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進“兩個先行”中構建社會全面進步義烏幸福共同體

2023-01-07 19:39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
政策瞭望 2022年8期
關鍵詞:義烏城鄉建設

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 王 健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總結推廣了“義烏發展經驗”,明確強調“必須把推進經濟發展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這為義烏高水平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了“兩個先行”奮斗目標及打造“8個高地”具體目標,其中,打造社會全面進步高地旨在全面提升社會建設戰略地位,著力開創社會建設新局面。義烏將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和深化“義烏發展經驗”,以縮小“三大差距”為路徑重塑社會結構,以實現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為目標發展社會事業,以打造共建共享型社會為導向激發社會活力,聚焦聚力“六大新標桿”,構建讓每一個義烏人都向往的社會全面進步幸福共同體。

一、對標“更高水平城鄉一體化”要求,打造城鄉融合新標桿

城鄉融合發展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義烏著力打造城鄉融合共富義烏樣板,以城鄉融合發展為重點,實施縮小城鄉差距領域省級試點,創新強村富民集成改革,建成農業“標準地”12萬畝以上,推進鎮(街道)“強村公司”全覆蓋,實現年均總收益8000萬元以上。深化農村宅基地改革,每年新增農民建房5000戶以上,農房抵押貸款規模累計達400億元以上。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施農業“雙強”行動,打造2個萬畝農業綜合園區、10個千畝“雙強”示范畈,創建成為省特色產業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先行市。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所有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探索建立“分類分擔、分級分擔、分步分擔”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加快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83.8%。實施“一鎮一策”定向扶持,推動大陳、赤岸、上溪、義亭四個鎮跨越式發展。增強鄉村振興人才引力,深入實施“兩進兩回”,引導青年回農村就業創業,實施千名鄉賢助共富行動,探索建立新鄉賢愛心基金,每年落地鄉賢招引項目10個以上。

二、對標“構建橄欖型社會結構”要求,打造“擴中提低” 新標桿

橄欖型社會結構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標志。義烏著力實施“擴中提低”行動,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優勢,拓寬“創富、擴中、托底”渠道。實施就業創業提質造富行動,加大就業指導、創業擔保等幫扶力度,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人才引育提量聚富行動,充分發揮“政府+市場”雙牽引、“學校+企業”雙培育作用,提升人崗匹配率,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50萬。實施義烏工匠提技領富行動,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開展“訂單式”“冠名式”聯合培養,促進技能人才隊伍提量增質。實施社保擴面提待共富行動,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戶籍人口參保率98%以上。實施勞動關系提升守富行動,形成“投訴—處理—化解—反饋—監管”閉環處置鏈條,構建“多元共治”的根治欠薪“大監管”工作體系。實施數字賦能提速創富行動,推進“社銀通”試點標準化建設。實施社會救助提級幫富行動,深化社會救助“一件事”惠民聯辦,拓展“14+N”救助事項,實現救助“一件事”惠民聯辦率、救助家庭關愛率、救助幸福清單送達率三個100%。更加重視幫扶救助弱勢群體,創建省殘疾人就業創業先行區,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

三、對標“一體推進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建設”要求,打造共富單元新標桿

建設共富基本單元是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義烏著力推進全市域共富基本單元建設,制定未來社區“標配+選配”場景標準,實現“標配”場景和智慧服務平臺全覆蓋。深化雞鳴山國際文化共融社區建設,建成賓王、丹溪、振興等省級未來社區10個以上。按照達標村、特色村、樣板村標準,聚焦群眾全生活鏈條、全生命周期、全過程體驗需求,分類推進全域未來鄉村建設,力爭建成省級示范性未來鄉村20個以上。深化電子商務示范村培育,推動電商村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發展。聚焦群眾高頻需求,建設政企合作、社會第三方參與、專業運營的“未來義家”智慧服務平臺,做到運營可持續、百姓真受益。實施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精準優化、系統推進風貌整治與提升,到2026年創建市級風貌樣板區21個、省級樣板區5個。

四、對標“精神富有文化先行”要求,打造文化強市新標桿

文化力量是加快推進社會全面進步的關鍵變量。義烏著力打造浙中文化高地,推進新時代文化義烏工程,打造紅色義烏、信義義烏、品質義烏、文創義烏、絲路義烏。深化“義烏發展經驗”理論研究,建好一批紅色文化長廊,建立義烏紅色基因庫,打響“真理味道、信仰之源”紅色文化品牌。加快建設橫塘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激活各領域文明細胞,“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覆蓋率達100%,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挖掘以“億年恐龍化石、萬年橋頭遺址、千年雙林寺”為底蘊的歷史文化,加快推進橋頭遺址公園建設,推動上山文化遺址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快雙林文化旅游度假區建設,打造集宗教文化、自然觀光、養生度假、禪修體驗于一體的傳統文化新地標。傳承以“孝、忠、勇、義”為精髓的傳統文化,系統研究梳理駱賓王等名人文化,續編《義烏叢書》《義烏文脈》。展示以“義烏上河圖”為內涵的商貿文化,爭創“中國商貿博物館”。融合文明互學互鑒的絲路文化,打造“一帶一路·義新歐”文化品牌,建設“中外文藝之家”文化交流平臺,推動文化出海。全面建成“五館一院一廳”“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省定二級以上鎮街文化站達標率100%,城市書房、文化驛站覆蓋率100%。

五、對標“優質均衡普惠”要求,打造教育現代化新標桿

推進教育普及普惠,才能實現教育公平。義烏著力推進城鄉教育普惠均衡,創成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穩步推進教育倍增計劃和雙百園工程,謀劃“十四五”教育項目200余項,到2025年預計新增學位16萬個以上。降低隨遷子女入學門檻,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95%。開展城鄉學?!耙粚σ弧苯Y對幫扶,每年安排15%以上的城區骨干教師下鄉,實現義務教育段城鄉教育共同體全覆蓋。打造“教育大腦+智慧學?!?,有效消除城鄉數字鴻溝,讓城鄉孩子同上一堂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嚴格落實“雙減”工作,實施“品質課堂”計劃,實現學科類培訓機構“清零”。實施普通高中分類辦學,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推進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實行教師“退出機制”,建立教師編制周轉池,加大教師人才引育,打造師德好、業務精的教師隊伍。

六、對標“全民全周期健康服務”要求,打造健康縣市新標桿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基礎。義烏著力打造“健康義烏福地、浙中醫療高地、丹溪中醫圣地、醫防融合窗口、綜合醫改窗口、數字賦能窗口”,全面提升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體系,落細落實疫情防控“七大”機制和“五快”循環,推進“無疫單元”創建,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水平。深化市校合作,加快形成浙大四院、“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國際健康醫學研究院“三位一體”建設,與浙大兒院合作共建兒童醫學中心,建成投用浙大附屬兒童醫院義烏院區,打造浙中兒童醫療中心和兒童健康服務的“國家標桿”。深入推進“三醫聯動、六醫統籌”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醫療綜合監管、現代醫院管理和醫共體建設,推進村級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改造,縣域就診率達到90%以上。關注“一老一小”,迭代“善育寶”“慢病數字化健康管理”等場景應用,深化以“醫防護”三位一體改革為重點的省嬰幼兒照護服務先行縣試點、國家農村兒童早期發展試點。全面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建設婦女兒童友好型社會。傳承創新朱丹溪中醫藥文化,推動浙江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區建設。推動“長護險”兜底保障失能群體,提高戶籍人口參保率,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建立失能失智老人社區探訪關愛制度,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20個以上、康養聯合體10家以上,護理型養老床位達到65%以上。布點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521家,實現助餐、配送餐服務城鄉全覆蓋,到2025年構建形成大社區養老服務新格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會化運營達60%以上。

猜你喜歡
義烏城鄉建設
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城鄉融合
義烏展
在城鄉互動融合中推進鄉村振興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讓城鄉學子同享一片藍天
“沒了義烏,圣誕老人可能‘失業’”——浙江義烏圣誕產品叩開世界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品質提升 讓城鄉風貌各具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