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藝術人類學角度來談方南苗族亮布工藝中的智慧嬗變

2023-01-21 06:03胡瑞波董建輝杜沂倩
貴州民族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藍靛苗族服飾

胡瑞波 董建輝 杜沂倩

(1. 廈門大學 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福建·廈門 361005;2. 貴州師范大學 國際旅游文化學院,貴州·貴陽 550001;3.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 藝術學院,貴州·惠水 550699)

馬林諾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指出,庫拉圈內每個交換細節和舉動都有一套嚴格規定的傳統交換細節,是一種交換過程比較完善且精細的公共巫術儀式[1]。對于方南苗族亮布而言,亮布不僅制作工藝繁多,而且能夠驅蚊防蟲,多用于苗族服飾盛裝的制作和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2]。亮布不僅是當地人適應農耕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協調的產物[3]。亮布作為方南苗族極具特色的傳統工藝,不僅具有防寒御暖的功能,而且蘊含了祖先崇拜等豐富的文化信息。同時,亮布不僅是方南苗族服飾的符號系統,也是界定族群和亞族群的標志。從服飾的實用性來看,亮布服飾既不透氣也不好穿且固色度也不佳。那為什么當地人還那么熱衷于亮布的制作,這與方南苗族共享的集體記憶有著密切的聯系。文化記憶理論認為,在一個社會群體中,身份認同須借助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的產生主要依賴于一種社會和文化現象[4]。集體記憶包括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兩者都需要借助文化符號來建構,強調集體記憶產生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集體記憶也即交往記憶。文化記憶理論強調的三個核心問題:“誰在記憶”“記憶什么”和“如何記憶”成為了探索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的內在邏輯[4]。苗族亮布工藝之所以能夠延續到今天,這與其背后豐富的集體記憶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苗族社會中各類人生禮儀、節慶活動和宗教的儀式性活動都與集體記憶密切相關。因此,研究亮布工藝中的多重因素,分析亮布制作過程中承載的集體記憶,可以充分地認識集體記憶在建構民族身份認同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方南苗族亮布制作工藝的文化表征及智慧

(一) 方南苗族亮布工藝中的人生禮儀

人們日常生活中通常會遵循一定的社會規則來進行社交活動,通?!岸Y物”需要借助“物”這個實體來維持個人的關系網絡[2]。在方南苗族社會的親屬關系中,越靠近中心,越需要“物”的形式來維持。通過不同親屬關系中“物”的維持,構成整個社區關系網絡井然有序地開展的重要環節。在方南苗族那里,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與亮布工藝密不可分。人生中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及其重大角色轉變都與亮布制作息息相關。亮布工藝中隱含了當地人的集體審美、傳統智慧、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體現了方南苗族共享的集體記憶。集體記憶的核心為“誰在記憶”“記憶什么”和“如何記憶”三個方面的問題?!罢l在記憶”回答的是方南苗族通過亮布工藝以及把亮布作為禮物交換,傳達民族共享的集體記憶?!坝洃浭裁础被卮鸬氖橇敛脊に囯[含了方南苗族艱難的遷徙歷程和對祖先的眷戀?!叭绾斡洃洝被卮鸬氖欠侥厦缱逶诮粨Q過程中,人們通過相互贈禮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為此,在施洞趕集時,經常能夠看到“以物易物”的場景,從該文化現象來看,與馬林諾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談到的“庫拉”相似,在特羅布里恩群島中,人與人之間通過交換貝殼臂鐲和貝片項圈的形式來維系雙邊關系。從這個文化現象來看,亮布工藝的制作不在于工藝本身,而在于工藝中隱含的文化信息,即作為交換禮物的形式存在。通過亮布的制作,有利于加強親屬之間的聯絡和減輕鄉土社會中各類人情世故的經濟壓力??梢?,禮物交換對于維系苗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起著媒介作用。在苗族社會中,手藝精湛與否,常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心靈手巧不僅能夠使女性贏得在社會中的地位,而且對于整個家族來說也值得驕傲。為此,將制作精細的亮布作為禮物贈送,不僅能夠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且對于贏得社會地位和鞏固社會關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從方南苗族的人生禮儀上來看,生老病死作為人生重要的環節,在這些重要的社交場所中,亮布始終伴隨其中,成為該支系共享的集體記憶。具體來看,第一是出生禮,當新生兒出生以后,在滿月酒當天需要給滿月的小孩穿上亮布服飾,并佩戴繡有集體記憶與徽記的帽子,其寓意為孩子成為該族群新成員。第二是成年禮,該儀式活動不太明顯,只有在姊妹節和龍舟節等節慶中隱約能夠看到。節日期間,青年男女通過身著亮布服飾展示自我,標志著他們已經成年,并能通過此類活動尋找其意中人。第三是婚禮,為人生最美好和最盛大的儀式活動。結婚當天,對于新郎來說,要穿著亮布制作的服飾,腰部系有銀飾裝飾的織錦腰帶。對于新娘而言,無論從服飾的穿著還是銀飾的佩戴都較為復雜。著裝需要頭戴鳳冠和身著紅色的苗族盛裝,并配以十到二十斤不等的苗族銀飾。從這個過程來看,完成整個婚禮的過程,需要經歷訂親、接親和回門等儀式,這些儀式都需要身著亮布服飾。第四是葬禮,老人去世時身著亮布服飾成為了與祖先團聚的標志符號。苗族亮布服飾作為代際傳承的文化實體,不僅體現了傳統的延續,而且呈現經典的再創造,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對培育新人、塑造人格和凝結人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 方南苗族亮布工藝中的各類節慶活動

格爾茨指出“文化概念實質上是符號學的概念,文化呈現出大量可感知的符號,其符號塑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民族文化體系并不都是抽象思想,而是與之相適應的象征符號”[4]。對于方南苗族而言,每年農歷三月十五姊妹節期間,女性在精心打扮后參加游方和跳木鼓舞活動。游方時,每個村寨組建一支隊伍身著相同的服飾參加游方活動。為此,文化符號的差異性成為各村展示特色文化和精神氣質的標志。在聚居區跳木鼓舞時,大家以木鼓為中心跳舞,靠近木鼓越近的人群年齡越?。ㄗ钚〉?~5 歲),靠近木鼓越遠的人群年齡越大(最長的90歲以上),形成從少到老依次排序的文化符號?;诖?,亮布服飾呈現的樣式劃分不同年齡階段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同時,手藝高超的女性往往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熱門話題。對于手藝精湛的婦女而言,農耕往往只起到了輔佐的作用,手藝成為其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同時,手藝好的婦女能夠為女兒準備精美嫁妝并減輕經濟壓力。對于龍舟節而言,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舉行的龍舟節,相對于姊妹節而言,龍舟節體現了男性的主場特性。龍舟節比賽時,男性必須身著亮布服飾,寓意著風調雨順、去禍消災、贏得比賽的美好愿景。同時,男性身著新的服飾也有利于維持村寨的影響力和避免不必要的指責。對于男性而言,亮布服飾需求一年中少則三到五套服飾,多則十套服飾。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亮布服飾成為了剛需。同時,對于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有序運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方南苗族亮布工藝制作步驟及其智慧

(一) 藍靛制作過程

方南苗族服飾承載了共同的文化記憶、共同的民俗禮儀和共同的物質文化等因素,尤其是亮布制作技藝承載了方南苗族共享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表達,構成了族群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喚起族群記憶的基礎[7]。藍靛制作工藝復雜且步驟繁多。從制作步驟來看,藍靛的制作包括收割藍靛、浸泡藍靛、過濾藍靛、加入適量的石灰制作藍靛、沉淀藍靛的過程。第一步是收割藍靛。當地每年能夠收割三次,每次收割需要離地五至十厘米以便于藍靛再次生長。第二步是浸泡藍靛。將清洗后的藍靛放置在桶內浸泡。此時,藍靛經歷變綠、逐漸加深到藍色的變化過程。第三步是過濾藍靛。將泡好的藍靛進行過濾,并將植物殘渣運回田地中作為化肥使用。第四步是藍靛制作需加入適量的石灰并不斷攪拌,從而使藍靛逐漸變為藍色。第五步是沉淀。即將制作好的藍靛放置陰涼處讓其沉淀為藍靛泥。當地藍靛的制作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環節,也是物質文化研究的對象,在其過程中,通過與其他民族不斷地交流交往交融與互動中逐步形成了族群認同的標志。藍靛制作承載著特殊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表達,在與多民族的交往與互動過程中,當地的藍靛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基因,又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表達,逐步形成了“我群”區別于“他群”的標志。

(二) 染缸、染布與錘布

霍布斯鮑姆和蘭格《傳統的發明》 中表明,“傳統”對于彰顯身份、塑造記憶予以創造和發明的事實,“傳統”的內涵隱含了權威性和歷史正統性。當傳統作為文化限定詞時,其內涵不斷拓展為空間上的疏遠感,而且逐漸賦予了時空特征的認知[6]。就染缸制作而言,首先,當地婦女需要到山上尋荊條草本植物和桐子果實混合燒成灰,并加入少許石灰攪拌均勻后過濾。其次,加入合適比例的藍靛和米酒,并置入過濾的草木灰水完成起缸。就亮布工藝而言,第一,亮布制作需要反復經歷3次浸染和捶布的過程。第二,第四次捶布前,需將牛皮切成小塊用高壓鍋燉煮,其后,將捶好的布平鋪,舀牛皮水均勻地涂抹在布料上并按需取量。第三,第五次捶布將虎杖樹(根部)、薯莨(塊莖)、金櫻子(根部) 等植物熬制成棕紅色,熬成汁水過濾后涂抹并晾曬。第四,再次重復上述工藝和再次完成第六次和第七次捶布并晾曬。最后,蒸布,通常在甑子底部放置干稻草、紅辣椒、芭茅草、紅雞冠花等植物,主要目的是讓布變成暗紅色[3]。亮布服飾整個制作過程不僅繁瑣復雜,而且穿起來既生硬也不舒服,但當地人還是堅持傳統的亮布制作工藝,這與服飾的文化象征符號密不可分。對于亮布而言,其服飾不僅隱含了當地人重要的人生禮儀、節慶活動和集體智慧,而且彰顯了苗族共享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表征。在重要的社交場合中,無論女性還是男性都需要身著亮布制作的苗族服飾,由此,亮布服飾成為了當地人的剛需。照此邏輯,亮布服飾成為每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亮布服飾的穿著成為了方南苗族固有的思維定式和處世方式。同時,亮布服飾搭建了當地的共同的意義之網,只要有一個人不按照這個規則來進行活動,整個社區的人群都會感到不適,從而會引來眾多人的指責和另眼相看。因此,亮布制作工藝成為當地習以為常的文化現象。

三、方南苗族亮布工藝的文化表征與嬗變

(一) 藍染工藝

方南苗族藍染工藝強調文化與生活主體的關聯,并能將其工藝的嬗變置入具體的歷史和社會語境中加以考察。藍染工藝強調文化變遷與主體生活的關聯度,揭示藍染工藝的文化變遷和傳承的接續關系,并對變遷后的文化現象有針對性地做好詮釋,從而不斷挖掘傳統工藝中的智慧。方南苗族婦女就地取材的循環利用,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藍染工藝之所以能夠延續到今天,與當地人適應自然環境、共同的物質生產、共同的祖源記憶和共同的文化表征是不可分割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藍染工藝不僅具有“物”層次的含義,而且對于凝聚族群內部團結,維持族群共有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诖?,隨著方南苗族與其他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與互動速度的加快,礦物染料的逐漸滲入推動了當地藍染工藝的嬗變。礦物染料的介入雖然不環保,但降低了亮布工藝的制作成本,推動了亮布工藝在當地的普及力度。實際上,礦物染料的快速介入,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而且能夠將當地婦女從繁雜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同時,也有利于降低藍染工藝的生產成本和人情往來的成本。由此來看,礦物染料的介入不僅有利于增強亮布工藝的傳承和傳播,而且有利于亮布工藝在新的語境中散發新的魅力。

(二) 手工捶布向機器捶布的轉變

手工捶布向機器捶布轉變是一種趨勢。從亮布制作過程來看,手工捶布具有耗時多和捶布效率低的特點,而機器化具有耗時少和效率高的特點。通常來看,手工捶布每天能夠捶2~5卷布,而機器制作每天則能夠輕松完成10~15卷的捶布任務,可見,機器化生產提高了捶布的效率。田野調查時發現,手工捶布向機器捶布轉變成為了時代的潮流。同時,也是當地人根據自身環境的變化而作出的調整。就機器捶布而言,捶布機的類型較多,常見的有雙錘、單錘、小錘、大錘等,價格均在2000元到3500元之間,低廉的價格有利于提高捶布機在當地的普及力度。顯然,手工捶布向機器捶布轉化不可逆轉,機器捶布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將當地人從繁雜的捶布中解放出來且絲毫不影響捶布的效果。值得強調的是,亮布制作的關鍵不在于機器和手工的問題,而在于亮布光澤度和平整度的問題。由此,手工捶布向機器捶布過渡,爭論的焦點不是手工或機器的問題,而是亮布文化基因的問題。照此邏輯,工業化的今天,亮布捶布工藝中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場域、方式、主體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同時,工藝也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嬗變的過程中,不斷充實和豐富,并逐步沉淀為當地共享的集體記憶。

(三) 傳承方式

亮布工藝在方南苗族社會中對于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人生禮儀還是重大節慶活動,亮布工藝不僅扮演著商品屬性和身份認同的雙重角色,而且也有利于增強社群內所有成員共同的歷史記憶和集體智慧的延續[6]。隨著信息傳播速度逐漸加快,尤其是互聯網、微信、抖音等平臺的介入,使方南苗族接觸外面的新鮮事物更為方便快捷,并深刻影響了亮布制作和傳承方式的變化。亮布制作對于維系方南苗族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承載共享的集體記憶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亮布工藝不僅具有上述功能,而且快速向娛樂化和功利化轉變。實際上,這種轉變是當地人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變化的產物。對亮布工藝的保護和傳承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對亮布工藝進行生產性和區域整體性保護,并對其工藝中隱含的傳統智慧、族群記憶和厚重的文化信息進行挖掘和整理。理清亮布工藝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剖析亮布服飾對當地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其次,傳播亮布服飾的文化內涵。從亮布整個制作過程來看,無論是草木灰燒制,還是藍染的制作無不體現了古人的智慧,這種循環利用且無污染的制作方式被當地人代代相傳,并逐漸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逐漸成為本民族和本支系的文化符號象征。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挖掘內部豐富的文化信息,包括生態觀念、當代智慧,有利于促進亮布工藝走進當代生活。再次,與現代生活結合創作,實現傳統亮布工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加強當地人的教化功能,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中呈現。針對方南苗族重大節慶活動,如龍舟節和姊妹節等活動要堅持政府主導和社區參與的形式,不斷地為傳統節慶增強傳承后勁。與此同時,保護好、傳承好和發展好傳統工藝,將亮布工藝的文化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

四、結語

方南苗族服飾中的亮布工藝對于凝聚共享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表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剖析其服飾各要素中的文化符號,研究亮布工藝中的人生禮儀、節慶活動和生產生活實踐,結合觀念信仰、社會組織和物質生活方式,可促進其服飾在新的語境中散發新的生命力。對于相關的從業人員而言,亮布工藝作為許多財產中的一項,如何傳承和發展并實現其工藝的“增值”,與傳承主體的態度、選擇和實踐密切相關。為此,亮布工藝承載了方南苗族共享的集體記憶,在新的語境下其結構功能、時空秩序與主體關系的嬗變,為其服飾走進現代生活創造了條件。亮布工藝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通過與其他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與互動,并廣泛地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逐步形成了區域特色鮮明的文化符號。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亮布工藝搭建起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承載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歷史記憶和族群認同。挖掘亮布背后豐厚的文化價值和當代智慧,有利于強化文化持有者彼此間的認同。

猜你喜歡
藍靛苗族服飾
以歌為家——在滬苗族務工婦女的音樂生活
藍靛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動物“闖”入服飾界
藍靛果的酶解工藝優化及抗氧化特性研究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雪人的服飾
藍靛金箔,歷久彌珍(中國畫)
藍靛種植增收調研報告
苗族老照片
苗族蘆笙制作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