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業主視角的高校新校區全面造價管理研究

2022-12-11 05:05文羅義文軍麗
工程與建設 2022年5期
關鍵詞:工期建設項目成本

文羅義,文軍麗

(1.安徽科技學院,安徽 蚌埠 233030; 2.上海容基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15)

0 引 言

高校新校區建設規模大、時間要求緊、質量要求高,如何對新校區建設項目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和投資規模,保證新校區建設資金的合理合法使用[1],是高校新校區建設管理中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與常見的政府投資項目不同,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管理的各個階段和環節。這需要我們從宏觀角度出發,對建設項目造價的全過程進行統籌管理,以實現項目價值增值。

1 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特點

1.1 要求全過程

不僅考慮實施階段,更要考慮決策階段、設計階段。不同于造價咨詢單位、監理單位的分段參與,作為業主方,高校建設項目的造價管理是全過程的,貫穿于項目建設實施的各個階段,從項目的投資決策到建設實施再到運營維護和后評價。在上述的各個階段都需要科學合理地控制造價,避免超過上一階段確定的限額,以實現工程造價全過程的控制。

1.2 著眼于全要素

不僅考慮造價,更要考慮質量、工期、安全和環境。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除控制建設工程本身的建造成本外,還應同時考慮工期成本、質量成本、安全與環境成本,要協調和平衡工期、質量、安全、環保與造價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追求工程成本、工期、質量、安全、環境的集成管理,確保項目價值最大。

1.3 落腳于全壽命

不僅考慮施工期還要考慮運營期。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不僅僅考慮決策和實施階段的造價,更要關注項目的運營和維護階段的成本,應對建設工程項目的策劃決策、建設實施、運營維護階段的所有成本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確保全壽命周期成本最低。

2 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局限于施工階段,未貫穿全過程

長期以來,我國普遍把控制工程造價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階段[2],依據工程計價定額被動地進行工程計價和費用核算,側重于工程量算得準、消耗量定額套得對,而忽視了對工程項目建設前期造價的控制。相關資料表明,投資決策及設計階段的費用雖然只占工程項目全部費用的1%左右,但對整個工程項目造價的影響卻達75%。這要求我們要“向前看”,更加重視前期階段的造價管理,通過方案比選、優化設計和限額設計等價值分析手段,進行工程造價主動控制與分析,能動地影響投資決策和設計方案的選擇。同時,在工程實踐中我們也常常發現,建設項目中某些設備雖然購置和建造成本不高,但后期的運營維護成本卻很大,這要求我們要“向后看”,考慮項目后期的運營維護甚至是拆除階段的成本,確保項目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的總和最小。

2.2 拘泥于造價最小,不重視總體增值

傳統的造價管理,片面地追求造價最低,忽視了項目的總體增值。造價、質量和工期是項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標,要實現三者之間的平衡,使項目總體價值最大。某工程人行道鋪裝投標單價為0.05元/m2(遠低于市場單價,屬投標失誤),因使用需要,建設單位擬擴大工程量,施工單位提出按照“回歸報價水平”的原則確定變更后的單價為99元/m2,但造價咨詢單位堅持按0.05元/m2的價格進行計算,雙方意見無法達成一致,變更沒有通過。待工程完工后,建設單位又重新招標確定了中標單位,中標單價為145元/m2。上述例證表明,造價咨詢單位拘泥于既定規則,過度追求造價最小,不重視項目的總體增值,雖確保了價格最低,卻推遲了使用時間,相對于施工單位要求的99元/m2,重新招標形成的單價更高,建設單位經濟上也有損失,造成項目不論從時間上,還是造價上,總體價值反而更低。

2.3 注重工程現實成本,未考慮壽命期運營費用

僅考慮工程的現實成本,未從項目全壽命期的角度同步考慮項目后期的運營和維護成本,投入使用后才發現部分功能不合理、設備選用不當,造成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應將項目建設期的成本和項目運營期的成本綜合考慮,努力實現項目價值的最大化,即以較小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完成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如大家熟知的國家體育場即“鳥巢”項目,施工過程中為節約資金,去除了頂部可開啟滑動式屋蓋,擴大頂部開口,工程總造價從最初的38.5億元降低至31.5億元,降低約7億元,從工程項目現實成本的角度看,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從全生命周期看則不盡然,活動屋蓋的去除和頂部開口的擴大,使得國家體育場只適合舉辦體育比賽,無法舉辦諸如大型展覽、明星演唱會、群眾文藝匯演等需在室內進行的大型活動,后期的商業運營價值大打折扣。

3 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實施對策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高校建設項目業主方的特殊性,要求造價管理要覆蓋全過程、著眼于全要素、考慮全壽命周期,但造價管理的現實情況是局限于施工階段、拘泥于造價最小、注重于現實成本,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已無法滿足業主方對工程項目造價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同時,項目管理的理念也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即由原來的“質量、工期、投資三大控制”轉變為“滿足投資者訴求,實現項目增值”[3],這對傳統的造價控制思想形成了挑戰,相應的造價管理要由單純著眼于造價控制轉變為對項目提供增值服務,其目的不再是控制造價最低,而是合理控制造價,確保項目增值。因此,迫切需要從全面的角度進行思考,對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全要素和全壽命周期的造價進行管理和控制。

3.1 全面造價管理

全面造價管理是指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咨詢單位等實施主體參與,在建設工程投資決策、規劃設計、招標投標、施工驗收的各個階段,基于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理論,對工程的造價、工期、質量、安全、環境等要素進行集成管理,追求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小而開展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活動[4]。全面造價管理程序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全面造價管理程序框圖

3.2 全過程造價管理

全過程造價管理是指覆蓋建設工程策劃決策到建設實施各階段的造價管理[5],其以工程造價相關合同管理為前提,以事前控制為重點,以準確工程計量與計價為基礎,以優化設計和風險控制為輔助,來實現工程造價控制的整體目標。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預算、竣工結算的編制,各階段質量、工期、造價成本的控制和相應的合約管理。

3.2.1 全過程造價管理的原則

事前控制原則即做好投資控制的事前分析,制定建設項目成本控制預案,對與建設項目相關的自然環境、政策法規、水文地質條件等預先分析、密切關注,發生可能影響造價的變化時及時預警、妥善處置,降低各種因素對造價控制的影響。

動態控制原則即采用PDCA循環控制原理,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緊扣項目實施動態,確立實施計劃、進行檢查分析、做出動態調整,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形成對成本目標的動態控制和管理。

信息貫通原則即以投資估算、批復的設計概算為投資控制目標值,并以此為核心,層層分解,貫穿始終,以總承包施工合同為投資控制基礎,將投資控制貫穿于設計管理、招標管理、監理管理、采購管理、施工現場管理等各個環節。

3.2.2 全過程造價管理各階段工作重點

決策階段重點關注項目的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和建設地點的選擇;重點做好投資估算的編制,審核與評價建設方案的經濟性、合理性,運用價值分析的手段進行方案比選。

設計階段重點關注是否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重點做好設計概算、施工預算的編制,主要設備材料選型優化,分析與評價設計方案的可施工性。

招投標階段重點關注合同的策劃與分解,標段的劃分,招標文件的嚴謹性和合理性,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編制的準確性,充分做好招標答疑、清標等工作,進行合同審查,提高合同的合規性和可操作性。

實施階段首先要處理好工程變更、現場簽證等事項,分析變更事項發生對項目投資的影響;其次要合理確定工程預付款、工程進度款,并協助建設單位按合同要求及時支付。

竣工階段要按要求做好合同價款的調整,按時完成工程結算,做好工程結算與工程概算的對比分析。并按合同要求做好工程決算。

3.3 全要素造價管理

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不是一個固定值,受許多要素的影響。在工程項目的建設實施過程中,影響工程造價的要素主要有工期、質量和安全,這三個要素相互影響、互相轉化[6]。必須分析和找出工期、質量、安全三要素和造價之間的相互關系,關注各管理要素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協同各管理主體,進行全要素造價集成管理。如果只考慮工程計價,關注工程建造成本,不關注工期、質量、安全、環境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僅僅對工程項目的造價這個單一要素進行管理,則無法實現工程項目的全面造價管理,更無法實現項目增值的目標。

3.3.1 質量成本管理

質量成本包括為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而發生的費用,以及因未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而造成的損失[7],其一般包括人工、材料、施工機械消耗等直接成本、為防止工程質量缺陷和偏差而支出的預防成本和對工程實體及原材料、構配件、設備等進行鑒定所需的鑒定成本。質量與造價息息相關,質量水平的提高意味著成本和投入的增加,我們通常所說的“優質優價”即是這個道理,這告訴我們對質量的追求不能過度,不能盲目地提高建設標準,應以滿足使用需要和功能需求為要,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即可。但也避免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即為追求成本而危害質量,“偷工減料”是突出表現,減少了成本支出,必然意味著質量水平的下降,造成質量缺陷和質量事故頻發,質量成本反而大幅增加,得不償失。

3.3.2 安全成本管理

安全成本包括為保證安全生產而支出的費用以及因安全生產問題而產生的損失的總和。前者我們稱之為安全保證成本,指為保證和提高安全生產水平,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組織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設置安全構造措施,配置安全器具等所花費的支出。后者我們稱之為安全損失成本,指建設工程因安全方面的問題影響生產或因安全水平不能滿足生產需要,而產生的經濟損失,如發生安全事故后造成的賠償費用、停工停產費用等。按現行計價規范和招投標法律法規要求,安全保證成本以措施費的形式足額計入投標報價,不納入競爭范圍,且施工過程中必須??顚S?。安全保證成本必然發生,必須足額投入,否則會引起安全事故,形成安全損失成本,且遠超因減少投入而節約的安全保證成本。

3.3.3 工期成本管理

工期成本是指為確保合同約定的工期目標的實現而支出的費用、施工過程中因工期延誤所發生的趕工費用以及竣工后工期不滿足合同約定要求而承擔的違約費用。前者稱為工期保證成本,后兩者稱為工期損失成本。不同于質量和安全保證成本,工期保證成本不屬于顯性成本,其隱含在施工管理全過程中,通過施工準備階段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過程中的施工組織管理的投入來實現。工期損失成本通常與質量和安全的投入不足相關,其所引起的質量和安全事故的處理必然會引起工期的延長,不論是趕工還是支付違約金,最終均導致工期損失成本的支出。因此要加強質量和安全管理和投入,避免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優化、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加強施工管理,避免趕工、窩工,確保施工均衡、有序進行。

3.4 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

項目是分階段完成的一項獨特性的任務,為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組織在完成一個項目時通常將項目劃分為一系列的前后銜接的實施階段,建設項目同樣如此,一般劃分為投資決策、規劃設計、建設實施和運行維護四個階段,項目的各個階段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項目的生命周期。其中前三個階段歸屬于項目的建設實施期,對應的資金投入稱為建設成本,其屬一次性投入,且時間集中,通常是造價管控的重點,為大家所重視;后一個階段歸屬于項目的運營維護期,對應的資金投入稱為運營成本,其時間長、資金投入分散,常常納入產品生產成本,通常為大家所忽視,傳統的造價管理對此項成本基本不涉及。

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建設項目后期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實踐中我們通常會發現,一個建設項目壽命周期的后期成本(運營費、維修改造費、報廢處置費等)有時會在很大程度上超過其前期的建造成本[8]。因此,對于建設項目壽命后期的成本費用進行估算和控制非常必要。

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就是把項目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進行綜合考慮,追求一次性建設成本和后期的運營維護成本之間的平衡,力爭以最小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實現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確保項目投資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因項目運營階段的成本、費用影響因素較多,且難以預測,模型的建立也十分困難,因而,全壽命期造價管理目前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實現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指導思想,指導投資決策、建設方案的比選、施工成本的控制,具體的實踐和運用可能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工作涉及技術、法規、經濟等各個方面,需要對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壽命周期的造價進行管理,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針對當前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特點和任務要求,建議采用全面造價管理的手段對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壽命周期成本進行嚴密的管理與控制,確保高校建設項目投資利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歡
工期建設項目成本
高?;A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研究
探討建設項目質量管理常見問題
風電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探討
工期延誤的責任劃分及處理方法研究
律師解疑
盲目壓縮工期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溫子仁,你還是適合拍小成本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工期
做好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監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