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圖畫書研究述評

2022-12-25 16:50徐蘇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10期
關鍵詞:圖畫書繪本兒童

徐蘇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文學院,武漢 430205)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指出:“為兒童提供豐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培養兒童閱讀習慣,增加閱讀時間和閱讀量。90%以上的兒童每年至少閱讀一本圖書。創造有益于兒童身心健康的文化環境。引導各類媒體制作和傳播有益于兒童健康成長的信息,增強文化產品的知識性、趣味性。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優秀兒童圖書、影視、歌曲、童謠、舞蹈、戲劇、動漫、游戲等創作、生產和發行?!眻D畫書(picture books)又稱為繪本,被譽為“人生的第一書”,是適合學齡前兒童(0-6歲)的最佳讀物樣式。目前,中國的學齡前兒童的數量已經達到1.8億,位居世界第一,而且隨著“三胎”政策的全面放開,這一數量還有望持續攀升。這樣一個龐大的兒童群體對文化產品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兒童的權益和教育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的背景下,家長們更愿意給孩子們從小輸送“精神糧食”。通過梳理圖畫書的研究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可資借鑒的啟示,不僅對于做大做強國產兒童圖畫書產業作用重大,而且在增強文化自信方面也意義深遠。

一、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在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以“兒童圖畫書”為主題搜索,共找到包括期刊、報紙、碩博士論文、會議以及圖書在內的文獻記錄共計4889條;以“兒童繪本”為主題搜索,共找到包括期刊、報紙、碩博士論文在內的文獻記錄共計1240條??梢?,國內學界和業界對兒童圖畫書和兒童繪本的關注度非常之高。通過對這些文獻進行梳理、研讀、分析和歸類整理,我們把國內對兒童圖畫書的研究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萌芽期(1995-2004)、發軔期(2005-2010)、爆發期(2011-2021)。

1.萌芽期(1995-2004)

我們發現中國大陸地區開始關注兒童圖畫書是在1995年,王令(1995)在《出版參考》上發表的《歐盟対兒童圖書征收進口稅》中提到圖畫書,特別提到了歐盟國家對兒童圖畫書的定義和限定范圍。[1]從1995年到2004年這十年時間里,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上可查閱到的與該主題密切相關的相關文獻共計15篇。其中,僅有2篇(《圖畫書與兒童發展》2002年、《試析兒童圖畫書中圖畫(片)的價值發現》2003年)是從研究的角度進行論述,其余的11篇都是書評或書訊??梢娺@一時期,中國大陸對兒童圖畫書的關注僅僅局限在介紹和引進中國臺灣、日本和歐美等地區的優秀圖畫書。在中國圖畫書的介紹和引進中,日本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其中,以松居直先生為代表的業內人士不僅在日本推廣和傳播圖畫書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將圖畫書引進介紹到中國發揮了積極作用。1995年,首屆由松居直先生資助的“小松樹”兒童圖畫書評獎在大陸揭曉。

2.發軔期(2005-2010)

中國大陸真正開啟對圖畫書的研究應該是在2005年,這一年有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就是國內首家繪本書店“蒲蒲蘭繪本館”在北京開業。日本知名兒童出版社白楊社與北京紅星印刷廠合資在中國北京創立了北京蒲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并籌建了這家零售書店。這家書店云集了中國、日本和英美等地的眾多經典繪本,填補了國內兒童圖畫書的空白。另外,這一年裴永剛在《中國出版》雜志上發表了《兒童繪本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對國內兒童繪本的現狀作了總結,從五個方面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對今后繪本的發展趨勢作了展望。[2]從2005年至2010年這六年時間里,學術界對兒童圖畫書的研究基本上處于發軔期。這一階段對兒童圖畫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引導幼兒閱讀兒童圖畫書這一主題上。

3.爆發期(2011-2021)

最近十年的時間即2011年到2021年,隨著各界人士對圖畫書的推廣和閱讀,圖畫書漸漸成為幼兒園、家庭和小孩熟悉和喜愛的圖書形式,圖畫書也成為了學術界的熱點話題之一。出版界、教育界和學術界對圖畫書的研究熱情大漲,僅2014年就出現了315篇相關研究文獻。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總結,我們發現業內和學術界人士對圖畫書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四種視角切入:

(1)從出版學的角度切入

研究者主要是概括總結國內外兒童圖畫書的發展歷程,并將國外和國內兒童圖畫書的出版現狀進行對比,分析國內市場的圖畫書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障礙。郭麗娟(2019)對我國原創兒童繪本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優化對策;[3]劉嘉鵬、陳穎(2020)以“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的編輯出發,提出本土兒童圖畫書需要從文字打磨,圖畫調整,版式優化,老畫精修,開本升級,整體裝幀,精裝精印等七個方面進行創新,提出復合出版、多元營銷、樹立品牌的立體打造策略;[4]王蕾、王泉根(2019)認為中國兒童圖畫書存在三大瓶頸:“文圖合一”的圖畫書創作者太少;本土意識強,對話意識弱;說教性強,趣味性弱。[5]

(2)從學前教育學的角度研究

研究者主要采用兒童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理論,集中探討兒童圖畫書對兒童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想象、創造能力發展的研究,進而逐步擴展到對兒童情感發展、社會性發展、科學發展和身心健康發展的全面研究。韓映紅、周夕冉、康立超(2020)對自主閱讀下5-6歲兒童重復閱讀的眼動進行了研究;[6]夏晶(2019)對經典兒童圖畫書的教育觀進行了解讀,認為幼兒園教師應該具備圖畫書中所傳達的傾聽與平等、關注與愛護、期望與傳承的兒童教育觀。[7]

(3)從藝術設計學的視角切入

研究者主要集中探討兒童圖畫書中的色彩、線條、構圖、比例、空白、節奏、藝術風格等。齊童?。?020)將兒童圖畫書的空間類型分為三類:平面層次組成的圖像空間、統一的縱深運動的圖像空間和不同空間單元組合的圖像空間,認為兒童圖畫書圖像不同空間類型承載著敘事學意義。[8]王黎君(2020)認為中國美術元素為兒童圖畫書提供了豐富的藝術形式和表現語言,寫意和工筆的中國畫技法的吸納,年畫、剪紙等民間美術形式的偏好,多種富有民族特色的技法不僅有助于傳達故事的民族內容,而且也助于本土圖畫書中濃郁民族氣質的生成。[9]丁志娟(2021)以“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獲獎作品為例,探討了國產兒童圖畫書封面的特色,并提出借鑒啟示。周霞(2019)對日本低幼圖畫書的出版理念、圖文特征、裝幀設計等進行了研究,并總結出對國內圖畫書的啟示。[10]

(4)從兒童文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認為兒童圖畫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藝術形式,具有特殊的性質與特征,對圖畫書的敘事、人物形象、文學手法展開等方面研究,認為圖畫書在文字創作上應該要有可視性和動感、要有節奏感、語言要精煉、準確、生動和有色彩,做到圖文密切配合等。程諾(2021)認為20世紀后半葉以來圖畫書創作風格發生了變化,許多圖畫書采用了元小說敘事法,并將圖畫書中元小說敘事法劃分為7種類型,指出這種手法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后現代主義的世界觀,目的是提升圖畫書的互動性、設計感與閱讀趣味。[11]李小華、王華華(2020)對兒童圖畫書中的戲仿、雙重讀者以及優先權進行了剖析,認為基于雙重讀者結構下兒童圖畫書創作中的讀者優先權以及戲仿的正確運用,有助于避免兒童圖畫書創作成為面向成人讀者的獻媚行為,并有利于提升大人和兒童的共同閱讀體驗。[12]周靜(2021)對英國兒童圖畫書中的戲仿與雙重讀者做了研究,認為這種文學手法不僅制造出幽默和滑稽的效果,也為兒童和成人讀者分別提供了不同層次的文本意義和闡釋空間。[13]陳恩黎(2019)對原創兒童圖畫書中“鄉土中國”的再現進行了剖析。[14]

另外在理論著作方面,臺灣學者郝廣才的《好繪本如何好》開啟臺灣兒童圖畫書的先鋒,主要從圖畫書的體、點、面、線四個方面著重探討了圖畫書的形式技巧和內容手法;[15]彭懿的《圖畫書:閱讀與經典》是大陸地區最早關注兒童圖畫書的理論著作,上篇主要從如何閱讀圖畫書這個角度進行講解,下篇介紹了許多國外經典的圖畫書;[16]方衛平《享受圖畫書——圖畫書的藝術與鑒賞》[17]和朱自強《親近圖畫書》[18]都分別從圖畫書的理論和鑒賞角度介紹了圖畫書的本質、藝術特征以及圖畫書閱讀對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作用。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圖畫書在西方的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也是西方人認為的兒童文學的最主要的形式。但是西方學者開展兒童圖畫書的理論研究也只有二十來年的歷史。

加拿大學者培利·諾德曼是圖畫書理論界的一個領頭軍,著有《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和《Words about Pictures: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兩本關于兒童圖畫書的理論著作,前一本書臺灣已出版,后本還未被國內翻譯出版。這兩本書至今仍被譽為圖畫書界最具權威的理論著作。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一書中培利·諾德曼從符號學的角度,對兒童圖畫書的訊息傳達做了充分的研究;[19]在(《Words about Pictures: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1990)一書中,他針對各年齡階段的各種類的圖畫書進行了一個總的概括分析,就其創作設計手法、文學特征、圖片特征進行了詳細闡述。[20]

瑞士比較文學學者瑪麗亞·尼古拉杰娃(Maria Nikolajeva)在《圖畫書的作用》(《How Picture books Work》,2000)一書中較早關注到兒童圖畫書的文化傳承功能,并闡述了圖畫書中“圖”與“文”的關系作用,并且認為,“圖片”是兒童文學表達思想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讓兒童接觸文學、接觸文化的重要工具。[21]

日本松居直是日本研究圖畫書的理論先鋒,著有《我的圖畫書論》《什么叫圖畫書》《看圖畫書的眼睛》《圖畫書時代》《到圖畫書的森林中去散步》等理論著作,并且編輯出版了《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號燈眨眼睛》等多種日本經典圖畫書。

二、研究評價與啟示

(一)研究評價

綜觀國內外對兒童圖畫書的研究現狀,我們可以發現研究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圖畫書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歷程,圖畫書對兒童的教育功能以及圖畫書的設計和制作等方面的問題。由于歷史原因,國外對圖畫書的重視程度以及研究深度要遠遠高于國內。國內對于兒童圖畫書的研究還存在以下幾點局限性:1.國內兒童圖畫書的設計理念還存在較大差異;2.對經典圖畫書獨特的審美元素的剖析和把握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充分;3.兒童圖畫書在根據年齡細分方面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但是在設計和實施上還存在較大距離;4.兒童圖畫書的發展今后的發展還需要政策的引導以及更多專家和學者的關注。

(二)研究啟示

首先,國外優秀的兒童圖畫書之所以在全世界暢銷,能夠經受住時空的考驗成為人類知識寶庫中永恒的經典,主要得益于兒童本位視角、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詼諧幽默的審美特質這三大要素在圖畫和文字上的交互作用。無論題材怎么變化,圖畫書故事的編織、圖畫的設計和文字的搭配都離不開這三大制勝法寶。

其次,目前國內的兒童圖畫書市場絕對是引進版的天下,而且暢銷的多是美、歐、日、韓的圖畫書。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國產原創兒童圖畫書和國外圖畫書相比,在文學性和藝術性兩方面表現出來的審美趣味不足。國內原創的兒童圖畫書不僅數量有限,而且從內容設計方面看,原創成分少、題材單調、模仿痕跡多、說教氣氛濃;從形式設計方面來看趣味性不夠,互動性比較弱,不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出版印刷工藝方面與國外相比,也存在較大的差距。國產圖畫書目前呈現出來的氣質主要與我們對圖畫書的認知、文化傳統、兒童觀、教育觀念、創作機制、歷史和現實條件等深層次原因有關。要想徹底改變現狀,學界和業界必須從觀念和機制入手,進行大膽革新;同時引導創作者嘗試新的創作理念和方法,引導讀者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閱讀理念。

再次,要改變當前童書市場引進和國內原創比例嚴重失衡的狀況,我們必須堅持走出一條“引進經典——借鑒經驗——鼓勵原創——走出品牌”的思路。深入剖析經典暢銷兒童圖畫書的獨特審美元素,借鑒國外優秀兒童圖畫書的成功經驗才能打造出既體現中國味道又深受全世界小朋友歡迎的本土原創暢銷兒童圖畫書。

最后,國內不乏優秀的圖畫大師和兒童文學家,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從提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品質著手把本土兒童圖畫書產業做大做強,改變國內出版現狀并讓國產原創兒童圖畫書在世界圖畫書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綜上所述,兒童圖畫書作為出版行業的“朝陽產業”,其發展前景欣欣向榮。做大做強本土圖畫書產業不僅可以為中國和世界的小朋友帶來更多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傳播悠久的中華文化,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歡
圖畫書繪本兒童
神奇的圖畫書
繪本
繪本
繪本
圖畫書里的格子象
圖畫書里的格子象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圖畫書的誕生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