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驅動的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多視圖表達方法

2022-12-18 07:19董元發譚澤榮朱榮珍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概念設計視圖概念

董元發,譚澤榮,朱榮珍

(1.三峽大學 智能制造創新技術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2.三峽大學 機械與動力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隨著人工智能、情感計算、多模態交互等新興技術在產品開發中大量應用,機電產品行為日趨復雜與多元化,逐步在環境感知、邏輯推理、自主決策、人機交互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類人智能行為(簡稱為“智能交互產品”)[1-2]。智能交互產品在給人們帶來舒適和便捷的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者不再僅僅滿足于產品功能和造型,而是希望產品具有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行為過程,以獲得更高品質的交互體驗[3]。產品概念設計作為產品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且極具創造性的階段,用戶參與概念設計過程的深度對消費類機電產品最終用戶體驗影響巨大。設計概念的形成過程是在用戶需求與設計師的創意輸入雙重作用下,多模態設計元素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維度中不斷組合、生長、耦合的震蕩演化過程。從用戶體驗的視角對設計概念進行良好的組織與表達不僅有利于用戶更好地參與產品創新過程,幫助設計師及時獲得有效的設計反饋從而促進設計過程更好的收斂[4-5];而且可以促進概念設計階段與產品用戶體驗相關設計信息的完善,降低概念設計的不確定性和病態性。

交互行為的設計與評價是智能交互產品早期概念設計的重點。在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過程中,由于不同設計師的設計習慣及表達形式的不同和他們對系統模型的理解差異[6],導致他們最終選擇傳遞設計意圖的概念表達形式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7]?,F有設計概念表達手段大多面向專業設計人員,產品概念中與體驗有關的設計信息比較分散或部分缺失,概念測試時以效果圖、產品配置表、動畫、油泥模型等單一概念視圖呈現的設計方案難以被用戶全面感知,測試數據信度低,進而影響設計決策。因此,提出一套支持設計師與用戶良好溝通的設計概念建模與多視圖表達方法對提升消費類機電產品用戶體驗與創新設計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圍繞該問題,孫兆洋等提出設計思考過程模型,不僅能夠記錄設計步驟和設計決策,還能夠描述設計過程背后的設計意圖[8];張應中等提出了一個基于本體的設計意圖元表達框架,實現了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動態創建基于本體實例的設計意圖元資源描述框架圖,輸出基于Web本體描述語言和可擴展標記語言/資源描述框架格式的設計意圖元信息表示[9];楊延璞等為減小用戶和設計師對產品形態方案的認知差異,將產品形態設計中的設計意圖分為設計需求意圖、設計編碼意圖和設計解碼意圖,建立了設計意圖模型,構建了以滿足用戶需求意圖、體現設計師設計編碼意圖及減小用戶解碼與設計師編碼之間差異為目標的設計意圖模型求解算法[10];馮念結合新的知識經濟背景下用戶廣泛參與創新的趨勢,分析了傳統設計表達的不足以及數字媒體技術的優勢,通過利用將數字媒體技術引入設計表達而得到的數字媒體表達方法,來解決傳統設計表達所遇到的問題[11];柴駿指出信息可視化中視覺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圖形化、圖表化手段將數據轉化成視覺的形式,提供良好的交互體驗,將繁復的信息更有效地傳遞給信息受眾,以實現“用視覺去思考”[12];Bilda等提出紙質草圖有利于設計師的思考和修改[13]。Self等設計師采用草圖的表達形式來表達產品概念,他們認為草圖這種模棱兩可的意圖表達形式比其他具體的設計表示(如工程圖紙)更易于解釋[14-16]。Lindgaard和 Giorgini等人從概念設計師的角度出發,對產品概念設計階段的用戶需求進行分析,分別從需求的獲取、分析、整理以及表達形式進行了研究,為后期產品設計提供準確的需求輸入[17-18]。針對復雜產品在概念設計過程中由多個部門多個學科融合的問題,Li等人提出了功能微知識單元的概念以及知識的表示方法,通過利用本體的方法完成功能—行為—結構(FBS)的推理和表達[19]。隨著FBS模型及其衍生模型的出現,這種用于表達產品的功能結構相關信息的功能結構樹在設計師之間廣泛運用[20-22]。李訊和李杏等人基于人的多角度多層次的認知模型,構建了科學效應知識的多粒度組織表達模型。通過對各層次的知識進行定義,實現了科學效應知識的擴展,實現了產品創新設計概念信息知識概念層、語義層及實例層的表達[23-24]。Du等設計人員在溝通產品的操作方式和功能目標時借鑒了設計語義學的知識[25]。針對不同設計參與者關注視角的不同,姜莉莉等人構建了基于多視角的概念設計表達層次模型[26]。此外,紀豐偉等通過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向用戶傳遞產品概念[27-28]。這些產品概念表達形式的選擇與設計師表達設計意圖的具體內容有很大聯系[29-31]。

綜上所述,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表達需要充分考慮概念設計階段產品設計概念的特點和普通用戶的認知習慣,靈活運用各種表達形式系統地表達與用戶體驗相關的底層設計概念信息,以便用戶獲得接近未來真實產品的體驗進而獲得設計反饋,否則將失去用戶參與早期協同創新的意義。本文從設計參與者、設計階段和設計信息模態結構等三個維度構建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空間,提出消費類機電產品設計概念多視圖表達方法,用于在不同設計階段向不同的設計參與者提供適配其認知特點的設計方案視圖,從而獲得有效的設計反饋。

1 情境驅動的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方法

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是一個具有復雜性、信息不完全和創新性的推理求解過程[32]。智能交互產品的概念設計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智能交互產品的概念設計涉及多部門、跨學科的交流合作,產品設計過程迭代次數多、創新難度大。其次,在考慮智能交互產品的用戶需求時,不僅要考慮產品具備哪些功能,同時還要考慮產品的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鑒于解決這些因素的方案之間還可能互相矛盾,且這些因素與各功能需求對最終產品的重要度排序不一,使得智能交互產品在概念設計輸入階段就面臨復雜性。最后,智能交互產品是一個融合機械、電子、控制等多個學科知識的綜合體,在設計過程中學科間必須及時交換設計意圖和設計參數等信息,再加上普通用戶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難與參與早期創新設計過程,因而在求解過程中需要考慮面向不同設計參與者尤其是普通用戶傳遞交流產品設計概念信息。

1.1 情境的定義

在設計領域,不同的研究者對情境有不同的定義。國外有學者認為情境是用戶在特定動機和固定條件下執行或想要執行的任務[33];一些學者定義情境是用戶和用戶活動內容的描述[34];還有一些學者則定義情境是實體目前狀態的所有信息,包括產品、用戶以及發生人機交互過程的時間、位置和活動等信息[35];國內學者譚浩認為情境是指人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某種活動的相關因素和信息的總和,是一種在記憶中構建的心理表征[36]。這些情境的定義本質上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為了研究和論述方便,本文中的情境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下,人、產品和環境三者之間交互活動的總稱。

用戶、產品與環境之間的交互關系錯綜復雜,用戶體驗的發生離不開用戶本身、產品及產品的使用情境,而交互活動則是用戶體驗發生的前提。如圖1所示,產品以其形態顏色、氣味、聲音、材質等表現出來一定的產品行為,用戶的感官通道感知后通過情境觸發事件與用戶發生關系;此外,產品的智能感知模塊也能捕獲感知用戶表情、情緒、肢體動作、語言指令等用戶行為,從而主動發出交互請求與用戶發生關系。根據認知信息加工理論,在產品與人的交互過程中,產品信息經過用戶的多感官通道接收并作短暫的存儲,一些引起用戶注意的重要信息會進入知覺過程。產品信息經過知覺加工后形成初步產品體驗并轉入短時記憶,該過程會與已有記憶發生關聯,形成長時記憶。用戶在已有記憶的影響下形成決策并通過效應器傳達交互指令,產品在接受指令后改變自身屬性并再次被用戶所感知,在不斷的交互過程中,即形成了該情境下用戶對產品的綜合體驗。

圖1 融合情境的產品多感官體驗生成過程

對智能交互產品來說,除了滿足用戶需求的基本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給用戶帶來好的用戶體驗。區別于傳統的產品設計,將“情境”概念引入設計過程中,可以幫助設計師在需求識別、概念產生以及概念評價等階段,將設計方案放入“情境”中構建人機交互行為,深入理解用戶交互過程中的動機,分析不同交互方式給用戶帶來的用戶體驗的好壞。因此,將情境引入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過程中,可以幫助設計師梳理交互過程中用戶、產品、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最終設計出用戶滿意的產品。

1.2 情境驅動的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框架

在概念生成階段,功能結構求解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以傳統FBS求解過程為基礎,將情境交互的思想引入其中,建立情境驅動的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方法。如圖2所示,將求解過程分為情境體驗層、功能抽象分解層、行為鏈構建層、結構求解層以及方案生成層,層與層之間通過構建設計結構矩陣逐層映射求解得到智能交互產品的概念設計方案,包括使用情境、功能、行為鏈和結構信息等。其中各層說明如下:

(1)情境體驗層:對具體情境進行深入分析,智能交互產品人機交互情境由多個情境案例組成,每個情境案例又由多個元情境構成。在元情境中包含用戶情境、產品情境、環境情境。為了突出情境案例中的人機交互過程,對產品的行為、結構進行了詳細劃分。這里的交互行為與交互結構是與用戶產生聯系的部分,內部行為、內部結構則是產品內部獨立完成的部分。交互行為與產品內部行為共同組成產品的行為,交互結構和產品內部結構共同組成產品的結構。

圖2 情境驅動的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方法框架

(2)功能抽象分解層:將情境案例中的產品功能提取出來進行分解,得到不可再分解的功能元用于后續求解。

(3)行為鏈構建層:將人、產品和環境三者信息組織在一起,構成人機環境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和功能結構視圖,用于與不同需求的設計參與者溝通交流。

(4)結構求解層:在行為鏈的構建過程中對產品的結構進行求解,得到產品的結構信息,在交互結構上需要考慮用戶與產品結構接觸給用戶帶來用戶體驗的好壞。

(5)方案生成層:通過各層間的映射求解形成不同的設計方案,設計參與者從多個角度對方案進行評審從而選擇最佳方案。

與FBS模型求解過程相似,情景驅動的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通過需求得到的產品使用情境→功能→行為→結構的映射過程中,也存在單對多、多對單以及多對多的情況,為了解決這種多—多映射問題,結合文獻[37]給出的拆分合并的處理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Step1:通過需求域得到的產品使用情境分解形成Sc1,Sc2,…,Scn個元情境;

Step2:Sc1,Sc2,…,Scn通過梳理,得到產品情境、用戶情境、環境情境信息;

Step3:從情境域得到的產品總功能分解形成F1,F2,…,Fn個子功能;

在概念設計階段通過以上8個步驟,求解得到產品的使用情境、功能、行為鏈和結構信息等產品設計概念,用于構建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視圖進行概念評價。

2 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空間

2.1 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空間總體框架與提取機制

不同的設計參與者在不同的設計階段獲取的設計概念視圖是不一樣的,需要考慮設計概念的形態及包含的設計信息量。如圖3所示,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的多視圖表達主要考慮設計參與者、設計階段、設計信息模態等三個維度。設計參與者主要包含用戶與設計師兩類角色,其中用戶是需求來源的主體,還可以幫助設計師及時修正設計偏差、促進產品概念信息的完善。設計師是創新設計和設計表達的主體,通過概念測試評價收集用戶、產品經理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設計反饋并優化設計概念。創新設計是一個逐步求精的過程,不同設計階段的設計任務不同,設計師設計表達的側重點不同,設計概念的表達形式也有所區別,其蘊含的設計信息模態結構自然也有所不同,如需求識別階段為需求語義表、用例圖等,概念產生階段有功能結構樹、草圖、效果圖等。

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多視圖表達的本質是對多維設計信息空間的提取和重構。如圖4所示為設計概念的多視圖信息提取機制,首先根據設計參與者角色類型和所處設計階段定位當前的設計信息模態結構,然后按照模態結構提取相應的設計信息進行重構,形成適配當前設計參與者角色的設計概念視圖,支持設計參與者尤其是普通用戶參與設計概念的評價。其中,視圖1為需求語義視圖,視圖2為功能行為結構樹視圖,視圖3為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視圖4為設計草圖類視圖,視圖5為交互情境視圖。

圖3 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空間總體框架 圖4 設計概念多視圖信息提取機制

2.2 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結構定義

設計概念蘊含的多維設計信息主要包含:用戶需求、功能、原理、行為、結構以及使用過程中涉及的用戶和環境信息,其形式化定義如表1所示。

表1 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結構定義

3 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多視圖構建

3.1 需求語義視圖

產品概念設計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由于不同類型的用戶對智能交互產品的了解程度、關注點、功能使用不同,其專業知識和需求表達的差異,以及對最終用戶的重要度和價值不同,導致不同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在針對性、目的性、有效性以及優先性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為智能交互產品用戶需求獲取及整理帶來極大的挑戰和難度。如表2所示,采用表格視圖表征智能交互產品的需求語義,表中用戶信息主要用于后期需求聚類和感性需求分析,情境、功能需求和交互行為則是用戶對未來在何種情境采用何種動態行為過程達到何種功能的期望描述。

表2 智能交互產品用戶需求語義模板

3.2 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

3.2.1 語法規則

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以情境交互為中心組織相關設計信息,其表示方法由實體詞和實體間的關系組成,設計師可根據需要通過修改實體信息構建不同的概念視圖。實體間的關系如表3所示,分為交互類、組合類和響應類3類,由字母和“_”組成。

表3 關系類型

實體詞包括表1中的[用戶][用戶需求][情境][功能][行為][原理][結構][環境]等。每個實體詞都包含各自的屬性信息,以及唯一的ID編號。具體來說:

[情境]信息可形式化表示為:Scenario={SC,USI,PSI},其中,SC表示情境案例,基本屬性包含“情境編號,情境名稱,創建時間,環境編號,事件描述,交互行為”。為了構建常用的典型環境,對環境編號進行詳細描述,包含“環境編號,環境名稱,環境描述”相關屬性,環境描述包括時間、地點、天氣等信息。USI(User-Scenario-Information)表示情境案例中用戶的相關信息,具體包含“[用戶][用戶感官通道][用戶意圖][用戶行為][用戶感覺]”5個實體。其中,用戶感官通道(User-Sensory-Modality,USM)可形式化表示為:USM={MV,MA,MS,MT},分別代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類別實體;用戶行為(User-Response-Channel,URC)可形式化表示為:URC={CE,CB,CV,CA},分別代表表情情緒、肢體動作、語音行為、APP交互行為等類別實體。

情境案例中產品相關信息(Product-Scenario-Information)可形式化表示為:PSI={P,F,B,Bp,S},分別表示[產品][功能][行為][原理]和[結構]5大類主要實體。其中,產品的基本屬性包含“產品編號,產品描述,產品外觀顏色,產品外觀形態,產品體積,產品重量,有害物質,產品價格,產品參數,產品噪音,產品氣味,產品其他信息”。

其中,產品其他信息中包含實體[產品狀態]用以表達產品當前工作狀態是否良好。產品行為可形式化表示為B={Interactive Behaviour,Inner Behaviour},分別表示[交互行為]和[內部行為]兩個實體。產品結構可可形式化表示為S={Interactive Structure,Inner Structure},分別表示[交互結構]和[內部結構]兩個實體。產品[功能][行為][原理]和[結構]四類實體包含的屬性信息見表1中“包含屬性”所示。

以情境交互為中心的動態交互行為鏈構圖邏輯為:

①根據創新設計方案補全各實體屬性并存儲在多維信息空間中。如:[結構A],屬性有“Sid=2,Sd=逗貓棒,Sc={—,r=0.5cm&h=5cm,白色,10g,5元,—,無毒聚碳酸酯,—,—,0db,5年以上,—,—},Sf=逗貓功能,Sp=逗貓機器人,Sbp=電機驅動”,其中“—”表示該信息未知,需要通過后期設計活動補充完善;

②根據創新設計方案,定義各實體間的語義關系。如:[功能A]-[:Is_achieved_by]->[行為B],關系箭頭由[功能A]指向[行為B],表示[功能A]由[行為B]實現;

③概念視圖傳遞信息的動態性從用戶行為來體現,如:[用戶行為A]-[:Take_place_after]->[用戶行為B],關系箭頭由[用戶行為A]指向[用戶行為B],表示[用戶行為A]下一步是[用戶行為B]。

3.2.2 面向用戶的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

面向用戶的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主要向普通用戶展示特定情境下與產品的交互過程,如圖5左半部分所示。其中,用戶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交互意圖,并通過交互行為作用于產品的交互結構(如按鈕、手柄、麥克風等),進而驅動產品內部結構產生響應交互行為并作用于用戶感官通道,形成動態交互過程。

3.2.3 面向專業人員的功能行為結構視圖

面向專業人員的功能行為結構視圖主要向專業人員(概念設計師、結構設計師、工藝設計師、制造經理等)展示產品內部的功能結構及行為過程。如圖5右半部分所示,主要包含實現用戶和產品在不同情境下的動態交互行為過程所需的產品功能,以及求解功能相關的行為、原理和結構等信息。

圖5 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

3.3 設計草圖視圖

經過功能結構求解后,設計結果經常由一系列與目標產品相關形態、使用過程和技術等粗略描述的概念形態來表示。設計草圖作為這個過程中能將內在的概念外顯化的有效手段,是設計師產生靈感的關鍵活動,能夠直觀地表達產品外形、色彩、材質、使用情境、交互過程等方面的概念信息。

草圖的構建過程分為“起稿、勾勒、調整、細節、施加紋理和注釋”6個基本步驟[38],并且概念草圖的創作過程是非連續、非線性的[39],在設計概念生成階段不斷生長完善。如表4所示,設計草圖視圖采用結構化形式表達,包括主視圖、側視圖、細節圖、三視圖、爆炸圖、用戶畫像、使用情境等類型。

表4 設計草圖視圖類型

4 原型應用案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寵物貓,隨之而來產生了寵物健康管理等需求。逗貓機器人正是這一需求的產物,作為一款智能交互產品,能夠滿足用戶逗貓娛樂以及寵物貓健康管理等功能。本文以某逗貓機器人概念設計過程為例,描述逗貓機器人設計概念的多視圖構建過程,以驗證所提多視圖表達方法的可行性。

4.1 逗貓機器人需求語義視圖

設計師在需求識別階段根據收集的用戶需求進行整理,得到逗貓機器人主要使用情境,如表5所示,包括:①用戶在家可以通過遙控手柄驅動逗貓機器人進行逗貓、喂食;②用戶上班后逗貓機器人能夠智能陪伴寵物、運動指引、定時喂食以及收集健康數據等。

表5 逗貓機器人的需求語義視圖

4.2 概念設計求解

采用情境驅動的FBS映射方法求解得到逗貓機器人的概念設計方案,如圖6所示。

圖6 逗貓機器人概念設計方案

4.3 逗貓機器人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

圖7為根據創新設計結果生成的功能行為結構視圖,用于設計師、產品經理等專業人員交流。其中產品實體屬性為“Pid=1,Pd={可以智能逗貓的機器人,—,—,—,—,無害,1 599元,—,小于45db,無特殊氣味}”;功能實體屬性為“Fid=2,Fd=智能逗貓,Fa={逗貓棒,電能,搖晃指令},Fp=Pid=1,Fs=Sid=2,Fb=Bid=2”;交互結構實體[逗貓棒]的屬性為“Sid=2,Sd=逗貓棒,Sc={—,r=0.5cm&h=5cm,白色,10g,5元,—,無毒聚碳酸酯,—,—,0db,5 a以上,—,—},Sf=逗貓功能,Sp=逗貓機器人,Sbp=電機驅動”;內部結構實體[IMX 219-70 Camera]的屬性為“Sid=3,Sd=能識別寵物和障礙物等對象的相機,Sc={(800萬像素,77度視場角,畸變小于13.6%,3.3v供電),CMOS尺寸1/4英寸,—,—,95元,—,—,—,—,0db,5a以上,—,—},Sf=逗貓功能,Sp=逗貓機器人,Sbp=電機驅動”。

圖8為根據創新設計結果生成的動態行為交互鏈視圖。其中,情境實體[情境①]的屬性為“Scid=1,Scd=搖控逗貓,time=20200301,E=“Eid=1,Ed={周末,休閑在家,下雨}”,Event=午飯后通過遙控逗貓娛樂,Interactive Behaviour=遙控指令機器運動”;USI(User-Scenario-Information)表示情境案例中用戶的相關信息,包含實體“[張某]”“[手]”“[搖控逗貓]”“[操作遙控]”“[開心]”其中用戶描述屬性為“Uid=1,Ud={張某,男,27歲,一線城市獨居租房,金融行業,本科學歷、月收入1.2w},Usc=Sid=1,—”;PSI(Product-Scenario-Information)表示情境案例中產品相關信息,面向用戶概念視圖中,Interactive Behaviour為[遙控指令機器運動]、Interactive Structure為[遙控器USB]、Inner Structure為[邊緣處理器],其中[邊緣處理器]的屬性為“Sid=1,Sd=邊緣處理器,Sc={(128-core NVIDIA Maxwell GPU,4GB 64-bit LPDDR4 25.6GB/s),70mm*45mm,—,17g,800元,—,—,—,—,—,5 a以上,—,—},Sf=逗貓功能,Sp=逗貓機器人,—”。

圖8 逗貓機器人的面向用戶的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

為了讓用戶有更直觀的感受,將一定階段求解得到的產品設計概念信息組織更直觀的Sc_FBS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供用戶查看,如圖9所示。

圖9 逗貓情境Sc_FBS動態交互行為鏈視圖(用戶查看)

4.3 逗貓機器人設計草圖視圖

完成逗貓機器人的功能原理方案和行為過程求解后,采用如圖10所示的主視圖、細節圖、使用情境等視圖表達產品外觀造型、細節及使用情境等信息,用于后續概念測試評價。

圖10 設計草圖視圖—以逗貓機器人為例(作者手繪)

為進一步提高設計概念多視圖表達方法的可操作性,作者開發了智能交互產品概念形態建模原型系統,圖11為該系統主要功能界面。

圖11 智能交互產品概念形態建模系統主要功能界面

5 結論

根據不同設計參與者的認知特點和需求對設計概念進行良好的組織與表達有利于在設計早期多方主體協同開展創新設計活動,對提高創新設計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不同于普通產品,交互行為設計是智能交互產品早期概念設計的重點,而傳統設計表達方法更多注重對設計結果的靜態展現或對“如何用”的動態交互過程展示不足,導致難以在設計早期獲得用戶對智能交互產品行為設計方案的高質量反饋。本文研究工作與主要結論可歸納如下:

(1)針對概念設計階段設計信息的模糊性和分散性等特點,給出了情境的定義并以情境為中心圍繞人機交互過程組織設計信息,建立了情境驅動的智能交互產品概念設計框架。

(2)從設計參與者、設計階段和設計信息模態結構等三個維度構建了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空間,建立了設計概念多維信息結構及其提取機制;提出了以需求語義、動態交互行為鏈、設計草圖等為核心的智能交互產品設計概念多視圖表達方法,其中需求語義視圖注重描述用戶對智能交互產品的期望交互行為,動態交互行為鏈注重對設計交互行為過程的描述,設計草圖注重對交互情境的描述。

(3)將所開發的智能交互產品概念形態建模原型系統應用于某逗貓機器人的創新設計過程,結果表明本文所提多視圖表達方法在綜合利用早期概念設計信息展現智能交互產品的動態交互過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猜你喜歡
概念設計視圖概念
淺析概念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減震隔震技術下高層建筑消能減震結構概念設計研究
概念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論述
幾樣概念店
森林樹屋餐廳概念設計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視圖
Y—20重型運輸機多視圖
SA2型76毫米車載高炮多視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