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芪桂枝湯聯合飲食指導治療高脂血癥的效果觀察

2023-01-06 09:47戴錦媚鄧冉華黃浩津
醫藥前沿 2022年27期
關鍵詞:桂枝湯高脂血癥黃芪

戴錦媚,鄧冉華,黃浩津

(1 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全科 廣東 廣州 511447)

(2 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科 廣東 廣州 511447)

(3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體檢科 廣東 廣州 511400)

近年來,高脂血癥的發生率不斷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高脂血癥的發生與飲食攝入熱量較高、脂肪含量高、缺乏運動等均存在一定聯系[1]。給予高脂血癥患者相應的飲食指導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飲食指導能夠抑制免疫疾病和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中醫中并沒有高脂血癥的相關記載,但其屬于痰飲、痰濁范疇。根據對高脂血癥的病因病機研究后發現,該疾病的發生和肝失疏泄、腎氣虛衰、痰濁內阻、痰瘀互結存在一定聯系,故治療也需要圍繞著上述因素進行[2]。黃芪桂枝湯主要由黃芪、桂枝、白芍等組成,在高脂血癥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扶正氣、調榮實衛的效果,發揮養血、行氣、利濕的作用,綜合發揮消陰寒、振陽氣、化痰濁、行淤血的效果,聯合飲食指導有利于進一步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控制各營養元素的攝入,以此發揮調節血脂的目的[3]。本文旨在探討黃芪桂枝湯聯合飲食指導在高脂血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 月—2022年8 月在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治的80 例高脂血癥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 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齡31 ~68 歲。觀察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齡30 ~73 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納入標準:①經診斷后確定為高脂血癥;②空腹血清總膽固醇>6.1 mmol/L 或甘油三酯>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0 mmol/L。排除標準:①合并器質性心臟??;②精神異常無法正常交流者;③哺乳或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給予飲食指導方案:對患者講解高脂血癥的發生原因以及控制飲食的重要性,強調疾病的進展風險,協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患者家屬進行充分溝通,使其了解疾病的相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飲食指導屬于高脂血癥治療中的基礎環節,其目的在于維持均衡的營養攝入之外,保持良好的體重變化,防止高脂血癥并發癥的發生。故在日常飲食中,需要做到糾正不良嗜好,戒煙限酒等,飲食遵循攝入充分、食材干凈、營養均衡的原則,建議選擇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糖含量和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減少動物脂肪以及內臟,提高蔬菜、水果以及纖維素的攝入,以瘦肉、魚、豆制品為主。對照組使用瑞舒伐他汀鈣片(京新藥業,國藥準字H20080483)治療,口服,1 次/d,10 mg/次,持續治療12 周時間。觀察組選用黃芪桂枝湯治療,均使用藥材顆粒,主要組成:黃芪顆粒10 g、桂枝顆粒5 g、白芍顆粒5 g、甘草顆粒3 g、陳皮顆粒5 g、黨參顆粒9 g、白術顆粒3 g、茯苓顆粒10 g、薏苡仁顆粒5 g、巴戟天顆粒10 g、天花粉顆粒5 g、茵陳顆粒5 g。用150 mL 開水沖服,飯后1 h 服用,持續治療12 周時間。

1.3 觀察指標

(1)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后取血清測定兩組的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2)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①顯效:TC 下降≥20%,TG 下降≥40%,HDL-C 上升≥0.26 mmol/L,LDL-C 下降≥20%;②有效:TC 下降≥10%且<20%,TG 下降≥20%且<40%,HDL-C上升≥0.104 mmol/L 且<0.26 mmol/L,LDL-C 下降≥10%且<20%;③無效:上述指標均未達標。(3)根據兩組患者的腹脹、噯氣、肥胖、疲倦的四個癥狀,將其范圍無、輕度、中度、重度并對應0、1、2、3 分,評估其癥狀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n)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的血脂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對比( ±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對比( ± s)

TC/(mmol?L-1)組別 例數TG/(mmol?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7.13±0.81 4.77±0.76 2.91±1.30 1.49±0.48對照組 40 7.08±0.89 5.32±0.95 2.96±1.66 1.88±0.88 t 0.262 2.859 0.149 2.460 P 0.793 0.005 0.881 0.016 LDL-C/(mmol?L-1)組別 例數HDL-C/(mmol?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4.52±0.65 3.04±0.90 1.30±0.34 1.51±0.29對照組 40 4.58±0.95 3.68±0.82 1.33±0.33 1.35±0.40 t 0.329 3.324 0.400 2.048 P 0.742 0.001 0.689 0.043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癥狀評分

治療后,觀察組的中醫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癥狀評分( ± 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癥狀評分( ± 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18.57±6.91 8.76±3.60對照組 40 18.27±7.39 13.19±5.96 t 0.187 4.023 P 0.851 <0.001

3.討論

高脂血癥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隨著生活節奏等變化,高脂血癥患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輕化趨勢[4]?,F有研究表明,對高脂血癥加以控制能夠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以及病死率,是預防冠心病的有效途徑。因此需要給予高脂血癥患者充分重視,在治療的同時協助飲食指導,使其掌握正確的飲食方案,維持體重的良好變化,預防各類并發癥的發生[5]。

中醫認為高脂血癥發生的因素主要為,肝主疏泄,產生膽汁,并存于膽中,起到了協助脂質消化的作用,對氣血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維持脾胃的升降。當肝失疏泄后,在影響氣機運行的同時,也會對三焦氣化、氣血津液運行造成影響,最終導致血行阻滯,升降功能、水飲代謝功能異常,最后引起疾病發生[6]。結合當下情況分析,高脂血癥患者中,中老年群體較多,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腎氣衰竭,無法對脾臟起到扶持作用,隨著脾運化失常的發生,脂質無法正常代謝排出,長期淤積體內導致疾病發生。另外也有學者認為高脂血癥和腎虛具有密切聯系。而在常見的疾病因素當中,高脂血癥是內外兩方面共同導致的:外因為飲食因素,飲食油膩促痰形成,長此以往,導致痰瘀發生;內因則是肝脾腎氣不足,氣血失調,痰濁內阻無法對水谷肥厚之物產生轉化作用,津化為膏,凝而成脂,進入血液中為痰濁[7]。根據上述分析可知,高脂血癥屬于一類慢性疾病,且病程較長,易反復發作,同時也提高了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飲食指導對于高脂血癥患者具有重要意義。飲食是血脂的重要來源,過多的動物脂肪攝入,會促進血液中的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8]。而長時間的缺少鍛煉則會引發血脂異常。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做到合理飲食的同時,充分的鍛煉可以對骨骼肌、脂肪內的脂蛋白、脂肪酶等起到激活作用,以此方式維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平衡,減少血清內甘油三酯以及游離脂肪酸的水平,加快膽固醇分解,提高葡萄糖耐量,維持良好的體重波動,并且該方式也可能消耗機體的多余脂肪,從而對血脂指標發揮了調節作用[9]。既往對于高脂血癥的臨床治療多采用他汀、貝特類藥物給予治療,盡管此類藥物能夠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但是長時間使用對肝腎副作用較大,選擇中藥治療在保證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10]。在高脂血癥的中醫治療方面,由于高脂血癥的辨證分型不同,治療方法多樣化,但均圍繞著健脾、疏肝理氣、補腎溫陽、祛痰化濕、活血化瘀等方面進行[11]。例如由茯苓、牛膝、丹參、何首烏、荷葉等組成的健脾活血調滯湯,在治療后可調節患者的血脂指標,改善HDL-C 的水平;基于高脂血癥和肝失疏泄具有一定聯系,故采用調節肝脾化濕濁的方法進行治療,先用香附、神曲、川芎、丹參等進行治療,能夠調節患者的TC、TG 以及LDL-C 水平;也有學者認為補腎溫陽是治療高脂血癥的有效措施,故通過由附子、干姜、白術、吳茱萸、熟地黃、山楂等組成的濟生腎氣丸給予治療,患者的癥狀得到了有效緩解;除此之外,還有祛痰化濕的瓜蔞薤白半夏湯、活血化瘀的化痰活血湯等藥方均可以對高脂血癥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本文給予觀察組患者黃芪桂枝湯治療,其藥方包括黃芪、桂枝、白芍、甘草、陳皮、黨參、白術、茯苓、薏苡仁、巴戟天、天花粉、綿茵陳。其中黃芪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桂枝可疏通經脈;甘草可補氣益脾、清熱解毒、和解諸藥;陳皮可作用于濕濁阻中、痰濕壅肺;黨參能夠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現代藥理學中發現,黨參中的糖、酚、揮發油等成分可以加強機體抵抗力,起到擴血管,降血壓,調節微循環的多重作用[12]。白術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效果;茯苓可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在加強機體抵抗力的同時,還可對血管起到擴張效果;薏苡仁可健脾除濕;巴戟天能補腎助陽、祛風除濕、溫腎散寒;天花粉可清熱生津、清肺化痰、解毒消腫;綿茵陳可清熱利濕。諸藥聯合使用,可共同發揮益氣活血、通絡止痛、利濕消腫的效果[13]。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各項血脂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飲食指導的基礎上聯合黃芪桂枝湯治療高脂血癥患者可起到調血脂,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治療療效等多重作用。此外,本研究通過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改善不良嗜好等方式,緩解了脂肪在肝臟的聚集,同時也可緩解患者的血脂指標。

綜上所述,給予高脂血癥患者、黃芪桂枝湯聯合飲食指導能夠改善其血脂指標,提高臨床治療療效,緩解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桂枝湯高脂血癥黃芪
Huangqi decoction (黃芪湯)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補氣之王”黃芪,你吃對了嗎?
桂枝湯煎服法對臨床中藥學實踐的啟示
黃芪是個寶
HPLC法同時測定柴胡桂枝湯中6種成分
高脂血癥對生化檢驗項目的干擾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與高脂血癥的關系
社區健康促進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癥的效果
從脾胃論桂枝湯的解肌思想
從桂枝湯論經方活用的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