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皋城舊事

2022-12-02 03:32曹光森編輯吳冠宇
中國三峽 2022年7期
關鍵詞:六安永安

◎ 文|曹光森 編輯|吳冠宇

“六”是歷史上記載的安徽省最古老的封國,這里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杰地靈。早在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域,隨后在這片紅色熱土上萌芽發展的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篇章。經過歲月摩挲,一些古老遺存在歷史中湮滅,僅留下讓今人浮想聯翩的名字;一些保留下來的,則以古老深沉的氣度,向世人彰顯著昔日的繁榮與輝煌。

永安橋

古淠河碧波滔滔,繞六安城半周流而過,兩岸風光綺麗如畫。淠河東岸通濟門(西門)外,在淠河與皮塘相通的水面上,曾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古橋“永安橋”。

《六安縣志》載:“永安橋位于六安市西市街,明嘉靖十年(1531),知州徐璇建。萬歷十二年(1584)傾塌,善人唐寰重修,立有石坊。清康熙九年(1670)圮,眾姓募修。雍正五年(1727)圮于蛟水,知州李懋仁新建?!逼錁驗殚L約10 余米,頂高約3 米的單孔圓拱橋。六安民間舊有一老幼皆知的謎語,謎面是“這頭看不見那頭人(打一橋名)”,謎底就是“永安橋”。

早年間,永安橋是州城西門外大街通往三里街街巷的主要通道,平日里橋上車水馬龍,行人來來往往,大橋下碧水清波,川流不息,曾給六安人帶來了方便和繁榮。其橋圓拱造型倒映水中,曾為古城的一道亮麗風景。

永安橋之名舊時說法是,漢武帝設立六安國,期望六安王劉慶能做到“六地平安,永不反叛”,橋名“永安”寓有此意。但六安城址始建于隋唐,因而此說法較牽強。也有人講,建橋人考慮到六安城歷經兵燹滄桑,六安人都期盼過上沒有戰禍、永久安寧的日子,因此建橋人決定橋名就叫“永安橋”了。

永安橋附近的老輩人也有自己的說法和故事:據說早年間永安橋邊住有兩戶人家,各有一個孩子,其中男孩叫永州,女孩叫安鳳。他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后二人心心相印,私定終身。但是兩個孩子無法抗拒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制度,于是相擁橋頂,跳入滾滾淠河之中以身殉情。由于平日里兩個孩子尊老愛幼,深得大家喜愛,鄰居們思念他們,就稱二人投水的大橋為永安橋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家住在永安橋附近的皮塘巷內,當時大橋附近十分熱鬧。橋東百米之內,就有面粉作坊三家、窯貨商店三家,還有傘廠、肉鋪、點心鋪、茶水店等。西外小學就在橋西頭原來的大悲庵處,我每天上學放學要從永安橋上走過幾個來回。夏日酷暑的晚上,是永安橋最熱鬧的時候。傍晚的陣陣涼風吹上橋頂,大橋附近的住戶紛紛端水沖刷橋面滾燙的石板,擺放好竹床、涼席、躺椅,晚飯后一家家涌上橋頂風涼處或躺或坐,納涼聊天。我和小伙伴們也常常將家里的草席帶去,擠在人群中聽故事、數星星……

永安橋東頭,當年還有個老道士,住在橋頭小廟中。平時他除了給人測字、算卦,別無他業,不過一到晚上,老道士身邊總圍著一些老者和附近干活回來的鄰居們,聊天談古。暑期的晚上,我和小伙伴們也愛到老道士處湊熱鬧。我曾聽老道士講過李自成、張獻忠兩攻六安城的歷史,也聽他說過土匪“李老貓”、“小白狼”血洗六安州的事件。他所講的一些六安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及民風、民俗方面的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啟蒙了我對六安歷史文化的興趣。

往事如夢,聽老道士講故事的事恍然間已過五十余載。當年的永安橋在歷史歲月里成了“斷橋”,六安自此失去了一道風情奇觀。

灰墻

灰墻,坐落于六安城西郊不遠處的公路北側,不知是何年代遺存下來的草木灰堆積成的一座小山包。其長與寬約30 余米,平均高度約5 米,西面最高處約有6 米,其灰質為青灰色,細碎粉狀?;覊ι嫌凶?,因居家需要將門前灰頂削平,遠看灰色的土墩像青磚砌成的一堵城墻,灰墻之名大概由此而來。

灰墻雖遠近聞名,但其來歷很少有人知道。聽老人們說,灰墻是古代人造火藥所燒的草木灰堆積而成的。也有人說灰墻的形成是古人煉鐵所燒的燃料灰堆積而成。但灰堆中從未發現過鐵渣和爐灶的土塊,此說法很難成立。為解開灰墻之謎,六十多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們曾對灰墻的來歷進行過調查,但地方史料中無記載,民間傳說無答案,因此對灰墻來歷的研究一直未果。

灰墻,與我家有著特殊的情感和淵源。因為灰墻上住著我父親的姑父、姑母和我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們。我剛會走路時,便整天在灰墻學步,能記事時常愛在灰墻上的菜園子里玩耍。我還記得灰墻西邊的菜園里,由于土質肥沃疏松,各種蔬菜瓜果都長得碩大些。

因為我對灰墻有著特殊情感,在搬離灰墻多年后,我還是會時?;氐交覊ι献咦?。有時放學回家路過灰墻,偶爾會從灰墻東邊的小道上去,由灰墻西邊的坡坎下來,繞上一圈。記得灰墻附近住有一位名叫徐六的大爺,是我同學的父親。他經常在灰墻附近,用鐵鍬鏟些灰土裝進竹筐里挑回家。出于好奇,一次我問他鏟土有何用途,徐大爺告訴我,雨過天晴暴曬后,灰墻及周邊的灰土層上會結一層白茫茫的霜,這時表面的土層中含有一種礦物質叫做硝,提煉后可用于皮革廠的硝皮子,也可賣給爆竹店做火藥。后來我隨同學到其家,目睹了徐大爺制硝的全過程。其實方法很簡單,將水缸下部打一小洞插入竹管,缸底放入稻草,草上放入鏟回來的含硝的灰土,再加水浸泡后,將水從竹管放入鍋里用火熬煮,待其形成結晶體即可。徐大爺和灰墻附近的幾戶人家,當年就是靠熬硝維持了家中生計。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經濟建設進入了快車道,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覊ι系姆课?,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洗刷也到了該重建的時候了。表哥與表弟表妹們商議后,決定籌資將灰墻上的房屋翻新為前后兩進、磚瓦結構的新屋。平整房基時,他們將隨著歲月滄桑逐漸萎縮的灰墻的灰土層清除運走了一部分。隨后在老城區改造工程中,灰墻剩余的灰土痕跡被徹底清除終結了。如今,灰墻已不復存在,但當年留下的有關灰墻的印象,以及發生在灰墻上的往事,至今仍活躍在我的記憶中。

下龍爪

下龍爪位于六安老城北門外的淠河東岸,其勢高低跌宕,石壁陡峭,尤其那瘦削嶙峋的赤石,像龍爪突兀在繞城而過的淠水之中。其上游有“龍爪石”,人稱“上龍爪”,此處因位處下游而得名為“下龍爪”。

下龍爪舊稱“龍潭石”,因赤石之下有龍潭深不可測,汛期水流湍急,漩渦漣漣,人不敢近。旱季潭水從不干涸,水質碧綠清澈。州志記載,明代時這里系“六安古八景”之一“龍潭秋月”。每到中秋月圓,六安城的名士文人聚會于龍潭赤石上,吟詩酬唱。明嘉靖年名士王洪有詩贊曰:“神物隱深淵,娟娟月正圓。魚驚明鏡墮,龍喜寶珠還。水面蟾光冷,波心兔影懸。滿目清輿里,渾似接飛仙?!?/p>

下龍爪歷史久遠,流傳有許多撲朔迷離的傳說和故事。有人說下龍爪下的龍潭與四十里外的龍穴山相通。從六安地勢分析來看,其東南高而西北低,下龍爪確實像是龍穴山的余脈。據康熙《廬州府志》載,龍穴在州東山上,歐陽文公跋趙耕所撰《張龍公碑》云:“君諱路斯,潁上百社人也。隋初,明經登第。景龍中為宣城令,夫人關州石氏生九子。公罷令歸,每夕出,自戍至丑歸,常體冷且濕。石氏異而詢之,公曰:‘吾龍也,蓼人鄭祥遠亦龍,騎白牛據吾池,自謂鄭公池。吾屢與戰未勝,明日取決,可令吾子挾弓矢射之。系以青綃者鄭也,絳綃者吾也?!铀焐渲星嘟?。鄭怒,東北去投合肥西山死,今龍穴山是也?!鼻逋巍读仓葜尽份d,“雙龍橋,州東四十里,俗傳唐張路斯、鄭祥遠化龍戰于此”。于是民間即傳龍穴山龍脈通連淠河龍潭,“上龍爪”與“下龍爪”系鄭龍死時伸向淠河的兩只嶙峋赤爪。

下龍爪的“龍潭秋月”后改為“龍盤石”,自此均用后名了。根據州志記載分析,更名為“龍盤石”的時間應為清初,清同治《六安州志》載:“龍盤石,武定門外龍潭石上,楊景曾書此三大字又大壽字?!泵耖g傳聞“龍盤石”系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留書所刻。清康熙皇帝南巡途經六安由淠水入淮,曾盤坐石上休息,百姓稱其坐處為“龍盤石”。乾隆南巡途經六安聞知后,御筆“龍盤石”三字,命人刻于赤石之上,乾隆帝走后六安知州人等在乾隆站立的地方又刻一大壽字?!褒埍P石”雖為六安一古跡,近年因風刀雨劍急流沖刷,字跡模糊,文物部門參照拓本現已修復。

下龍爪的神奇還在于其雖為彈丸之地,但人文景觀豐富多彩?!读仓葜尽返谋浿杏袕堣病度偎掠洝?,載:“城龍盤石之上,龍津書院之舊址也?!焙蟾臑槿偎?。而州志卷之七又載:“龍王廟,北門外五里龍潭上?!敝葜旧险f,龍王廟于六安北門外,乾隆元年知州高淑曾建,十四年知州金宏勛修,每年春秋二仲月,主祭官率眾詣廟迎神,二跪六叩,上香奠帛,禮視焚祝。下龍爪的西側還有淠津古渡,系明代“六安古八景”之一“淠津曉渡”,此渡有千年歷史,有人從河沙中發現唐代銅錢“乾元重寶”。清康熙年知州山西陽城人王所善有詩寫“淠津曉渡”:“匏葉誰庚淠水津,徒杠不擾濟行人。往來一葦歸村市,隱隱東星尚掛晨?!?/p>

古城墻的記憶

如今六安市內老淠河邊,還保留有一截古城墻。古城墻長約150 米,北端墻體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征,底部條石“丁”字形鋪基,墻體為明代小青磚;南端墻體為倒塌后清代重修,磚上有“道光三年”“城工”字樣。這短短的一段古城墻上有多處修補痕跡,它凝聚著六安人民500多年的修城歷史。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六安改置盛唐縣,治所遷至騶虞城,即現今六安老城區,之后雖然六安城隸屬關系變換頻繁,但其治所歷朝相沿。明代以前的六安皆為土筑城垣,且規模甚小,明洪武十三年(1380)始甃以磚。明正德九年(1514)弋陽人李袞任六安知州,協同防御指揮劉芳撤除城墻,重新修筑,并增置敵臺27 座。新建的城墻為磚石結構,周長一千零一十丈,高二丈三尺,上闊二丈三尺,下闊三丈二尺,設垛一千三百六十四個,外濠溝寬七丈,深一丈四尺。并筑有朝京門(東門)、鎮南門(南門),通濟門(西門)、武定門(北門),建有月城及南北兩個水關(即下水道),初步奠定了六安州城規模。

然而自六安古城墻建為磚墻后,一直到抗戰時期被拆除,期間連年戰事,城池常被攻破,六安人民反復飽受兵燹修城之苦,民謠曾有“鐵打桐城縣,紙糊六安州”之說。

明崇禎八年(1635),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率部攻六安,先后兩次用地雷轟城。據清同治《六安州志》載,當時的城樓炸成灰燼,所存舊垣僅百十之一。明崇禎十一年(1638),農民起義軍羅汝才、馬進中又攻破六安城西進,十五年(1642),馬守應、賀一龍率兵再次破六安,城墻遭破壞。

在這段頻繁的兵亂攻城歷史中,六安百姓苦不堪言,還牽動了名將史可法、左良玉援兵救六?!读仓葜尽份d,丙子(1636)兵亂,由蘄黃犯六,史可法慷慨請令,親自督兵抵御。為退敵兵輕騎,史可法奔波往來于舒、六之間,麥餅糲飯與士卒共之。敵兵至,史可法三戰三勝保護城池和六安百姓而軍聲大振。六安旱蝗災害,史可法千方百計賑恤,六安士民感激其功德建生祠祀之?!抖级阶蠊娇苡洝吩唬骸白蠊加?,號昆山,才超韓白,功比徐常。崇禎十年(1637)正月,數十萬亂軍圍逼六安,州城幾乎不保,公聞警率眾星馳入境,二月初五擊敵于蘇家埠、戚家畈等處,四日兩大捷,斬敵數千,奪馬三千匹,救回難民無數,退敵保孤城獲全,特標云路以彰其神武?!?/p>

清咸豐七年(1857),太平天國起義軍首領、英王陳玉成攻克六安,城墻遭損壞。民國三年(1914),河南白朗軍于除夕夜攻破六安,占據城池,城墻再次遭損壞。

六安城墻除了遭受兵燹受損,還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侵襲。明嘉靖七年(1528),六安暴雨“崩城十三丈”;清順治九年(1652),六安、霍山發生地震,“屋瓦欲瀉,石橋盡裂”,六安城墻又受損壞。

這期間,六安人修城不止。除了剛才提到的明正德九年的那次修城之外,還有幾次比較有影響:明嘉靖三年(1553),六安知州邵惠久同知鄧向榮于北門之西辟“便儲門”取運道達舟之便。明萬歷九年(1581),知州李懋檜加修倉庫高墻,復開“文昌門”,在東南西北四門各建三間角樓,四馬道垣內安裝炮臺8 個,八門古銅將軍炮為防御用。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州金宏勛組織民工全面修整,并總結修城經驗載于州志:“凡修城若但于缺陷處彌補,足飾觀一時,不久仍墮,今從根堅筑,且密其垛頭,勿使雨浸灌,可永久也?!鼻逋问辏?871),知州李蔚修筑城垣七十丈、補修九十一丈,加高二三丈者計五十二丈,尤其東、南、北門棟宇腐壞重新修復,并親題書恢復“便儲門”。1920 年,皖軍第二旅旅長馬祥斌為增強防御能力,修筑城墻,疏浚護城河。

可惜的是,抗戰時期日軍于1938 年占據六安,老城墻幾乎被拆盡,斷垣僅剩幾百米。

新中國成立后,六安人民從此過上了安定的好日子,再也用不著修城防御了。只有那段斷墻殘垣仍在默默向世人訴說災難年月的漫長故事。

如今,六安市政府對老城區進行了改造,為加強文物保護,市政府決定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投資修復云露橋北側150 米古城墻。修復后的古城墻與云露橋、下龍爪、龍盤石、南北古塔和六安文化墻一起成為六安老城區的河濱攬勝處。它們讓往來六安的人更加了解六安、熱愛六安,是六安文化旅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猜你喜歡
六安永安
內鏡止血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應用
長安永安
六安號角
安徽六安:鄉村直播 “云端”致富
廣西六安金礦地質特征與控礦因素
“新永安”號客滾船整體艙室空調系統設計
永安小吃
——粿條
美麗的永安溪
六安茶香也襲人
吳月娘愛的,賈母不待見的,都是這杯六安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