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域社會多元共治的紹興實踐與啟示

2023-01-07 19:39姚連營
政策瞭望 2022年8期
關鍵詞:契約化市域楓橋

姚連營

市域是宏觀與微觀的轉承點,是重大矛盾風險的集聚地,也是具有相對完備治理資源和權限的行政單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提升治理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市域社會治理在我國治理體系中的特殊重要性。近年來,紹興市依托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市域升級版,廣泛凝聚各方力量,積極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形成了多元主體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協同共進的生動局面,為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實踐樣本。

一、紹興建立和完善市域治理多元共治結構的創新實踐

紹興市充分發揮“楓橋經驗”發源地優勢,聚焦打造市域“前線指揮部”和基層“前沿戰斗堡壘”,在強化政治引領前提下,積極探索構建多元共治社會治理體系,主要有以下特點。

共治主體的多元化。紹興把“楓橋經驗”作為重要載體,積極探索黨組織、政府、市場、社會、公眾等多元主體合作共治的社會治理新局面,特別是高度重視發動社會組織、專業人士和普通群眾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在發動社會組織方面,鼓勵社會組織利用自身特點和專業優勢,為社區提供生活便民、矛盾調解、為老助老、扶貧幫困、健康保健、文化教育等服務。比如,新昌縣關愛老人協會開展的“若愛同·共筑夢”關愛山區空巢老人及高齡老人志愿服務項目,為180多位老人帶去長期責任幫扶制照顧。在發動群眾方面,紹興高度重視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尤其在社會矛盾調解中,重視吸納各階層、各行業、各年齡段人士等參與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如,上虞區創新推行教師、醫師、律師和公務人員、公安警員、銀行職員“三師三員”回歸鄉村活動,探索新鄉賢全面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共治體系的向心化。在社會治理多元主體格局中,必須突出黨委的核心地位。紹興繼承和發揚“契約化”共建傳統,推出“契約化”共建2.0版,建立了“支部建在小區上”、紅色物業、區域大黨委、社區互聯互動運行、未來社區數智黨建“1+5”集成工作體系,不斷強化多元共治中的黨委和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如,全市域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抓牢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切實將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業委會和物業,確保近距離解決群眾感受最深切、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捌跫s化”黨建發動了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機關事業單位參與社區共建,實現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4萬余名機關和事業單位黨員參與“兩地報到、雙崗服務”,近5000名退休黨員發揮余熱,讓黨建引領充分滲透到基層“最后一公里”。

共治格局的協同化。在黨組織層面,紹興通過“契約化”共建強化黨建引領,基本實現市域全覆蓋。在政府層面,強化各級集成指揮部作用,深化全科網格建設,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推動“楓橋式”村居創建,深化“民情日記”工作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在社會層面,發揮群團組織作用,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積極參與公益創投項目,為基層群眾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服務。在群眾層面,高度重視吸取群眾智慧、發動群眾力量,積極推動基層治理創新,通過推廣“三上三下”民主決策、“三公三有三和”治理、新時代“楓橋式”道德體系等基層治理經驗,推進各個領域系統治理、各方力量協同治理,打造紹興特色基層善治模式。

共治能力的專業化。紹興高度重視在不同平臺和載體中引進專業人才和資源。在“契約化”共建中,推動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機關和事業單位參與社區共建,一大批各領域專業化人才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在“鄉賢回歸”中,推動各領域人才發揮鄉村“領頭雁”作用,推進以“鄉土、鄉賢、鄉創,創業、創新、創意”為主體的“三鄉三創”鄉村人才生態體系。在政府購買服務中,加大對專業社工引進的支持力度,使醫療、心理、教育等與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專業領域社工常態化參與社區治理。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體系建設中,推動“兩代表一委員”和行業性專業人士入駐,探索“第三方、專業性”調解社會矛盾糾紛“紹興模式”。各縣(市、區)在引進專業力量參與社區治理上敢于突破創新,上虞區“三師三員”鄉賢回歸、諸暨市推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嵊州市大力推進“調共體”,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共治手段的科學化。2020年底,紹興出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更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計劃到2022年基本實現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體系化、全域化、指標化、實體化、數字化“五化”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紹興緊抓浙江數字化改革發展機遇,充分運用“一圖一碼一指數”技術,實施疫情精準智控,實現有序復工。在防范化解社會治安風險中,紹興積極搭建數據驅動的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平臺,實時接入全市視頻監控、人像卡口、智安單元等感知數據,實現關鍵數據一屏掌控、防控手段一網支撐、統籌指揮一體作戰,出警效率顯著提升,重復報警量明顯下降。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數字化手段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為“民情日記”配套開發的“民情通”應用場景,實現全量民意收集、全域線上辦事;開發應用集市民碼、平安碼、和諧碼“三位一體”的市域社會治理“楓橋碼”,有效提升了市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壓實了企業單位平安建設主體責任,暢通了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

二、紹興探索市域多元共治創新實踐的經驗與啟示

紹興市域多元共治社會治理模式的成功實踐具有以下幾點啟示:

堅持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紹興在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多元共治的實踐中,始終堅持地方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重視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在基層治理單元的下沉和滲透。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使多元主體避免了因不同群體利益訴求而陷入失序狀態,確保正確的治理導向和穩定的治理效能。

廣泛發動機關、企業、社團和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紹興通過不斷擴大治理主體范圍,創造性開發“契約化”共建、群團組織、志愿性團體、鄉賢回歸等平臺載體,充分調動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一方面,有利于整合配置多方社會資源,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民群眾合理表達利益訴求和參與理性協商,增強多元主體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不斷強化“以人民為本”的價值取向。多元治理主體對群眾的訴求更加敏感,能夠及時作出回應并積極采取措施?!懊袂槿沼洝焙汀皸鳂虼a”中的“和諧碼”都集中反映了治理主體對這種價值取向的不懈堅持。多元治理主體中,相當一部分主體從群眾中來,相信群眾智慧,充分信賴群眾力量,能夠認真傾聽和采納群眾建議,這非常有利于建立治理主客體之間的信任,也有利于汲取民間智慧推動治理創新。

十分重視運用系統思維和系統方法。紹興善于運用政治系統論的方法,建立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治理制度體系。無論是哪一種平臺載體、哪一項創新舉措,都存在于整體性治理框架中,充分體現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總體格局,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期試點城市建設向縱深發展的“六個一”和“五化提升”正是這種系統思維和系統方法的集中體現。

主動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推動改革創新?!皸鳂蚪涷灐薄懊袂槿沼洝薄拔逍?A”創建等都是發源于紹興的社會治理創新品牌。這些改革創新舉措之所以不斷涌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紹興市黨委、政府歷來重視培育創新土壤,有鼓勵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進入新時代,紹興緊抓全面深化數字化改革的重要契機,運用數字化手段為多元共治尋求技術支撐,進一步提升了多元治理效能,開啟了“協同智治”的新局面。

猜你喜歡
契約化市域楓橋
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以地方立法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楓橋夜泊
市域沒有局外人 治理沒有旁觀者
人大代表調解:打造西華版“楓橋經驗”
國有煤炭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發展探討
淺談國有企業契約化管理
對我國網絡人格權法律保護的思考
淺談兼具財產性質的人格權契約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