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之間的“音譯”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2022-12-31 19:09吉日嘎拉
廣西教育·D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音譯讀音漢字

吉日嘎拉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民族學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我國“音譯學”的研究領域包括以下四種:一、以漢字音譯(注音)漢字;二、以漢字音譯非漢語言文字;三、以非漢族語言音譯漢字;四、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互相音譯。前兩種屬于“漢字音譯學”范疇,后兩種屬于“民族語言音譯學”?!耙糇g學”在從音譯和被音譯的對應關系來說,對于研究漢字、被音譯的民族語言起到了橋梁作用,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音譯(包括“字音譯學”)除了用漢字音譯(注音)漢字之外很多時候是雙向的,它的完成形式是以一種語言來音譯其他語言文字。所以我國“音譯學”的發展過程中,漢字離不開少數民族語言和其他外語,少數民族語言離不開漢字和包括其他國內外民族語言之間的相互音譯關系。

學界認為,最早用漢字音讀音寫其他民族語言文字的歷史始于先秦,“對音史料的形成是非常久遠的,可以上溯到兩千年前佛典漢譯的最初階段。先秦兩漢時代文獻中的漢語外來詞也可以說是漢外對音的最早的體現”,①這是從漢字音譯學的角度證明了早期漢族與對其他民族交往史。

漢代,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漢宣帝設立西域都護,形成從西安(漢京城)經甘肅,大月氏等西域(新疆)各國,中亞,西亞,印度(天竺)等國通商貿易。西域文化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這種情況在語言上更為明顯,以漢字音譯對方語言推動了“漢字音譯學”的發展。

歷史上有許多少數民族曾用漢字來記錄自己的語言,如《后漢書·西南夷列傳》中的《白狼王歌》是使用漢字音讀音寫的。據研究,《白狼王歌》是屬于藏緬語族的一種語言。這首歌的漢語歌詞是四十四句,漢字音讀音寫也是四十四句,每句四個字。如第一、第二句的漢語是“大漢是治,與天意合”,白狼語的漢字音讀音寫是“提官隗構,魏冒踰糟”。又如:唐代白族參照漢字創制的方塊白文,其中的音讀漢字,就是用漢字記錄白語的詞,如“‘賓’讀pi55,表示‘鹽’”。②

佛教的東傳給漢語帶來了接觸佛典的歷史條件,很多佛教語言中特殊詞匯的音譯迅速發展,進一步推進了“漢字音譯學”。因此佛教的傳入給漢語帶來了新的音譯契機。在諸多佛典專用詞匯的翻譯過程中,中土的生民受到佛教文化內在的影響,形成了以漢字音讀音寫外來語的新的語言學類型。俞敏《后漢三國梵漢對音譜》的問世,標志著梵漢對音方法研究的進一步成熟和完善,并開創了漢字音譯學研究的新范式。林光明在《梵漢對音初探》③中歸納了漢語音韻學入門知識,揭示梵語跟漢語語音系統的異同及音譯規律?!对贰分薪洺3霈F以漢字音讀音寫蒙古語專用名詞的現象,齊達拉圖《元史》語解今譯④中系統歸納了元代以漢字音寫蒙古語的內容。明代以漢字音譯非漢字程度達到了高峰,音譯范圍遠遠超越了過去的個別少數民族名詞或少部分外來語的范圍,擴展了各類型(除了名詞,還有形容詞、副詞、組詞、……)的少數民族詞匯、涉及動詞的不同時態,被音譯詞匯語音變化等,成型了專門的音譯規律。本來,一些中古蒙古語難以用漢字注音,但到了明朝,音譯學發展迅速,成為比較系統的專門學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明代為了專門音讀音寫非漢民族的語言文字,連續誕生了專門的音譯文獻資料,如《蒙古秘史》《華夷譯語》等。最初的《蒙古秘史》古體蒙文原著早已失傳,學界現在能看到的是用五百六十三個漢字音譯(標音)拼寫成的漢語版《蒙古秘史》。全書由漢字標音的蒙古語本文、漢字直譯的詞匯旁譯及總譯三個部分構成。

這時,中古蒙古語的音譯方面基本形成了系統的、規則的漢字音譯學。它的特點是除了對一些外來語名詞之外,其他不同的詞匯,如動詞的各種形態、形容詞、副詞等等都有了比較規范的音譯規則。如:中古蒙古語“balha”,漢字音寫為“巴剌合”,再附加很多字根“惕、黑、孫”等,組成“巴剌合惕、巴剌合黑、巴剌合孫”等漢字音寫新文字。由于基本形成固定的漢字音譯方法,所以很多外來語有了標準的漢字音譯,可以方便有效地分辨對那些讀音相近、相同的蒙古文字(以及其他外來語)。盡管我們對《蒙古秘史》的漢字音譯方法還需要提煉總結,但其音譯范圍已經跨越了過去一些個別外來詞匯的讀音,達到對蒙古族的歷史文獻或者整本書進行系統的漢譯程度。

明代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任命翰林院侍講火原潔、編修“回回大師”馬沙亦黑等精通蒙漢雙語的官員,按照《蒙古秘史》中的利用漢字對蒙古語字詞加以擬音書寫的方式,編寫了蒙譯漢辭書。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辭書完成,名曰《華夷譯語》⑤分17門,收詞840 條,是研究外來語、民族語、漢語言的重要的參考資料,是古代以漢文音讀音寫外文的官方辭書,附有外來語原文原字以及詞義,并以漢字音寫的方式為外文詞匯注音。此后用拉丁文拼音代替以漢字音讀音寫漢字法。

《華夷譯語》這類音譯文獻主要由朝廷負責外交聯系的機構編纂,統稱“華夷譯語”。會同館則編有西番、回回、滿剌加、朝鮮、琉球、日本、韃靼、畏兀兒、女直、安南、占城、暹羅、百夷等十三種譯語文獻。如《華夷譯語》的“韃靼譯語”記載“‘鐵鍋’為‘帖木兒 脫豁安’”⑥(原文為繁體字)?!疤緝?脫豁安”雖然是漢字,但已經失去了本意,表示蒙古語的“tmr togon”(鐵鍋)之意?!度A夷譯語》的漢字音譯時代和音譯對象清楚,對于明代漢語和一些非漢民族語言的研究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從其涉及的語類看,明代以漢字音讀音寫非漢民族的語言眾多,甚至涉及一些國外民族語言。

清朝繼續對“華夷譯語”的編纂工作,糾正“訛誤”,一系列漢語和當時諸藩(其他民族)語言的音譯加大了功夫,這也是為了滿足當時各民族交流的實際需求。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清高宗上諭禮部:“朕閱四譯館所存外裔番字諸書,……已不無訛誤,……宜廣為搜輯,加之核正,悉準考西番書例,分門別類,匯為全書。所有西天及西洋各書,于咸安宮就近查辦,其暹羅、百夷、緬甸、八百、回回、高昌等書,著交與該國附近省份之督撫,令其采集補正。此外,如海外諸夷并苗疆等處,有各成書體者,一并訪錄,亦照西番體例,將字音與字義用漢文注于本字之下,繕寫進呈,交館勘校,以昭同文盛治。著傅恒、陳大受、那延泰總理其事?!雹吒鞣N譯語包括英、法、拉丁、意、葡、德及梵文譯語7 種28 冊,緬甸、暹羅、蘇祿、琉球譯語4 種8 冊,西番譯語(藏語)1 種5 冊,川番譯語9 種9 冊,每種收字700 多個,均系四川省松番、龍安、茂州等地西番語種。倮羅譯語5 種5 冊,云南耿馬、僰夷、車里、猛麻等17個地區民族譯語13 種13 冊,廣西慶遠府、鎮安府、太平府屬地民族譯語3 種3 冊。各語種按門類分為天文、地理、時令、香藥、花木、人事、宮殿、飲食、衣服、方域、珍寶、經部、身體、人物、器用、文史、鳥獸、數目等等。與現藏于國內外諸明清刻、抄本《華夷譯語》比較,清內府抄本《華夷譯語》所收英、法、拉丁、意、葡、德及我國四川、云南、廣西三省的少數民族語種之多,為前者所不逮。其學術價值在于為研究三百年前的西歐、東南亞及我國西南地區民族語言文字的漢字音譯及研究我國音譯學史、民族交往史提供了罕見的珍貴資料。

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如用漢字音譯滿語的京劇《請清兵》一直流傳到“20 世紀30年代?!雹噙@時已經出現很多以漢字音讀音寫外國人名字或其他專用名詞的現象。魯迅《不懂的音譯》里說“翻外國人的姓名用音譯,原是一件極正當,極平常的事”。

近代各民族和國家之間的頻繁發生交往,“漢字音譯學”也有了新的狀況。國人或者廣大華僑或赴外華人用漢字標音學習其他語言文字的讀音法。這樣的學習法,既能保證學好漢字,又能達到讀會其他民族語言的學習目的,恰恰對于民族交流交往方面提供了語言學的基礎條件。在與不同民族的交往過程中,語言的交流最大困難在于外語詞匯與本民族詞匯的銜接,處理好“兩個不同的‘文化共同體’或‘語言共同體’之間的單詞與單詞的對應關系”⑨是非常重要的。如用漢字來音讀日文、英文、俄文等等。用漢字音讀日文的歷史比較早,《華夷譯語》中的《日本館譯語》《琉球館譯語》涉及一些日語的漢字音讀音寫問題。漢日、琉漢對音資料以漢字所具有的發音來音譯記錄了日語,包括句子、短語、單詞、日文漢字和假名的發音等。丁峰著《琉漢對音與明代官話音研究》中系統地分析了琉漢音譯的相關內容。到了近現代,國人學日語的需求日益增加,出版了一些類似于《馬上說日語》⑩這樣的以漢字直接音譯日語的簡略學習資料。

隨著英語的國際社會地位的提高,出現了以漢字音讀英文的現象。如:鄭國新編的《初中英語單詞諧音聯想記憶法》,?朱桂花著《英漢音譯研究》,?周宗興的《英文:諧音、圖像記憶》,?張樂的《雅思詞匯諧音詩詞記憶法》?等等。隨著中蘇(俄)人民的頻繁來往,出現了一些以漢字學習俄文的學習資料,如:李玉娟、吳邵本編寫的《漢俄俄漢旅游諧音會話手冊》,?專門用漢字音譯俄文整理了日常對話語句?!吨刑K民貿漢俄諧音會話手冊》(內部參考資料)的內容分為商店、餐廳、旅館三部組成,是一部商業俄文漢字音譯書。此外還有林霞、全文增著《俄語自學入門(修訂本)(漢俄對照)帶諧音》?等,這里不一一贅述。

東干文字來源俄文字母(屬于斯拉夫字母),林濤在《東干文—漢文轉寫翻譯述要》中分析了東干文的漢文轉寫和社會意義和學術價值。在該研究內容中,作者還舉例了東干語中保留的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漢字音譯以及吉爾吉斯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維吾爾語的漢字音讀。

在不同民族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音讀對方民族語言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音讀不標準的話,不僅對方很難閱讀所音譯詞匯,本民族人也不易讀懂和理解其內容。漢字音讀性能的限制,與跟一些民族語言詞匯的原音常有出入?!坝脻h字音譯的少數民族語地名,由于漢語普通話中沒有復輔音以及n,ng 意外的復印韻尾,因此有時一個音節要用兩個至四個漢字表示,甚至一個地名多達十幾個漢字,讀來佶屈聱牙?!?呼倫貝爾的“額爾古納”河名有“額洏古捏河、額兒古涅河、也里古納河、阿魯兀納河、額爾姑納河、額爾古訥河、額爾克納河……”等同一個單詞有多種漢字音寫譯的現象。在很多情況下,不同時期或同一個時期的同一個外來語的漢字音寫形式有所不同,對一些歷史專用名詞的音寫未能形成統一的音寫形式。如:“蒙古”一詞,除《舊唐書》中“蒙?!钡男问接涊d之外,還有“莫何”(出自《晉書》),“沒歌”(出自《魏書·序記》),“沒骨”(出自《魏書·禿發烏孤傳》),“木骨間”(出自《魏書·蠕蠕傳》),“莫何咄”(出自《太平環宇記·突厥傳》),“蒙陳”(出自《隨書·鐵勒傳》)等等。雖然以漢字音寫出現了很多不標準的情況,不過“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的過程,音譯轉寫法也不例外”,?我們進一步完善“漢字音譯學”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字文化和促進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時代需求。

音譯學研究利用音譯材料,既探討漢語的語音面貌,又研究梵語、于闐語、葬于、蒙古語以及其它非漢語的語音面貌,對于語言學的研究來說有不可忽略的研究價值。從古至今,漢字以音讀音寫的形式發揮著語言文化特點,傳播促進文字文化優秀傳統在歷史發展的社會地位,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漢語就是一種漢藏語和另一些非漢藏語的融合,包括苗瑤語,南亞語以及古代西域語言,近現代的漢語中也有不少外來語。如果漢語中剔除葡萄、石榴、茉莉、鴉片、駱駝、沙發、雷達等。

總體來說,漢字音譯受不同的歷史、地域或者音譯的多民族語言的不同語音體系的制約,很多情況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歷史音譯資料證明,音譯資料在不同程度上能反應多民族語言上的聯系與民族交往的內容。漢字在時代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傳統文化影響很大,是一個民族發展歷史的載體。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中包括語言文字的傳統文化,“漢字音譯學”的發展不僅將傳統文字文化推廣給本民族的后繼者,還將推動本民族的文字文化走向世界。進一步完善“漢字音譯學”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交流的時代需求。

注釋:

①丁峰.日漢琉漢對音與明清官話音研究.中華書局,2008.8,2.

②戴慶夏.語言學調查[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26.

③林光明.梵漢對音初探[M].嘉豐出版社,2011.

④齊達拉圖譯注.《元史》語解今譯[M].呼和浩特:內蒙古出版集團,2013.8.

⑤《華夷譯語》,廣義是指對明、清朝廷官方編纂的各種《譯語》《雜字》《來文》的統稱,狹義上指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火原潔、馬沙亦黑等奉命編纂的一本蒙漢對譯的辭書。清傅恒、陳大受等奉敕編纂的民族史書《華夷譯語》,不分卷,有清乾隆年抄本。故宮博物院現存42 種71 冊,原藏方略館。

⑥火源結譯,第伯符輯.華夷譯語[M].臺灣硅庭出版社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七月.317.

⑦《清高宗實錄》卷三二四。

⑧印麗雅.對京劇《請清兵》種漢音滿語唱詞的釋譯[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匯編:《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8,64.

⑨桂起權, 潘德龍.俄語諧音聯想記憶最低限度詞匯:擴展版[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5.

⑩[日]石原麻衣、[日]山崎観紀夫著;耿小輝、昂秀外語研究組編.馬上說日語[M].北京:中譯出版社,2014.01.

?鄭國新編.初中英語單詞諧音聯想記憶法[M].長春:東華大學出版社,2016.1.

?朱桂花.英漢音譯研究[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9.11.

?周宗興.英文:諧音、圖像記憶[M].??冢耗虾3霭婀?,2016.8.

?張樂.雅思詞匯諧音詩詞記憶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10.

?李玉娟, 吳邵本編.漢俄俄漢旅游諧音會話手冊[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3.5.

?林霞,全文增.俄語自學入門(修訂本)(漢俄對照)帶諧音[M].哈爾濱: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2012.3.

??曾世英.民族語地名音譯轉寫的作用[A].少數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討論集)[C].國家測繪總局測繪科學研究所地名研究室編,1981.5,6.

猜你喜歡
音譯讀音漢字
“那”與“哪”的讀音
清末民初音譯元素名規范方案用字探析
字詞篇
夏譯漢籍中的音譯誤字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新疆地名的音譯轉寫及英譯規范
我是小字典
英漢音譯規律探微*
“簞食”之“食”讀音考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