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優化路徑研究

2022-12-28 13:32鄭州大學戶君珂
區域治理 2022年8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教育工作者教育者

鄭州大學 戶君珂

當前,由于受到經濟全球化、網絡信息化對高校學生思潮和文化的沖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極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本質是為了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達成共識,做到彼此理解與尊重,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溝通而言,雙方只有達成共識,只有通過雙方的交流與對話,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與碰撞,才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直接目的是形成互信與共識,雙方只有通過對話與理解,才能實現雙方觀念、思想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碰撞,而在現如今各方面條件及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所處地位及其外在條件的綜合作用影響下,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沒有得到更好地開展,而溝通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極其重要的環節。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否有效溝通與理解,對于提升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輸與疏導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化與外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優化進行路徑研究,需要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溝通能力,增強受教育者主體意識,增強溝通內容的時代性和針對性,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方法,創設良好的溝通情境等方面著力進行。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溝通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固定知識的教授與學習,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而且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受教育者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使教育能更好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就需要學生具備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態度。

(一)增強教育者的思想素質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常帶著更多的強勢色彩對待學生,往往是居高臨下的態度使學生產生敬畏感,極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工作的開展,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與受教育者平等對待與相處,教育者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是否能以平等的溝通態度對待受教育者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受教育者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納程度。從另一方面來說,現如今,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受教育者所擁有的接納信息的渠道較為廣泛,不再像過去一樣處于絕對的知識匱乏程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的課件及講課內容沒能夠跟上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需求,進而導致溝通效果大打折扣。其實,學生們并不討厭與教師交流與溝通,但因其溝通內容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當代大學生面對網絡時代的各種新興思潮的沖擊,一定程度上有相對較多的自己的觀點看法和認知,普遍認為教師與自己不是同時代的人,認為教育者的很多思想與自己的有明顯代溝,因此不愿意去敞開心扉交談。所以教育者應該將自己的教育內容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和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多種多樣的需求,促進良好的溝通。因此,更需要教育者能以平等的態度做到愛護學生、關心學生、以誠相待,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溝通。

(二)提升教育者的溝通技巧

作為教育者,良好的思想素質和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是必備的,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會發現,很多教育者都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扎實的基礎知識,但是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還是會存在一些障礙,這是因為教育者沒有恰當使用合適的溝通技巧。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在與受教育者溝通的時候掌握語言或是非語言的溝通技巧,溝通雙方在進行信息傳遞、思想啟發和情感交流時,要求教育者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者在信息傳達的同時,要學會適當運用幽默和委婉的語言或語氣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除此之外,非語言的溝通至關重要,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可以嘗試利用點頭、微笑等輔助性肢體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親近感,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而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二、增強受教育者主體意識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序進行的關鍵環節,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溝通態度與溝通能力,對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有效溝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受教育者應具備良好的溝通態度

思想政治教育單純憑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不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的,受教育者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學生同樣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傳統意義上的教育者更多是相對強勢的角色,這極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進行,受教育者一旦有害怕、恐懼且順從教育者的心理,通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阻礙正常進行的是受教育者的被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固定知識的教授與學習,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而且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受教育者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使教育能容更好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就需要學生具備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態度,通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出現的基本問題是教師拋出與學生交流的話題,然而學生們卻是一片鴉雀無聲,致使教育者無法與受教育者進行良好的溝通,最終導致教育活動的失敗,因此,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溝通需要受教育者具有積極主動溝通的態度。

(二)提高受教育者的溝通能力

除了教育者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之外,受教育者也應該提升自身的溝通能力,受教育者一定要增強自身的主體意識,將自己主動置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積極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將自己的溝通意愿及溝通內容恰當表達給教師,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好進行。學生保持良好的交流態度參與溝通,有助于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和反感情緒,積極向教育者反饋信息,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其更能有效接收信息。在高校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展,且其課程的設置各個環節不適應學生的需要,但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對其進行有價值的反饋,致使課程一直并沒有收到設置的目的,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這都是因為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相應的溝通。因此,受教育者不必無條件地接納教育者所傳遞的教育內容,同時也應該給予教育內容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相應的反饋與評價,只有將接納與反饋相結合,與教育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才能夠更好地進行。

三、增強溝通內容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一)增強溝通內容的時代性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思維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的課件及講課內容沒能夠跟上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需求,進而導致溝通效果大打折扣。其實,增強溝通內容的時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能夠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使受教育者更加積極地接受具有時代性的教育內容。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增強溝通內容的針對性

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因為一些教育理念等的時代局限,不能完全理解和明白學生的實際需求。故此,溝通教育內容也必須要緊跟受教育者的步伐,不斷地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更新與調整,更好地適應現時代大學生個性特點變化發展的需要,使其更好地主動參與溝通,融入溝通,在溝通活動中獲得教育、引導和啟發。對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有效溝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方法

(一)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形式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雖然是高校的課堂,但是卻不能僅僅局限在高校課堂中,既然表現為主體之間的雙向感受,雙向的信任感與親近感,那么主體雙方是否能夠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只是教育者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受教育者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良好溝通的關鍵。應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形式的整合和合理運用,發揮其不同溝通形式的協同作用。當前,社交媒體的發達拉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雖然需要更多地依賴課堂,但是教育者也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的便利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可以通過一些班會、團日活動等相對較為輕松的場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溝通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溝通方法。

(二)尋求良好的溝通方法

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應學會采用適合的溝通方法,好的溝通方法對于推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動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開展。

例如:善于傾聽、換位思考、非語言式的情感溝通等等。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可以試著去傾聽受教育者的心聲,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可以多多嘗試微笑,點頭等友好的肢體語言,使得受教育者感受到來自教育者的情感,善于傾聽、換位思考、非語言式的情感溝通都是積極有效的溝通方法,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雙方的情感溝通。

五、創設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情境

是否擁有良好的溝通情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情境的創造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創設良好的溝通情境,另一方面是情境自身的完善。

(一)選擇適宜的溝通場所

良好的溝通環境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在氣氛的感染下有更多的情感上的共鳴,便于從課堂的緊張氛圍中脫離出來,使學生更近距離接觸到教師,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需要有外在的載體承載,僅憑教育者文字的表達和講述不足以完全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領悟其內在價值。因此,選擇合適的場所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溝通尤為重要。

(二)保持良好的心理溝通

良好的心理溝通狀態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都應該保持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溝通態度。部分學生都出現與教師交談時緊張、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保持良好的心理溝通狀態,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會發現,很多教育者都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扎實的基礎知識,但是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還是會存在一些障礙,這是因為教育者沒有恰當使用合適的溝通技巧。教育者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是否能以平等的溝通態度對待受教育者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受教育者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納程度。那么良好的心理溝通氛圍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在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聯系的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當前更多重視理論教育,忽視素質教育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促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情感溝通,對于培養受教育者人文素養,推進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有效性,進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學生的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校園生活,爭當社會主義時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進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對提升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促進受教育者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化與外化、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進行有著重要意義。

六、總結

溝通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展開的重要環節,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關鍵,知識的掌握無法單純依靠灌輸達到主體自然生成與接受,需依靠不同主體間的溝通而實現,思想道德等具有特殊思想意識性的溝通更無法通過單純的知識灌輸進行開展,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青年學生,他們思想鮮明且個性突出,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更應尊重大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在溝通中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內心情感,拉近心理距離,使受教育者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現雙向有效溝通。

面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溝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如何有效的消除這些溝通障礙,是提升溝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升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良性溝通的重要舉措。通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溝通能力、增強受教育者主體意識、增強溝通內容的時代性和針對性、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方法、創設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情境等方面進行著手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增強受教育者對溝通內容和溝通方法的情感體驗,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進行,更有利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教育工作者教育者
品讀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我國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發和培養
對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師德師風建設的探究
我國教師教育者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初探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學習弱勢學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三段六步”教學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