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確保意識形態安全的對策研究

2022-12-22 14:30
現代職業教育 2022年39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教學

高 玉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6)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質上歸屬意識形態的范圍,存在一定的意識形態特征。新時期下,每一所高校都對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主流價值觀,將其內化為學生自身的意識,外化為學生行為規范。

一、高校思政教育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關聯

意識形態存在政治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功能,彰顯于國家意志、社會共識以及時代精神等多個層面。思政教育是社會人群通過某種思想觀點對其他成員進行計劃性的影響和組織,促使其產生思想品德實踐活動。所以思政教育為意識形態的一種產物,擁有意識形態的多個功能。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高校作為思政教育中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工作成效直接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故而,高校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構建運轉高效、切實可行的高校意識形態治理體系。

(一)意識形態安全成為評估思政教育的價值維度

人們的思想觀點和道德品質體現了一定的階級形態,由此,高校開展思政教學工作、思政教育具有統領意義。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實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將核心價值觀轉變為具體的思想,依托教育的途徑傳遞給青少年學生,促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得到培養,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巧妙地在青年學生人群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種戰略思想,也是強基固本的前提工作[1]。

政治引領是方向引領,是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政治保證,同時也是堅持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政治要求。

(二)意識形態功能主導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育功能涉及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兩個部分,不僅代表著系統化的階級形態,還代表著普遍意義層面的非階級形態。意識形態功能對思政教育起到主導作用,有思想導向和資源優化等作用,一旦脫離意識形態的教育,思政教育不能被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的多元化與全球化發展驅使下,國家意識形態向多樣性與主導性、矛盾性與互滲性互相結合的方向轉變。對于意識形態的交鋒,要更為全面地貫徹馬克思主義思想,持續化展現意識形態主導作用。當代大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改革開放的成果,不然可能造成思想價值觀迷失,所以思政教育堅持意識形態主導作用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是高校培養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堅守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的政治擔當。

(三)思政教育是保障意識形態安全發展的集中途徑

思政教育把意識形態功能當作核心點,一定程度上明確了思政教育作為意識形態安全保障的途徑。多樣化形式以及鮮明化主題的教育活動,打造著健康積極的主流觀念輿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教育進行內化處理,一直引導學生追求中國夢[2]。不管是文體活動還是課堂教學講座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媒介,目的是依托教育以及教化過程給學生傳遞主流意識形態,將其轉變為行為準則,繼而成為個體政治社會化發展的指導觀念。換言之,高校開展思政教育活動是意識形態安全保障的社會實踐體現。

二、高校學生意識形態安全發展的困境

基于經濟全球化的視角,國際意識形態交鋒激烈,如果教育失當,會嚴重影響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性發展,造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有所減弱。

(一)全球化發展引出的困境

在經濟全球化視角下,部分西方國家或地區對我國進行科學技術創新壓制與霸權主義設置,他們通過影視、文學以及科學技術等手段滲透思想,試圖轉變我國人民的思想觀念與生活模式,進而影響我國高校學生意識形態主流價值的安全性。

(二)輿論引導與新媒體發展的困境

新媒體作為新型科學技術支撐之下產生的媒體形態,不管是電腦還是智能手機,均發展為新媒體終端工具。網絡新媒體的創新模式占據數據壟斷地位,網絡形式的媒體給學生帶來更多選擇信息的機會,因此非主流意識形態勢必會大范圍傳播,影響學生的思考,誤導學生形成錯誤的思想觀念。網絡具有一定的虛擬化與隨意化特征,一些學生脫離實際生活的制約,總會做出“網絡失范行為”。部分媒體以及網絡傳播著負面信息,給高校學生意識形態安全發展帶來了挑戰。

(三)思政教育方式的創新困境

面對社會發展的多種類型挑戰,高校的思政教育方式需要與時俱進。一方面,一直沿用比較單一的正面理論灌輸的思政教育方式,不能充分融合理論知識和實踐過程,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部分學生對課程學習表現出“無所謂”的心態。另一方面,過于強調教育形式,忽視教育內容,無法保障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優化教學內容。

三、高校思政教育確保意識形態安全的有效對策

(一)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意識形態安全陣地統領

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內在靈魂,明確思政教育的發展方向。意識形態安全的核心應該圍繞解決馬克思主義信仰與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相關問題,依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進行思想陣地占領。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首要任務是組織學生客觀地看待外部世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展現思想引領作用以及精神激勵作用,使學生為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其次,對中國夢進行宣講,組織高校學生堅持“四個自信”,即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嘗試運用“八榮八恥”引領社會發展風尚,促使青年學生道德素質得以提升,形成和諧友好的社會風氣。之后應關注思政教師的能力提升,一直以來,高校思政課教師偏重理論知識的教授,淡化教學意義的挖掘,使思政課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教師脫離課堂的束縛,強化社會現實,了解實踐教學的真諦、教學形式與考核模式等。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實踐教學期間,親自實踐和思考,無形中可以擴展教師的教學思路,彌補理論教學的不足,促使教師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最后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優化學生精神家園。履行社會建設的職責,為學生發展與成才服務,密切關聯黨組織政策和學生生活問題,確保思政教育更為全面地貼近生活,匯集學生成長正能量。

(二)提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增強控制力,是意識形態安全發展的基礎。高校思政教育由于和意識形態存有本質關聯,發展意識形態傳遞的途徑,本質上是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控制力的表現[3]。思政教學過程要巧妙地關聯法律和情感手段,使主流意識形態大范圍傳播,取締不良生存空間。把服務學生和教育指引相互結合,保障素養和能力的培養成為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途徑。擁有話語權,堅持多元化語境與一元主導統一、解釋與推廣融合、引領與提升功能彰顯的模式,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當作社會發展的重點力量。多元化創新理論資源和表達手段,尤其是自主創新應用新媒介與新載體,將意識形態和教學科研緊密設置,分析學生成長成才過程,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完成教育話語機制的相互轉換。

(三)堅守學生思政教育主陣地

高校思政教育課程,一直是增強學生意識形態安全的主要途徑,在內容設置上,思政教師要把核心價值觀體系當作主線,妥善加工意識形態以及非意識形態的內在關聯,全方位分析學生思想行為特征,綜合學生對意識形態的想法,有目的地優化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處理學生意識形態問題,促使學生分清意識形態范圍內的錯誤觀點。在教學方法中引進微課和公開課等多種形式,納入現代化科學技術元素,通過案例教學法和演講視頻法開展教學活動。切合實際地體現黨組織政治職能,明確黨管意識形態理念,擁有意識形態教育的主導權,這樣學生可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思想價值觀體系[4]。通過共青團組織作用,密切關注學生成長需求,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教育學生肯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重要節日和重大事件內容設置對應的宣傳活動,在學生中唱響思想道德與追夢圓夢的主旋律。

校園文化一直是學生思政教育的無形資產,高校要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原則,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實施正面宣傳教育,堅守主流思想輿論,憑借先進感人事跡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弘揚主旋律,大范圍傳播正能量。

除此之外,高校對學生進行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時刻關注意識形態的滲透,對專業教師進行教學技能培訓和政治引領,保障學生自身的政治素質可充分提升。開展崗前培訓與技能培訓活動,豐富教師實踐教學經驗,只有教師將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充分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指導學生[5],這從根源上強化了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發展,做好了教學準備工作。

(四)加強意識形態安全認同的實踐轉化

高校應組織學生進行志愿者實踐與公益實踐,保障學雷鋒活動與志愿活動成為常態化工作,大力宣傳文明新風[6]。廣泛開展光盤行動,宣傳垃圾分類和節水節能的實踐操作,號召學生通過具體行動建設美麗家園;開展主題鮮明的文藝活動與科技活動,強化學生對黨組織的肯定;實施社會調查研究,站在科學的視角研究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促使廣大學生擁有判斷是非的能力;進行校風校紀實踐,借助機制規范學生思想與行為,落實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傳播。

思政教育要時刻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把意識形態理念的滲透當作切入點,有效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培育。要設置專業化的課程活動,組織學生自主完善和提升自我,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就業環境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實施生涯規劃,端正職業態度[7],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情操。要綜合學生的成長規律,做到教育教學因人而異,由此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真正把意識形態滲透落到實處,發展學生職業核心素養。

(五)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高校思政教育中要正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使高校成為發展思政教育的主戰場、主力軍,讓傳統文化走進大學課堂,融入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實踐和教材體系。把中華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構建網絡教育平臺,豐富教育形式,闡述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正確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特色,全面客觀評價當代中國,客觀看待外部世界。高校要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大學生文化相協調,讓傳統文化在大學課堂“活”起來、“火”起來,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引領,促進高校意識形態的正確發展,增強高校思政教育發展的核心力量。

高校要引導大學生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養分,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涵養品格、明德修身,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自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文化強國,把意識形態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發揮各門課程的育人功能,形成意識形態工作強大合力,讓大學生自覺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發揚者,真正做到外化于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結合學生主體地位,充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才可以更好地面對生活壓力與網絡信息誘導,堅守愛國主義信念和踐行中國夢的意愿,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大任??茖W認識及正確處理師生與高校思政教育之間的辯證關系,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才能真正構建新時代社會主義大學的“一體兩翼”,為和諧的家園創造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教學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思政課“需求側”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