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分析

2023-01-16 03:52姚金花
科技視界 2022年26期
關鍵詞:專創融合高職

姚金花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147)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不少企業表示,高職畢業生雖動手能力強,但是獨自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不足,特別是針對市場變化的情況,應變及創新能力有所欠缺。如何提高高職畢業生的未來職業可持續發展是很多高校必須要思考的問題。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頒布,明確了職業教育的突出地位,強調要完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積極進行相關體制改革,培養符合新時代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簡稱“專創融合”)符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及職教改革的要求,研究此種教育模式對高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可以更好剖析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及兩者融合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影響機制,對尋找融合途徑以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具有積極指導作用。

1 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內涵

大學生就業能力最早是在1909年由英國經濟學家貝弗里奇提出的,這次首次指出就業能力是指個人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05年,教育學者再次提出不同的觀點,認為就業能力只是代表找到工作的能力,同時包括完成工作和實現職業生涯發展的能力[1]。目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從內涵上講,不僅僅局限于專業技能,還需考慮社會的客觀環境及大學生本身的職業發展規劃,主要包括通用能力、專業崗位能力和就業技能[2]。研究者曾結合USEM模型,Psycho-Social Construct模型、Career EDGE等模型提出,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界定為專業運用、專業創新、團隊合作、溝通協調、學習能力及自我管理等方面。這些界定結構對于大學生就業能力評估具有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就業能力是一項綜合性的評價指標,既要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和市場的發展需要,更要考慮大學生本身的職業理想與目標[3]。

3 大學生就業能力需求調查與分析

為了解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就業能力,對高職學生發放了問卷調查,有效回收問卷調查212份。在調查中發現95%以上的學生反映在工作中會遇到新的問題,并要想出應對方法。90%以上的學生認為專業創新能力在工作中比較重要,同時,86%以上的學生反映公司會根據市場的變化去開拓新的業務板塊。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市場的變化給工作同樣帶來新的挑戰,就業能力需要適應市場的變化,學生必須具有創新意識與能力去解決面臨的新問題,從而抓住新的市場機遇。在針對畢業生就業能力需求的調查中(見圖1),專業應用能力、專業創新能力排在前三位,被學生普遍認可。其他包含的通用能力如團隊協作、善于溝通及誠實守信等也尤為重要。

圖1 就業能力需求統計

4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機制

專業教育作為最傳統的教育,主要起到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的目的,是學生就業能力的基本支撐。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專業教育普遍被大家所認可,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主導力,它是學生面向社會前受到的專業啟蒙教育,對于大學生形成職業理念及職業規劃至關重要。專業理論教育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本專業領域的知識體系,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專業實踐教育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鞏固專業知識,獲取專業經驗,是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傮w而言,專業教育掌握水平是大學生就業的基礎,也是就業能力的一種直觀顯現。

創新創業教育非常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升創新意識,提高創業能力。曾經做過調查,針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不少企業不太愿意將難度程度高的工作崗位或者業務交給相關就業生,企業負責人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動手能力強,但創新能力欠缺,無法勝任靈活性強的工種。這種現象不在個數,這從一定程度上也給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與思路,應當重視學生的雙創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可以避免兩種教育的相互脫軌,也可以改變兩種教育“兩張皮”的現象,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最佳教育途徑[4]。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在高職院校的地位都很重要,但由于管理部門的歸屬不同,導致課程定位和培養目標模糊,缺少學科之間的滲透和融合。專創融合可以逐漸改變這種尷尬的境況,真正讓雙創意識、雙創理念與專業領域相結合,培養具有雙創意識與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5]。結合之前學者的理論基礎,構建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影響的結構圖(見圖2)。在專業的基礎上,開展相關創新創業教育,既可以夯實專業知識,同時也可以帶領學生了解專業領域的行業動態及變化,提升學生的知識、經驗與技術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運用、專業創新、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等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輔相成,脫離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教育難以實現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脫離了專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難以受到社會的認可。所以,要以專業教育為基礎,推行專創融合教育,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圖2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影響結構圖

5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途徑

5.1 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課程體系建設

目前,學校通過多種方式鼓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期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創業能力。其中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相關課程體系,如就業指導、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但是結合專業領域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非常少,從而導致部分學生雖有創新創業的意識,但專業基礎薄弱,專業技能不夠扎實,從而缺少相關的就業能力。建議完善專創融合課程體系的建設,在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時,可以結合具體的專業發展走向,使雙創教育更好地與專業教育融合起來。而在傳統的專業課程過程中,可以轉變教學模式,整合授課內容,重視學生素質目標的培養,將雙創理念貫穿到專業教育過程中。課程體系的貫通是促使學生走向全面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5.2 完善師資隊伍,加強師資聯動

教師在教育環節當中有著關鍵作用,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專業課教師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的指導教師雖然積極貫穿專創融合教育模式,但教師主體之間還是存在聯動性不足的問題。專業課教師比較注重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就業去向,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教師比較側重就業技巧及創業技能。這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綜合就業能力的培養,高校應當進一步加強教育師資聯動,或者鼓勵專業課教師擔任創新創業與就業的指導,加強學?!半p師型”教師的認定與培養,更好促進專創融合教育發展,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水平。

5.3 改革實踐教學模式,提升教學實踐體系

創新創業能力通常是在實踐過程中培養的,這種能力需要理論支撐,同時也需要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行動。高職院校一直比較注重實踐教學,可以在原有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下,整合資源,提高項目教學的綜合性和設計性,而不是簡單的可操作性。這其實也對學生的素質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環節,更能體現學生的思考力與團隊的協作力,從而間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此外,鼓勵高校支持學生仿真訓練,學生依托仿真虛擬平臺,既可以設計實驗方案,體驗模擬工作環境下的實際操作;同時又可以節約實驗資源,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專創融合教育的有力模式。

6 結語

專創融合教育是促進高職院校深入職教改革的有效途徑,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節的問題。專創融合教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宗旨,注重學生精神層面的培養,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能體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未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高??梢酝ㄟ^加強師資聯動,完善課程體系,改進實踐教學模式等途徑深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未來就業競爭力。

猜你喜歡
專創融合高職
高職院校專創融合課程與實踐體系建設研究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與“專創”融合式教育的實踐探索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