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適宜技術在妊娠劇吐中的應用

2023-01-05 02:11余文婷吳飛華蔡方敏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22年22期
關鍵詞:酮體補液耳穴

余文婷 吳飛華 蔡方敏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妊娠劇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是指妊娠早期排外其他疾病孕婦出現頻繁惡心嘔吐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酮癥酸中毒的疾病,嚴重者可導致多器官衰竭和孕婦死亡[1]。中醫學將其歸入于“妊娠惡阻”“子病”“病兒”“阻病”等范疇。其發病機理為沖氣上逆,胃失和降,治療以調氣和中,降逆止嘔為治療大法[2]。該病是具有時限性的一種自愈性疾病,在孕6周開始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并隨著妊娠進展逐漸加重,在妊娠8~12周時癥狀最為嚴重,大部分患者會在12周后癥狀逐漸減輕,部分患者持續整個妊娠周期?,F代醫學通過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能夠快速改善患者脫水及代謝功能紊亂的現象,但在止吐的治療上效果相對不理想,停藥后患者病情易反復。

中醫適宜技術是指中醫特色突出,療效確切,經濟簡便且可操作性強,經過長期臨床驗證安全性強的中醫特色診療技術,囊括了大部分的中醫外治法?,F代醫家采用了多種中醫外治法聯合補液及營養支持治療,對妊娠劇吐的患者起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就中醫適宜技術在妊娠劇吐中的運用進行綜述。

1 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是在經絡腧穴學理論的指導下,采用不同的針具及不同的手法刺激腧穴,以達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治療疾病的目的。顏國輝等[3]在對照組常規補液基礎上,對治療組加腕踝針針刺,取腕踝針雙下(1區、2區),進針后固定留針2 d,間隔1 d后再重復一次,結果顯示治療組治愈率(94.3%)高于對照組(70.6%)。馬文君等[4]采用嶺南飛針手法取內關穴、足三里穴、神門穴、百會穴,黃詩蔚[5]取患者雙側內關穴用撳針治療配合手法按壓中脘及膻中穴,兩組對照組均為常規補液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兩針刺組的痊愈率均遠高于對照組,癥狀改善時間也短于對照組。以上三組研究采用的不同的針刺手法進行治療,與純靜脈輸液組相比均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說明針刺療法用于妊娠劇吐中有一定的應用前景,但針刺療法對操作者的選穴、取穴及手法要求較高,且部分患者對針刺療法過度緊張會有暈針的現象,所以在臨床操作前應與患者充分溝通,對于孕婦也要避免在腰腹部取穴,以免發生不良事件。

2 水針療法

水針療法是針刺與藥物結合共同刺激經絡腧穴的一種治療方法。孫莉等[6]將對照組采用常規補液支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維生素B1注射內關穴及維生素B6注射足三里穴,結果治療組在總有效率及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等方面都優于對照組。趙穎[7]將水針療法與耳穴療法聯合,用維生素B1注射雙耳子宮穴,對照組采用肌肉注射,結果聯合治療組治愈率93.3%,遠高于對照組的56.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左艷[8]將入組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在基礎補液治療外,兩組每日均注射維生素B1 100 mg,對照組采用肌肉注射,研究組則采用穴位封閉治療(單側內關及足三里穴),結果發現研究組在治療后的嘔吐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頭暈目眩、倦怠思睡以及神疲乏力等方面的癥狀評分低于參照組。翟偉等[9]將120例妊娠劇吐患者隨機分為4組,分別是肌注組、內關組、足三里組、內關加足三里組,各組每日均使用維生素B6注射液 100 mg進行注射,結果顯示穴位注射的3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肌注組(P<0.05),內關組和足三里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內關加足三里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內關組、足三里組(P<0.05),說明穴位注射的治療效果優于肌肉注射,內關及足三里對止吐有治療作用,兩穴位疊加后治療效果要優于單穴位。

3 穴位貼敷療法

穴位貼敷指將藥物研磨成細末,通過不同的介質調和后敷在選定的穴位上,通過藥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清代徐大椿言:“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活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服藥尤為有力?!崩钚泺P[10]臨床選取脾胃虛弱型妊娠劇吐的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西醫常規補液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穴位貼敷治療,取砂仁粉加姜汁調成膏藥分別貼于天突、中脘、足三里及內關穴,結果顯示研究組的頭暈目眩、嗜睡、惡心嘔吐、疲倦等中醫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比組,兩組間尿酮體指標也有差異顯著。王艷[11]將60例肝胃不和型妊娠劇吐患者納入試驗,對照組采用補液方案,觀察組在常規補液基礎上聯用穴位貼敷,取穴太沖、中脘、足三里及內關穴,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治療有效率、改善臨床癥狀的時間上均優于對照組,治療療程也較對照組短。李萍[12]在治療組常規補液治療的基礎上加吳茱萸貼敷涌泉穴為觀察組治療,發現觀察組清胃泌素(GAS)下降水平較對照組明顯;胃動素(MTL)上升水平較治療組顯著,表明吳茱萸貼敷涌泉穴可能對胃腸激素水平起到了一定的調節作用,從而改善胃腸道動力,發揮止吐作用。苑程鯤等[13]將香砂六君子湯打粉后用生姜汁調和貼敷于雙側內關穴及神闕穴,與單純靜脈補液組相比,穴位貼敷聯合補液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嘔吐頻率及程度,縮短尿酮體轉陰的時間及住院天數,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情緒方面明顯優于單純補液治療。目前有研究發現于每天辰時(07∶00~09∶00)進行穴位貼敷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14-15],可供參考。

4 耳穴療法

耳穴本質上是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四肢軀干分布在耳廓上的信息點。耳穴療法是指通過刺激耳穴來達到調理身體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朱鄭芳[16]等選取肝穴、脾穴、胃穴用王不留行籽進行貼壓聯合補液治療與單補液組及單耳穴貼壓組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治愈率高于兩單法治療組,并有效縮短了治療療程。劉洪珍[17]等采用王不留行籽貼壓十二指腸、肝、心、神門、胃、脾等耳穴,常規組予補液支持治療,研究結果為實驗組治愈率86.96%,高于常規組治愈(60.87%)。邱明娟等[18]在對照組補液的基礎上予王不留行籽貼壓交感、神門、脾、胃穴,發現實驗組能明顯提高患者的酮體轉陰率、復發率及總有效率。關麗波等[19]將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單靜脈補液組為空白組,耳穴組在空白組基礎上采用維生素B12注射兩側耳穴(胃、賁門),對照組則使用肌肉注射,結果表明耳穴組的平均治療時間較肌注組及空白組明顯縮短,治愈率也高于肌注組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肌注組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可能是耳穴組將耳穴及藥物進行整合,對治療有放大作用,故而療效優于單純的藥物療效。

5 推拿、捏脊療法

推拿是指運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刺激經絡、穴位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捏脊療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一種。研究發現捏脊療法及對某些特定穴進行穴位按壓可調節胃腸激素的分泌來影響胃腸道的功能活動[20-21]。張改花等[22]運用捏脊療法聯合穴位按摩治療妊娠劇吐,與單純穴位按摩組相比,聯合治療組在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上均短于對照組,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I)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較單純穴位按摩組高,說明捏脊療法能提高臨床療效,并積極改善患者情緒。有臨床研究在常規補液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推拿、捏脊療法及穴位按壓一些特定穴位,能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并且可以明顯改善妊娠劇吐患者惡心嘔吐的癥狀,減少復發率[23-25]。

6 灸法

灸法是采用艾絨或其他可燃性藥物點燃后,燒灼或熏熨于人體體表一定的部位,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從文獻整理研究來看,臨床最常用燃燒介質為艾條,選用最多的兩個穴位為內關、足三里。有學者取內關穴、足三里穴進行溫和灸來與常規補液組進行臨床觀察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灸法可以明顯提高治療總有效率[26-27]。汪婷婷等[28]對所有患者均進行靜脈補液及營養支持,觀察組再聯用溫和灸進行治療,提示溫和灸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及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還可明顯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壓力的心理狀態,且對妊娠結局無影響,安全性較高。陳研等[29]選取脾胃虛弱型妊娠劇吐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火龍罐治療(將點燃的艾炷置入火龍罐中,醫者雙手捧罐在中脘、巨闕、膻中、肺俞、胃俞、脾俞、膈俞部位來回推動),發現火龍罐治療可有效緩解脾胃虛弱型妊娠劇吐患者惡心嘔吐、胸悶心慌、倦怠乏力等臨床癥狀。

7 中藥熏蒸療法

中藥熏蒸療法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依據患者病情進行辨證,從而選配不同的藥物組方進行煎煮,趁熱進行口鼻熏蒸的一種治法?!独礤壩摹费浴巴庵沃砑磧戎沃?,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爾”,中藥熏蒸可根據患者病情個體化治療選配藥物。談勇治療妊娠劇吐常采用藿香、白蔻仁、紫蘇葉、柿蒂等,水煎置于鼻下聞嗅以達到芳香化濕止嘔之功[30]。鐘淑燕等[31]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芳香療法來治療,操作如下:取陳皮10 g,砂仁6 g,藿香10 g,鮮芫荽10 g,紫蘇葉10 g,生姜3片,以清水煮沸,稍冷后趁熱于鼻下嗅藥物之氣味,結果實驗組在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精神狀態均明顯改善。

8 其他療法

嚴金蟬[32]在對照組常規補液基礎上予實驗組以中醫五行音樂治療,結果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1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8.97%;觀察組的尿酮體轉陰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治療的總有效率及尿酮體轉陰率上兩組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饒赟等[33]將對照組采用常規補液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耳穴壓豆治療,并以中醫“七情”理論為指導,對實驗組患者予以個體化心理干預治療,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評分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說明耳穴聯合心理治療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上有積極作用。楊小鶴等[34]將實驗組用吳茱萸炒粗鹽包熱敷胃脘部,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嘔吐癥候積分及尿酮體積分上相比,實驗組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對孕婦胃脘部進行熱敷的安全性未知,故不建議推廣使用。還有學者使用中藥及米湯進行保留灌腸,也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其操作相對復雜,且有一定的風險性,在此未做呈列[35-36]。

9 小結

妊娠劇吐可間接增加胎兒生長發育受限的發生風險[37],患者多擔心藥物安全性而有諱疾忌醫的心理,就診時多已存在脫水及尿酮體陽性等體征,導致病情進展較快。針對此類患者,應及時靜脈補液以糾正機體代謝紊亂,然現代醫學在止吐藥物的選擇上受到限制,維生素B6為最常用的藥物,但往往難以得到較好的止吐效果。中醫適宜技術在妊娠劇吐中的療效已得到許多臨床研究的驗證,且其操作簡單易掌握,部分操作可指導患者在家中進行,不僅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亦可降低其復發率。綜上所述,中醫適宜技術治療妊娠劇吐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為妊娠劇吐的輔助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猜你喜歡
酮體補液耳穴
早期液體復蘇不同補液速率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預后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體水平與出生結局關系的研究
耳穴按壓對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療儀擇時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心脾兩虛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尿酮體“±”或“+”代表啥
針灸聯合耳尖放血、耳穴壓丸治療失眠的療效觀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對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排便自覺通暢率的影響
如何用好口服補液鹽
高職生物化學“肝中酮體的生成作用”實驗的教學
孩子高熱易脫水,備點口服補液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