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系統理論視角下戒毒康復青少年復吸風險及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2022-12-24 13:26魏傳訊雷曉剛劉良菊
關鍵詞:戒毒成人康復

劉 楊 魏傳訊 雷曉剛 劉 悅 馮 永 張 灝 劉良菊

(1.成都師范學院教育與心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2.四川省眉山強制隔離戒毒所, 四川 眉山 620010;3.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4)

一、引言

戒毒康復青少年復吸是指完成毒癮戒除的青少年,在重返社會初期由于不同的原因再次吸食毒品或具有成癮性的藥品,并形成依賴的行為。[1]復吸風險是指戒毒康復階段個體存在再次發生復吸的可能性,這往往與個體的生理、心理、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尤其是家庭環境因素是戒毒康復青少年復吸重要的風險點,家庭環境作為戒毒康復青少年回歸社會的第一站,對其復吸與社會適應存在重要的影響作用[2,3,4],家庭環境因素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控制,就會成為戒毒康復青少年復吸的潛在風險,形成“吸毒-戒毒-復吸-再戒毒-再復吸”的循環模式,毒品的依賴行為就難以得到矯正。大量研究證實,藥物成癮者社會適應過程中的內外化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由深層次的家庭問題所導致[2]。根據家庭系統理論,家庭環境可看作一個情緒單位來考察,將家庭中的個體看作相互關聯的要素,注重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影響,整個家庭系統穩定、和諧、健康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有重要影響[5]?;诖?,本文嘗試從鮑溫(Bowen)家庭系統理論中的自我分化、情感融合、情感三角“兩個變量和一個核心概念”作為切入點對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復吸風險進行分析[6],梳理戒毒康復青少年復吸家庭關系影響因素與社會適應風險因素,并提出家庭合理參與戒毒康復青少年社會適應的教育策略,以期為青少年毒品成癮的相關研究和干預實踐提供有利參考。

二、家庭系統理論視角下戒毒康復青少年復吸風險

1.自我分化的角度

根據鮑溫的家庭系統理論,[6]自我分化可以從內心分化層面與人際關系分化層面來界定。內心分化是指個體將理智與情感區分開來的能力,而關系分化是個體在與人交往時能同時體驗到親密感與獨立性的能力[7,8]。盧梭曾經說過:“人會在世界上出生兩次,其中“第二次出生”是指青少年階段個體隨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出現的自我分化的意愿,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在實踐和經驗中形成的對自身和周圍環境以及兩者之間因果關系的認識,并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適中改造主觀世界進而改造客觀世界[9]。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青少年自我分化的實現能夠幫助其完成對自我發展問題的探索,實現自我認同和接納。最終在時間上擁有自我發展的延續感,在空間上擁有自我發展的整合感。低自我分化意味著自主性與能力發展不足,導致個體適應不良。家庭是個體自我分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其親密度、適應性影響著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的自我分化與社會再適應。親密度低的家庭,成員間更多的表現出憤怒與冷漠;適應性低的家庭,處理家庭事務時缺乏靈活性,因循守舊。上述家庭特征會使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在重返社會的第一站缺乏良好的人際互動,激發其消極內部工作模式,導致他們的社會適應受困于家庭的負面影響。他們更容易在社會適應中關注負面信息,在社會交往中高估他人的潛在威脅以及低估自我形象,使戒毒康復階段的青少年自我意識易受到嚴重影響,增加其越軌行為的概率。已有研究顯示,有上述經歷的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由此產生的消極心境與低自尊,引發復吸行為[10]。

2.情緒融合的角度

情緒融合是指個體情緒的產生與變化過分受到家庭的影響,過度情緒融合的戒毒康復青少年缺乏理性思考與主見,導致人際問題與情緒問題產生??腕w關系理論認為,過度情緒融合的青少年會將過度依戀遷移至人際關系模式中,不惜以病態的方式尋求緊密的情感聯結,以維持內心的穩定,這種情感比普通情感更加強烈持久。青春期階段成人感的出現,增強了個體的獨立意識,情緒融合與獨立意識的碰撞使戒毒康復期青少年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沖突,導致其中表現出強烈的逆反心理。戒毒康復期青少年本就游走于人際關系邊緣,缺乏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情緒融合容易使他們在困境中誤入歧途,增加復吸風險。從家庭教養方式的角度分析,不同教養方式對青少年情緒融合有不同影響。專制型教養方式一方面促進情緒融合的產生,一方面壓制青少年的獨立意識,使戒毒康復期青少年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溺愛型教養方式使戒毒康復期青少年受制于情緒融合,規則意識薄弱,自我監控能力較差,很難改變固有的行為與認知模式,體驗著嚴重的環境適應困難;忽視型教養方式使戒毒康復期青少年缺乏正常需求的滿足,為彌補生命歷程中的缺失而卷入成癮的心理機制中。由此可見,戒毒康復期青少年過度情感融合與家庭教養方式的交互作用,增加了戒毒康復青少年的復吸風險。

3.情感三角的角度

戒毒康復青少年的社會適應功能需要通過家庭作為媒介,尤其是家庭成員的人際情感關系,吸毒給戒毒康復青少年貼上了消極的社會標簽,使他們表現出與家庭和社會的疏離與不信任。已有研究發現,家庭環境中不被家庭接納、家庭矛盾嚴重、家人的冷漠、家庭突發事故是戒毒康復青少年復吸的重要風險因素[1]。家庭系統由人際關系構成,包括夫妻關系與親子關系,夫妻關系是家庭中的基本關系,對親子關系存在重要影響。面臨壓力時,夫妻雙方中低自我分化者會將孩子拉進夫妻關系中形成情感三角,暫時轉移夫妻關系的問題。而分化能力待發展的孩子容易因此產生情緒困擾[11]。當青少年長期受困于情感三角時,他們就會試圖和家庭分離,導致情緒割離[12]。具體表現為,青少年希望遠離家庭,兒童會在情緒上和家庭分離,和父母的接觸變得簡單和表面化。情緒割離看似是分離,其實質是一種極端的依戀,因強烈的情感糾葛導致低自我分化,高情感融合。上述情況所導致的自我意識障礙與情緒問題均是青少年戒毒康復階段產生復吸行為的重要原因。

三、家庭系統理論視角下戒毒康復青少年家庭教育策略

1.調整家庭教育重心,提升青少年社會適應

家庭是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生活的第一場所,家庭教育重心影響該群體的心理發展與環境適應。我國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認為,較多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與家庭教育有密切關系[13]。她提出了“心理撫養”的概念,建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對子女心理健康的關注。家庭功利的教育觀念及部分家長對心理撫養的知行分離,將引發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的越軌行為。所以,父母需要調整家庭教育重心,關注孩子心理成長。首先,父母應意識到戒毒康復青少年受困于一定程度心理問題,著手從源頭加深對于戒毒康復青少年行為問題的分析與理解。建議父母在面臨與子女的沖突時換位思考,以傾聽作為與戒毒康復青少年交流的主要方式,了解他們的自我參照體系,以有效溝通為基礎激發父母與青少年雙方對于現有問題的進一步反思與內??;其次,家長應結合青少年發展規律調整對于戒毒康復青少年的要求與控制。青少年階段逆反心理普遍存在,家長應盡量避免以生硬、專制的家庭教養方式。從強求其成功到引導其成人;從單純的學習督導到多方面的發展引導;從全方位的行為監控到引導其自主決策;從強制要求接受到啟發主動探索,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第三,要求家長通過民主的溝通與觀察及時掌握并幫助戒毒康復青少年解決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尊重其合理需求和個性發展,確保其成長型需求滿足的同時適當監督限制,以確保父母的親和力及權威性并存。以促進戒毒康復青少年心理成長為目標,采取張弛有度的家庭教育方式提升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的社會適應。

2.堅守心理界限,培養青少年穩定情緒

心理界限指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認識到彼此是獨立的個體,家庭成員之間缺乏心理界限是引發青少年情緒問題的重要因素。家庭關系中的心理界限模糊源自于自我分化不佳的父母,他們將本身的不成熟的自我和焦慮投射給孩子,使孩子被誤判為問題制造者,長期處于負性情緒體驗中。青少年情緒發展尚未成熟,長期經歷負性情緒會導致青少年行為問題的產生。若父母本身存在的情緒問題難以在情緒表達及情緒管理方面為孩子做出表率,將加劇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概率。所以,父母應盡量做到在保持家庭成員間親密性的同時,尊重成員獨立發展的需求與意愿,并以身作則,發揮榜樣力量。首先,親子之間良好的心理界限感要求父母及時調整對子女的期望值,保持合理的期望水平。鼓勵親子間開展平等的交往與互動,使青少年人格獨立性與完整性具備良好的發展空間;其次,清晰的心理界限感杜絕家長將自己的愿望與意志強加給孩子,覺得孩子的表現關乎自己的顏面,或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人生的缺憾[14]。清晰的心理界限感呼吁父母尊重孩子個性發展,不論孩子從事什么工作,父母都應對孩子取得的成就給予鼓勵;第三,夫妻之間也需要保持清晰地心理界限感。夫妻應做到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留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而缺乏換位思考、過分自我中心、不尊重彼此的隱私將導致夫妻沖突升級,使孩子被動卷入矛盾之中,承擔本不屬于自己的壓力。界限感給戒毒康復青少年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生活環境,一定程度減少了應激事件的概率,有助于戒毒康復青少年情緒的穩定與發展。

3.凈化代際傳遞,更新青少年成長空間

家庭代際傳遞的概念建立在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之上,它是指兒童在目睹其父母的互動模式或經歷與父母的親子互動行為后會認同父母所持互動模式在人際交往中的合理性,并在他們成年關系中模仿兒時學到的人際互動內容[14,15]。鮑溫認為子女習得的情緒過程(emotional process)與父母相差無幾,而父母情緒過程的特征又來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這便是家庭代際傳遞。代際傳遞有兩種主要途徑,第一,行為模式。在耳濡目染中,子女會一定程度上復制父母的行為模式;第二,教育觀念。在熏陶教化中,子女會一定程度接納父母的教育觀念。所以,當青少年出現心理與行為問題時,家長若僅能看到問題本身,或將問題產生的原因歸咎于外部環境或青少年本身,則難以打破家庭代際傳遞的消極循環。為終止消極的代際影響,家長需要隨時代變化對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去其糟粕地繼承。很多家長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使用例如威脅、恐嚇或者打罵等簡單粗暴的溝通方式,往往會引發戒毒康復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激發其敵對情緒;或導致戒毒康復青少年再觀察學習中習得以暴制暴的問題解決方式;或進一步內化家庭中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家長應隨時代發展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方式、彌補教育缺失,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關注青少年日常行為、傾聽青少年心聲的同時,結合“育全人”的教育目標對戒毒康復青少年開展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通過家庭活動(例如觀看電影,參觀教育基地等)幫助戒毒康復青少對社會環境形成正確認識,體驗道德情感,從而增強法律意識,與毒品劃清界限;對戒毒康復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孩子愛護和敬畏生命,謝絕肆意做出褻瀆生命的行為。家長還可借助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參與家庭教育學習,接受家庭教育指導,還可借助互聯網與青少年進行溝通交流[16],緊跟青少年心理需求的發展與變化,優化戒毒康復青少年成長空間。

4.賦予成人感,促進青少年能力提升

成人感是個體進入青春期后,因生理的迅速成熟,產生的自己由兒童變為了成人的認識,從而生成了積極追求成人化的內心體驗。青少年在成人感驅使下的成人化行為與成人行為之間是有明顯區別的,成人化行為僅在表面上與成人行為相似。導致青少年在產生了自主、自立的愿望的同時,對自己認識能力與行為能力出現了高估的傾向。成人感是青少年的成長中的一把雙刃劍[17]。受到正確引導的成人感將可以幫助青少年產生積極的成長動機,加速青少年社會化的進程,促進青少年早日擺脫自我中心的傾向;但消極的任其自由發展的成人感則會因生理發育產生的原始沖動和對成人社會角色的不理解而將青少年成長引向誤區。因此家長需注重對于戒毒康復階段青少年成人感的引導。首先,家長應認識到戒毒康復青少年的成人感是其合理的需求之一,不能因其曾經藥物成癮者的身份而限制其成人感的滿足。但鑒于戒毒康復青少年的特殊性,家長需關注青少年群體中存在的負面亞文化,在戒毒康復青少年面臨負面亞文化的沖擊時,及時給予其引導與支持。充分肯定其自我概念中積極的成分,激發戒毒康復青少年高自尊,以抵御負面亞文化的影響;其次,轉變幼稚化看待青少年的視角。積極關注戒毒康復青少年的能力發展,充分肯定其獨立自主的行為,引導支持但不越俎代庖地替他們完成任務。建議家長不過多預設戒毒康復青少年會面臨的問題,而是以支架的角色存在于戒毒康復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中,鼓勵他們自己嘗試,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與他們共同商討,鼓勵并尊重他們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此過程中等待戒毒康復青少年能力的不斷提升;第三,由于成人感的驅使,青少年存在急于模仿成人的行為,但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加之心理發展的不成熟,使戒毒康復青少年容易陷入矛盾沖突之中,引發一定的心理問題。建議家長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在遇到問題時積極向專業人士求助。

家庭對戒毒康復青少年的社會再適應起著重要影響作用。家長只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采取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氛圍,才能最大限度鞏固強制戒毒成效,從源頭降低復吸風險,幫助戒毒康復青少年建立健全人格,提升社會適應水平,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

猜你喜歡
戒毒成人康復
康復??漆t院康復設備維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討
歡迎訂閱2022年《護理與康復》雜志
體感交互技術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
養大成人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戒毒人員外出探視管理及戒毒人員意見調查分析
成人不自在
成人學習能力研究反思
教育不是成王敗寇而是望子成人
不拋棄,不放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