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中小河流治理現狀及對策分析

2023-02-01 12:43陳禹坤唐業鋒蔣正興
廣西水利水電 2023年6期
關鍵詞:征地河流廣西

何 穎,陳禹坤,唐業鋒,蔣正興

(1.廣西水利工程與河道管理中心,南寧 530023;2.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寧 530023)

1 中小河流基本情況

(1)中小河流特點。廣西河流眾多,河流總長度約4.77 萬km,河網密度0.202 km/km2,水域面積約4700 km2。結合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河流湖泊基本情況專項成果以及河長制河流信息名錄調查成果,經梳理,廣西流域面積200~3000 km2中小河流共344條(其中珠江流域332條、長江流域9條、西南諸河流域3條),河流總長21 051 km,其中境內河流長度19 674 km。按行政區域劃分,跨國河流7 條,跨省34 條,跨市68 條,跨縣95 條,縣界內140 條。流域面積200~500 km2中小河流數量最多,達213條,占中小河流總數的61.9%。境內中小河流主要特征為:山地型多,平原型少;流向多與地質構造線一致;水量豐富,季節性變化大;水流湍急,落差大;河岸高,多彎曲,多峽谷、險灘;河流含沙量少;巖溶地區地下伏流普遍發育等。

(2)中小河流暴雨洪水特點及洪澇災害。廣西地處亞熱帶地區,降水充沛,從時間分布來看,降水量多集中于春、夏兩季(3~8月),秋、冬兩季(9~次年2月)降水量較小,雨季(4~9月或5~10月)降水量約占年總量的80%;從空間分布來看,暴雨呈現東部多、西部少,山區多、平原河谷少,迎風坡多、背風坡少等特點。中小河流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因此洪水與暴雨基本一致,多出現在5~8 月份。廣西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部分中小河流河道比降較大,流程短,暴雨洪水匯流時間短,洪峰流量大,洪水過程線偏尖瘦型,一般較大洪水過程歷時為1~3 d。一旦發生暴雨,洪水迅速匯入河道,超出河道安全泄量后,淹沒兩岸村莊和農田,沖毀重要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經統計,2009年以來,廣西因中小河流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占全區洪澇災害損失的26.3%。

2 中小河流治理歷程及成效

2009 年以來,水利部先后組織編制了《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劃實施方案(2009—2012 年)》《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實施方案(2013—2015 年)》《加快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實施方案》《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等規劃或方案,廣西組織實施了2009—2011 年試點項目、2011—2012 年治理項目、2013—2015 年治理項目、加快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實施方案項目和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項目等5批次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累計安排中小河流治理項目資金182 億元,完成治理河長4547 km。項目完成后,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受益,有效保護了國家和人民財產安全,改善居住和生態環境,是一項保安工程、民生工程,防洪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顯著。一是提高了河道行洪、防洪能力,保護兩岸人口和耕地避免洪澇災害,改善了沿岸交通,為當地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群眾稱其為“生命線、交通線、經濟線”;二是通過清淤、清障、護岸等綜合整治措施,治理河段河勢穩定,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三是通過堤防、護岸等治理措施,穩固河岸,降低了沿河兩岸農田水毀損失和水土流失,維持糧食生產安全,助力鄉村振興。

3 存在問題和困難

(1)推進系統治理力度不夠,生態技術運用不夠充分。2009年以來,廣西中小河流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近年來洪澇災害暴露的問題來看,中小河流仍是防洪體系的薄弱環節,中小河流治理不系統、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2023 年以前,廣西中小河流治理規劃基本處在單一河流、部分河段治理階段,僅對重點區域、重點保護對象進行河流治理規劃,資金安排主要是按項目安排的“切香腸”式治理模式,部分河段防洪標準偏低,一些河段僅是局部治理或尚未實施治理,缺乏系統謀劃、系統規劃、系統治理。同時,以往實施的一些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對生態治理普遍認識不夠充分、落實不夠到位,部分項目不同程度存在不切實際地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材料過度硬化渠化河道,對河流的自然生態過程考慮不充分,與周邊自然環境也格格不入;個別項目設計簡陋粗淺、一根線畫到底、一個斷面管全面,生態技術運用不夠充分。

(2)建設用地難解決和資金落實不及時等成為制約項目推進的主要因素。一是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點多、面廣、線長,按照財政部、水利部《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規定,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中央資金不得用于項目征地拆遷,自治區資金用于項目征地拆遷也非常有限,征地拆遷費用基本由項目所在地政府承擔,而市縣兩級財政普遍困難,難以及時足額到位征地拆遷配套資金;且征地拆遷配套資金不列入工程概算,落實資金渠道無依據。二是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大多分布在縣城、鄉鎮河段,由于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不需要開展可研環節,用地指標難以落實,征地拆遷工作難度大、推進慢,未能及時提供建設用地。三是征地拆遷阻力多,部分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所在地群眾配合程度不一,一些地方基本農田、農保地劃界劃到河流界線內,“三區三線”調整協調難度大。四是廣西各級財政普遍困難,除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外,部分地區不能及時支付工程進度款,導致項目進度緩慢。

(3)項目前期工作難以滿足進度要求。一是前期工作進度慢。在當前大規模進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大背景下,水利建設任務重、時間緊,技術力量不足,且市縣財政困難前期工作經費普遍落實難,導致各地項目儲備不夠或根本不做儲備,大多依賴上級下達資金計劃后,才啟動前期工作,影響項目順利推進。二是部分項目前期工作深度有待提高。部分項目前期工作不深入、不細致,設計單位技術力量弱,報告需要反復多次修改、耗時長;一些項目涉及城區規劃調整、基本農田等問題需要重大設計變更,影響項目建設進度。

(4)治理任務和資金需求大。根據中小河流治理調查評估成果,廣西344條中小河流中,有防洪任務需治理河流326 條,需治理河長7197 km,占有防洪任務河長9534 km 的75.5%。按照全國中小河流治理總體方案遠期規劃2035年計算,每年治理任務約為550 km,參照歷年每公里平均補助資金單價估算,每年需投入約15億元,資金需求大。

4 治理對策分析

(1)強化規劃引領,突出生態技術運用。一是按照“整流域規劃、整河流治理、分階段實施”原則,嚴格落實“一條河治理”要求,以防洪保安全為重點,堅持流域系統觀念,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流域為單元逐河流編制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并在此基礎上,統籌流域與區域、整體與局部,編制完成廣西中小河流治理總體方案,作為后續系統治理規劃依據;二是持續強化生態技術運用,以《廣西美麗河流建設指導意見解析圖冊》《廣西中小河流治理生態技術運用指南》等為指導,牢牢把握好“有必要、可實施、能完成”原則,將生態治理和系統治理理念深度融入中小河流治理全過程,在滿足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尊重河道的生態自然形態,精準設計,科學合理制定治理方案,杜絕侵占河道、束窄河道行洪斷面,避免渠化、硬化河岸現象。

(2)壓實主體責任,著力破解制約瓶頸。中小河流治理時間緊、任務重,針對征地拆遷難、配套資金不及時落實等制約問題,要進一步壓緊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切實解決影響項目順利推進的卡脖子問題,加快推動項目建設。加大基層水利部門人員培訓力度,提高管理隊伍綜合素質,強化項目建設監管,動態掌握建設進展,分析存在問題和制約環節,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和嚴格規范管理。

(3)建立遴選機制,加快扭轉被動局面。建立遴選機制,將前期工作進度、歷年實施項目完成情況、資金支付等納入評分指標,通過摸底調查、縣級申報、市級初選、自治區評選等環節,篩選出一批治理思路較清晰、地方積極性較高、前期工作較好、實施項目推進較快的河流,根據排名高低,作為下一年度資金安排的河流儲備,著力解決前期工作慢、建設任務不完成等問題,指導各地形成建設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機制,切實扭轉當前資金等項目被動局面。

(4)拓寬資金渠道,實現多目標綜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資金支持范圍主要為堤防建設、護岸護坡、清淤疏浚等工程措施,不得用于城市景觀、樓堂館所等與工程建設無關的支出。積極引導各地充分發揮政府協調作用,整合鄉村振興、旅游、市政等部門資金,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彌補水利投資支出短板,圍繞“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的“幸福河”建設目標,開展河流綜合治理,努力實現一河一景,達到“治理一條,見效一條”。

猜你喜歡
征地河流廣西
河流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遷管理系統
流放自己的河流
廣西廣西
南方CASS結合Excel在茅坡水庫征地量算與統計中的應用
廣西尼的呀
當河流遇見海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顧與思考
快速城市擴張中的征地沖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