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2022-12-03 09:18孔琳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2年13期
關鍵詞:達標率體育鍛煉身體素質

孔琳

(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0)

前言

本文認真仔細地研究和分析有哪些因素阻礙著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在小學生身上讓他們體質發展受到制約的。所以我們先來看下體質健康的定義,體質健康是指小學生擁有的先天遺傳性特征和后天獲得性特征,這其中就包括小學生相對穩定的形體結構和生理功能,甚至還包括心理因素等。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小學生的身體狀態和身體機能,發展他們的運動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敏能力以及耐力素質、柔韌素質等,培養他們對于體育的熱愛,培養終身體育的觀念。與此同時,小學生階段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身體發育有著連續性和持續性,學生的各個系統器官發育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身體發育具有規律性和個體差異性,而且在這個階段的小學生身體素質訓練主要是以克服自身重力為主,不能進行大力量大負荷的訓練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因為他們的骨質含有較多的有機物,無機物不夠多,容易導致骨頭變形,在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教練員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不能為了追求學生的身體素質而采取成人的訓練方式。在小學階段發展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主要的還是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體育觀念和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把體育的正確的內涵實質轉化到實際的體育鍛煉中去,知道到做到之間的鴻溝需要教師和小學生共同跨越。學校在對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方面要著重注意,為他們打下良好的體育基礎和身體素質基礎是至關重要的,幫助小學生樹立起良好的體育價值觀,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注意思想引領和道德引領,讓小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在體質提高的同時還不要忘記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應該采取一些有趣的訓練方式,在低年級尤其是一、二年級甚至是更高年級的小學生要多多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進行引導和激勵小學生,使他們能夠更為深刻地體會到體育的樂趣。

當然僅僅只有體育課來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社會、家庭以及各個學校都應該各自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并且三個系統相互輔助才能達到我們需要的目標和目的。社會通過企業和協會進行招募完善和完整的體育設施,通過引導小學生從事豐富的體育活動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實踐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就得到了極為有效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在玩樂中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也需要有引導者來完成這件事,更需要小學生家長進行密切的配合,社會的幫助才能夠完成這樣一件偉大的事情。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自己去參加體育活動,不能總是擔心孩子會在體育鍛煉中受傷或者有風險因素在里面,不能強加干涉孩子們自己喜歡體育項目的選擇,這種方式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會讓孩子失去自主選擇的能力與機會。多留給孩子一些自我選擇和參加鍛煉的機會與實踐,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

1、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制約因素研究的目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小學生的體質問題正在成為為社會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和重點問題,是我國在新時代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改革開放四十年間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創造了無數的社會和人類財富,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現在,走上強起來的道路,這無一不證明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正確性和社會發展速度的迅速性,以及人民生活條件的飛躍,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也有了飛速發展。但是這一切的背后還隱藏著很多令人擔憂的問題,環境污染、全球極端氣候增多、學生體質下降、青少年對體育項目的喜愛度降低,這些現象都困擾著我們現在的專家和學者,小學生的問題還不止體質下降這一個隱患,還有肥胖率的增加、近視率的增加等等問題。作者本篇文章重點探討的是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影響因素和現實路徑的問題,我們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這一現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所導致的,小學生應該怎樣培養健康的體質、影響小學生健康體制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這需要全社會和學校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夠解決。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把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發展方法放到突出位置中。因為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他們身上擔負著時代的使命,只有他們能夠健康發展,我們國家才能夠繼續富強發展。很多學校采取很多的措施和辦法,但是收效甚微,這背后的原因還需要深入挖掘。我們進行這項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能夠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以激情和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為現代化建設打好基礎。

1.1、小學生體質的概念

我們在本文中提到的小學生體質問題的概念都只有在了解體質的概念之后才能夠進行探討。小學生體質指的是指小學生擁有的先天遺傳性特征和后天獲得性特征,這其中就包括小學生相對穩定的形體結構和生理功能,甚至還包括心理因素等。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小學生的身體狀態和身體機能,發展他們的運動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敏能力以及耐力素質、柔韌素質等,培養他們對于體育的熱愛,培養終身體育的觀念。從概念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先天因素一個是后天因素。先天是遺傳因素,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天生就是優與其他學生的,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天生就不好,這是遺傳因素所導致的,這也是我們體育工作者所無法改變的。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后天因素,在日常進行體育鍛煉時間長的學生的身體素質就要比久坐不動學生的身體素質好一些,這是體育工作者和全社會關注小學學生身體素質的人士可以努力的方向。所以要想發展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就必須讓學生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持之以恒地進行發展。

1.2、小學生身體發育特征

在發展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時候要摸清楚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規律和特征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進行發展。小學生在感知覺方面特別靈敏,聽覺也十分敏銳,能夠準確地辨別氣味、顏色形狀等等。感知覺的發達就可以利用,在體育相關人員在進行訓練小學生的時候就要多進行示范,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復雜的問題都要進行分段訓練,不能一次訓練時間就一個小時,這樣子不僅泯滅了小學生喜歡運動的天性,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小學生在情感方面比較豐富,情緒和情感的穩定性在逐漸增強,情緒的深刻性在逐漸增加,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有些小學生甚至還不懂得體育項目中的規則和尊重對手,他們的發展是需要體育工作者努力引導的。他們在學習體育動作的時候要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他們的身體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而且不同的小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

2、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影響因素

2.1、學校因素

學校是小學生進行素質培養的主陣地,而素質培養包括德智體美勞多個方面,在學校的時候不僅僅只有文化科目學習就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和時代發展的要求的?,F在的訓練如果不在小學就開始抓起,讓很多小學生失去了很多鍛煉的機會和時間,沒有把學生的體質健康當作是發展的主要任務,勢必會導致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和學生的不協調發展,由此引發小學生的很多問題,其中就包括視力問題、身體素質問題、肥胖率問題等等。所以學校一定不要片面地追求學生的學科成績,減少小學生的體育課或陰陽課表等狀況,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盡管國務院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文件,但是在大環境下、大趨勢之下學校也是不得不這樣做,近幾年出現的“內卷”一詞也發生在了小學學校之間,這個社會所追求的文化成績優劣與否就導致了學校之間的比拼,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現在“雙減政策“的出臺讓這些不良現象有所減輕,還給了孩子更多的鍛煉時間和鍛煉機會,減少了學生的課業壓力和訓練壓力。健康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礎,是民族昌盛的體現,我們小學學校要始終樹立健康第一和以人為本的觀點,切實加強小學生的體育工作,加強學生的身體鍛煉時間和身體鍛煉的質量,不能繼續發揚應試模式,學生們不能成為時代的傀儡,他們應該多多出現在學校的操場上,有打鬧聲和歡呼聲,這才是屬于他們的聲音。

學校是小學生成長歷程的關鍵,小學生在體質健康的發展方面主要依靠學校來實現。學校體育蘊含著很多方面的體系,包括體育健康、體育文化、健康反饋等,在活動組織和設施狀況等方面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毒V要》中指出來,要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內容。

(1)體育訓練開展不理想,反饋體系不完善。

我國國務院對小學生的訓練做出很多明確的要求,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每周3課時,各學校不得以各種理由來削減小學生的體育訓練時間。然而在我國的小學由于學生的學業壓力大,體育訓練和學生課間操的開展狀況不容樂觀。有調查顯示我國31個省份的小學中,4年級以上的小學能夠達到體育訓練時間要求的比例只有50%,我國以文化課為主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體育的開展狀況不理想。

學校的健康評價監測內容不足,造成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側重點偏差、反饋缺失,我國的小學體育鍛煉不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小學生無法清晰反饋出這堂課的效果,所以小學體育有關人員就在內容開展方面有偏差。缺乏反饋就會導致小學生體育開展狀況不佳,很多項目和訓練方式都是小學生不喜歡的。

(2)體育場地設施城鄉差距較大。

體育教練是學生身體素質的保障者,教小學生運動技能和體育鍛煉的習慣,不僅是學生體育道路上的引路人還是體育科研的中堅力量,是體育發展的重要籌碼,推動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我國小學生中,體育教練的水平卻是良莠不齊,訓練的水平有些是很差的,用著以前的訓練方法,達不到國家的標準,阻礙了健康訓練的發展。

從很多地區和體育教師的分配和學歷來看,山東省的體育教練素質是好于西部地區的,廣東省的小學教練能夠滿足體育課的要求的占67%,一般的占21%,西部的5省農村學校的教練嚴重不足?!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到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與器材達標率達到100%。在國家政策的督促下,我國學校體育場地器材達標率進步飛速,2019年底全國小學、中學運動場面積達標率分別為 90%、22%和93%、54%;2019年底全國小學、中學體育器材達標率分別為95%、38%和96%、56%。然而,城鄉分布不均問題卻還較為嚴重,根據2018年滇、黔、贛、湘、粵、浙六省中小學學校體育資源達標率抽樣調查情況結果來看,城市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校體育場地達標率分別為 47%、68%、66%、34%和 73%、66%, 鄉村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校體育場地達標率分別為31%、56%、39%、64%和40%、42%;城市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校體育器材達標率分別為50%、32%、70%、12%和 85%、42%,鄉村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校體育器材達標率分別為 34%、68%、41%、36%和 43%、56%。

2.2、家庭方面

有的研究把家庭體育作為群眾體育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極大的關聯。家長的體育認知對小學生的認知有著很大的作用??旃澴嗟纳鐣钪懈改妇褪呛⒆拥陌駱?,父母喜歡身體鍛煉,小學生也會進行模仿,這時候父母的體育鍛煉對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就是小學生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行為都來自于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舉動。有研究發現,父母的直觀表現與孩子的活動表現有著密切的聯系,可見家長的體育活動上親歷親為,影響學生就會讓學生積極進行體育參與,疫情當下更是如此,很多學校是沒法開學的,如果家長一點不參加體育鍛煉,孩子就不可能參加體育鍛煉,這樣久而久之小學生就會認為參加體育鍛煉其實沒有那么重要,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體育素質也越來越差,這是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另外,家庭的經濟差異也會影響小學生的體育參與,進而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發展。黑格爾指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狀況好的家庭就會更多的帶學生進行體育參與,能夠形成更好的體育的鍛煉氛圍,如今的體育培訓價格都昂貴,家庭條件的差異就會導致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差異。

小學生能否順利參與體育活動,很大程度上還會受到父母健康意識的影響。很多父母會禁止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目前我國的青少年多為獨生子女,他們是家中的 “小祖宗”,父母對其健康態度非常重視,這是由于先前計劃生育政策中對于二胎政策的嚴格把控,認為不生病即健康。對于對抗激烈的體育運動也多呈抵抗態度,認為孩子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錯誤的健康意識導致家長臟活累活從不舍得讓孩子做。這從極大的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從根上斷絕了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影響了體質健康。

2.3、社會方面

社會體育是小學生身體健康促進的保證,社會發揮的作用在小學生的健康方面是不可忽視的,雖然他們與社會直接接觸的機會和時間不是很多,但是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的促進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小學生公共體育健康服務體系中,為青少年課外鍛煉、運動滿足和器材提供等方面都提供了支持。

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的體系不完善限制了青少年體育的參與,這其中就包含了小學生的體育參與。青少年公共體育的管理下由國家和市場企業等合作致力于健康及人才培養的體系?!毒V要》中提出體育強國體育服務體系,身體素養顯著提升的戰略目標,因此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對于青少年健康至關重要。然而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存在著問題,阻礙了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

3、促進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路徑

從思想上加深“立德樹人”理念,提升國民整體身體素質水平,首先,要消滅家長及教師“分數為王”的思想觀念,保證“立德樹人”發展令學生愛上體育。保證體育能夠開足開齊,在體育過程中,注重學生體育知識的養成。強化運動技能的同時,提升體育精神、體育品格,讓學生自信、誠實,真正實現 “立德樹人”理念。

建立科學高效的評價體系,完善評價監督機制針對不同學生體質健康情況偏差,強化體質評價的雙向反饋。家長也要向教師回饋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情況,拒絕敷衍將事情做實,設立獎懲制度,優化體育教師師資隊伍。

猜你喜歡
達標率體育鍛煉身體素質
怎樣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針對性身體素質訓練在標準舞技術中的應用
四川脫貧攻堅半年“成績單”出爐
鍛煉
足球專項身體素質練習與足球技能學習成效的相關性研究
卷煙企業調入煙葉的等級質量探討
卷煙企業調入煙葉的等級質量探討
2014年乘用車企平均油耗公布
體育鍛煉也重要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