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環鼓詞的生存現狀與發展策略

2022-12-29 08:01胡嘉靖
輕音樂 2022年2期
關鍵詞:玉環藝人文化遺產

胡嘉靖 陳 輝

玉環鼓詞是溫州鼓詞在流傳過程中異地繁殖衍生的具有玉環海島民俗文化特色的民間曲藝,2016年列入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玉環鼓詞自晚清從溫州瑞安傳入臺州玉環,歷經了百余年的傳承發展,如今已在玉環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當下,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古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消失,廟會祭祀、歲時節慶等傳統民俗活動日漸式微,鼓詞演出市場在商業化進程中逐漸萎縮,藝人和受眾群體逐漸減少,玉環鼓詞出現了傳承斷層現象。如果不采取保護措施,玉環鼓詞這門藝術將會隨著老藝人的離世,年輕人的放棄而消失?;诖?,在對玉環鼓詞的生存現狀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就玉環鼓詞的發展策略提出一系列建議,旨在為當地文旅部門在非遺保護、文旅融合和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提供決策參考。

一、玉環鼓詞的藝術特征

(一)表演形式

玉環鼓詞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一人表演多種角色,有說有唱,以唱為主,具有說唱藝術的明顯特點。表演時,藝人端坐在椅子上,左手持拍板,右手持鼓簽,敲奏牛筋琴、扁鼓、梆子和鑼。與此同時,表演者兼生、旦、凈、末、丑諸多角色于一身,要求口齒清楚,表情豐富,情節生動,繪聲繪色地刻畫人物性格,伴奏音樂節奏多變,旋律豐富,恰到好處地表達出與詞境相協調的藝術形象。

鼓詞表演除了單人檔,也有雙人檔,由二人分擔角色。雙人檔一般以夫妻檔、兄妹檔和師徒檔為主。因單人檔表演靈活,在演唱上能充分發揮個人特長,成本低,經濟效益好,故鼓詞演唱大多為單人檔。

鼓詞的類型有大詞、平詞、門頭詞之分。

大詞,用大鼓、大鑼伴奏,打鼓剛勁有力,唱腔高亢粗獷,唱詞由古代“巫醫魘?!敝惖纳裣晒适掳l展而來,宗教色彩濃厚。大詞又稱“唱靈經”“娘娘詞”“唱太平”等。大詞類常唱經傳書,以《娘娘詞》流傳最為廣泛?!赌锬镌~》又稱《南游傳》《靈經大傳》《陳十四娘娘》,因其內容以歌頌陳十四娘娘鎮妖滅怪的功德為主,民間稱之為“娘娘詞”。[1]舊時,《娘娘詞》大多在供有女神陳十四娘娘的廟宇中演唱,常用于民間祭祀儀式。

平詞是鼓詞中的精粹,曲調優美、委婉細膩。用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和小抱月伴奏,唱多于白。長于抒情,唱腔溫婉,有原板、慢板、緊板、疊板等十余種板式。唱詞多七字句,韻轍壓平,語言通俗生動,蘊涵豐富的群眾語匯和民間諺語。平詞演唱活動范圍十分廣泛,逢年過節,社日廟會;壽慶婚娶,大屋廳堂;夏日納涼,街頭巷尾;禁約調解,亭樓院落。[2]能登臺演唱者,一般為技藝出眾的“鼓詞先生”。

門頭詞,又稱“門頭敲”,伴奏樂器單一,有用鼓不用琴,或用琴不用鼓,亦有少數鼓琴兼用者。打鼓唱詞者,主要是舊社會一些流浪藝人,散落在廣袤的鄉村,挨家挨戶賣唱。坐在農舍屋外,檐頭棚下,唱起詞文敲打扁鼓,曲目都是一些“段頭折出”,內容有歷史故事、章回小說、風土世俗、民間軼事等。[3]門頭詞演唱者如同乞丐,社會地位低下。

可見,鼓詞的三種不同類型,其表演形式、演唱風格、演唱場所、藝術特征、曲目內容、藝人身份均有所不同。

(二)伴奏樂器

玉環鼓詞的伴奏樂器與溫州鼓詞并無二致。主要有:大鼓、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小抱月等。

扁鼓:亦稱詞鼓,為藝人最早使用的伴奏樂器。用六塊厚木板合成,單面蒙以牛皮。牛皮用鋼釘固定在鼓圈上,演奏時仍然用敲牛筋琴的小竹簽來打擊。藝人演奏時,運用鼓心、鼓邊各部位的不同聲響,巧妙地以輕、重、緩、急、放、悶、疏、密的鼓點,用作渲染氣氛、情緒的音響,如模擬雷聲、馬蹄聲等。

牛筋琴:因用牛筋作弦而得名,亦稱“詞琴”,為鼓詞演唱的主奏樂器。初時的制作方法是,把五根牛筋用螺絲固定在一塊兩尺多長的梧桐板做成的琴具上,再用竹碼以不同的距離排定音階,配以宮、商、角、徵、羽五音。奏時用小竹簽敲擊,其音圓渾、穩厚,別有韻味。之后,琴弦從五弦逐步遞增至九弦、十二弦、十四弦、十六弦,不斷拓寬音域。

三粒板:由三塊紅木或黃楊木板制成,也叫“拍板”。木板分兩組,前組兩塊,后組一塊,用繩連結。奏時左手架板,以底板下面的棱碰擊中板,用以掌擊,發音清脆。在拍板聯帶上串十幾個銅錢,即為押瑟,在演奏中,可產生酷似銀子聲、鎖鏈聲、刀槍劍戟撞擊聲等音響效果。

小抱月:用黃楊樹或萬年青、櫟樹挖空做成梆子,長約四寸,掛在詞琴琴架后邊,演奏時發音清晰、激越。

鼓詞藝人在演唱時,一人要敲奏四至六件樂器,即左手執板,掌握節拍速度的變化;右手用竹筷敲牛筋琴,兼敲詞鼓、抱月。唱大詞時,還要在旁邊擺上大鑼、大鼓進行敲奏。

(三)音樂特征

鼓詞演唱的常用腔調主要有:太平調、吟調、大調三種。

太平調是鼓詞的基本曲調,分“正太平調”和“反太平調”兩種,分別為徵調式和宮調式。其曲調幽雅細膩且富于變化,行腔委婉抒情且美妙動聽,是鼓詞藝人應用最多的腔調。歷代藝人在此基礎上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不斷加以創新,衍化出諸如“游春腔”“哭皇天腔”“上巫山腔”等不同腔調。

吟調亦稱“田歌”,節奏自由,該調在鼓詞唱腔中運用比較普遍,鄉間百姓大多會吟唱。人們在田間耕耘、上山打柴,或劃船搖櫓時會隨性吟唱。主要有“相思腔”“贊嘆腔”“詩賦腔”等。[4]

大調亦稱“靈經大調”或“娘娘腔”,屬徵調式。大調專在大詞演唱中使用。以演唱《南游傳》最為常見,一般在特定的宗教儀式上演唱,其曲調旋律借鑒道教音樂,節奏規整,莊嚴肅穆。也有一些氣勢磅礴、高亢激昂的唱腔,大多表現陳十四娘娘鎮妖擒魔等情節。較之太平調,大調的曲調略顯單一,但以曲調高亢粗獷、氣勢威嚴雄渾見長。

鼓詞的曲體結構屬于板腔體。它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變體原則,演變為不同的板式。通過各種不同板式的轉換,構成鼓詞中的一個唱段或整個詞本的音樂。這種結構體式,以簡練的基本音樂素材與靈活變化的發展形式為特點。同類腔調的各種板式,可視為由一種基本板式發展變化而成。原板是其基本板式,將原板曲調、拍子、節奏、速度加以展衍,則成為慢板;如加以緊縮,又可成為快板或流水板;如將這些固定節拍的唱腔處理為自由節拍,又可成為散板。鼓詞的伴奏音樂以詞琴(牛筋琴)演奏的旋律和詞鼓(扁鼓)打出的節奏來共同塑造形象、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思想感情。

二、玉環鼓詞的表演場域

玉環鼓詞早期只在講溫州方言的溫州移民中流傳,后來,玉環鼓詞改用太平(溫嶺)方言演唱,受眾群體不斷擴大,遍及玉環全境。舊時,在玉環民間,如逢“訂婚”“滿月”“對周”“做壽”“建宅上梁”“漁船下水”等喜事,常請藝人唱詞以圖吉利。當地群眾若為求神祈愿、消災免難、驅邪納吉,先去廟中神前焚香燃燭,虔誠祀拜,許下一本或數本鼓詞,其后待到廟神壽誕之日,約請藝人前往演唱“還愿詞”,亦即“廟會詞”。

浙南民俗信奉陳十四娘娘(陳靖姑),民間到處建有娘娘廟,一般都在娘娘廟祭祀儀式時演唱大詞的代表作《娘娘詞》。在浙南一帶,鼓詞藝人視《娘娘詞》為神圣的詞目,絕對不允許隨便演唱?!赌锬镌~》演唱時有種種特殊的習俗和禁忌,必須在特定的場合、日期、環境等條件下才能演唱,具有神秘的民間宗教信仰色彩。唱大詞之日,廟內張燈結彩,設經壇,立香案,扎紙神,搭廬山景;另有篾骨紙糊的青蛇白蛇盤纏戲臺的左右兩柱,極顯森嚴。當地每戶人家屋外掛紅,以示隆重喜慶,并有避邪納吉之意。藝人在演唱敬請娘娘菩薩之時,身穿素色長衫,前置大鼓,旁置大鑼,詞鼓和牛筋琴的擺放不變。要連唱七日七夜,演唱期間,有專人在旁焚燒“紙馬”,以示敬佛。詞文結束,送神船,請諸神歸位,頗具宗教色彩。由于老藝人相繼去世,如今很難見到祖先遺留下來的原汁原味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東西。

平詞一般在集市、節慶、宗族完譜、小兒滿月、對周、紅白喜事、災后消災請神、禁約及調解糾紛等,都要請藝人去演唱鼓詞。多則連臺數日,少則一夜即止。平詞曲調文雅,抒情達意,賞心悅耳。過去,藝人在入戶唱詞時,常用“門庭聽敲太平鼓,福祿壽喜慶吉祥”開腔。要求吐字清晰,聲情并茂,神態準確,刻畫逼真,還要同時操多種樂器。平詞演唱場所很多,一般都在鄉村的廟宇、祠堂或禮堂等處,也有在空曠廣場上臨時搭棚作場。如果是個人聘請藝人入戶演唱的,一般在自家宅院天井里彈唱。

三、玉環鼓詞的生存現狀

舊時,玉環城鄉在歲時節日、紅白喜事、廟會祭祀的時節,有定額包場演唱“新春詞”的習俗,被邀請的鼓詞藝人或出現在廟會祭祀儀式,或出現在喜事人家的宴席上。早期的鼓詞藝人,大多是盲人,為了謀生身背詞鼓走四方,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舊時農村文化生活單調,特別是偏遠海島、山村,請不起戲班,唯有鼓詞能給人們帶來歡樂。鼓詞藝人在村頭唱、街巷唱、廟宇唱、祠堂唱、宅院唱、洞房唱、渡船唱、碼頭唱,深受人們的歡迎。

鼓詞在玉環走紅,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當地成立曲藝協會,組織曲藝隊下鄉巡回演出。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新編《杜鵑山》《紅燈記》《蘆蕩火種》《血淚蕩》等反映革命斗爭題材的曲目相繼產生。張庚清等人率先用臺州方言演唱鼓詞,并帶徒傳藝,不斷拓展演出范圍,改變鼓詞在盲藝人中傳唱的格局,給玉環鼓詞帶來了勃勃生機。原生態的玉環鼓詞,大多留存在老藝人的記憶里,因口傳的唱詞基本沒有本子,隨著老藝人的年邁離世,鼓詞曲目失傳很多。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鄉村的居住環境發生了變化,傳統古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消失,廟會祭祀、歲時節慶等傳統民俗活動也日漸式微,鼓詞演出市場逐漸萎縮,傳承群體年齡老化,觀眾大量流失,鼓詞因缺乏新生代傳承人和公眾參與的內在驅動力,出現了斷層現象。目前,港北一帶還有少數鼓詞藝人在廟會活動中艱難生存,難能可貴的是,個別鼓詞藝人,如張更青、蔣興平、鮑建新等,還活躍在各類文藝演出的舞臺上,利用玉環鼓詞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配合黨的方針政策、時事形勢進行宣傳活動,并成立鼓詞藝術工作室,建立鼓詞傳承保護基地,參與地方特色文化建設,走進學校、社區、農村文化禮堂帶徒授藝,不遺余力地傳承鼓詞藝術,培養鼓詞傳承人,在當地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

近年來,玉環鼓詞仍然活躍在城鄉群眾文化生活中,以蔣興平為代表的鼓詞傳承人仍在執著地堅守陣地,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大膽創新,與時俱進,創作了很多反映現實題材的鼓詞新作,受到當地群眾的喜愛,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但這畢竟是少數藝人所為,顯得勢單力薄。面對當下種種困境,迫使我們思考玉環鼓詞的出路,積極尋求玉環鼓詞的保護措施和發展對策。

四、玉環鼓詞的發展對策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生態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傳承和保護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普查、申報、認定、記錄、建檔、評估、檢查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具有歷史、文化、社會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搶救、扶持、資助等措施予以保護。[5]政府倡導和推進珍愛文化遺產的文明之風,增強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全社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逐步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文化遺產保護新格局。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是在繼承與革新的辯證統一中向前發展,這是藝術自身運動的一個普遍規律。因此,玉環鼓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要不斷創新,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政府扶持

非遺保護單位要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原則,保護代表性傳承人,鼓勵鼓詞藝人帶徒授藝,為鼓詞藝人提供展示平臺。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民間藝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建立玉環鼓詞人才庫,建設玉環鼓詞藝術展示館。利用新聞媒體,宣傳鼓詞藝術,借助更多社會團體的力量,資助玉環鼓詞,讓更多的人參與,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讓玉環鼓詞展示館既成為民間藝術的展示場所,又成為玉環鼓詞的傳承場所和藝人的活動場所。

(二)合作交流

不定期地經常性開展學術交流和演出活動,落實好“請進來、走出去”的理念,努力提高鼓詞藝人的業務水平。在不改變傳統文化精粹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創作編排出更多反映現實題材、有影響力的鼓詞曲目,打造鼓詞藝術的精品。溫州作為鼓詞的發源地,有許多有益的經驗值得借鑒,玉環鼓詞要走出去,應向溫州取經,學習溫州鼓詞的發展模式。加強區域合作交流,定期舉辦鼓詞藝術節,與溫州鼓詞展開藝術交流,舉辦鼓詞演唱比賽;讓鼓詞傳承人走進校園,舉辦非遺進校園展演活動,提高學生的非遺保護意識和民間藝術的傳承意識。地方高校、文化部門為非遺保護出謀獻策,提供咨詢服務,為玉環鼓詞的發展拓寬思路。

(三)網絡傳播

信息化時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數字化”保護已經成為可能。就現有科技水平來看,文化遺產保存、傳播最便捷的方式,莫過于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數字化技術可以方便自如地對資料進行錄音、錄像、修改、編輯、排序、移位、備份、刪除和增補,可以高速、便捷地通過網絡進行傳輸[6],通過建立具有互動性與開放性的圖、文、聲、像文化遺產數據庫,并以互聯網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這比起過去單一的口傳心授、文字記錄不知要先進多少倍,體現了數字化技術的優越性。玉環鼓詞在發展過程中要探索“互聯網+”的發展模式,讓鼓詞通過網絡進入人們的視野。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去宣傳鼓詞,推廣鼓詞。利用官方媒體,在玉環當地的廣播電臺、電視臺開設鼓詞演唱欄目。

(四)培養新人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提倡鼓詞進校園,在玉環中小學舉辦鼓詞講座,組建鼓詞興趣小組,開發鼓詞校本課程,培養鼓詞愛好者。在學校、社區建立若干玉環鼓詞傳承基地,經常性開展活動。使玉環鼓詞成為學校鄉土藝術進課堂的試點項目,成為社區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讓玉環鼓詞成為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活動。開展“玉環鼓詞進校園”“保護非遺我們在行動”等公益活動。在玉環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坎門中學等學?;I建玉環鼓詞傳承基地,培養學生對家鄉民間藝術的興趣與愛好,發展一批非遺傳承人、非遺志愿者、非遺愛好者。

(五)作品創新

鼓勵鼓詞藝人與時俱進,大膽創新,配合新形勢,創作表現社會新風尚的鼓詞新曲目,以新形式、新題材、新內容、新格調吸引年輕觀眾喜愛鼓詞藝術。時代在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轉變。玉環鼓詞想要在新時代發展下去,就必須大膽創新,更新作品的思想內容,創作反映現實題材、歌唱社會新風尚的作品。玉環鼓詞省級傳承人蔣興平為配合政府宣傳“禁賭禁毒”“掃黃打非”“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新冠防疫”“光盤行動”等相關政策,創作了一批配合形勢的鼓詞作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蔣興平在保留玉環鼓詞傳統韻味的基礎上,將情景劇融入玉環鼓詞,用情景劇來演繹作品,在鼓詞藝人演唱的同時,加入演員表演故事情節,經過一次次嘗試,他將新作品搬上了舞臺,并獲得了業界的好評與贊賞。我們鼓勵民間藝人們學習這種創新精神,大膽將各種藝術元素融入其中,使玉環鼓詞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注釋:

[1][2][3]趙 雷.溫州鼓詞[M].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09:70—71.

[4]趙 雷.溫州鼓詞[M].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09:102—104.

[5]李愛真,吳躍華.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概論[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1:106.

[6]彭 毅.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數字化保護[J].檔案與建設,2009(01):46—48.

猜你喜歡
玉環藝人文化遺產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與文化遺產相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張玉環的無罪之路
9778天與2234萬元
聚焦張玉環冤案
Tough Nut to Crack
老藝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藝人
“守藝人”孫曼亭: 慢漆坊里聲聲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