗時應保持振搗器插入下層50~100mm,以確保層間相接密實。振搗應遵循“快插慢拔、先低后高、均勻一致”的原則,保證混凝土密實性,同時還能夠避免出現“松頂”現象。振搗時間應適宜(一般20~30s范圍內),以混凝土上層不沉降、無氣泡、泛漿為標準。振搗過程還應避開鋼筋、模板、預埋件位置,盡量減少碰撞,造成損壞或偏移。針對變截面的部位,可在混凝土達到初凝前再次振搗,以保證其密實性[3]。

2.5 后澆帶施工

環境變化和施工工藝的影響也可能導致大體積混凝土在實際施工中發生較高頻率的裂縫問題。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裂縫,可以合理選用后澆帶施工方法,將不良裂縫有效規避,同時從整體角度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溫度應力是難以避免的因素,技術人員可以按照兩部分分別處理總體溫度差,一是降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二是做好外部保溫措施。在后澆帶施工中,還可以設置多個區段,合理劃分各個分段的長度和范圍,采取組合式施工方式處理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縫,將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應力差異顯著降低。同時在大體積混凝土后續施工作業中,可以按照一個整體澆筑各個部分,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整體性提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溫度變化承受能力進一步優化。在混合不同部分溫差之后,能夠將混凝土與其的抗拉伸性和結構人性大大提升。在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預防、施工工序優化等方面,后澆帶施工技術都發揮著顯著的效果。在具體實踐中,工作人員要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40d后,根據建筑沉降情況陸續開展不同位置的后澆帶澆筑作業,不過不管采用何種施工形式,都要在施工前鑿毛處理,保證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能夠緊密地結合原混凝土結構。

2.6 溫度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從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溫度變化的影響,如果混凝土澆筑溫度比設計誤差標注超出,那么會導致裂縫出現的概率大大增加,進而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安全。為此,技術人員在澆筑混凝土結構之前要對混凝土結構溫度進行嚴格地監測。當工作人員發現混凝土內部溫度比設計標注超出,可以采用灑水降溫等方式進行處理,比如常用的霧化法,在控制混凝土自身溫度的同時,不會導致混凝土整體性能改變,能夠實現混凝土自身溫度的合理控制。如果人工進行溫度控制,那么要注意關注是否出現超冷或者冷卻速度過快的問題。技術人員要注意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冷卻梯度,避免過快冷卻影響水泥膠體水化度、強度。為了進一步加強監測混凝土溫度,可以合理布置測溫孔,比較混凝土內部和大氣溫度情況,并且準確地記錄[4]。

2.7 混凝土養護技術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有著更為嚴格的養護要求,若養護作業開展不到位,輕則導致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頻繁出現裂縫缺陷,重則導致結構形變,進而影響到房屋建筑整體運行穩定性。施工人員在養護階段強化塑料薄膜覆蓋、灑水等養護工作開展。在塑料薄膜覆蓋時,要了解周圍環境溫度、天氣條件等,切不可出現不分析現場情況直接覆蓋的現象。并依據對混凝土初凝情況的分析,將養護作業周期控制在28d范圍內,待混凝土強度達標后進行覆蓋薄膜的逐步拆除。因該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處于夏季階段,為避免過高的環境溫度影響到混凝土凝固效果,要求視情況開展冷水噴灑作業,并在澆筑前進行冷水管道的埋設,以便在養護階段通過冷水循環來促進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此外,為避免過高的水化熱影響到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性能,要求養護人員做到在養護期間定期進行混凝土結構測溫,借助電阻性溫度計儀器來監測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溫度變化,實時掌握養護階段混凝土內外溫差變化情況。同時,要依據溫度測量結果來開展針對性養護作業,以期通過科學養護來加強對混凝土結構力學性能的控制,保證其施工質量符合標準要求。

2.8 嚴格管控材料質量

在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中,應該加強源頭的防控,建筑施工的源頭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建筑材料粗制濫造,再好的技術也不管用。因此,需要嚴格管控建筑材料的質量,才能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但是大體積混凝土作業比普通的建筑施工更為特殊。由于體積較大,操作難度也較大。每個環節都容不得閃失。包括作業者的技術和素養,還有水泥的運輸過程等。第一,在人員的選擇上要嚴格,選擇責任心強,技術過硬的作業人員,平時還要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和技術水平,平時還應加強考核,倒逼其行為規范,定期檢查操作情況。第二,在材料選擇上,應選擇各項指標都達到要求的材料,材料運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運輸溫度和環境的把控,確保材料的安全性。材料的管理上,應該選擇專人管理,定期監控材料的貯藏溫度等。并制定材料管理相關制度。定期開展材料管理的培訓,不僅要求材料管理人員,也要要求施工人員提高材料管理的重視程度。并定期對材料融合進行記錄,方便以后發生質量問題后的溯源工作。第三,借助互聯網進行數據分析,記錄好材料活性數值,將正常的數值找出來,方便以后對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分析。實際過程中,還要注意誤差的分析,對于不同材料的不同問題,要有的放矢地改良處理。第四,構建完善有效的崗位責任制度。定期對材料管理者進行考核,并設立獎懲機制,從而保證制度的全面落實[5]。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是否合理關乎著房屋建筑整體建設成效。為進一步提升房屋建筑施工水平,需在嚴格遵循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原則的前提下,明確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各方面因素,結合對房屋建筑項目實際情況的分析,以規范化、科學化的施工技術應用來加強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控制。

猜你喜歡
水化體積裂縫
1立方厘米與1立方分米
二水石膏對非晶態C12A7早期水化性能的影響及其相關機理
地球的裂縫
談擬柱體的體積
裂縫性儲層水力裂縫擴展規律數值模擬研究
裂縫
誰的體積大
堿磷渣加氣混凝土的微觀形貌及水化產物
化學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