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導師協作教學模式在應用型本科音樂人才培養中的探索

2022-12-19 04:31吳巧云姬紅兵
中國音樂教育 2022年8期
關鍵詞:導師應用型社區

吳巧云、姬紅兵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時期,對音樂藝術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不僅需要單一表演型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復合型、應用型的綜合人才。對于地方本科院校來說,應該重新定位音樂人才培養目標,探索培養符合當前市場需求的應用型音樂人才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實操能力。只有確立了應用型音樂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才可以根據社會需求制訂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并探索與之匹配的教學模式,這正是本課題的研究主旨。

一、應用型本科音樂專業新的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目前,在絕大多數本科音樂專業的培養目標中,都認定音樂表演專業的就業方向是在中等專業學校、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宣傳機構,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音樂師范專業的就業單位一般是中小學、幼兒園,或者中等職業藝術學校等。據有關統計,全國每年藝術類本科招生達四五十萬人,但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不到60%,其中還包括一部分靈活就業,因此,前面提及的就業崗位是遠遠不能滿足畢業生就業需求的。隨著新時代社區文化建設對大量的藝術人才需求的增加,這將為未來音樂本科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就業市場?;谀壳拔覈魳穼W與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都面臨就業難的問題,本課題提出增加“社區音樂人才”專業,通過加強合唱、合奏、自彈自唱、指揮排練、演出策劃等實踐性課程與教學比重,培養全能型社區音樂藝術人才,為提高我國全民藝術素養提供師資保障。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夠加大音樂專業改革力度,拓展應用型本科音樂專業新的培養目標,為就業難的音樂專業畢業生開拓新的生存之路。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賦予了現代社區文化建設更加深刻的意義和豐富的內涵,使其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音樂、舞蹈作為感染力、號召力極強的藝術活動,受到我國民眾的普遍喜愛,因此社區合唱團、小型樂隊、廣場舞等藝術活動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社區較廣泛的文化生活,在不久的將來也需要大量社區藝術人才,這是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的一個新契機。就如2014 年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因此,應用型本科音樂專業應該成為新時代社區文藝工作者培養的搖籃,使其成為極具發展前景的新型就業領域。本課題希望盡己所能,在探索社區藝術人才的培養上做些嘗試。

二、應用型音樂人才新的培養模式

音樂是流動的藝術,在高校音樂專業講授吹、拉、彈、唱等演奏演唱技能時,教師需要講解演奏演唱技能的生理學原理與發聲要領,分析由此產生的千變萬化的聲音屬性,但因學生主客觀條件和能力的不同,造成每個學生在學習進程和學習結果上,就會出現不同的理解偏差與聲音偏差。這些發聲技巧必須通過教師一對一、因人而異的教學方式,才能準確、細致地得到輔導與解決。因此,音樂技能課一對一的授課方式,無論對于表演專業還是教育專業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精英教育與大眾化教育是高等教育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一對一的授課方式更適合高精尖型音樂教育,而對大批量招生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僅掌握一技之長是不夠的,更何況從市場需求與就業崗位來看,國內一流音樂學院表演專業的畢業生已經遠遠供大于求。因此,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探索復合型音樂人才的培養模式。山西大同大學作為一所應用型大學,正為建成區域一流的地方性應用型綜合大學而努力。大同大學音樂學院秉持“培養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社會”的培養目標,旨在培養“通專業、重實踐、善協作、能創新”的音樂舞蹈藝術人才。本課題組全體教師希望通過對現有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教學改革,開展“應用型專業建設研究”,探索“社區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音樂院校畢業生謀求新的就業方向,為本科音樂教育改革做出貢獻。具體探索方向包括:

第一,拓展與整合有效的課程資源。培養社區藝術人才,要突破音樂表演專業一直以來延續的以單一技能為主的課程體系,須整合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既要制訂全能型社區藝術人才掌握不同專業技能應達到的專業規格,還要平衡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有效整合課程資源,確保學習效率。

第二,探索多導師協作教學模式。即打破專業課“一對一”的封閉教學模式,探索更為高效的教學方法,建立多導師教學團隊,促進不同專業課與專業教師之間的教學合作,聚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在某一階段或針對某一教學目標,形成“多對一”或“多對多”的教學形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協作與教師之間的配合,以及線上線下結合、個別課與集體課結合,形成開放式教學模式。

第三,構建多方合作的教學平臺。培養社區應用型藝術人才,不僅需要其具備一定的音樂專業技能,能擔任中小學生與社區中老年人、音樂愛好者的音樂基礎教學、文藝娛樂的組織輔導工作,還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個性品質與人際交往能力等,成為社區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引導者,起到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中,需要學校、社區、社會各類辦學機構共同搭建多方合作平臺,協同參與未來社區藝術人才的培養工作。

三、多導師協作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音樂表演專業受自身專業特性影響,使得每個學生所掌握的技巧和對音樂的感悟千差萬別。但對于培養未來將從事社會音樂普及教育的工作者來說,必須突破一對一傳統教學形式,尤其對于互為基礎或互相關聯的課程,可以嘗試多導師聯合備課,統一教學內容與目標,加強課程或技能之間的橫向聯合與縱向聯系。例如,在樂理課與視唱練耳課,獨奏、獨唱技能課與作品分析、和聲曲式理論課,以及合唱、合奏、指揮、排練、演出等綜合技能訓練課,采用多導師協作教學的模式,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節省教學時間。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們課題組嘗試組建導師小組,形成多導師聯合教學的模式,發揮每位導師的專業特長與學源優勢,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與知識面。具體做法為:

(一)加強音樂基礎課程之間的協作

本科一年級要加強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兩門音樂基礎理論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系,讓兩門課程的授課教師聯合備課,在一個學期內樂理課講什么,視唱練耳課就聽什么、唱什么,教學進度同步跟進,力爭確保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同步推進。此外,這兩門課程的教師要定時溝通,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樂理講解“節奏節拍”的概念與各種拍子的特征,視唱課就同步訓練學生在視唱曲目中體驗和表現各種節拍的強弱韻律,以及了解基本擊拍圖示與指揮方法。樂理課講解“和弦”的構成、原位、轉位、識別方法等知識,練耳課就去聽辨和弦的原位、轉位構成與色彩性能等。本科二年級的“視唱練耳”與同時期開設的“應用和聲”可以橫向結合在一起。例如,和聲課講解“和弦連接”中和弦音的重復、省略、聲部進行等知識,練耳課就聽辨三和弦原位、轉位的連接方法,以及屬七和弦解決時的音響效果等。上述所列的幾門音樂基礎課程彼此間互為基礎、相互關聯,但由于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不能同步,存在基礎知識與能力訓練脫節的問題,使得知識點講得再多、再難,學生若沒有掌握,就不能指導藝術實踐,到頭來還是徒勞無功。尤其對于應用型社區藝術人才來說,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必定得太高,但一些基本樂理、和聲知識必須搞懂學透。畢竟不能熟練掌握音準、節奏等識譜能力與調式調性等分析能力,就無法擔當社區音樂教師。所以,大學期間樂理成績達不到95 分以上、視唱成績達不到80 分以上的學生,應要求他們重修這些課程。如果這些音樂基礎課程可以采用多位教師同步教學,以及協同評判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么就一定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視唱練耳實踐能力。

(二)加強音樂理論課與專業技能課之間的協作

本科二年級開設的“應用和聲”與本科三年級開設的“音樂作品分析”,應該與學生演奏、演唱曲目的作品分析緊密結合起來。音樂表演專業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主修的專業課,或鋼琴、或聲樂、或其他器樂。鋼琴本身就是建立在和聲基礎上的多聲部樂器,鋼琴曲目也至少都是二聲部作品;本科生學習的聲樂與其他器樂作品,很多都有正規的鋼琴伴奏譜,也屬于多聲部作品。如果和聲課教師在講授“調與調的關系及近關系調轉調”的知識時,讓學生找到“共同和弦”、掌握轉調的手法,那么除了運用和聲教材中的譜例之外,還可以讓每個學生對自己本學期正在學習的器樂或聲樂曲目進行調式調性分析,這樣在理論課與專業課兩位導師的共同指導下,一定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作品音樂內涵的理解。同樣,如在“音樂作品分析”中,講授“單三部曲式概念、分類、各部分特征”等知識時,使每個學生能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對自己學習的器樂或聲樂曲目進行曲式結構分析,那么學生在背譜與把握作品發展脈絡等方面一定會得到幫助與提高??梢?,音樂基礎理論課與技能課之間開展多導師協作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起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

(三)加強同類專業課導師間的協作

以鋼琴專業課為例,無論對哪種層次的音樂院校來說,鋼琴教學都是以“一對一”的專業授課形式為主,每個學生都在兩年或者四年內,在一位固定的專業教師指導下系統掌握鋼琴演奏技巧與不同時期的鋼琴文獻。但再好的教師也會受到學習年限、學習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的認知盲區。對此,我們以教研室為團隊,以同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打破封閉教學的“門戶之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形式。例如,大一學生在學習巴洛克時期的鋼琴曲目時,首先由一位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講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與鍵盤演奏特點,以及巴赫、斯卡拉蒂等代表作曲家的創作風格與觸鍵技巧等共性知識,然后在“資料”欄目中添加如巴赫二部創意曲第8 首等作品的教學范例,以及主講教師的講解示范;其他授課教師也要參與曲目觸鍵方法或者作品分析的知識添加;還有教師將各自收藏的權威演奏家的經典演奏拿出來與大家共享;教學班的十幾位學生要參加討論,對比不同演奏版本各自的特點,最終在自己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一首巴赫的復調作品。多導師協作的開放教學,可以讓學生獲得更為開闊的知識視野,廣泛吸收每個教師的長處,積累更全面的音樂素養。

(四)加強不同專業課導師間的協作

針對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我院會以集體課的形式開設三個學年、六個學期的室內樂排練課,包括聲樂伴奏、鍵盤重奏、管弦與民樂伴奏、小型室內樂組等,并由多位不同專業的教師共同承擔排練課的教學任務。每位教師按照各自承擔的相關教學內容,依次講授各類樂器或男女聲部的發聲特點;分析作品的不同時代風格;指導學生分聲部排練;解決作品中的技術難點等。由于排練課是鋼琴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因此指導教師在專業課上,除了要指導學生演奏獨奏作品外,也會協助排練課教師,對學生一個學期內要完成的伴奏曲目與室內樂合作曲目,尤其是對合作曲目的曲式結構、風格特點、技術難點給予更具體、細致的指導。

另外,管弦、民樂、聲樂專業學生都有各自的指導教師,當他們與鋼琴專業的學生合作排練時,也應打破一對一封閉教學模式,實行導師團隊制,有條件的可以形成固定的導師搭配模式。不同專業導師組的教師要進行集體備課,共同確定學生每個學期演奏、演唱、合作的學習內容與考試曲目,確保各項技能訓練的循序漸進與統籌安排。學生的演奏曲目要首選經典音樂文獻,在藝術性和技術性上都應具有良好的訓練價值和實用價值,注意不同時代、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搭配與銜接。導師團隊在每個學期至少要進行四次集體備課,對學生每個單元所學內容、掌握情況、存在問題、下一階段如何調整訓練目標等進行集體研判。同時,在協作曲目的力度、速度等音樂處理、技術標準、排練走臺、演出比賽、社區實踐等教學過程中,都力爭實現雙導師聯合上課的模式,整合教師資源,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一個學期內,導師至少要為相同導師組的學生,或者同類樂器的合作學生,組織兩到三次公開課和研討會,讓學生在開放公平的學術氛圍中,互相觀摩、彼此評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合作能力,拓寬學術視野,積累演出經驗和教學經驗。

(五)加強校內與校外導師間的協作

現在很多家庭都會培養孩子從小學習吹、拉、彈、唱等音樂才藝,與此同時,社區中老年音樂愛好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可見未來的社區藝術工作者將憑借自己在大學掌握的一技之長,承擔社會音樂基礎教學。音樂專業學生在大四的實習中,無論是到學校頂崗代課,嘗試做一名中小學音樂教師;還是到社會培訓機構,做一名樂器技能課的陪練;或是到社區輔助相關工作人員開展文藝娛樂活動,都要把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付諸實踐。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實習期間校內專業教師應與校外實習指導教師保持及時溝通,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協同指導,及時了解學生面臨的教學難題與欠缺之處,并各自從不同角度給予有力的幫助。

將來要想成為一名社區音樂藝術活動的教師,還必須具備合唱、合奏指揮的能力?,F在社區音樂文化生活中最喜聞樂見的形式便是社區合唱團及小型樂隊合奏。因此,本科階段開設的合唱排練課,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到優秀的合唱曲目,還應讓其掌握基本的指揮知識與技巧,尤其是針對未來的社區藝術人才,需要增加“指揮”這門課程,以幫助他們勝任群眾歌詠輔導工作。音樂學院應設有專門的實習指導教師,與校外實習實踐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聘任社區合唱團、社區樂隊、社區舞蹈隊的輔導教師做學生的校外實踐導師,協助校內實習指導教師,定期帶領學生參加社區成人與青少年藝術教育實踐,以及社區節慶演出活動,讓學生在跟隨校外導師的社區藝術實踐過程中耳濡目染,盡早熟悉社區藝術工作,為將來順利就業打下基礎。

(六)加強輔導員與專業導師之間的協作

我國有句俗語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生情誼是世間最偉大的情感之一,尤其是基于音樂專業的特殊性所形成的“一對一”這樣更親密的師徒關系。音樂作為一門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具有修身養性、錘煉品行與能力的社會功用。通過專業教師手把手、面對面、一對一的教學,有利于將課程思政元素與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融入每節課中,在用聲音表現人世間喜怒哀樂的藝術創作中,提高學生的感受力、控制力、判斷力、決策力,以及表現能力、創新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等;在傳授學生音樂技能的同時,擔負著啟迪思想、溫潤心靈,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精益求精的鉆研精神、踏實嚴謹的學習作風等育人使命。高校輔導員作為專職班主任,其工作職責就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在幫困、心理輔導、就業、人際關系指導,以及黨團建設等工作中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但現實是,一名輔導員往往要管理數個班級、上百名學生,肯定有力不從心的時候。而音樂專業“一對一”的教學形式,使得導師一年最多接收三五個學生,比輔導員更容易與學生建立親密的關系,因此輔導員要和專業導師加強溝通,共同關注學生思想動態。筆者建議建立“學生學業思政管理電子數據庫”,使輔導員和專業導師每個學期至少登錄數據庫三到四次,了解與添加學生學習信息、思想狀況等,便于雙方及學院相關負責人,甚至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成長動態,聯手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

結 語

總之,應用型本科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順應新時代發展潮流,圍繞市場需求與就業方向做出調整,使音樂教育與音樂表演專業人才過剩的現狀得到改善。新時代社區需要一批德藝兼備的應用型音樂藝術人才,這就需要國家在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做出改革。多導師協作教學模式是本課題組近年來在不違背現有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礎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做出的一些探索和嘗試。在課題推進過程中,導師團隊同心協力、無私奉獻,力爭做到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與教學成果共享,使學生在專業水平、綜合素質、研讀樂譜能力、合奏伴奏能力,以及參與社會藝術實踐能力與自學能力等方面都獲得了一定提高。然而,要想培養真正的社區應用型藝術人才,必須設立新的音樂專業,改革現有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配置特色課程,從更高層面改革音樂專業固有的授課方法,推廣多導師協作的授課形式,并與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授課形式靈活結合,力爭使理論課與技能課同步進行,加強各類技能課之間的合作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實踐能力,最大效率地將書本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成為他們得以謀生的技藝,能夠在畢業后快速融入社會,適應社區文化藝術工作需要,成為推動我國國民藝術教育大發展、促進社會文化繁榮的中堅力量。

猜你喜歡
導師應用型社區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社區大作戰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應用型高?;旌鲜叫滦途W絡課堂教學改革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V eraW an g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愛情導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