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認證背景下“電力系統分析”思政建設

2023-02-03 20:03魏占宏裴婷婷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知識點思政專業

鮮 龍 陳 偉 郭 群 魏占宏 裴婷婷

(蘭州理工大學 電氣工程與信息工程學院,蘭州 730050)

為了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我國大力推動了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尤其是近年來,工科專業如何結合自身專業課程的特點,更好地進行課程思政的建設與改革,成為工科類教師研究的重點和熱點[1]。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所培養的相關工程技術人才從業后能夠具備較好的專業能力,工科專業還面臨著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建設與持續改進任務[2]。而如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既能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又能切實有效地進行課程思政的建設與改革工作[3],最終實現專業認證與課程思政工作相互促進與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改革意義。

“電力系統分析”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在本科階段的學生培養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4]。該課程有計算量較大且繁瑣的過程理論分析,會涉及一些抽象且獨有的專業名詞理解,涵蓋運動穩定性問題的分析,還關聯到利用計算機編程解決復雜工程數學問題的方法[5]。正是由于該課程具有上述復雜的諸多特點,其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的背景下進行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時,面臨著很多棘手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適用于本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以實現教學質量的改善與提高,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偉大教育目標[6-8]。

1 突出問題分析

1.1 抵觸與審美疲勞

與大部分工科專業相同,“電力系統分析”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時,容易出現生硬、突兀、不能很好地銜接具體專業知識點的問題[9-10],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另外有一些思政元素是較為抽象、枯燥的套話,甚至還會被多門課程反復引用,極易造成學生的審美疲勞,從而造成反感,厭學等情況的發生[11-12]。這就使得課程改革工作非但不能很好地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反而會起到消極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解決該問題,對學生積極接受融入的思政元素并對其感興趣,顯得非常關鍵。

1.2 大量專業數據缺乏直觀感受

“電力系統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會涉及大量專有名詞對應的數據。比如某個電廠的總裝機容量為多少兆瓦,在書本或傳統教學的課堂上,學生只是看到或聽到了一個數字,但是這個數字所體現出的大小程度、發展快慢等信息,并不能直觀地感受,以至于學生在實習或者將來到某個電廠工作時,即便知道了該電廠的總裝機容量,也無法了解該電廠在區域甚至是全國電力系統中所處地位、發電能力大小、重要程度等信息,這導致所培養出的學生可能與實際工程領域的發展脫節,不能緊跟行業發展的動向,不能站在宏觀整體的角度去分析問題。

因此,如何站在學生的角度解決該問題,讓學生對大量相關專業數據有直觀對比的感受,并在此過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至關重要。

1.3 缺乏課程與職業規劃聯系認識

大部分學生在開始學習該課程時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道路還沒有明確的規劃,一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要選擇考研繼續深造,還是要進入相關電力企業工作,故這部分學生在大四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隨波逐流。有些學生會跟風考研,當了解到考研道路上的艱辛,付出也不一定有收獲,其考研信念又會被動搖。那么這種不堅定的職業道路規劃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造成其學習動力不足,在課堂上也就渾渾噩噩,無精打采,聽課漫無目的。而這些都會造成課程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達不到預期目標。

因此,如何結合事例與思政教育引導并讓學生認識到“電力系統分析”課程與未來職業規劃的密切關系,即不論是選擇考研還是就業,都必須要學習好本門課程,這樣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在動力。

1.4 專業抽象名詞難以深刻理解

“電力系統分析”課程中的有些專業名詞相對比較抽象,如果僅從專業術語的角度對這些專有名詞進行解釋,勢必造成學生難以理解,甚至對多個專有名詞理解混亂的情況。有些專有名詞在前后章節中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如果在定義的章節中沒有達到深層次的理解,在后續的章節中進行深入分析和應用的時候,就會相互影響,導致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難以達到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的目的,更達不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所要求的培養學生具有解決復雜電氣工程問題能力的目標。

因此,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并提出相關特例,將抽象的專有名詞形象化,幫助學生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時提高思想認識,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

2 以思政方法構成內環解決措施

2.1 時事跟蹤法

要解決前面所提到的抵觸與審美疲勞問題,應利用最新的思政元素,結合最新的時事政治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時空代入感。要保證思政元素融入取得較好效果,思政與教學內容要聯系緊密恰當,這就要求教師平時關注最新的時政動態和思政元素。例如在講到電力系統調頻和調壓最主要的區別時,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電力系統中同一時刻的頻率值是唯一的,即任何時刻全系統任何節點的頻率值是相同的,所以調頻的手段必須是從全局的角度統一去調整;但是電力系統中同一時刻各節點的電壓是可以不相同的,那么調壓的手段就可以結合各個節點自身的特點和情況針對性地分散調整。因此這里可以引入“一國兩制”的思政元素來形象類比理解,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主權是統一的完整的,神圣不可分割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類似于電力系統的頻率調整;而不同地區的制度可以是不相同的,可以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司法、教育等體系,類似于電力系統中的電壓調整。在學生有了相應理解的基礎上,再結合當前的時事政治,引入立陶宛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執意要與中國臺灣地區互設“辦事處”,嚴重背離一個中國原則,背信棄義,公然挑戰中國的國家主權意識和領土完整。最后引導學生樹立國家主權意識,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敢于同破壞國家主權和利益的勢力做斗爭。

2.2 橫縱對比法

“電力系統分析”課程中涉及的專業數據基本都是教材編寫當年的數據,而不是最新數據,直接讓學生知道這些單純的數字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學生根本就沒有其他數據作為參考,也就無法判斷出該數據背后所體現的額外信息。

例如在講到總裝機容量這個專業名詞時,教材上先介紹了電力系統的總裝機容量是指該系統中實際發電機組額定有功功率的總和,然后給出了2014年我國的發電總裝機容量為13.6億千瓦。但是學生根本就無法知曉這個數據體量如何,所以教師應提前做一些相關數據的查找工作,將歷年的數據和當今的數據提供給學生,進行數據的橫縱對比讓學生加深理解。剛改革開放時我國的發電總裝機容量連1億千瓦都沒有達到,直到1987年才突破,但是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貫徹執行,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開啟快進模式,發電總裝機容量也就有了快速的增長,2005年就突破了5億千瓦的大關,之后的增長更是突飛猛進,僅僅用了6年時間,也就是在2011年突破10億千瓦,而10億千瓦到15億千瓦所用的時間更短,只用了4年,即在2015年實現,而所能查到的最新2020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發電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22億千瓦,發展速度全球第一,總裝機容量的體量也早已穩居全球第一。這些具體數據的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了電力領域發展的中國速度,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中國道路、中國制度的自信。橫縱對比的方法既讓學生更加深刻形象地理解了相關的專業名詞和數據,又巧妙自然地將思政教育融入到了課堂之中。

2.3 科學精神法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大部分為國家電網公司,要想進入該公司工作,得參加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的統一招聘考試,而“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是考試中占比最大的必考課程。那么在課堂上就要時不時地讓學生認識到該課程與自己未來職業道路間的緊密聯系。針對考研的學生也要讓其認識到,該課程是很多學校初試或復試的必考課程之一,即便是研究生畢業想要進入國家電網公司工作,也得參加統一招聘考試,從而讓學生不會有僥幸心理或在思想上有所懈怠。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要多關注國家電網公司招聘考試的政策,多研究歷年的考試真題和考試大綱,以便在課堂上講到某個具體知識點時,可以給學生強調該知識點是歷年的高頻考點,并且結合真題給學生講述該知識點如何考查,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借此簡單穿插課程思政元素,讓學生對未來的職業道路充滿美好的向往和憧憬,更好地投身于祖國電力事業的發展和建設。例如引入一些國家電網公司的先進事例,2018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張黎明同志“時代楷?!睒s譽稱號,并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其先進事跡,31年來,張黎明同志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練就了一身故障搶修“絕活兒”。時代在進步,電力搶修不能滿足于“小修小補”,他要爭當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通過這些典型先進事例可以呼喚更多的時代驕子,引導學生將個人夢同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愛國守法,敬業奉獻,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凝聚磅礴力量。

2.4 專業聯想法

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配合對比讓學生深刻理解專業的抽象名詞,避免學生對于同一內容在課程前后多次學習,仍對其一知半解情況的發生。那么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善于積累素材,提煉與所學內容關聯的實例,將專業知識與人文情懷相結合,通過類比與聯想將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課堂。例如在講述電力系統中無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對比理解時,可以在無功與有功專業名詞含義理解的基礎上聯想到人生哲理,讓學生加深體會和理解,并適時融合思政元素。有功功率是電力系統完成電能傳輸過程中的主角,無功功率雖然在電力系統能量傳遞過程中隱身幕后“默默無聞”,但是如果沒有無功功率,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性就無法得到有效保證,電力系統的電壓水平也就得不到有效支撐,總之電力系統要想完成電能穩定安全的傳輸就離不開無功功率。從這個角度可以讓學生聯想到為人處世的哲理,在平常要勤做“有功”,努力工作,建功立業,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上,為社會、為家庭多做貢獻。但同時更要多積累“無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積極做一些表面看上去并不那么出彩的幕后工作。再回到學生的具體生活中,類比各類科創比賽和團隊建設,有功功率就像是具體事務的協調者和實干者,體現了在團隊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明確的統一目標、統一規則的思想;而無功功率在團隊建設的過程中,更像是凝聚者和貢獻者,體現了在團隊建設的工作中自我犧牲型人格的重要性。最終引導學生懂團結、肯奉獻,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 以認證思想構成外環理念約束

3.1 培養面向社會型人才的約束

傳統的教育方法不夠靈活多變,大學中所學到的內容又不夠新穎,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最終培養的學生與社會有所脫節。那么前面所提出的利用時事跟蹤法融合思政元素解決學生抵觸、審美疲勞等問題的手段有利于面向社會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讓學生提前認識、了解,甚至是接觸社會,最終達到既實現融入最新時政的思政元素以進行思政教育,又實現培養面向社會型人才的目的。

3.2 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約束

以學生為中心是專業認證中的核心理念,在課堂教學的環節中,貫徹執行該理念,就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對于一些專有名詞和專業數據,學生沒有一定的知識或專業常識的積累,就達不到深層次的對比和理解。那么在利用橫縱對比法解決學生無法直觀感受的問題時,就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使得所引入的對比實例具有足夠的信息量,以滿足不同學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和需求。

3.3 堅持以產出為導向的約束

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利用科學精神法引入具體實例或先進人物的事例時,既要考慮到該事例與學生未來職業的相關性,還要考慮到其引入能不能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明白將來自己所要就業的單位期望自己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從而讓學生主動地配合具體的教學過程或方案,在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下,高效地實現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傊?堅持以產出為導向約束前提下的科學精神法引入思政,既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知識與未來職業道路的緊密關系,又達到了提高學生相關要求能力的目標。

3.4 堅持持續改進的約束

教師利用專業聯想法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名詞并融入思政元素的效果如何,需要從學生各個環節的反饋來判斷,即通過課堂的互動、課后作業與考試等形式判斷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情況。不可避免有一部分知識點的反饋結果達不到最初的預想效果,這說明利用專業聯想法所引入的抽象類比實例或事例不夠形象或貼切,沒有實現啟發或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對比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目標,那么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對原有的聯想實例進行改進,去挖掘更為合適和貼切的具體實例。只有這樣相互協調和促進,才能保證學生在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同時接受思政教育,才能讓每次引入的專業聯想變得越來越新穎,越來越形象和貼切,從而較好地貫徹執行持續改進的核心理念。

4 結語

“電力系統分析”課程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實踐與探索,理清了課程核心脈絡,優化了課程教學內容,改善了課程教學方法,加強了課程實踐配合,提出了以具體思政方法構成的解決措施內環和以工程認證思想構成的理念約束外環,在雙環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課程在結合思政與專業認證的過程中,貫徹落實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學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達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歡
知識點思政專業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