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臨滄茶區有機茶園建設措施的幾點建議

2022-11-27 01:43才曉玲土楊佳偉
園藝與種苗 2022年5期
關鍵詞:臨滄茶樹茶園

才曉玲,何 偉,土楊佳偉,張 伶

(1.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云南臨滄677000;2.云南臨滄市民族中學,云南臨滄677000)

中國是茶葉生產及出口大國,每年總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5%左右。云南省是中國主要茶產區之一,而臨滄又是云南省茶葉主產區之首,根據有關調查統計發現,臨滄是我國最大的普洱茶、紅茶生產基地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地區之一,是茶樹的主源頭和核心主導地帶。臨滄境內有約8.6萬h m2茶園,有雙江縣勐庫大茶樹、滄源縣帕拍大茶樹、云縣新村大茶樹、鳳慶縣鳳山大茶樹、鎮康縣鎮康大山茶、臨滄縣邦東大茶樹和景邁大茶樹等大茶樹,其中鳳慶大葉種和勐庫大葉種被認定為云南省國家級群體良種[1]。臨滄產區的茶葉有原生態、無污染的優點,是非常典型的優質山地茶。但因臨滄大部分茶園管理粗放,茶園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茶葉產量和品質也逐年降低,因此加快臨滄有機茶園建設和改造,對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起著重要推動作用。

1 臨滄茶區生態環境

臨滄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邊陲,地處98°40′~100°33′E,23°5′~25°2′N,為高地生態環境,平均海拔約1 700 m,年平均氣溫為17.5℃左右,年均降雨量達920~1 750 mm,年均日照時數為1894.1~2261.6h,年均相對濕度為69%~81%,四季如春,干濕季明顯,被稱為“世界少有的生物優勝地”。該地區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層肥厚,自然條件優越,氣候類型多樣,具備適宜茶樹生長的自然條件,為優質茶樹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也使臨滄具有了豐富多樣、品質優越的茶樹種植資源[2]。

2 臨滄有機茶園建設的建議

由于臨滄茶園生態環境呈退化趨勢,能夠保持比較完整的原生生態環境的茶園數量較少。大多數的茶山、茶園森林覆蓋率較低,茶園內的植被因亂砍亂伐或枯死導致茶園成為單一的純茶園,園內動植物、微生物的種群和數量銳減,破壞了生物多樣性,病蟲害日趨嚴重,以致土壤裸露,缺水缺肥,再加上人為干擾,原生的自求平衡的生態系統已不復存在,最終導致茶葉品質和產量嚴重降低,因此,保護和建設有機茶園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對于原生境保護較好的茶園,應以保護森林為前提,劃定茶園自然保護區,制訂和頒布規章制度,保護好茶山周邊的現有植被,作為生態防護屏障。對于衰弱的古茶樹群,殷麗瓊等[3]研究結果表明,只要措施得當,可使衰弱的古茶樹樹勢得到恢復,土壤肥力也可以緩慢提高。而對于原生境破壞嚴重的茶樹稀少的茶園核心區,則應重建茶園生態環境,采取育苗補植茶樹或直播種子的方式,增加茶樹植株,在一些環境退化嚴重的古茶園內,可以根據生物多樣性的原則,選擇枝葉稀疏、與茶樹爭水搶肥少、透光性強、植根深、無共同病蟲害的植物進行補植,逐步建立和恢復有機茶園的生態系統。

3 茶園管理

3.1 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養分含量

土壤養分含量的高低能夠直接反映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以及供肥容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會直接影響到茶葉的產量、品質以及茶樹的生長狀況[4-6]。因此補充土壤養分至關重要,對于土壤長期裸露、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的茶園應進行及時鋤草及鋪草,每年雨季可進行1~2次鋤草,把茶園內鋤下來的雜草、枯枝落葉、茶園附近的山草以及稻草、玉米秸稈等覆蓋物鋪在茶樹根部及裸露的地面上,茶園的鋪草工作要持續進行,鋪草的厚度一般控制在10 cm左右,每當上次草料腐爛后應再鋪上新的草料,使土壤始終處于覆蓋的狀態下,這樣不但可以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質地疏松,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團粒結構,而且可以使土壤有機質等養分增加,為茶樹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3.2 施肥

近年來,由于茶葉價格逐年上漲,導致茶農為增加收入而實行掠奪性采摘,造成茶樹樹勢衰退,甚至因營養不足而導致死亡。對于原生生態系統較好的茶園,土壤腐殖層厚、土壤肥力高,可以免施肥,減少人為因素對茶園生態系統的破壞;但對于茶樹生長勢弱、土壤貧瘠、土壤養分不足的茶園,則應施用有機肥,如牲畜糞肥、廄肥、堆肥、餅肥、綠肥等,禁止使用化學肥料。施肥時間為每年5月中下旬及10—11月,可施肥2次及以上,以樹干為中心,開環形施肥溝,其范圍可控制在樹冠覆蓋的邊緣范圍內,溝深約30 cm,施肥量以糞肥、廄肥、堆肥等5 k g/株、菜籽餅肥0.5 k g/株為宜,施后覆土??蛇m當人為投入一定量的蚯蚓、纖維素分解菌覆蓋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郭廣杰[7]對數學建模的方式在茶葉施肥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數學建模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肥料選取和施加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茶葉的質量和產量,而且還能改善土壤品質,也有利于實現茶葉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但這一技術目前還處于半實踐和半摸索狀態,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應用,進一步找到適合我國茶葉生產的優秀技術和方法。

3.3 耕作

對于樹冠覆蓋率高、土壤質地疏松、養分充足的茶園可免耕,以減少水土流失和對地面植被的破壞;對于茶樹嚴重衰老、土壤裸露、土壤養分嚴重不足的茶園,可在每年雨季結束時采取適當的深耕措施,耕作面為樹冠覆蓋范圍內,耕作深度30 cm左右,挖斷少量衰老的根系,可以促生新根,并增強根系吸收養分能力[8]。深耕耕作時可結合施用有機肥。

4 茶樹管理

4.1 修剪老枝,促新枝生長

每年5月中下旬雨季前應及時修剪老樹枯枝、病蟲枝,促進新枝的萌發,恢復樹勢,同時減少養分的消耗和病蟲害的發生。修剪后進入雨季較易形成新枝。對于細小枝,可用小枝剪剪除;對于較粗大的樹枝可用鋸子鋸除,不可用砍刀砍伐,以免造成茶枝撕裂,影響茶樹的生長。修剪下的枝葉可埋入土中,增加土壤肥力。

4.2 采養結合,合理采摘

做好采摘與養樹管理有機結合,杜絕不留葉的掠奪性采摘。因夏茶價格相對較低,可以留養夏梢,讓茶樹保存養分,采秋茶和春茶;采摘秋茶和春茶時,應遵循以采為輔、以養為主的原則,待新梢長至1芽3~4葉時,留下基部的1~2片葉,主要采摘頂部的1芽1~2葉,注意保留一定數量的新生葉片,既利于茶樹進行光合作用,又利于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5 病蟲害防治

原生境保護較好的茶園在生態調控的作用下,病蟲種類多,但天敵種類和數量也多,一般不會發生嚴重的病蟲害,對茶樹生存及新梢生長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一般只需加強茶樹中耕管理,就能夠提高茶樹抗病蟲害能力,但生態脆弱的古茶園,在病蟲害嚴重影響到茶樹生存及茶葉產量的情況下,應當采取一些無害化的病蟲害防控控制措施。具體而言,可利用燈光、糖醋液、性信息素和粘蟲板(黃色、藍色)等手段對茶樹害蟲進行誘殺,也可以安置一定密度的太陽能殺蟲燈,誘捕金龜子、茶刺蛾、茶毛蟲等害蟲,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進行誘殺。此外,還可有針對性地使用病毒、細菌、真菌類微生物制劑。在茶園管理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瓢蟲、蜘蛛、草蛉、鳥類等害蟲天敵,提高對茶樹病蟲害的自然生態調控能力。禁止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除草劑,以避免對有益生物的殺傷,可適時使用經有機認證的生物農藥[9]。

6 小結

該文分析了云南臨滄茶產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有機茶園生態系統的構建、茶園管理、茶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有機茶園建設的建議,可為云南臨滄實現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提供一定理論基礎,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臨滄茶樹茶園
茶樹吸收營養物質的特性
依傍著瀾滄江的秘境 臨滄
6月25日全國鐵路調圖 云南臨滄與麗江間首次開行動車
百年鐵路,今朝夢圓 大理至臨滄鐵路建成通車
茶園飄香
平和白芽奇蘭的修剪技術要點
茶樹工廠化育苗的關鍵影響因子探析
幼年茶樹如何定型修剪
周寧生態茶園
紅六軍團威震茶園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