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高危因素

2023-01-16 07:01盧博楊波霍樂樂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固定架腕關節橈骨

盧博,楊波,霍樂樂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河南省骨科醫院 骨與關節感染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橈骨遠端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20%,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既往多采取手法復位后外固定治療,但需長時間固定骨折部位,影響腕關節功能恢復,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外固定架聯合克氏針固定術是近年新發展的橈骨遠端骨折微創療法,可有效恢復骨折部位外周組織血液供給,最大限度提升患者腕關節功能,促進腕關節恢復[2]。但臨床研究指出,盡管外固定架聯合克氏針固定術在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優勢眾多,但仍存在部分患者術后腕關節恢復不理想,影響手術預后[3-5]。因此,及早明確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相關危險因素,并針對性采取干預措施,對其恢復具有指導作用。本研究著重分析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高危因素,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醫院收治的橈骨遠端骨折6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⑴經體格檢查、X線檢查確定為橈骨下端關節面3 cm以內骨折;⑵所有患者均為初發性橈骨遠端骨折;⑶符合手術指征,可接受外固定架聯合克氏針固定術治療;⑷術前基礎疾病控制較好;⑸均于本院建卡,定期至本院復檢;⑹患者依從性良好,可配合完成術后為期6個月的隨訪。排除標準:⑴既往存在手術創傷史、手術史;⑵合并肌鞘炎、腱鞘囊腫等手部疾??;⑶合并手部神經、血管損傷;⑷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⑸語言表達功能障礙,無法自主表述手腕部異感;⑹于外院接受治療后轉至本院;⑺符合入選標準,但因個人原因無法完成者。

1.2 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判定標準

所有患者于術后6個月采用Gartland Werley腕關節評分評估腕關節恢復情況。該評分主要包含殘余畸形(0~6分)、主觀評價(0~6分)、客觀評價(0~10分)以及并發癥(1~3分)四個維度。將≥21分的患者判定為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納入恢復不佳組,反之納入恢復良好組 。

1.3 基線資料收集

在國內相關研究基礎上自行設計基線資料調查表,并結合專家意見反復修改形成最終的調查表。詢問并記錄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性別、高血壓(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6]中標準,非同日的靜息狀態下,至少兩次測得的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糖尿?。▍⒄铡吨袊?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7]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優勢手、骨折類型、受傷至手術時間、外固定架固定時間、骨質疏松(參照《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8]中診斷標準)、伴月骨凹塌陷。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高危因素,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術后6個月隨訪結果顯示,62例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13例,占比20.97%。

2.1 橈骨遠端骨折術后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恢復不佳組骨折類型、骨質疏松、伴月骨凹塌陷與恢復良好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恢復不佳組外固定架固定時間長于恢復良好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其他不同特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s,n,%)

表1 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s,n,%)

?

2.2 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表1中比較有差異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骨折類型、外固定架固定時間、骨質疏松以及伴月骨凹塌陷)并賦值(賦值說明見表2);將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作為因變量,恢復不佳賦值為“1”,恢復良好賦值為“0”。建立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開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時間長、骨質疏松以及伴月骨凹塌陷是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影響因素(OR>1,P<0.05,表 3)。

表2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3 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Logistic回歸分析

3 討論

外固定架聯合克氏針固定術是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一種微創治療方法,適用于包括關節面嚴重粉碎、鋼板無法維持有效固定的C3型骨折在內的大多數橈骨遠端骨折,但在臨床應用中發現部分患者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理想,未達理想治療效果[9-10]。相關研究指出,腕關節是人體最靈活、活動范圍最廣泛的關節之一,生活中大量的精細化操作需要腕關節配合才可以完成,腕關節受損患者其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11]。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隨訪62例中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13例,占比20.97%。提示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不甚滿意,及早明確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高危因素十分必要。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得出,開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時間長、骨質疏松以及伴月骨凹塌陷是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⑴開放性骨折:一般而言,開放性骨折患者所承受的創傷相對更大,對腕部神經組織以及腕骨的正常排列影響更嚴重,不僅延長術后功能恢復時間,還具有較高的關節不穩發生風險,從而導致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12]。建議臨床可于術前先做好保守治療,穩定患者臨床癥狀,并于術后加強骨營養以及綜合康復訓練,促進腕關節功能的恢復;⑵外固定架固定時間長:外固定架雖可有效維持患者腕骨正常排列,但若固定時間過長則可能引發應力遮擋,導致患者骨量下降。并且外固定時間越長采取腕關節功能訓練的時間也相應延長,不利于腕關節恢復[13-14]。對此,建議臨床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盡可能縮短術后外固定架固定時間,并指導患者及時做好機體骨代謝相關指標的檢測,利于腕關節功能恢復;⑶骨質疏松:骨折疏松的患者骨量相對較低,不能維持原來骨骼剛度,并且橈骨遠端骨皮質質量較差,易造成術后復位丟失,從而延長患者恢復時間,導致術后恢復不佳[15-16]。對此,針對骨質疏松除了采取必要的手術治療措施,還需在術中強化內固定的牢固性,并在術后加強骨營養,控制骨質疏松的發展;⑷伴月骨凹塌陷:月骨凹占到整個橈骨遠端關節面的50%以上,是腕關節載荷的中軸,而伴月骨凹塌陷的患者不僅會嚴重影響腕關節的正?;顒?,還具有較高的術后復位丟失風險,不利于腕關節恢復[17]。建議臨床對于此類復雜性骨折,可于術前制定針對性手術方案,并交由經驗豐富的資深醫師處理,盡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開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時間長、骨質疏松以及伴月骨凹塌陷是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不佳的高危因素。因此,術前做好保守治療,穩定患者臨床癥狀,并制定針對性手術方案,術后縮短外固定架固定時間,加強骨營養,控制骨質疏松的發展,可有效促進腕關節功能的恢復。

猜你喜歡
固定架腕關節橈骨
帶血管蒂橈骨瓣逆行轉位治療舟骨骨不連12例
研究多層螺旋CT聯合核磁共振成像應用于腕關節損傷的影像診斷價值
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應用T型鋼板治療的效果探討
常用脛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學性能測試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累及腕關節MRI表現及其分布特點研究
寒濕痹阻及濕熱痹阻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腕關節MRI表現的相關性研究
無天于上2035(一)
KD407:懸掛器
高頻彩超與磁共振成像對類風濕性腕關節早期病變的診斷價值分析
Y型小骨鎖定鈦板治療橈骨頭骨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