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撫觸配合藍光照射在黃疸新生兒干預中的效果觀察

2023-01-23 06:55李冬梅鄧立霞
婚育與健康 2022年23期
關鍵詞:藍光照射

李冬梅 鄧立霞

【摘要】目的:探討在黃疸新生兒干預期間,為其提供母親撫觸配合藍光照射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我科室2020年1月—2022年3月接診的黃疸新生兒64例,按照隨機數字排列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2例,藍光照射)與觀察組(32例,母親撫觸配合藍光照射),對比干預7d后兩組患兒黃疸指數、膽紅素水平變化。結果:干預7d后,觀察組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水平測定結果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母親撫觸配合藍光照射可更好地改善黃疸新生兒黃疸指數、膽紅素水平。

【關鍵詞】黃疸新生兒;母親撫觸;藍光照射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maternal touch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neonatal jaundice intervention

LI Dongmei, DENG Lixia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Dezhou Hospital, Dezhou, Shandong 25301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aternal touch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of neonatal jaundice.Methods:64 cases of neonates with jaundice receiv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20 to March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arrangement method,the control group(32 cases,blue light irradi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32 cases,mother touching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The changes of jaundice index and bilirubin levels in the two group were compared after 7 days of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7 days of intervention,the jaundice index and serum bilirubin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Maternal touch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can better improve the jaundice index and bilirubin level of neonates with jaundice.

【Key?Words】Neonates with jaundice; Mothers touc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根據臨床實踐成果發現,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之后的第一周時間內表現出非常顯著的黃疸癥狀,其中早產兒的發病率達到了80%,而足月兒的發病率達到了60%[1]。臨床中普遍表現出非常突出的黏膜、鞏膜、皮膚以及其他組織黃染等。生理性黃疸通常會在新生兒出生后2~3d時間內出現,并且在4~6d的時間迅速達到峰值,但在7~10d往往會逐漸消失,早產兒的持續時間相對更長[2]。相較于生理性黃疸(出生后24h內),病理性黃疸發展速度相對更快,并且程度也更為嚴重,血清總膽紅素可達到205μmol/L以上。以往對病理性黃疸患兒的治療,主要以藍光治療為主,盡管能夠達到較好的臨床效果,但對患兒黃疸指數以及膽紅素水平的影響效果并不顯著[3]。為此,結合黃疸新生兒的特點,提出積極有效的干預方案非常關鍵,以便幫助患兒更好地控制黃疸指數和膽紅素水平。母親撫觸能夠給予新生兒神經刺激,從而增強胰島素、胃泌素等激素釋放,強化胃腸道蠕動和食物的吸收能力,幫助排便,改善膽紅素重吸收問題。為此,我科室結合黃疸新生兒的特點,提出了母親撫觸聯合藍光照射的護理干預方案,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科室2020年1月—2022年3月接診的黃疸新生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根據《實用新生兒學》中關于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診斷標準進行確診;②妊娠階段未服用過任何特殊藥物;③胎齡37~42周;④產婦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家族遺傳疾病史的患兒;②合并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兒;③合并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兒;④娩出后表現出重度窒息的患兒;⑤表現出先天代謝性疾病的患兒。根據上述標準,本研究共納入黃疸新生兒64例,按照隨機數字排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2例,女孩11例,男孩21例,年齡37~42周,平均年齡(38.77±1.41)周,出生體重1~3kg,平均體重(2.74±0.58)kg,Apgar評分6~9分,平均評分(8.14±1.03)分,其中新生兒感染10例,生理性黃疸16例,新生兒溶血6例;觀察組32例,女孩13例,男孩19例,年齡37~42周,平均年齡(38.61±1.52)周,出生體重1~3kg,平均體重(2.77±0.61)kg,Apgar評分6~9分,平均評分(8.22±1.11)分,其中新生兒感染11例,生理性黃疸14例,新生兒溶血7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為患兒提供常規的藍光照射治療干預,具體實施方法:采用新生兒黃疸治療儀,將光管調整到與患兒相距33cm的位置,并將新生兒放置到藍光箱中以便其能夠接受照射治療。在實施治療期間,新生兒需要保持裸體,為其佩戴好眼罩加強對眼睛的保護,同時包裹尿片保護會陰部位,持續進行24h的照射。在實施藍光照射治療期間,注意對患兒的體溫進行測量,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以及全身情況。在進行喂養期間,需要重視食物的衛生化處理,以達到對口腔感染的有效預防。在整個過程中,注意保持動作輕柔,以免發生嘔吐和溢奶等情況。同時對保溫箱的溫度進行調控,促使新生兒的舒適度得到有效提升。

1.2.2 觀察組:為患兒提供常規藍光照射治療的同時,在出生后第2d為患兒提供母親撫觸護理,具體實施方法:(1)環境調整:將室內溫度調整為25℃~28℃,將門窗關好,避免有風進入,以防母嬰體溫流失;采用屏風或者床邊圍簾進行遮擋,給予產婦隱私保護。(2)袋鼠式接觸:在進行常規護理后,引導產婦將體位調整為半臥位,將床頭稍微搖高30~60°,高度主要以母親感覺到舒適為宜;將赤裸的新生兒以俯臥的方式放置于母親裸露的乳房之間,可采取半傾斜位或者平行位,目的是確保新生兒與母親能夠最大化接觸皮膚;在新生兒的背部和身體后面覆蓋醫院的嬰兒毛衣與毯子。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新生兒的安全,指導母親以一只手將新生兒的臀部輕輕托住,另一只手放置于新生兒的背部,避免新生兒出現滑落情況。(3)母親撫觸:在充分接觸后,指導母親按照護理人員的要求對新生兒進行充分撫觸,每日1次,每次需持續15min左右。以雙手拇指向兩側對新生兒臉部額中心進行撫觸;以雙手拇指向新生兒的下巴、人中以及眼窩進行撫觸;以雙手放置于兩側肋緣部位進行胸部撫觸;以一只手對新生兒上臂實施按壓,并對腕部作出輕柔的推壓,接著以拇指指腹對腕部進行輕輕地按摩;手指尖以順時針的方向對新生兒的腹部實施按摩處理;對新生兒從大腿到踝部的方向進行輕柔撫觸,接著對腳踝以及足部實施按摩;雙手從頸部逐步向下實施撫觸,手指尖以非常輕柔的方式對兩側的脊柱肌肉進行按摩。

1.3觀察指標

1.3.1 黃疸指數:對患兒接受干預前與干預7d后的黃疸指數進行統計,采用黃疸測量儀對患兒的黃疸指數實施測量。

1.3.2 膽紅素水平:為患兒接受干預前與干預7d后的血液進行采集,并測試其血清膽紅素水平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黃疸指數測定結果比較

兩組患兒干預前與干預7d后的黃疸指數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7d后,兩組患兒的黃疸指數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測定結果比較

兩組患兒干預前與干預7d后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7d后,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測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由于病因具有較高的復雜性,若新生兒黃疸并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那么就會逐漸發展為病理性黃疸,同時其血清膽紅素水平也會隨之升高,甚至在超過了205μmol/L時,致使患兒的神經系統受損嚴重,甚至還可能形成不可逆的損傷,導致患兒的預后與健康成長受到影響[4]。針對病理性黃疸患兒,必須為其提供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與治療,才能夠實現對臨床護理效果的提升,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藍光照射是黃疸新生兒治療的主要手段。有報道指出[5],藍光照射治療能夠促使膽紅素快速分解,促使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光紅素,快速排出體外。但也有報道表示[6],藍光照射的臨床效果存在一定的機體差異性,建議與其他手段搭配干預。根據本研究結果來看,對照組在藍光照射干預中,患兒的黃疸指數、膽紅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卻遠遠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盡管通過更長時間的干預,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有報道表示長時間的藍光照射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隱患[7]。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指出,針對新生兒的照護中,對其臉部、手部、腹部、胸背部以及腿部等部位實施撫觸,能夠較好地幫助新生兒胃腸活動速度得到提升,促使其盡早完成排便,幫助膽紅素得以迅速排泄,控制膽紅素重吸收。根據本研究結果來看,在藍光照射的同時,配合母親撫觸干預,觀察組患兒干預7d后的黃疸指數、膽紅素水平測評結果分別為(11.44±1.00)mg/dL、(104.50±8.51)μmol/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祁康泰等在新生兒黃疸干預中[8],采取藍光照射聯合早期撫觸同樣取得了有效的黃疸改善效果。另有報道表示[9],撫觸護理的作用機制是借助順序性、規律性的方法來加強對患兒的全身撫觸按摩,實現對患兒皮膚觸覺的良性刺激,幫助患兒中樞神經系統得到改善,增強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和迷走神經興奮性,進而達到胃腸道良性激素與生長激素的生成。我們在實施母親撫觸前,同時聯合袋鼠式母嬰接觸,在讓新生兒得到了母親的充分安撫之后,再進行撫觸干預,這不僅能夠讓新生兒得到更好的放松,同時也能夠提升其配合度,達到更好的撫觸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黃疸新生兒,實施母親撫觸配合藍光照射,可較好地實現對黃疸指數與血清膽紅素水平的控制,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永富,黃影枝.藍光照射聯合早期撫觸在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22,39(3):32-33.

[2] 郭春維,段云云.早期撫觸配合藍光照射對新生兒黃疸患兒膽紅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4):167-169.

[3] 張會梅.淺談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應用[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21,30(5):76-77.

[4] 李英蘭,謝俊清,齊根燕.俯臥位聯合撫觸按摩對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時哭鬧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2021,33(1):51-53.

[5] 房艷榮,劉萍.撫觸護理對新生兒黃疸及其預后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6):177-179.

[6] 霍靜雨,雷東紅,閆凡,等.四磨湯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觀察[J].貴州醫藥,2022,46(3):383-384.

[7] 郭晶.藍光照射聯合鳥巢干預對新生兒黃疸患兒膽紅素水平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2,35(2):183-185.

[8] 祁康泰,張子前.藍光照射結合早期撫觸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觀察[J].當代臨床醫刊,2019,32(6):514,509.

[9] 賈曉琴,黃朝梅,龍靜.藍光照射退黃聯合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1):1953-1954.

猜你喜歡
藍光照射
中西醫結合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
間隙和持續藍光照射在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療效對比分析
不同方式的藍光照射在治療新生兒黃疸中的效果觀察
兩種藍光照射方式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評價
不同藍光照射方法聯合媽咪愛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和護理分析
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臨床療效研究
茵陳五苓散聯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37例臨床觀察
探討短時多次藍光照射對新生兒黃疸治療的效果分析
茵梔黃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