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損傷標志物cTnⅠ、CK-MB、Hcy水平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分析

2022-11-30 17:43岳桂敏劉文濤王艷芳
醫藥與保健 2022年12期
關鍵詞:穩定型標志物硬化

岳桂敏,劉文濤,王艷芳

(1.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 檢驗科,河南 安陽 455000;2.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 超聲科,河南 安陽 455000)

冠狀動脈在人體中的主要功能為將血液輸送到心室,保證人體心功能正常運轉,當該部位出現粥樣硬化后會造成血管閉塞或狹窄,使心室血液供應阻斷,引發心肌梗死、冠心病、心源性猝死等疾病[1-2]。近年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冠狀動脈在形成硬化斑塊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血管壁局部炎癥反應,在不穩定斑塊內部會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此類斑塊會引發人體出現繼發血栓[3-4]。疾病的早期診斷和防控作為研究重點,能夠為疾病改善奠定良好基礎。肌鈣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為臨床常用對心肌損傷評估的有效生物標志物,可檢出微小心肌損傷,作為診斷心肌細胞損傷的特異性標志物[5]。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為一種含硫氨基酸,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謝產物,其水平升高可作為血栓形成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能夠通過炎癥反應、內皮損傷及氧化應激多個途徑參加血栓的形成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6-7]?;诖?,本研究對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患者作為CHD組的心肌損傷標志物cTnⅠ、CK-MB、Hcy水平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旨在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提供指導,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患 者 作 為CHD組。其 中 男 性76例,女 性44例;年 齡39~79歲,平 均(63.59±8.97)歲;體 質 量46~80 kg,平 均(59.86±8.26)kg;按 照 不 同 疾 病類型分成穩定型心絞痛組(N=33)、不穩定型心絞痛組(N=41)、急性心肌梗死組(N=46);按照不同嚴重程度分成輕中度病變組(N=82)與重度病變組(N=38)。另選取本院同期120例非CHD患者作為非CHD組,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齡38~78歲,平均(63.37±9.01)歲;體質量45~80 kg,平均(58.92±8.18)kg。在上述基線資料上,所有研究對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1)符合《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8]診斷標準;(2)均經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為CHD;(3)均因胸痛入院,發病時間在1~6 h;(4)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存在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2)近期接受其他手術治療者;(3)合并心肝腎重要器官病變者;(4)合并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疾病者;(5)認知障礙、精神疾病者;(6)合并凝血功能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礙者。

1.2 研究方法

在胸痛發作1~6 h內采集患者肘正中靜脈血5 mL,使用3000 r/min轉速、15 cm半徑離心10 min得到上層清液,將上層清液放入EP管中,30 min內完成檢測,采用微粒子化學發光法對cTnⅠ、CK-MB水平進行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Hcy水平進行測定;采用Gensini評分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進行判定,其中無冠脈狹窄程度記為0分,冠脈狹窄程度<25%記為1分,26%~50%記為2分,51%~75%記為4分,76%~90%記 為8分,91%~99%記 為16分,100%記為32分;分別乘以病變部位的得分,記為Gensini評分,總分在20分以下為輕度病變,20~40分為中度病變,>40分為重度病變。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cTnⅠ、CK-MB、Hcy水平比較

與 非CHD組 比 較,CHD組cTnⅠ、CK-MB、Hcy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75)。見表1。

表1 兩組cTnⅠ、CK-MB、Hcy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cTnⅠ、CK-MB、Hcy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 cTnⅠ/(ng·mL-1)CK-MB/(ng·mL-1)Hcy/(μmol·L-1)CHD組 1200.85±0.2110.37±2.2319.86±6.43非CHD組 1200.04±0.014.16±0.6711.04±3.52 t 42.20529.21513.180 P<0.001 <0.001 <0.001

2.2 不 同 類 型CHD患 者cTnⅠ、CK-MB、Hcy水 平 及Gensini評分比較

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依次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類型CHD患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比較(±s)

表2 不同類型CHD患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比較(±s)

類型 例數 cTnⅠ/(ng·mL-1) CK-MB/(ng·mL-1) Hcy/(μmol·L-1) Gensini評分/分穩定型心絞痛 330.29±0.088.34±1.6914.62±4.2533.86±7.52不穩定型心絞痛410.33±0.0910.67±2.8220.97±7.5652.34±9.24急性心肌梗死 465.45±1.2916.34±4.2425.61±9.6768.43±15.37 F 580.89066.06719.19884.998 P<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不同嚴重程度CHD患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比較

重 度 病 變CHD患 者cTnⅠ、CK-MB、Hcy水 平及Gensini評分高于輕中度病變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嚴重程度CHD患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比較(±s)

表3 不同嚴重程度CHD患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比較(±s)

嚴重程度 例數 cTnⅠ/(ng·mL-1) CK-MB/(ng·mL-1) Hcy/(μmol·L-1) Gensini評分/分輕中度病變 820.37±0.108.53±1.5618.62±4.7629.34±6.43重度病變 385.57±1.3218.24±4.5123.38±6.8961.05±10.73 t 35.62617.4414.39620.123 P<0.001 <0.001 <0.001 <0.001

2.4 影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的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以cTnⅠ、CK-MB、Hcy水平作為自變量,以冠狀動脈重度病變作為因變量,分別進行0與1賦值,建立Logistic多因素回歸模型,發現cTnⅠ(OR=1.954)、CK-MB(OR=2.346)、Hcy(OR=1.864)是 影 響 冠 狀 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病變的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影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的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3 討 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人群多為中老年人,隨著現在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也逐漸上升。動脈粥樣硬化是造成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原因,它會造成管腔和動脈內膜硬化狹窄,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其可能會出現心肌缺氧缺血或壞死,臨床常表現為心律失常、心絞痛,引起冠心病、腦梗死等其他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9-1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危險因素有血脂異常、高血壓、血管痙攣、糖尿病及肥胖等。除了上述傳統的危險因素,心肌損傷標志物cTnⅠ、CK-MB、Hcy水平也能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臨床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行準確診斷時常使用冠狀動脈造影,該診斷方式使用費用較高且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可尋找操作更加簡單的檢測方式來評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11-12]。

臨床特異度最高且最為常見的心肌損傷標志物為cTnI,當機體處于正常狀態時,cTnI水平較為低下,能夠對心肌收縮功能進行調節,當患者出現急性冠脈綜合征后,其出現較高,診斷窗較廣[13-14]。CK作為一種細胞和線粒體中的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腎臟和腦等組織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作為重要的心肌標志物,其水平升高不僅和肌細胞溶解有關,還與心肌缺血有關,能夠評估心肌梗死面積,當沒有條件對cTnI測定時,該指標為首選心肌標志物[15-16]。Hcy屬于一種含硫氨基酸,主要由機體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生成,其會對血管造成損傷,主要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血栓形成等因素有關,當Hcy水平發生異常改變后可能促進生成動脈粥樣硬化,隨著Hcy水平的不斷升高會使CHD發生率不斷升高,進一步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Hcy能夠對機體造成刺激,產生抑制一氧化氮的活性物質,將血管中的溶血和凝血的動態平衡打破,產生血管異常生理功能,從而形成血栓,當Hcy水平升高后,不但會產生過氧化物,還會產生超氧化物,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使低密度脂蛋白產生氧化,血管平滑肌會產生缺氧及持續性收縮情況,使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加快[17-18]。

本 研 究 中,CHD組cTnⅠ、CK-MB、Hcy水 平 與非CHD組相比,前者水平更高,這表明機體發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會降低人體內葉酸水平,Hcy水平升高患者發病原因與心肌微循環功能受損密切相關。當心肌細胞處于缺血、缺氧狀態時,會提高細胞膜通透性,在CK-MB進入血液后,其水平變化能夠對心肌缺血程度進行反應,且心肌組織受到損傷后,會加速促進心肌細胞在血液中釋放cTnⅠ。因此,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體內的cTnⅠ、CK-MB、Hcy水平更高[19-20]。本研究結果中,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依次升高。這表明隨著病情的不斷嚴重,心肌組織受損情況逐漸嚴重,心室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氧功能,cTnⅠ、CK-MB、Hcy會在破裂、易損的斑塊中聚集,造成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會隨著病情嚴重程度依次升高[21-22]。本研究中,重度病變CHD患者與輕中度病變患者相比,前者cTnⅠ、CK-MB、Hcy水平及Gensini評分更高,這說明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心臟結構、功能異常密切相關,心肌細胞會因缺氧缺血出現病理性損傷,使心肌運動各部分平衡失調,疾病越嚴重者則cTnⅠ、CK-MB、Hcy水 平 及Gensini評 分 越 高[23-24]。進 一 步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發現cTnⅠ(OR=1.954)、CK-MB(OR=2.346)、Hcy(OR=1.864)是 影 響 冠 狀 動脈粥樣硬化重度病變的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cTnⅠ、CK-MB、Hcy高水平均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生有著密切相關性。

綜上所述,cTnⅠ、CK-MB、Hcy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呈高表達,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著密切相關性,上述指標可對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預測,應用價值較高。

猜你喜歡
穩定型標志物硬化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炎性及心肌纖維化相關標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
基于TCGA數據庫分析、篩選并驗證前列腺癌診斷或預后標志物
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與PFNA治療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
Apelin-13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磨削硬化殘余應力分析與預測
老年穩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評估與預后分析
膿毒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回顧及研究進展
額顳葉癡呆伴肌萎縮側索硬化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