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工經濟模式下從業人員權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2022-12-16 18:28周若梅
科學導報 2022年80期
關鍵詞:勞動關系社會保障

關鍵詞:零工經濟;勞動關系;勞動權益;社會保障

據阿里研究院預測,到2036年,我國的零工經濟從業人員數量將達到4億人,零工經濟具有高增長空間。依托于互聯網平臺的零工經濟的長足健康發展需要解決用工不規范,從業者權益保障不足等問題。面對零工經濟中的勞務糾紛與摩擦,政府、平臺企業等主體應群策群力,共同維護零工從業人員權益,以促進零工經濟行業綠色發展。

“零工”嚴格意義上不是一種新型用工方式,勞動市場早就出現“日工”“散工”等就業群體?!叭展ぁ薄吧⒐ぁ比藬捣稚?、基數較小,形成的是傳統“零工經濟”。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發展,平臺不斷涌現、勞動者就業觀念的轉變、企業降低用工成本的利益需求等多種因素促成新型零工經濟模式的產生與發展。新型零工經濟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得到技術賦能,創新就業形式,轉變傳統用工模式,增強了勞動市場活力。在零工經濟模式下,從業人員不同于傳統勞動者,工作自主性強,工作時間、地點彈性大,與雇主的人身依附性較弱?;ヂ摼W平臺利用信息的交互傳播,匯集社會中潛在的人力資源,建立勞動供需雙方的聯系,起到緩解就業壓力,降低用工成本的作用。

零工經濟不斷地發展,創造出許多新的靈活就業機會。受新冠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傳統固定工作機會減少,技能水平較低的個體或主動或被動地加入零工經濟模式。隨著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從業者的規模將會繼續壯大,在為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活力時,零工經濟發展運行也出現問題,集中體現在對從業人員權益保障不足上。

法律規范沒有及時回應零工經濟從業者權益保護問題,根據實務和理論分析,根本原因是在勞動關系的界定。勞動關系是否成立是勞動者權益有無的前提,在零工經濟模式下,勞動關系的認定面對新難題。我國傳統勞動關系的認定是全有或者全無的“二分法”,現有的勞動關系確認標準不適用零工經濟從業者勞動行為,導致從業者勞動權益受損。

依托于零工經濟模式,更多的勞動者通過靈活就業的方式實現個人價值,同時平臺企業降低用工成本,客戶還能以更低的價格獲得相應的服務,表面上達成多方共贏。但是零工經濟從業人員集中于專業技能水平低、可替代性強的領域?;ヂ摼W平臺為降低運營成本,不斷壓縮從業者收入空間。以美團外賣為例,平臺利用對信息和資源的壟斷地位,利用差評、超時、接單數量等數據建立對應的積分制度來刺激外賣騎手的競爭。外賣騎手為維持基本收入和不被淘汰,高強度和高負荷地進行工作,以時間換取低廉工資?;ヂ摼W平臺利用算法控制勞動資源流向,底層零工經濟從業人員在“算法黑箱”的操作下,看似主動,實則被動地延長工作時間和被資本裹挾剝削。

零工經濟行業分布比較集中,多為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如外賣、快遞、網約車等領域。外賣、快遞、網約車等從業人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質,相比于其他行業,面臨著更高的由交通事故等原因引發的人身、財產風險。我國實務層面暫不承認零工經濟從業者具有勞動者身份,從業者也就無法受到工傷保險的保障。平臺一般不會為零工經濟從業者承擔社會保障費用,為減輕責任,部分平臺會為從業者提供商業保險。但是與社會保險相比,現有的商業保障水平與從業者面臨的風險不相適應,從業者抵抗風險能力較弱。在零工經濟模式的不斷發展,從業者的規模不斷壯大的趨勢下,需要及時探索適應零工經濟特征的社會保障制度。

零工經濟用工形態不適用勞動關系“二分法”標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指導意見》提出“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突破了“二分法”框架,利于從業者權益保障。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應立足于零工經濟模式的特點,在零工經濟發展和從業者權益保護之間尋求平衡點,合理確立和細化勞動雙方的權利義務。

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建立在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的基礎上,不適用于具有短期、靈活的零工經濟從業者。政府作為頂層制度設計的制定者,應積極主動建立適合零工經濟的從業群體的社會保障機制,尤其是建立職業傷害保障,以服務于“零工經濟”的健康發展。

平臺對零工經濟從業人員的管理過于嚴苛,通過零工等級、獎懲規則、算法數據等方式限制從業者的自主權和議價能力。零工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平臺在收獲利益的同時也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為零工從業者提供一定的薪資福利和社會保障以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平臺應規范對從業者的治理機制,建立柔性考評機制,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管理從業者。

平臺零工經濟模式下的從業者人員工作時間、地點的不固定性和人員流動強,從業者之間沒有形成緊密的聯系,在“獨立語境”中被迫讓渡了部分勞動權利,削弱了從業者群體的集體話語權。從業者群體必須增強維權意識,建立零工行業協會,在權益保障的機制協商領域有所作為,實現零工經濟模式從業者權益保護質性突破。

參考文獻:

[1]閆慧慧,楊小勇.平臺經濟下數字零工的勞動權益保障研究[J].經濟學家,2022(05):58-68.

[2]潘旦.互聯網“零工經濟”就業群體的勞動權益保障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22(04):89-95.

[3]鄒開亮,王米娜.互聯網“零工經濟”下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問題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20,35(11):113-119.

(作者單位:蘭州大學法學院 周若梅)

猜你喜歡
勞動關系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轉型時期我國勞動關系調整方式研究
淺析我國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必要性
競業禁止協議探究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實證研究
德國社會保障制度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啟示
堅持就業優先 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
媒體募捐永遠成不了社會保障
從社會統合的視角看社會保障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