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讀評價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2023-01-06 06:57耿雯雯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時間性評價者流利

耿雯雯

(哈爾濱理工大學 榮成學院, 山東 榮成 264300)

一、研究背景

根據Fromkin[1]和Levelt[2]的言語產出模型,朗讀和言語產出的主要區別在于言語計劃的來源不同——前者來源于文本,而后者則由內部語言外化而成。雖然朗讀與自發性言語產出相比,缺少了語言組織環節,但是它絕非單純是一個機械性的行為。高霞[3]等指出有理解的篇章朗讀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有聲語言表達活動。它是一個有著復雜心理和生理變化的人類駕馭語言的認知心理過程。因此,通過朗讀測量學習者口語能力已被廣大外語教育學者所認可,并且廣泛應用于各類外語測試當中。2016年12月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增加了口試部分,其中四級口試的第二部分就是文本朗讀。

朗讀不僅僅是學習者語言能力的體現,通過評測,聽話者對朗讀者的個人評價也得以顯示。西班牙語言學家Trish Delamere[4]選取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五位英語學習者,通過本族語者對他們朗讀同樣材料的打分發現:通過說話者的口音,本族語者對說話者所處文化存有潛在偏見,繼而形成對說話者本身不同程度的偏見。然而,在當今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的背景下,英語變體的使用越來越多樣化。據Trudgill & Hannah[5]統計,在英國使用“可接受的發音”即RP(Received Pronunciation)的人只有3%~5%。

二、研究基礎

Riggenbach[6]指出,每個語言學習者心目中的流利性都不盡相同,而聽話人基于印象對學習者口語流利性所作的判斷則是整體性的。張文忠把二語口語流利性定義為“使用一種可被接受的第二語言變體,流暢、連貫地表達思想的能力,其流暢性、連貫性和語言可接受性應為言語聽辨者所感受到”。這一界定將說話人和聽話人同時涵蓋在內,同時把言語產出和言語聽辨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外語教學中,測量學習者的口語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為朗讀任務,這一方式在我國各類外語測試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

對口語流利性的量化主要體現在時間性指標、語言指標、表達性指標以及連貫性指標四個方面,共計十二小項[7-8]。這些指標可以歸納為兩類:與流暢程度有關的時間指標(temporal variables)和與語言表達有關的指標(performance variables)。其中時間性指標包括五項,最為首要的即語速(speech rate,簡稱SR),其計算方法為產出音節總數與包括停頓在內所耗費的總時間比。其余四項指標分別為平均停頓長(average length of pause)、發聲時間比(phonation/time ratio)、平均語流長(mean length of speech run)和發音速度(articulation rate)。對于停頓,國內外學者[8-9]普遍認可的長度為句內或句間0.3秒及以上的間歇,即達到0.3秒及以上的有填充和無填充停頓(filled and unfilled pauses)都將注明并視為一段語流的起點和/或終點。

國內外對二語學習者流利性研究中采用的指標以及所得結論也不盡相同。Towell[7]等使用語速、發音時間比、語音速度、停頓間的平均無間斷語流長度四項指標考察了12名學習法語的英國學生,發現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無間斷語流長度和結構的復雜性。張文忠[8]使用上述12項指標,對12位英語專業新生間隔28周的兩次錄音進行量化比較,結果發現受試者在英語口語流利性的很多方面(八項)存在差異,即口語表達取得了進步,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則沒有明顯進步。潘琪[10]以公共英語等級考試口語語料庫為基礎,利用語速、平均流長、平均停頓長三項流利性指標,發現準確性和流利性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性。周衛京、宋會萍[11]通過對88名大學生進行孤立單詞和短文朗讀實驗發現,在語速、停頓、連讀三項流利度指標上,中國大學生與英國母語大學生相比均存在質和量的巨大差異;中國大學生的語音素質雖然達到了可以交流的門檻線,但與清晰、流利、準確、有效的跨語際交流目標相距甚遠。

由此可見,在對流利性的定量研究中,時間性指標應用最為廣泛。說話者的語速、停頓時間以及語流長度與流利性緊密相關。

鑒于上述提到的朗讀與言語輸出的差異性,在對朗讀的評價中,我們暫且忽略語言表達相關的指標;通過已量化的時間性指標,考查評分者主觀標準的客觀性問題,并探討各項指標與聽者對說者評價的相關性。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根據以上定性分析,結合筆者教學經驗,本研究旨在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時間性指標在口語評價中的地位?換言之,不同評價結果中時間性指標是否存在差異?

第二,口語評價時間性指標中哪些因素與個人評價相關?

(二)實驗設計與步驟

首先,根據某省級比賽成績,選取三組朗讀樣本,朗讀者均為商務英語專業大一學生。每組樣本包含男女各一位學生,朗讀材料為比賽指定文本,長度為323個詞,難度適中。朗讀者在錄音前有大約半小時的準備時間,錄制完成后提交大賽平臺,錄音效果理想,文字轉寫準確,評測成績客觀。

其次,三組樣本分別為獲得二、三等獎、優秀獎及未獲獎的六份錄音。將錄音編號后,由六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以及六位使用英語從事國際商務工作超過五年的商務人士進行評分,且利用調查問卷對朗讀者個人進行評價。依據Kachru[12]提出的英語內圈、外圈以及擴展圈的概念,本研究在選取評價者時在每一類中各取兩位。評分及問卷收集后,有選擇性地對個別評價者進行訪談,了解具體情況。

最終,對收集的成績及問卷進行分析。利用軟件分析數據,回答研究問題。

(三)研究工具

針對時間性指標計算中所需數據,人工標注并計算朗讀文本中音節總數。利用Audition3.0軟件,刪除錄音開頭以及末尾的空白,得出朗讀總時長;同時,查找、標注六段錄音中0.3秒及以上的停頓,獲得停頓總時長以及停頓次數。使用excel軟件,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各項數據,并進行相關計算。借助SPSS軟件的非參數檢驗以及相關性分析驗證顯著性及相關性。

(四)語料采集

朗讀錄音根據大賽組委會要求,由學生自由選擇,在自己電腦或學校語音室統一時間錄制。具體要求為:第一,音頻時長不超過180秒;第二,音頻比特率128~320 Kbps;采樣率44 kHZ,立體聲,MP3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10 MB。學生在上傳大賽平臺的同時,自行備份,在比賽結束時統一交由教師作為參賽憑證。此研究所用語料即學生參賽的備份錄音。

(五)語料分析與整理

根據最終比賽結果,提取六位學生對應的錄音,刪除開頭結尾的空白后,由三位經驗豐富的教師標注朗讀文本,計算音節總數,相互核對檢驗,對停頓的處理采用同樣的方法,確保所得數據的準確性。

未經處理的原始錄音交由十二位評價者進行打分。對朗讀者個人的評價,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獲得。此問卷改編自Lambert[13]設計的對說話者評價的二十項指標,其中涵蓋了從外貌、身高到自信心、社會地位等個人評價的各個方面。鑒于錄音中朗讀者身份及研究目的,此研究選取其中十五項指標進行評價,去除了娛樂性、心地善良、財富、整潔以及社會地位五項。評價者打分情況及問卷回收后,經由專業人員進行數據處理及分析。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朗讀文本全文共580個音節,六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停頓次數、朗讀時長以及停頓總時長如表1所示。根據大賽指南所給出的評分標準,學生的朗讀整體被分為五檔,具體從語音面貌、朗讀技巧以及朗讀效果三個維度進行評分。

表1 學生朗讀樣本中時間性指標數值

通過圖1不難看出,除不同樣本中平均語流長有明顯差異外,其他三項指標數值十分接近。

圖1 學生朗讀樣本時間性指標圖示

(一)問題一:不同評價結果中的時間性指標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鑒于樣本量小,我們采用SPSS中非參數檢驗進行分析后發現,不同評價結果中時間性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結合附錄中朗讀整體量表,評價由任務完成、材料理解、語音面貌、流暢性以及自信度五個方面構成,時間性指標只能算做其中流暢性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從分項量表看,朗讀技巧主要強調朗讀過程中的停頓和節奏感,鑒于朗讀文本為述評類文章,多為復合句且包含年份、百分比、小數以及大額貨幣數字,錄音中大多數學生在遇到數字時,都需要較長停頓才能正確表達。由此可見,流暢的朗讀需要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文本,以便準確判斷語調及停頓位置。通過此項研究結果我們也能看出,評價者在評價學生朗讀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即上文提到的語言表達有關的指標,而非語速、停頓等此類時間性指標。

表2 時間性指標非參數檢驗結果

(二)問題二:口語評價時間性指標中哪些因素與個人評價相關?

為方便檢驗,這里將選取的十五項指標分為三大類:外在形象、個人素養及處事能力。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出如下結果:

第一類外在形象包含身高與相貌兩個分項,其中相貌與語速顯著正相關(P=0.010<0.05, r=0.917),平均停頓長與相貌顯著負相關(P=0.011<0.05, r=-0.915)。其他時間性指標與外在形象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性(P>0.05)。

第二類個人素養涵蓋幽默感、智力、誠實、自信、緊張度、志向、穩定性以及性格八個分項。一方面,語速與誠實顯著負相關(P=0.019<0.05, r=-0.886),即評價者認為語速越快,誠實度越低。另一方面,發音時間比(P=0.008<0.05, r=-0.927)、平均語流長(P=0.028<0.05, r=-0.860)與性格顯著負相關。即評價者認為性格好的人更善于傾聽,而不是霸占話輪。

值得一提的是,在問題一中我們已經指出評價者對學生口語的評價中,無論總項還是分項指標中,都提到了自信。在此,我們看到朗讀者自信與否與時間性指標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這也進一步證實了問題一的結論。

第三類處事能力分為領導力、友善、慷慨、可靠性以及喜愛程度五個分項。經分析,時間性指標與這五項無一顯著相關,然而我們發現語速與友善、慷慨、可靠性、喜愛程度都呈負相關態勢,但卻與領導力正相關??梢?,評價者認為語速快的人具有領導力,但不友善不可靠,從而影響到對其喜愛的程度。

五、結論與啟示

根據以上驗證結果,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首先,在本研究所選取的某省級朗讀大賽六個樣本中,時間性指標在不同獎項中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即評價者對朗讀的評價過程中,朗讀者的語速、發聲時間比、平均語流長以及平均停頓長并不起決定性作用。朗讀的流利并不等同于朗讀高水平,更為重要的是表達相關指標,如語調、重音、修復等。

其次,朗讀中時間性指標與評價者對朗讀者個人的評價確有關聯。具體來說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語速快的朗讀者更容易獲得評價者對其相貌的積極評價,而平均停頓長越長,評價者對其相貌的評價越消極。二是語速也顯著影響評價者對朗讀者誠實與否的判斷,即評價者認為語速越快,朗讀者誠實度越低。三是時間性指標中的發音時間比與平均語流長顯著影響評價者對朗讀者性格的判斷,評價者潛意識中認為朗讀者發音時間比越長、語流越長,性格越差。盡管個體評價的其他指標與時間性指標不存在顯著相關性,但通過上述研究我們依然可以發現后者對前者的作用為積極或是消極,從而從語言上有效提升自身形象。

上述兩個問題的回答對于英語學習者提升口語水平及英語使用者提高自身形象具有指導意義。隨著各類英語口語測試以及競賽的推廣,英語學習者的口語表達水平越來越受到重視,朗讀雖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口語水平,但不可否認它是口語水平的反映。根據我們的研究,就比賽類的評價標準來說,提高朗讀水平,不能單純追求加快語速,減少停頓。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一研究可置于測試類的評價中進一步驗證。同樣,我們也可以研究口語中與表達相關的指標與口語評價的相關性。雖然時間性指標對口語評價結果未起到決定性作用,卻在單模態(聽覺)的條件下,顯著影響評價者對說話者相貌、誠實度、性格優劣的評價。因此,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社會工作環境中,通過改善口語表達中的時間性指標,可以給對方留下更好的印象。尤其是在電話交談中,適當的語速、恰當的停頓更能夠獲得對方的信任和青睞,有利于溝通的順利進行。

猜你喜歡
時間性評價者流利
國內流利度研究的計量可視化分析
基于評價信息滿意度的群體信息集結方法
智珠二則
教師的角色轉變帶來的課堂教學變革
舞蹈藝術發展進程中的審美鑒賞能力
時間性:桃花源之審美問津
如何奠基形而上學:康德與海德格爾
流利口語練習
360度績效反饋評價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流利會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