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工匠精神”培養研究

2023-01-20 18:53陳品品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乘務工匠精神工匠

陳品品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在進行研究時,筆者首先通過“中國知網”這個全球性的數據平臺進行相關文獻的檢索,截止2019年2月24日23:00,以“工匠精神 高職”進行檢索,得到1929條結果,以“工匠精神 旅游”進行檢索,得到359條結果,以“工匠精神 酒店”進行檢索,得到41條結果,以“工匠精神 空中乘務”進行檢索,得到1條結果。目前在高職教育中對工匠精神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思政教育和理工科教育方面,對空中乘務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研究還是鳳毛麟角,還有很多研究空間。本文希望通過對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工匠精神”培養的探究,既可以拓展目前的研究空間,也能為空中乘務專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

一、“工匠精神”的提出

關于工匠,可以追溯到離現在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人類出現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出現了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的工匠,隨著社會的發展,工匠的種類越來越多。

在傳統的觀念中,“工匠”指的是具有純熟的技藝,能打造出精美的產品,憑借精準的掌控能力把握勞動的整個過程的人。此時的“工匠精神”指的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一絲不茍。也正是這精神孕育出了無數影響深遠的發明創造和燦爛的時代文明,比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暢銷世界各地并成為中國標簽的絲綢、茶葉、瓷器以及雖然風格迥異,但都美輪美奐的古建筑,時至今日依然吸引著無數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大幅提升,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的各行各業也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物質材料日益豐富,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多彩,也推動著社會觀念的改變,速度開始成為社會的主旋律。很多行業都把速度放在了發展的第一位,也影響了一批想“一夜暴富”的人。隨之,復制和“山寨”商品逐漸充斥著市場,各中良莠不齊服務行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憑借低廉的價格,“山寨”產品一時“大放異彩”,各色大大小小的服務行業也都吃到了時代紅利。但發展的巨輪從不會停止,經濟全球化迎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品牌與品質成為競爭中取勝之道。曾經的“山寨”之都深圳華強隕落之快,令人咋舌;同在深圳的華為,精心耕耘多年,現在5G技術世界領先;“海底撈”憑借超一流的服務質量執行業之牛耳。數百年前,我們的民族慘遭欺凌,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立志崛起,歷經數代、無數工匠拼搏、奮斗,“大飛機之夢”“高鐵之夢”“航母之夢”終于一一實現,事實證明:新時代依然需要“工匠精神”。我們還有大大的“中國夢”要去實現,時代也在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在治國安邦的文件中,也是將“培育工匠精神”訴求上升到國家意志的層面上,的確讓人耳目一新,也躋身“十大新詞”。

新時代“工匠精神”具有更加豐富的含義,其核心在于不僅把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而且樹立對工作的敬畏、對事業的專注、對責任的擔當、對質量的執著、對完美的追求,并將這些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1]。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職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它是國民教育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技能型專業人才,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2019年1月24日公開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

隨著加入WTO, 我國民航運輸市場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民航大國,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行業的快速發展急需大量的高素質服務人才。高職空中乘務專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還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亟待解決。

(一)教師隊伍不合理,影響“工匠精神”的培育

要想培養“工匠人才”,首先就必須要有好的師資隊伍。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現狀卻令人堪憂,雖然提倡“雙師型”教師并按這個標準來建設,但實際上很多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在企業磨練過,即使有的教師具有教師資格證和專業資格證書,但并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能型”教師。這樣的老師只能從事理論課程的教學,但對于高職這種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院校來說,需要的是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都很強的真正的“雙師型”教師。

目前,由于空中乘務專業的特點,很多空中乘務專業教學理論脫離實踐,缺乏足夠的技能實訓。很多學校只能夠開展基礎理論課程教學,很多實踐課程因聘不到好的老師而停開或隨便找個老師湊合開,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畢業后難以快速適應發展變化。

(二)空中乘務學生認識不到位,阻礙“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方面,一提到“工匠精神”,很多學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德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國人對于這些國家的商品的認可度也是異常之高,認為我們國家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工匠精神”。其實我國是“工匠精神”的鼻祖,否則,怎么會有五千年燦爛的文明?由于盲目追求速度和利益,發展目光不長遠,意識認識落后,導致了很多企業及個人缺乏對“工匠精神”的認識及認同。另一方面,很多學生還認為“工匠精神”是制造業和手藝人這些行業需要具備的精神,工匠只能打造物品,不能打造精神,所以空中乘務專業并不需要“工匠精神”,其實并不然,空中乘務專業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客戶展開的,客戶的體驗和滿意度是衡量其業務水平的重要標準。熟練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可以使空中乘務人員能夠從容地應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恰當地處理乘客的各種需求。正因如此,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加強工匠精神的培育,對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全社會工藝技術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有一些同學認為,作為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并不需要培養職業精神,只有畢業之后進入工作崗位才有必要培養職業精神?!邦A則立,不預則廢”,提前建立高度的職業觀念,有助于快速適應社會與職場,這樣才有可能有一個好的職業生涯。

三、高職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對策

(一)要營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諺語充分說明了環境對人的重要影響,學校的環境也即學習氛圍對學生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學校首先要利用校園這個重要渠道來發揚和傳播“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方面,使學生具有愛國情懷,堅決擁護黨和國家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同時融入專業特色和職業精神,營造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F在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學生多為00后,他們中也有很多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被寵,動手能力差,不喜歡吃苦,讀高職也就是為了混畢業證,并沒有什么職業規劃和職業期待,更談不上職業敬畏和熱愛,所以必須通過學校教育使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職業觀;同時也要讓學生正確全面了解并認識自己的專業,可以采用以下手段:一是做好“新生第一課”,可以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天就進行專業介紹,擺脫對空中乘務專業的認識誤區,有些家長或學生就認為空中乘務專業將來就是做空姐、空少的,要干的是“錢多活少”的好工作;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認知,空中乘務人員是服務人員,核心的工作就是通過自身的技能為乘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工作,幫助學生了解空中乘務專業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要求,幫學生樹立把優質的服務做到極致就是空中乘務專業的工匠精神;二是可以在教學樓的走廊和教室里粘貼空中乘務專業和“工匠精神”的宣傳資料、海報,既可以方便大家隨時了解信息,又讓大家時刻感受到“工匠精神”;三是可以舉辦學習成果展示、職業技能大賽以及體現“工匠精神”的辯論賽等活動,從而在學生中營造“重服務重技能”的校園氛圍。

(二)改革課程設置

“工匠精神”要求空乘人員首先必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在服務過程中能夠做到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旅客,如果沒有設身處地為旅客著想的服務理念,就無法在看似簡單而枯燥的重復勞動中獲得快樂和幸福,沒有正確的職業素養,無法在長期的對客服務中尋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只有真正擁有“助人為樂”精神的工作人員,才能熱愛服務工作,才能在服務中不斷鉆研如何提高服務品質,才能在服務性工作中為賓客提供“工匠”級的服務產品[3]。因此,高職空中乘務專業應該增加素質教育課程,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是可以增設《大國工匠》《中國工匠故事》等思政課程,將生活中的工匠文化和各行業內的能工巧匠故事引進課程,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工匠精神在國家和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促使學生思考自己應怎樣才能向榜樣靠攏。二是可以增設一些相關的專業課程,比如開設“民航服務人員化妝技巧”讓學生認識到精致得體的妝容是對旅客最基本的尊重;開設“民航服務禮儀”可以培養學生的站姿、走姿、蹲姿及對客服務時的禮儀禮節,以彬彬有禮的言談舉止向賓客提供服務;還可以開設“民航服務心理”,在了解旅客心理的基礎上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服務,可以使毫無感情的標準化服務變成更有人情味的個性化服務。這些專業素質課程的開設能夠從不同角度讓學生了解空中乘務人員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和服務精神。

由于專業的特殊性,空中乘務專業教學實踐需要模擬客艙、模擬候機廳及模擬安檢室等專業實訓室,這些設施設備價格昂貴,很多高職院校并不具備這些條件,所以目前很多高職空中乘務專業的課程依然是以理論課為主,實踐課程較少。學生對理論課沒興趣,也沒有機會進行專業實踐,更談不上專業技能的熟練掌握了。因此,高職院校要想方設法地進行課程改革,減少理論課比重,提高實踐課的比例。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工匠精神”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理論階段,要與實踐相結合,學??梢园才艑W生到相關企業觀摩實習,實踐出真知,在實際工作中領悟“工匠精神”的真諦[4]。高職院校在生源、師資及課程設置等方面具有優勢,而企業在資本、技術、知識、設備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優勢,所以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及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比如可以與航空公司進行“訂單式培養”,學生前兩年在學校學習理論課,第三年可以去航空公司實習,實習期間通過面試就可以試飛,拿到畢業證就轉正上崗,這樣既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也很好的解決了航空公司人員需求。

(四)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高質量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要想培養出工匠型人才,就必須加強高職空中乘務專業教師的素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開拓高職空中乘務專業教師的視野,使他們能夠準確了解并把握“工匠精神”,成為“工匠精神”落地的實施者和監督者。要改變教師教學觀念固化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比如采用“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比如可以生動地向學生講述新津春子這個機場保潔員是怎樣成長為“國寶級匠人”,并讓學生討論要成為空中乘務行業內的匠人應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及打算如何做。

二是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要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一方面本專業應該有計劃地引進具有行業企業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增加“雙師型”教師比例;另一方面要鼓勵和支持專職教師到校外實訓基地掛職鍛煉,參加一些技能培訓等,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使教師成為真正的“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為工匠人才的培養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工匠精神”已經成為國家和企業穩固發展的基石,高職空中乘務專業雖然目前在人才培養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只要我們正視問題,落實好各項具體措施,就能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從業者,能培養出優秀的“工匠”。

猜你喜歡
乘務工匠精神工匠
地鐵乘務排班計劃優化的最短路快速算法
90后大工匠
工匠風采
高速動車組司機乘務交路優化編制方法
工匠神形
高職院??罩谐藙沼⒄Z教學實踐研究
高??罩谐藙諏I制服設計研究
工匠贊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