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格斯早期正義觀的嬗變軌跡

2023-01-07 17:22陳朝月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費爾巴哈人本主義黑格爾

陳朝月

(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通過研讀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可以發現,雖然他們沒有專門對“正義”問題進行過系統而嚴密的研究,但散見于他們在各時期文本中有關正義問題的論述卻發人深省。謙稱“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其正義觀是馬克思主義正義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仡檶W界既有的研究,大致發現以下兩個問題:第一,相對于馬克思正義觀,對恩格斯正義觀嬗變的研究相對薄弱。即便是整體性地對馬克思、恩格斯正義觀的演進邏輯進行研究時,也多以馬克思正義觀的嬗變軌跡為主線進行敘述,忽視了對恩格斯正義觀演進邏輯的細致梳理。第二,學界對恩格斯正義觀的研究多集中于恩格斯晚期所寫的《論住宅問題》《反杜林論》等文本,對恩格斯早期文本中正義觀的挖掘略顯不足。為此,認真挖掘和梳理恩格斯早期正義觀的嬗變軌跡,克服“重馬輕恩”的研究傾向,有助于準確、完整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正義思想的歷史原貌。

一、從虔誠主義正義觀到理性主義正義觀

1820 年11 月28 日,弗里德里?!ざ鞲袼梗‵riedrich Engels)出生在德國烏培河谷的巴門市——一個宗教虔誠主義氛圍濃厚的城市。恩格斯的父親是一個精明的紡織廠主,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對子女進行極其嚴苛的虔誠主義教育,向子女灌輸“要永遠最盲目地、無條件地相信圣經,相信圣經教義、教會教義以至于每一個傳教士的特殊教義之間的一致性”[1]515的思想,竭力使子女信奉上帝,形成贖罪意識。這里說的虔誠主義,興起于17 世紀,在德國傳播廣泛,盛極一時,是一種適應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基督教流派。虔誠主義的正義觀是神的正義,他們認為神的正義是通過拯救世間存在的諸多邪惡與苦難來證明的。當時整個烏培河谷上空都籠罩著虔誠主義的烏云。生活在如此壓抑環境下的恩格斯,深感精神窒息,極度渴望自由,希望擺脫虔誠主義的控制。但年少的恩格斯不得不無條件地接受家庭灌輸給他的以“原罪-救贖”為核心要義的虔誠主義正義觀。在無助中,他曾向上帝發出真誠的呼喚與求助:“主耶穌基督,上帝之子,請你下凡,我在苦難的塵世把你祈盼,啊,請你帶走一切災難!”[1]626

1838 年7 月,屈從父命,恩格斯輟學前往不來梅學習經商。在不來梅,恩格斯如饑似渴地閱讀著之前在巴門和愛北斐特所不能讀到的進步書籍。在大量閱讀德國文學作品的同時,恩格斯接觸到了德國小資產階級進步文學團體——青年德意志派。青年德意志派以文學批判為武器,堅持以民主、自由為核心的理性主義正義觀,是德國自由主義思潮在文學領域的代表。受青年德意志派的影響,恩格斯成長為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開始重新審視宗教虔誠主義的正義觀,反思烏培河谷的信仰。

在發表于1839 年3 月的《烏培河谷來信》中,恩格斯用充滿同情的筆觸再現了烏培河谷工人悲慘的生活處境,指出他們在精神和肉體上遭受著雙重折磨,而工人遭受雙重痛苦的根源在于工廠勞動這種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占統治地位的這種粗暴的丑惡的神秘主義”[2]498。恩格斯無情揭穿了虔誠主義正義觀的偽善面紗:一方面,虔誠主義宣揚“宿命論”“先定說”,要求工人默默忍受資本家剝削以等待上帝救贖,是麻醉工人的精神鴉片;另一方面,虔誠主義是剝削者的護身符和滌罪劑,因為“虔誠派教徒的靈魂還不致因為一個兒童如何衰弱而下地獄,假如這個靈魂每個禮拜日到教堂去上兩次,那就更沒有事了”[2]499。在這里,恩格斯第一次公開指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虔誠主義的罪惡,表明了他激進民主主義的立場。此后不久,恩格斯將斗爭的矛頭直指陳腐的專制制度及專制暴君,將民主、自由作為自己的正義追求。在《德意志七月的日子》里,恩格斯熱情謳歌1830 年法國七月革命,熱切地盼望法國革命的熱焰燃燒到德國,推翻德國專制君主的統治,為人民帶來自由的空氣。他寫道:“暴風雨從法蘭西向我們襲來,人民群眾此伏彼起,你們的寶座如小舟在暴風雨中飄搖,你們的權杖即將落地?!盵1]513在給友人弗里德里?!じ窭着嗟男胖?,恩格斯毫不掩飾自己對專制制度的厭惡,在細數了1816 年到1830 年這一時期各國王室所犯下的罪行后,他直率地指出:“幾乎每一個在當時掌握統治權的國君都應處以死刑?!盵1]550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時期,恩格斯對專制制度的批判固然十分激進與猛烈,但更多是基于自己的道德義憤所作出的批判,因而缺乏系統性與深刻性。

由于受青年黑格爾派的大衛·弗里德里?!な┨貏谒梗―.F.Strauss)影響,恩格斯對黑格爾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由此加入青年黑格爾派?!稓v史哲學》是恩格斯接觸到的黑格爾哲學的第一本著作。在《歷史哲學》中,黑格爾運用辯證法來考察歷史,指出世界歷史是絕對精神的展開,是自由意識的進展,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并由此論證了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正義性。顯然,此時的恩格斯被《歷史哲學》這部散發著智慧光芒的著作深深吸引,在給朋友的信中,恩格斯興奮地寫道:“我正在鉆研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一部巨著;這本書我每晚必讀,它的宏偉思想完全把我吸引住了?!盵1]546與此同時,面對黑格爾哲學這座宏大的思想寶庫,恩格斯并非不加區別地全盤接受,而是采取分析批判的態度,正如他在信中所說:“我當然不會成為……頑固的黑格爾主義者,但是我應當汲取這個精深博大的體系中最重要的要素?!盵1]544通過對黑格爾哲學的研讀,恩格斯對封建專制制度展開了新一輪的批判。

1842 年5 月,恩格斯發表《一個旁聽生的日記》,以絕對精神為指導具體分析了普魯士的歷史發展,指出普魯士不同于其他“自然”國家,是一個由精神所產生的國家,“普魯士的財富僅僅在于理論、科學、精神的發展”[1]303。雖然有人認為這是普魯士最大的缺點,但恩格斯指出,正是因為普魯士是一個由精神所產生的國家,所以普魯士能夠不受自己的民族特點限制,能夠從理性的指示出發學習鄰國的經驗,從而成為歐洲的模范國家,成為世界歷史發展中的一座高峰。恩格斯指出:“普魯士的基礎不在過去幾個世紀的廢墟上,而在萬古長青的精神中,這種精神在科學中獲得意識,在國家中為自己創造自身的自由?!盵1]303。同年十月,在《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氖馈芬晃闹?,恩格斯從“自由精神的發展和自由精神反基督教的斗爭著眼”[2]536,分析了普魯士國家的命運走向。恩格斯指出,作為德國專制制度走向末路時期的君主,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 “是普魯士國家制度的原則貫徹到極點時的產物”[2]536,威廉四世大力加強專制統治的各種措施表明“這個原則在作最后的掙扎”[2]536。事實證明,威廉四世的各種反動舉措在“自由的自我意識面前完全無能為力”[2]536。由此,恩格斯指出普魯士未來發展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接受自由精神的原則;另一條則是走向消亡、走向潰滅。值得注意的是,在用黑格爾的理性主義正義觀分析德國現實、批判專制制度的同時,恩格斯也看到了黑格爾哲學中的不足之處,那就是“過分的公式主義”,對現實的批判仍停留在理論層面。因此,在《恩斯特·莫里茨·阿倫特》一文中,恩格斯主張,“我們時代的任務就在于完成黑格爾思想和白爾尼思想的相互滲透”[1]152。在恩格斯看來,黑格爾哲學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白爾尼則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實踐家,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斗爭才有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經由對黑格爾哲學的揚棄,恩格斯從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民主主義者,對專制制度的批判更為全面、深刻。但是,不難看出,這一時期恩格斯所持的黑格爾式的理性主義正義觀從總體上來說仍是唯心主義的。

二、從理性主義正義觀到人本主義正義觀

1842 年11 月下旬,恩格斯來到曼徹斯特。在這里,恩格斯遭遇了“思想原則”與“物質利益”之間的沖突,對黑格爾的理性主義正義觀產生了懷疑。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極大紓解了恩格斯的疑惑。在費爾巴哈的影響下,恩格斯逐漸擺脫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理性正義觀,轉向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并以此為思想武器展開了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及其各種錯誤觀念的批判。

1842 年的曼徹斯特正經受著嚴重的經濟危機。工業資產階級為了達到廢除維護土地貴族利益的《谷物法》的目的,以大幅度降低工人工資、大規模裁員、甚至關閉工廠為手段逼迫工人起義,企圖以此給保守派政府施壓。但由于缺乏周密的計劃與領導,起義很快失敗了。在這種情況下,恩格斯指出,雖然起義暫時失敗了,但革命的浪潮勢不可擋,必然發生。恩格斯作出此種判斷的根據是,雖然英國已經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但是由此所建立起的民主國家卻仍是形式上的,占主導地位的仍是私人利益,而這必然與已經走在前面的精神發生沖突。[2]547這里的精神,正是黑格爾歷史哲學中所體現的絕對精神、自由概念。在這里,恩格斯認為原則是高于物質利益的,物質利益是為原則服務的。但是恩格斯很快發現,英國的黨爭從未有過原則之間的斗爭,“它們中間只有物質利益的沖突”[2]547。恩格斯指出,英國的兩大黨派——輝格黨和托利黨,分別是工商業資產階級的代表和貴族與教會的化身,二者對立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經濟利益的不同。與此同時,恩格斯看到了由工業的急速發展所造就出的一個新的階級——無產階級。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數量幾乎占全國人口的半數,這個階級深受工商業發展的影響,只要“商業稍微一停滯就會使這個階級的大部分人挨餓”[2]549。而事實證明,通過“合法革命”根本不能改善無產階級的經濟狀況,只有使用暴力,“根本推翻門閥貴族和工業貴族”[2]551,才能達到改善物質狀況的目的。由此,恩格斯指出:“這個革命在英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正像英國發生的一切事件一樣,這個革命的開始和進行將是為了利益,而不是為了原則?!盵2]551思想原則與物質利益的沖突動搖了恩格斯所持的理性主義正義觀,使其陷入深深的困惑中。正當其困惑不解時,路德維?!ぐ驳铝兴埂べM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的人本主義正義觀如一股清流注入了恩格斯的思想,為恩格斯擺脫困惑、走出黑格爾唯心主義理性正義觀的迷宮提供了思想助力。

費爾巴哈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以人本主義為核心,以異化理論為武器,對宗教哲學及思辨哲學展開了全面批判。費爾巴哈揭開了宗教神學的本質,認為神學的產生是人自我異化的結果——人把自己的類本質分裂出去,在自身之外造就了一個獨立的精神實體,并凌駕于人之上。因此,“神學之秘密是人本學”[3],上帝之本質就是人的本質,人不應再將自己的本質寄托于虛無縹緲的上帝身上,人的本質與價值存在于自身之中。與此同時,費爾巴哈指出,在宗教神學中,自然、存在都是上帝的創造物,而在黑格爾哲學中,自然、存在都是理性的派生物,因此,黑格爾哲學與宗教神學在本質上并沒有差異,思辨哲學的本質“只是理性化了的,實在化了的,現實化了的上帝的本質”[4]123。思辨哲學的理性主義正義觀將絕對精神的實現程度作為正義的衡量標準,實際上與神學無異,同為對現實世界的顛倒。作為德國思想理論界的高峰,黑格爾哲學無疑成為了“神學最后的避難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4]115。因而,費爾巴哈認為,“誰不揚棄黑格爾哲學,誰就不揚棄神學”[4]114。費爾巴哈對宗教神學與思辨哲學的批判在當時無疑是成功的,正如馬克思所評價的:“費爾巴哈把形而上學的絕對精神歸結為‘以自然為基礎的現實的人’,從而完成了對宗教的批判。同時也巧妙地擬定了對黑格爾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學的批判的基本要點?!盵7]177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以人本主義和唯物主義為理論內核,倒轉了黑格爾形而上學的理性正義觀,將正義由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絕對精神拉回到人的本質,這無疑對當時的恩格斯具有極大的理論吸引力。

從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出發,恩格斯認為,既然宗教是人本質的異化,那么要克服異化與恢復人的類本質就需要對宗教以及與宗教相聯系的使人受苦受難的社會制度進行批判。在寫作于1843 年底至1844 年初的《國民經濟學大綱》中,恩格斯從唯物主義與人本主義的立場出發,深刻批判了資本主義私有制,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丑陋本質。恩格斯通過對英國工業的關注,尖銳地指出,資本主義經濟學建立在對私有制的肯定之上,將未經考察的私有制作為天然合理的前提,充滿著偽善與不道德,實際上,私有制正是資本主義社會各種不道德現象產生的根源,正是人與人、人與自身相異化的根源。首先,私有制必然導致競爭,而由競爭導致的價格波動將使商業喪失道德。由于價格的波動,每一個人都想要在最有利的時期進行買賣,因而,人們“成為投機家,就是說,企圖不勞而獲,損人利己,算計別人的倒霉,或利用偶然事件發財”[5]37。其次,私有制撕開了籠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面紗,將家庭關系變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在英國,孩子一旦到9 歲,就必須去工廠勞動,將自己的工錢交給父母以抵作膳宿費,家庭溫情蕩然無存。再次,私有制將生產分裂為自然的方面與人的方面。在人的方面,人的活動分裂為資本與勞動。隨著資本與勞動的分離,人類也分裂為資本家、土地占有者與工人?!八接兄瓢衙恳粋€人隔離在他自己的粗陋的孤立狀態中,又因為每個人和他周圍的人有同樣的利益,所以土地占有者敵視土地占有者,資本家敵視資本家,工人敵視工人。在相同利益的敵對狀態中,正是由于利益的相同,人類目前狀態的不道德已經達到極點,而這個極點就是競爭?!盵5]34最后,恩格斯駁斥了馬爾薩斯的人口過剩論,他指出,這表明“經濟學家的不道德已經登峰造極”[5]40,而所謂的人口過剩始終與資本過剩相聯系,這是私有制所無法解決的矛盾。因而,社會革命的目的應當是消滅私有制,創造一種“與人類相稱的狀態”[5]37。

在《英國狀況——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中,恩格斯以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為武器,對卡萊爾的宗教觀和歷史觀展開了批判。恩格斯首先批判了卡萊爾泛神論的英雄崇拜??ㄈR爾在《過去與現在》一書中詳細敘述了英國社會的狀況——貴族階級腐敗不堪,工人階級食不果腹,整個國家精神空虛,無政府主義肆意泛濫,他認為“只要人們還在堅持無神論,還未重新得到自己的‘靈魂’,那末一切都是無益的、無結果的”[2]642。因此,為了實現組織化,卡萊爾要求建立“真正的貴族”,確立“英雄崇拜”,因為在這些人的領導下,就可以“把必然的民主主義和必要的主權結合起來”[2]646。對此,恩格斯指出:“卡萊爾控訴時代的空虛和庸碌無為,控訴整個社會制度內部的腐敗。這種控訴是正當的,但光控訴也無濟于事;要消除弊端,就要找出產生弊端的原因;要是卡萊爾這樣做,他就會發現,這種腐敗和空虛,這種‘無靈魂’,這種非宗教和‘無神論’都是由宗教本身產生的?!盵2]647泛神論本身就是宗教的產物,求助于泛神論并不能消除社會的弊端。恩格斯認為,“宗教就是人的自我空虛的行為”[2]648,只有消除宗教,以人的本質為尺度來改造宗教所賴以產生的社會,才能夠真正實現社會的正義?!叭酥豁氁私庾约罕旧?,使自己成為衡量一切生活關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質去估價這些關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據自己本性的需要,來安排世界?!盵2]651在此基礎上,恩格斯進一步批判了卡萊爾泛神論的歷史觀,這種歷史觀否認真實歷史的內在含義,認為人類歷史是由上帝安排的,是神的啟示。對此,恩格斯指出:“歷史不是‘神’的啟示,而是人的啟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啟示?!盵2]650在恩格斯看來,人類才是歷史真正的創造者、推進者與書寫者,歷史的畫卷中記載著人類對個人“非理性”的戰勝,對自然從對立斗爭到和諧共處的轉變過程以及對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新世界的創立。

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對當時的恩格斯無疑是振聾發聵的。需要指出的是,費爾巴哈雖然大力批判基督教神學與黑格爾思辨哲學,但其唯物主義卻僅限于自然界的唯物主義,在人類歷史領域中,他仍然是唯心主義的。所以究其本質來說,費爾巴哈的思想始終沒能超越形而上學,在其思想的后期,他企圖構筑一個“愛”的宗教來克服人本質的異化,因而再次陷入神學的囹圄。因此,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只是恩格斯正義思想發展道路中的一個中轉點,而非歸宿。

三、從人本主義正義觀到歷史唯物主義正義觀

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除了助力恩格斯走出黑格爾理性主義正義觀的迷宮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為恩格斯最終走向歷史唯物主義并確立歷史唯物主義正義觀而鋪設了道路。幾十年后,恩格斯在回憶費爾巴哈對他的影響時說:“費爾巴哈……他在好些方面是黑格爾哲學和我們的觀點之間的中間環節?!盵6]對費爾巴哈人本主義正義觀的揚棄,助力恩格斯初步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也促使恩格斯初步確立了歷史唯物主義正義觀。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閾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正義所要追尋的目標,實現該目標的途徑是喚醒無產階級的革命意識,以革命實踐推翻壓迫人、欺辱人的社會制度,大力發展生產力,建立共產主義社會。

1844 年8 月,恩格斯啟程從英國返回德國,途經巴黎。在這里,他與馬克思進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會面。這時的馬克思也已初步實現了從唯心主義和革命民主主義到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思想轉向。思想觀念的高度一致使得兩人一拍即合,奠定了二人終身合作的基礎,《神圣家族》即是這一時期二人思想觀念的集中體現。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合理內核”,在批判青年黑格爾派思辨唯心主義的同時,初步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許多重要原理。首先,馬克思、恩格斯批判青年黑格爾派錯誤的歷史觀,確定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在思辨唯心主義看來,歷史的進程是自我意識的發展,而人的存在無非是自我意識存在的證明,并且只有手握真理的精英人士才擁有自我意識,廣大群眾則是粗野無知的,是歷史發展的消極因素。因此,歷史的發展是由他們這些精英的自我意識所推進的。對此,馬克思、恩格斯一針見血地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盵7]104也就是說,歷史并非“自我意識”的展開與演化,而是由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所創造的。其次,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指出,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因為人民群眾是使用實踐力量的人,而只有實踐才能使得理論的構想得以實現。針對1789 年7 月14日爆發的推翻波旁王朝封建統治的法國革命,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手握實踐力量的無產階級在這場革命中所發揮的作用,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思想要想得到實現,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盵8]320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馬克思與恩格斯還未完全擺脫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正義觀的影響。

而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可以看到,隨著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與革命實踐的不斷推進,恩格斯已經完全拋棄了所謂人的本質的抽象看法,自覺從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義觀出發,對工人階級進行了深入的考察。首先,恩格斯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分析與考察了工人階級產生的原因。恩格斯指出,18 世紀后半期蒸汽機和棉花加工機器的發明推動了產業革命的發展,而產業革命又引發了社會階級的分化與組合,從而產生了被拋出市民社會的工人階級。在使用機器之前,紗布紡織一般都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那時,市場競爭并不激烈,所以大部分紡織者都能有所積蓄,并且能在完成并不繁重的工作后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如進行農業的耕作。那時的紡織者,雖然沒有很多的收入,“但是,至少他們還不是無產者”[7]282。珍妮紡紗機的發明使得英國的工人階級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機器的發明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紡紗的生產費用,降低了布匹的價格,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市場對布匹的需求量。市場需求量的增多要求有更多的織工來進行生產,對織工的需求又進一步導致了工資的提高?!耙粋€織工在自己的織機上一星期賺兩英鎊的事,也是常有的?!盵7]284因而,原先同時從事農業生產的織工逐漸放棄農業而以紡織為其全部工作。就這樣,一個新興的階級產生了。由于他們沒有生產資料,只靠工資生活,所以他們成為了無產者。其次,恩格斯深入工人階級,對工人階級惡劣的生活狀況進行了深刻的描述。在飲食方面,工人們只能買到一些質量很差的食物,半腐爛的肉類、不新鮮的蔬菜、發臭的豬板油。貪婪的商人還昧著良心在食物中摻假,如把咸黃油冒充新鮮黃油出售、在可可里面摻雜細的褐色黏土、在茶葉里面摻上黃荊葉子等雜物。在穿衣方面,工人們經常是衣衫襤褸,特別是愛爾蘭人,他們的衣服簡直就是一塊破布,上面的補丁之多以至于根本認不清衣服原本的顏色了。在住宅環境方面,工人們居住在城市中最糟糕地區的貧民窟中。這些貧民窟排列得亂七八糟,渾濁的空氣中充滿著垃圾散發出的刺鼻氣味。許多工人或是住在昏暗得不見天日的地下室中,或是住在漏雨的閣樓上。在勞動方面,工人們被迫每天工作18 個小時。繁重的勞動使得工人們的健康極度受損。工人的孩子一般從八九歲就要開始在工廠進行每天長達14 個小時到16個小時的勞動,因此常?;加胸E病。恩格斯不僅對英國工人階級的真實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刻揭露,而且還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上指出:“工人階級處境悲慘的原因不應當到這些小的弊病中去尋找,而應當到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中去尋找?!盵8]368無產階級的貧困是資本主義社會無法避免的結構性問題,要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全人類的解放,必須以革命手段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在此基礎上,恩格斯指出,雖然工人階級飽受苦難與折磨,但它卻是一個能夠肩負人類解放重任的階級。工人階級雖然道德墮落,但卻是一個在斗爭中能夠不斷提高覺悟、不斷清除歷史加給他們的污濁、具有高尚品德的階級。[9]從恩格斯對工人階級的分析與考察來看,此時的恩格斯已然拋棄了費爾巴哈式的關于人的本質的抽象看法,正確認識到了工人階級的革命力量,逐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正義觀。

結語

綜上所述,立足于文本來看,恩格斯早期正義觀經歷了一個復雜而艱難的嬗變歷程。從最初的虔誠主義正義觀到理性主義正義觀,從理性主義正義觀到人本主義正義觀,經由人本主義正義觀最終確立歷史唯物主義正義觀。恩格斯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中,不斷反思與揚棄舊有的正義觀,為其最終確立科學的正義觀奠定了基礎。通過梳理恩格斯早期正義觀的嬗變軌跡,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正義觀的思想精髓與理論實質,也有助于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正義觀來指導、解決新時代中國社會所出現的正義問題。

猜你喜歡
費爾巴哈人本主義黑格爾
絕對者何以作為實存者?——從后期謝林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來看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對項目化學習的發展意義
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啟蒙價值*
他者的批判與實踐思維方式的創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的重新解讀
論《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哲學理論價值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看馬克思認識論的變革
科學管理理論和人本主義思想在某互聯網公司的運用
費爾巴哈宗教觀研究述評
簡述黑格爾的哲學史觀與方法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