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高等音樂教育問題探究

2022-12-29 08:01
輕音樂 2022年2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生態音樂

李 娜 凌 感

在近年來高校擴招政策的影響下,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迎來利好的同時也面臨著重重問題。從教育生態學視角分析,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目前存在的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不利于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的持續發展和全面布局,從而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音樂領域人才[1]。

一、教育生態學解讀

“生態學”一詞源于古希臘語言中的“oikos”(家、住所)和“logos”(學問、研究),從詞源及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對所處環境的研究。德國生物學家Ernst Haeckel于1866年首次對生態學作出了明確定義:研究生物有機體(個體或群體)與周圍全部環境之間關系的科學[2]?,F今,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生態學逐漸延伸到社會、文化、人類發展等人文科學研究領域,成為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理論體系。

“教育生態學”是教育學和生態學相互滲透的結果,主要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生態環境(包括自然的、社會的、規范的、生理和心理的)之間相互作用的機理和規律[3]。教育生態學從分析各種教育生態環境及其生態因子對教育的作用、影響以及教育對生態環境的反作用入手,進一步剖析教育的生態結構,從而闡述教育的宏觀生態和微觀生態、教育結構的生態群體[4]。運用生態學理念研究教育問題,不僅是對教育環境的直接反應,更是在生態文明時代背景下對轉換人類教育思維模式的倡導和自省。

二、以教育生態學視角探究高等音樂教育問題的必要性

(一)高等音樂教育本身具有生態性

首先,高等音樂教育的組成要素具有生態性。其自身系統中所包含的高校音樂教師、大學生等各個組成要素,緊密連結外部的環境要素并加以動態運轉,一切教學活動由師生作為生命體共同有層次地展開,這樣的生命系統和結構特征就極大程度地突顯出了高等音樂教育的生態性特征。

其次,存在于音樂教學活動中的音樂本體具有內在的生態性。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高校音樂教師通過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體悟作品的情感表達和了解作品的內在結構,從而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學生從更深遠的層面思考、探索,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從真正意義上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提升審美能力。大量的音樂作品因作曲家有感于生活而誕生于生活,這就對高等音樂教育的音樂課堂提出了生態性要求,以讓學生能夠更加貼近作曲家的創作心理。高等音樂教育的教學活動往往會通過情境的創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使課堂生活化。同時,高等音樂教育也是其教學活動參與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本身具有的生態性特征正是以教育生態學視角探究高等音樂教育問題的重要前提。

(二)教育生態學理念與高等音樂教育相互促進

高等學校音樂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在高校學生的情感體驗、審美情趣以及品德規范等發展中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當代教育生態學認為:教育最根本的目標是育人,以“立德樹人”為價值取向。高校學生自主意識增強、獨立性提高,處于身心飛躍式發展的階段,也是最需要加以引導的階段。教育生態學理念下的高等音樂教育主張保護和提升大學生的感性意識,使其感性與理性的發展程度相平衡,由內而外地煥發生命活力,并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各方面整體發展。同時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育學生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格健全的創新型人才。由此可見,教育生態學理念在高等音樂教育中擔任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是促進高校學生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而在傳統的高等音樂教育模式下,高校學生如同工廠流水線機械生產的產品,表演形式和風格有著極大程度上的雷同,缺乏獨立和個性。這不得不說是音樂教育發展到現在的一大缺憾,也是阻礙如今音樂教育發展的一大障礙。將教育生態學這種符合時代期待的理念融入高等音樂教育中去,因材施教,引導學生進行真實的情感表達而不是生硬的表演,提高其內在的氣質和涵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高等音樂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將教育生態學理念潛移默化地融入到高等音樂教育中,以教育生態學的理論知識為基礎,能夠讓高校學生在音樂課程的學習中不斷增強生態意識、形成生態觀念,最終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的課堂氛圍??沙掷m發展觀是我們大力提倡的發展理念,其與教育生態發展觀具有同源性,因而這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我國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高等音樂教育的不斷深入。高等音樂教育強調的教育生態觀,打破了專業框架的限制,培養高校學生的生態意識,傳達生態保護的思想和正確的價值觀。由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教育生態學理念與高等音樂教育是相互促進的。

三、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高等音樂教育問題與解決策略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日益擴大,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仍存在著諸多問題。結合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發展實際,筆者將利用教育生態學理念從高等音樂教育生態區域分布與生態結構、音樂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方法,共三個層面分析高等音樂教育問題并提出初步解決策略。

(一)高等音樂教育生態區域分布與生態結構的協調

從教育生態學的角度可以分析發現,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生態分布與生態結構呈不均衡、不協調狀態,這與區域間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不協調密切相關。西北西南地區多民族院校,符合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實際狀況,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的特性也決定了民族音樂院校的發展方向;華北地區多專業性較強的院校,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且對教育重視程度較高有關,因而專業性音樂院校發展良好[5]。

在教育生態學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針對高等音樂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依賴區域生態環境的特點,合理優化區域生態環境,特別是改善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除迫切需要國家加大相應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以外,各高等院校能否合理運用社會資本,如利用校企合作等形式改善高等音樂教育的資金狀況,以爭取更多的教育資源也是特別重要的一個部分。對于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生態結構不協調的問題,政府須因地制宜,確定當地的音樂教育發展優勢資源,并出臺相關的扶持性政策加以保護和推進發展。

(二)生態式音樂教學模式的實施

系統地開展高等音樂教學活動,不僅要有音樂理論和技能的學習,且須借助如音樂鑒賞等很多的外力因素。生態觀視角下的音樂教育體系應該是注重生命的整體性的,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應特別注意開展高等音樂教學模式的生態性,通過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體悟作品的情感表達和了解作品的內在結構,構建生態化的音樂課堂,使學生從更深遠的層面思考、探索,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身體與心靈的結合,從真正意義上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提升審美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高等音樂教育打破了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的音樂課堂,要求創設師生對話式的教學模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引導,促使其發現音樂學習帶來的樂趣,形成健全人格。

依據我國教育部2006年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高等音樂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融匯在審美體驗中,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作品聽覺屬性、形式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感受能力,如此能在極大程度上提升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改變高等音樂教育課程在一些學校和地區被“僵化”的狀況。校方可通過安排教學督查巡視、教師定期聽課等方式,督促教師備課、授課的有序展開。只有學校重視了,生態式音樂教學模式的實施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障,這是學校的責任所在。

高等音樂教育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創設音樂學習生態環境,這其中就包括了真實的、虛擬的兩種環境。真實的音樂學習生態環境的優勢在于能夠使得音樂教育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如開展地方音樂課程、田野調查等。結合課堂內容,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演繹,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民間藝人指導、學生親身實踐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民俗文化為音樂作品賦予精魂后,加強民族文化認同感,令其認知與情感共同發展。另一種是虛擬的生態環境,在保留傳統教學模式慣常運用的講授法、問答法的同時,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情境設置,調動學生的主體性[6]。有效地提升和改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為教學成果的轉化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制作多媒體音樂課件是高等音樂教育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教師搜集教學內容相關素材,通過多媒體展示圖像、影視、音頻等,突破教室內上課的空間局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而貼近高校學生審美的音樂課件,一定程度上也拉進了師生關系,從而提高學生在音樂課上的配合度。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音樂,使偏向理性的高等音樂教育課堂不失趣味性,對課堂教學起著極大的輔助作用。

要高水平地培養高校學生音樂素養,首當其沖的就是對其音樂創新能力的培養。高等音樂教育的創新應包括“理解創新”和“應用創新”,前者即對于音樂作品中各元素的多元化理解或創新性解讀,后者則是化用高等音樂教育音樂課堂中所學所悟的音樂表達技巧進行創造性的應用。單一的鑒賞并不能讓學生徹底掌握音樂知識,只有利用教育生態學理念,將音樂鑒賞與創造性應用相結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審美體驗創造新的情境并相互交流體驗,亦或是在音樂中加入片段式主題旋律,乃至更高層次的改寫、續寫音樂,讓學生在不斷的聽賞、聯想中激發審美創造,最終使音樂教育達到最優效果。在高校音樂情境教育中,教師應針對不同音樂作品創設音樂情境,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以講解音樂作品的旋律線條、節奏節拍、動機樂思、體裁形式、創作背景等基礎知識的方式,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進行大方向上的、整體的把握。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有依據地共同品評音樂作品,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使學生無論在何時接觸到音樂作品都能獨立地、正確地品鑒。這樣的音樂學習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擴大學生音樂聽賞的類型、體裁、風格的范圍,不盲目偏愛流行音樂,能夠靜下心去欣賞古典樂等,獲得更健康的審美體驗。

(三)生態式教學評價方法的科學運用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高等音樂教育教學評價將學生置于首要地位,作為高校音樂課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同時也要堅持多元化的原則。高校學生的成長受到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這就形成了他們獨具特色的人格和音樂表現能力,他們在音樂的各個領域展現出不同的優勢。因此,高校音樂教師不能僅僅依據最終的考試成績進行評價,要注意靈活多變。倘若高校音樂教師在給予評價時僅僅遵循單一化的標準,這就與我們所追求的科學的、公平的評價原則相背離了。在評價時,高校音樂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將學生的學習階段表現與最后的結果相結合,不應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筆試考核,學生現場音樂表演的能力與展開音樂科研的能力同樣應當作為評價依據,像這樣多方面結合的評價才是客觀的、整體性的綜合評價。

在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高等音樂教育課程中,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追求多樣性,所以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評價的標準也應多樣化、多層次,通過對學生學習本門音樂課程成果的評價,讓處于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學生了解自己在該門音樂課程學習中的表現。在此期間,教師應當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考核評價目標,并引導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以促進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展開。劃分多階段進行評價也尤為重要。在師生雙方都獲得及時反饋的同時,每一個小的成就感都能使師生獲得積極的內心體驗,以此促進師生共同進步。高校教師根據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接受情況對進一步的教學計劃進行及時的調整,學生也能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通過分解出來的小目標一步步走向最終的大目標。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利用教育生態學在高校中展開音樂教學,不僅對高校學生的學習有利,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高校音樂教師刻板教學,提升了教師教學的靈活性和積極性。

此外,學校須正確解讀政策,合理控制考試壓力,不能將音樂學科定義為應試科目,保證音樂課程正常進行的同時可視情況組織開展音樂活動,給予教師施展生態式音樂教育更大的空間,也賦予學生更多的生態式音樂學習體驗。

小 結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發展的需求還是教育生態學本身的價值來看,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高等音樂教育問題都是迫切需要教師探索解決的。教師隊伍應與各方攜手合作,以教育生態學理論為教學行動指南,創造性地開展有教育生態學特色的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堅持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新型人才。

注釋:

[1]彭曉聰.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高等音樂教育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7(15):125.

[2]龔 楠.生態學視野下的學前專業音樂課程改革探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7.

[3]孫 玢.從生態學角度談中部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南昌高專學報,2011(04):3.

[4]朱永迪.教育生態學視角下農村小規模學校新教師發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5]彭曉聰.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高等音樂教育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7(15):125.

[6]張晶瑩.音樂教育的基本定位——從生態學視野展開的考察[J].音樂創作,2017(03):166—168.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生態音樂
“生態養生”娛晚年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住進呆萌生態房
《營利》的生態批評解讀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郵學保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簡介
音樂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生態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