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治療對腦血管病患者的影響

2023-01-04 00:47張明華
健康之家 2022年16期
關鍵詞:早期康復治療腦血管生活質量

張明華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復治療對腦血管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治療的80例腦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神經內科治療,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早期進行康復治療,對比兩組神經缺損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結果 經過治療后,實驗組在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在日常生活能力評價上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在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上,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 應用早期康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失,有利于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早期康復治療;腦血管;神經功能缺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質量

腦血管疾病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通常會導致患者言語、記憶、精神異常,致殘率較高[1]。腦血管疾病大體可分為三大類:①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腦膜外或硬腦膜下出血。其中,腦出血為最常見的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發病原因有高血壓、血液病、動脈炎、腦動脈硬化、腦梗塞、腦腫瘤、血管畸形等,有時應用抗凝或溶栓藥物也可以引起。②缺血性腦血管病。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腦梗塞,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塞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也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個發作類型。腦缺血一過性發作,24 h內可完全恢復正常,但反復發作者有可能進展為腦梗塞,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主要有頭暈、頭痛、言語不利、面癱、意識障礙、神志不清、癲癇發作等。③腦動脈硬化或各種腦動脈炎、腦動脈缺血綜合征、顱內靜脈竇或靜脈血栓等[2]。對腦血管病患者進行康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患者運動、言語、認知和其他受損功能,幫助其在心理和身體上再度適應,進而恢復日常生活能力;而通過早期的康復訓練,能夠有效降低腦血管疾病致殘率,盡快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3]。本文通過對80名腦血管病患者應用早期康復治療,分析對患者神經缺損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現將實驗情況進行如下匯報。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治療的80例腦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第一次發病,采取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實驗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區間46~87歲,平均年齡(63.85±7.2)歲;腦出血、腦梗死、左側偏癱、右側偏癱、失語分別有12名、7名、13名、8名。對照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區間47~88歲,平均年齡(64.85±7.2)歲;腦出血、腦梗死、左側偏癱、右側偏癱、失語分別有11名、8名、13名、8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前,對患者及其家屬介紹了兩種治療方式的不同,取得了對方的同意并簽字[4]。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采用神經內科治療。腦梗死類患者接受擴容、抗血小板凝聚、穩定血壓、促進細胞代謝等措施;腦出血患者開展穩定血壓等有效治療[5]。

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在術后48 h血腫腔引流管拔出,初次評價生命體征穩定后,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具體方式如下。(1)心理康復護理:患者由于發病失去了自我生活能力,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煩躁等不良情緒,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在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康復護士需針對上述不良心理狀態給予患者體貼、細致的照護,通過動作、肢體語言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向患者的家屬提供宣傳手冊等宣講資料,使之積極配合康復護理工作;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護理計劃,并征求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在康復計劃執行過程中,可通過播放輕緩、勵志的樂曲,減緩患者的心理壓力。根據患者的表情、動作,適當滿足其要求,切忌表現出不耐煩或取笑患者的情況[6]。(2)運動康復功能護理:①感覺性刺激。使用按摩膏對患者的上肢、肩關節周圍、腳趾、小腿、大腿、髖關節進行按摩,包括促進方法(快速刷擦、輕叩肌腱、擠壓肌腹)和抑制方法(輕微擠壓、中度濕熱刺激),2次/d,每次15 min,連續一周。②被動運動。在床上保持良好的體位,包括患側臥位、適當健側臥位。為了避免受壓,側臥時保持偏癱的肢體位于體上,可做無痛范圍內的關節被動活動。遵循先大關節后小關節的活動順序,活動度由大到小,幫助患者患肢肘關節進行屈伸、旋轉等活動,每個動作10次,連續運動20 d[7]。③健側肢體的主動運動。當患者清醒后,進行被動運動時,可教患者進行健側肢體的主動運動,對單個關節主動運動并協調相關關節活動,用健肢帶動患肢,運動強度及次數需循序漸進。④坐、站、走的訓練。隨著患者病情的好轉,肌力逐漸恢復,可首先保持半臥位,并逐漸增加角度。從30°開始,每天增加5°~10°,直至80°為止。每天坐起時間從5 min逐漸增加至1 h,訓練7 d后增加每天做起次數。當患者適應坐起后,護士可協助其坐于床邊,保持兩腿下垂坐姿,并在患側協助患者站立,練習扶床或用拐杖練習行走;期間指導患者的行走姿勢,盡量提高患肢[8]。(3)語言功能康復護理。對于言語障礙的偏癱患者,護理人員需花時間給予患者語言上的刺激,協助其恢復言語功能。訓練患者首先以喉部發出“啊”的聲音,逐漸向見效快的聲母和韻母過渡,最終進行近似音的分化訓練。鼓勵患者主動訓練,以改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護理人員可采用接近實際的交流方式,說話時增加手勢與表情,拉近患者對談話的了解;理解患者通過肢體動作加強言語效果的心理狀態,盡量調動患者殘存的語言溝通能力,幫助患者恢復溝通技巧[9]。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神經缺損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

(1)使用NIHSS量表對患者神經功能缺失進行評價,分數越低表示缺損越輕。其中,評分減少90%以上,為痊愈;評分減少45%~90%,為顯效;評分減少18%~45%,為有效;評分減少小于18%,為無效。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有效率為痊愈和顯效所占百分比。

(2)使用Bathel指數量表,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輕度缺陷、中度缺陷、重度缺陷分別為70~90分、50~70分、0~20分。

(3)使用綜合評定問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包括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等方面,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照組和實驗組神經功能對比

實驗組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有效率7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對比

實驗組輕度缺陷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中度缺陷及重度缺陷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實驗組和對照組生活質量對比

針對生活質量,實驗組在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上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總評分明顯更佳,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3討論

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均很高,其發病機制是缺血耗竭了大腦代謝物質,使腦細胞不能進行耗能活動,損壞了線粒體的自由基;且腦血管疾病的嚴重性受到持續時間的影響,持續時間越長,患者的神經元受損越多。通過相關研究表明,腦血管疾病恢復速度以術后三個月內最快,特別是最初的一個月;同時,康復效果與康復訓練開始的早晚時間有關,與康復的持續時間關系不大。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進入早期康復護理程序,實驗組在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上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通過神經科常規治療,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經功能;而在此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則能夠大大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應用早期康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有利于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軍寧.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療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8,17(10):151-152.

[2] 彭曉奇.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血管病肢體功能的影響觀察[J].醫學信息,2018,31(3):97-98.

[3] 董卓林.早期介入康復治療對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8):2473-2474.

[4] 王麗.超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7):39.

[5] 劉麗杰.出血性和梗塞性腦血管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康復及預后的影響[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78.

[6] 陳啟明,肖林,王嫻默,左凌,黃麗華,陜大艷.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血管病肢體功能的影響[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9):43-45.

[7] 李樹興.早期康復治療對于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5,27(2):186-187.

[8] 張春萍,劉穎,鞏曉紅.綜合康復治療對急性期中重度腦血管病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2):57.

[9] 朱廷軒.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J].工企醫刊,2014,27(6):1105-1106.

猜你喜歡
早期康復治療腦血管生活質量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腦血管造影中實施改良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的臨床意義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復治療體會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早期康復治療在腦梗死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研究
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梗死影響的臨床研究
早期康復治療對創傷性骨折患者預后的影響
納洛酮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
尼麥角林注射液治療腦血管功能不全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