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相關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

2022-12-24 12:36楊印龍張宏輝喬愛科
北京生物醫學工程 2022年6期
關鍵詞:異質性紅細胞現象

楊印龍 張宏輝 喬愛科

0 引言

冠狀動脈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最早由Tambe等[1]報道,是指存在胸悶或胸痛癥狀的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未發現主要冠狀動脈存在明顯狹窄(狹窄程度≤40%)或阻塞性病變,但遠端血管造影劑充盈和排空延遲的一種現象。CSF 并不罕見,臨床多表現為反復的靜息性或運動性胸痛。有研究報道,在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患者中CSF檢出率約為1%,疑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CSF檢出率約為7%[2-3]。目前其確切發生機制尚不清楚,雖然國內外有多項關于CSF現象危險因素研究,但是多為單中心研究,其存在納入樣本量少、納入影響因素不全等問題。傳統學說認為冠狀動脈微血管調節功能障礙、血清炎癥因子損傷血管內皮功能以及炎癥可能在CSF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此基礎上,對國內外有關CSF現象危險因素的研究進行基于大數據庫的Meta分析,進一步明確慢血流發生的危險因素與病理機制,為醫務人員采取相關干預措施以及冠狀動脈血流動力學研究提供循證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檢索策略

采用自由詞和主題詞相結合的方式檢索萬方(Wanfang Data)、中國知網(CNKI)、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關于疑似冠心病患者發生CSF現象危險因素分析的隊列研究,檢索語種中文、英文,檢索年限從數據庫建庫至 2020 年9 月。英文檢索詞主要包括“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gina pectoris”、“coronary slow flow”、“hemodynamics”、“coronary flow velocity”、“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risk factors”等,中文檢索詞主要包括“冠心病”、“冠心病心絞痛”、“疑似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冠脈循環血液動力學”、“冠脈血流量”、“冠脈血流緩慢”、“冠脈血流速度”、“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冠脈造影”、“校正TIMI幀數”、“血管多普勒超聲”等。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文獻標準:① 國內外獨立發表的關于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或分病例組和對照組并按兩組進行暴露因素比較的回顧性或現況研究;② 有明確的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診斷標準;③ 研究結果至少包含一個影響因素;④ 文獻語種為中文或英文。

排除文獻標準:① 重復發表;② 納入的患者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或者術后的研究;③ 沒有冠狀動脈血流檢查結果;④ 只提供單因素回歸分析結果,沒有多因素回歸分析或無法轉化為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區間(CI);⑤ 無法獲取全文的研究。

1.3 文獻篩選和資料提取

將所有文獻導入Endnote X9軟件,首先使用Endnote X9軟件進行去重及人工去重。然后由2名研究者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獨立閱讀文獻標題和摘要,篩除不相關文獻,然后查找全文并閱讀篩除不相關文獻。在以上過程中如二人有不同意見,與第3位成員進行討論,最終達成共識。文獻篩選完成后進行資料提取,缺乏的資料與作者聯系。提取的資料包括研究地區、樣本量、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研究方法、危險因素等。

1.4 文獻質量評價

2名研究者獨立使用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估[4]。評價內容包括:研究對象選擇、組間可比性、暴露或結局的確定性。該量表共8個條目總計9分。評分7~9分為高質量研究,4~6分為中等質量研究,0~3分為低質量研究。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及其篩選結果

以 PubMed數據庫文獻檢索流程為例,檢索策略詳見表1。初步檢索得到相關文獻867篇,其中中文230篇,重復題名及摘要不符的文獻783篇,進一步閱讀全文去除65篇,最終納入19篇文獻。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1。

表1 文獻檢索策略Table 1 Literature search strategies

圖1 文獻篩選流程Figure 1 Flow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2.2 納入文獻特征和質量評價結果

納入的19篇文獻均發表于2008年—2020年[5-22],中文12篇,英文7篇,累計病例3 587例,對照28 595例,每篇文章所研究的危險因素不盡相同,最終歸納出與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相關的14 個常見危險因素。采用NOS標準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文獻得分范圍為6~9分,詳見表2。

表2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Table 2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sion documentation

2.3 Meta分析結果

應用RevMan5.4軟件對主要危險因素進行異質性檢驗,其中男性、吸煙、紅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紅細胞分布寬度、紅細胞壓積、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應蛋白、血小板平均體積、身體質量指數等檢驗結果顯示P<0.05,各研究間有異質性,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與頸動脈脈搏波速的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P>0.05,文獻同質,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合并。

2.3.1 性別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18項研究[5-19,21-23]報告了性別與疑似冠心病患者存在CSF現象的情況,經異質性檢驗,各研究之間有異質性(P<0.000 01,I2=75%),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共納入2 794例男性病例和2 018例女性病例,繪制森林圖,見圖2。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性別與疑似冠心病患者CSF現象發生具有相關性[OR=1.43,95%CI(1.09,1.87),P= 0.009],CSF組男性患者的比例更高。

圖2 性別對CSF現象影響Figure 2 Effect of gender on the CSF phenomenon

2.3.2 吸煙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16項研究[5-15,17-18,20-21,23],經異質性檢驗,P<0.000 01,I2=94%,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繪制森林圖[OR =1.25,95%CI(0.71,2.21),P=0.44],見圖3。Meta分析結果顯示,P=0.44,吸煙與CSF現象發生不相關,合并效應量時存在明顯異質性[11]。

圖3 吸煙對CSF現象的影響Figure 3 Effect of smoking on the CSF phenomenon

2.3.3 紅細胞計數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5項研究[5-6,8,10,22],經異質性檢驗,各研究之間有異質性(P<0.000 01,I2=90%),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共納入667例CSF患者和732例正常冠狀動脈血流疑似冠心病患者,繪制森林圖,見圖4。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紅細胞計數偏高與疑似冠心病患者CSF現象發生具有相關性[MD=0.45,95%CI(0.23,0.68),P< 0.000 1]。

2.3.4 紅細胞壓積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5項研究[7-8,10,14,22],經異質性檢驗,各研究之間有異質性(P=0.000 2,I2=81%),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共納入524例CSF患者和592例正常冠狀動脈血流疑似冠心病患者,繪制森林圖,見圖4。效應合并[MD=3.45,95%CI(2.38,4.52),P<0.000 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 1),Meta分析結果提示紅細胞壓積偏高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的危險因素。

圖4 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血小板平均體積對CSF現象的影響Figure 4 Effect of RBC,HCT,and MPV on CSF phenomenon

2.3.5 血小板平均體積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5項研究[5,10,18,21-22],經異質性檢驗,P<0.000 01,I2=89%,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繪制森林圖,見圖4。效應合并[MD=0.46,95%CI(0.06,0.86),P= 0.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2),Meta分析結果提示血小板平均體積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的危險因素。

2.3.6 血尿酸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5項研究[5-7,10,14],經異質性檢驗,各研究之間有異質性(P<0.000 1,I2=99%),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繪制森林圖,見圖5。效應合并[SMD=1.58,95%CI(0.39,2.76),P= 0.0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9),Meta分析結果提示血尿酸高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的危險因素。

圖5 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應蛋白對CSF現象的影響Figure 5 Effect of SUA,Hcy,hs-CRP on CSF phenomenon

2.3.7 同型半胱氨酸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7項研究[5-9,12-13],經異質性檢驗,P<0.000 1,I2=98%,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繪制森林圖,見圖5。效應合并[SMD=2.54,95%CI(1.50,3.58),P< 0.000 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00 01),Meta分析結果提示同型半胱氨酸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的危險因素。

2.3.8 高敏C-反應蛋白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5項研究[6,9,12,19,22],經異質性檢驗,P<0.000 01,I2=96%,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繪制森林圖,見圖5。效應合并[SMD=0.90,95%CI(0.09,1.71),P= 0.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3),Meta分析結果提示高敏C-反應蛋白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的危險因素。

2.3.9 高密度脂蛋白與CSF現象的關系

共納入11項研究[5-7,9-12,14-15,17,23],經異質性檢驗,P<0.000 1,I2=96%,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繪制森林圖,見圖6。效應合并[SMD=-0.76,95%CI(-1.12,-0.39),P< 0.000 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00 1),Meta分析結果提示高密度脂蛋白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的保護因素。

圖6 高密度脂蛋白對CSF現象的影響Figure 6 Effect of HDL-C on CSF phenomenon

2.3.10 脈搏波傳導速度與CSF現象的關系

4項研究[15-16,19-20]報道脈搏波傳導速度與慢血流相關性,其中頸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2項,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研究2項。固定效應模型顯示,PWV與CSF現象發生相關[SMD=0.67,95%CI(0.45,0.89),P<0.000 01],Meta分析結果提示脈搏波速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的危險因素。

圖7 脈搏波傳導速度對CSF現象的影響Figure 7 Effect of PWV on CSF phenomenon

2.4 敏感性分析和發表偏倚評價

對各危險因素合并效應量的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性別、吸煙、紅細胞計數、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頸動脈脈搏波速等因素的兩種模型效應值相近,提示有較好的穩定性。而同型半胱氨酸模型效應值相差較大,提示穩定性較差,詳見表3。發表偏倚結果提示納入研究均不存在明顯的發表偏倚(P>0.05),結果見表4。

表3 危險因素的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比較結果Table 3 Results of fixed-effects models and random-effects models of risk factors

表4 危險因素Begg 秩相關法的發表偏倚分析Table 4 Publication bias analysis of Begg’s rank correlation method for risk factors

3 討論

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相關研究[24]顯示,冠狀動脈血管內皮損傷、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異常、炎癥反應、體內代謝紊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參與了CSF的發生,但是對于相關危險因素以及發病具體機制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本研究基于大數據庫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男性更容易出現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占CSF組的65.1%。與既往Hawkins等[25]、Beltrame等[26]的研究結果相符:男性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的獨立預測因子。本研究比較吸煙者及非吸煙者CSF發生情況,Meta分析結果得出吸煙與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發生不相關,但在合并效應量時存在明顯異質性。但吸煙的時間對冠狀動脈血流速度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CSF現象的發病機制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目前認為其可能的機制之一是炎癥反應[27]。通過誘導氧化應激,降低NO水平,進而影響NO的血管擴張作用,引起微血管舒縮功能障礙,血管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減慢。本研究結果顯示,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和高密度脂蛋白與CSF現象發生均有相關性,進一步驗證了炎癥反應在CSF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血小板平均體積均是CSF的危險因素,同時三者也是評價血液粘滯度的重要指標。紅細胞增多會導致血管內紅細胞聚集幅度的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血液粘滯度。血液黏度增大,血管壁剪切應力也隨之增加,并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如NO,影響血小板的活化,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幅度,使機體長時間處于血液高凝狀態,可造成血流速度減慢[28]。此外血液粘滯度增加,導致血管阻力增加,引起心臟后負荷增加,使心輸出量減少,最終導致全身組織灌注降低,血流速度減慢更加明顯[6]。紅細胞壓積HCT也是評價血液粘滯度的重要指標。結合Meta分析結果,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血小板平均體積不僅是CSF的危險因素,三者對血液粘滯度的影響可能是參與CSF的發生的重要機制。

傳統上認為冠狀動脈慢血流發生與冠狀動脈血管內皮損傷、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異常有關,并且冠狀動脈慢血流患者冠狀動脈造影未發現明顯病變。但許多血管內超聲研究發現盡管冠狀動脈造影正常,仍存在早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證據[29]。因此,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存在參與CSF的發生的可能性。本研究將能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血管彈性)的早期指標之一的脈搏波速[30]作為危險因素,Meta分析結果顯示,CSF組脈搏波速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脈搏波傳導速度與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相關。但目前相關同質性研究較少,其Meta分析的結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本研究的局限性:納入文獻研究方式均為病例對照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實施或測量偏倚;部分研究因素可納入文獻較少,以致未能做發表偏倚的判斷。研究所納入文獻經NOS量表評分均屬于較高質量文獻,篩選較為嚴格,導致納入研究文獻數量相對較少,對各地區的調查研究覆蓋面較小。為了能夠提供更為準確、具有普遍性的研究結果,期待以后有更多地區、更多相關危險因素樣本量調查支持的研究。

4 小結

本研究探討了國內外與冠心病患者CSF現象相關的危險因素,Meta分析結果顯示男性、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為CSF現象發生的危險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CSF現象的獨立保護因素。臨床建議針對血液黏度、血管內皮功能、早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多方面予以防控干預,以減少CSF 發生率,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同時,本研究為CSF 現象發病機制的探究提供了確切的危險因素,結果顯示冠狀動脈血液流速與血細胞成分、炎癥因子相關。

猜你喜歡
異質性紅細胞現象
紅細胞的奇妙旅行
Meta分析中的異質性檢驗
18F-FDG PET/CT代謝參數及代謝異質性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異質性債務治理與制度完善
融合感知差異的貨代和貨主選擇行為異質性揭示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破碎紅細胞檢測研究進展
Uf1000i紅細胞檢測在腎內科的應用價值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