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3 年總目錄

2023-02-05 21:35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學生研究

(括號內數字前者為期號,后者為頁碼)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總體要求的政治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陸玉林(1,1)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系統觀念重要論述的邏輯闡釋 趙 浚 張澍軍(2,1)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思想歷程與實踐進路 田克勤 劉 萍(3,1)

深化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認識 楊金海 張 倩(4,1)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蘊涵的科學思想方法 陸玉林 李貞海(5,1)

馬克思主義青年工作觀的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6·26”重要講話的新理念新論斷 張良馴(5,9)

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青年參與 馮顏利(6,2)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的青年力量及其審思與建構 張雪梅 吳煒生(6,11)

五四運動研究專題

醞釀和探索:五四運動與建黨準備的歷史考察 張治銀 董大偉 等(3,9)

特別觀察

農村“完全代理型”隔代撫養青少年的發展風險 李燕平 琚曉燕 等(1,10)

關于中央蘇區列寧團校歷史定位的考證 胡獻忠 蔣國棟(2,7)

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影響因素及路徑分析 田 豐(3,16)

“孔乙己文學”背后的青年就業困境與疏解 張良馴 付成梅(4,11)

風險與競爭加劇環境下大學生就業選擇變化研究 李春玲(5,19)

青年學學術體系構建的新路向 張良馴(6,25)

青年理論

博物館青少年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機制創新 良警宇(1,19)

青年學概念分析方法探究 張良馴(2,16)

代際社會學視角下新時代青年群體研究 陸杰華 郭榮榮(2,26)

Z世代的崛起與虛擬社會化的終結 沈 杰 陳玉真(3,32)

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聯動機制研究 周金凱(4,21)

共青團與青年工作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少年兒童運動:概念及起始研究 張旭東(1,27)

新時代團干部“理想主義精神氣質”的理論闡釋與實踐路徑 邱安琪 劉建軍(2,35)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青團歷史的敘事體系構建 鐘宇慧(2,41)

團干部扎根青年的必然邏輯、功能定位與路徑方法 崔保鋒(3,42)

黨的青年工作戰略性意義的多維度觀察 胡獻忠(4,31)

施存統青年團建設思想的豐富內涵及對新時代的啟示 樂亞山(4,38)

爭取青年的斗爭:大革命時期中國共青團與國家主義派的斗爭 胡昌勇(5,30)

在黨的青年工作中運用分層分類工作方法的內在邏輯、功能價值與行動原則 張會杰(5,38)

新時代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的核心要義與實現路徑 劉俊彥(6,36)

“一五”時期農村青年突擊隊研究 董大偉 張治銀 等(6,47)

青年思想與教育

新時代青年的擔當圖景及其精神熔鑄 吳煒生 張雪梅(1,40)

個體化變局下當代青年集體主義教育路徑優化探析 劉 偉 閆曼卿(1,50)

“三全育人”視域下大學生入黨動機影響因素探究 李時宇 徐琳娜(1,59)

中國青年政治支持的影響因素分析:政治觀念、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代際差異虞 鑫 王金鵬(2,50)

新時代青年學生精神成長需求的現實樣態及引領理路 遲海波 遲 慧(2,65)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析 張傳泉(2,73)

從個體走向團體:青年革命者的組織之路——以《學生雜志》讀者答問為中心的考察 周良書 王淳天(3,51)

網絡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心理韌性研究——生命意義感的中介作用和網絡素養的調節機制 鄭莉娟 鄭 剛 等(3,61)

B站Z世代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脈絡演進與提升路徑 孫紹勇 孫宇潤(3,74)

在青少年學生中有效培育勞動精神的路徑探賾 何云峰 李曉霞(4,48)

青年網絡自嘲現象流行的原因、風險及應對 杜成敏 張 瑜(4,57)

Z世代網絡話語圈層的生成、特征與引導 盧 剛 李婷婷(4,65)

從有到無和從無到有:1927—1937年中國共產黨在北大青年中的發展軌跡 周良書 張伊聰(5,47)

數字青年價值觀“云”生成的現實透視、多重鏡像與引導策略 丁玉峰 黃蓉生(5,56)

當代大學生政治態度的主要特征與影響因素研究 劉保中 陳鞠之翼 等(5,66)

中學生英雄觀培育:現狀、影響因素及建議 楊 巧 張 萌 等(6,58)

數字時代大學生線上學習適應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生態系統理論視角 池上新 康詩涵 等(6,73)

青少年與社會發展

留守經歷對親子關系的歷時性影響研究——以湘贛兩省為例 劉 凌 吳 蕾(1,71)

精致露營現象的社會學分析 程德興 羅飛寧(1,82)

家庭環境對學生意志力的影響研究——基于湖北省8市的實證分析 向 蓉 黃旭中(1,91)

基于ISM促進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健身運動的對策研究——以天津市12所高校為例 王 鑫 吳文峰 等(1,102)

電競選手職業動機量表探究 黃少華 康 寧(2,80)

大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的影響因素研究 何 輝 趙小玲 等(2,88)

青年粉絲群體熱衷觀看美食視頻的表現及原因 王曉磊 鐘如雨(2,95)

“00后”大學生數字化發展的內容結構和總體特征研究 韓麗穎 崔力炎(3,83)

農村青少年手機依賴同伴效應研究 周 密 曹銀川 等(3,93)

反芻思維和核心自我評價在童年創傷與心理韌性之間的鏈式中介作用研究鄭馥蘭 張雨青 等(3,104)

幼兒園青年教師情緒調節策略及其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研究 洪秀敏 張明珠 等(4,73)

青年科技人才素質模型實證研究 陳小平 蕭鳴政(4,82)

流動青年的社會參與及影響因素研究 鄧智平 鄭黃燁(4,90)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祝 軍 岳昌君 等(4,101)

高校學生志愿參與中的年級抑制:現象、成因與影響 張網成 牛雪霏(5,78)

當代中國青年生育態度與行為不一致研究 龔 順 馬墨琳 等(5,95)

大學生對性騷擾中“受害者有罪論”的認同差異研究——基于中國大學生追蹤調查(PSCUS)數據的分析 許又姜宇 高云浩 等(5,104)

獨立文藝青年社會參與現狀研究 涂敏霞 楊雪娟 等(6,88)

大學生體育鍛煉時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李 闖 謝禾逸(6,98)

青年數字化行為的代際差異與代內分化研究 張 晴 談芯羽(6,108)

青少年與法治

劇本殺中未成年人保護的價值立場與監管策略優化 姚建龍 李佳程(1,110)

電競酒店禁止接待未成年人的義務生成與法律監管 羅建武(1,119)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必要性、不足與優化 林需需(1,133)

論未成年人專門矯治教育的刑行銜接——基于罪錯未成年人教育矯治之體系性建構 陳小彪 柳佳煒(2,102)

回歸“學校與教育屬性”:專門學校文化發展的歷史、問題與改進路徑 石 軍 魯國花(2,114)

離異家庭家庭教育落實制度的困境與完善 左常午(2,121)

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理論澄清與規則重塑 安 琪(2,132)

“風險—需求—響應”模型在未成年人專門矯治教育中的適用——兼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 張鴻巍 鐘琦齡(3,113)

法治視野下專門學校的功能及其實現 郭開元(3,127)

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職能優化研究 江 勇(3,134)

專門教育評估制度的檢視與形塑 孫 鑒 金澤剛(4,115)

專門學校學生正念、自尊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 滕洪昌 劉艷麗(4,132)

從嵌入式走向合作式: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路徑思考 史立梅 李金珂(5,115)

從保護到賦權: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支持的拓展與深化 宋志軍 毛澤金(5,126)

風險評估與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支持體系的精準化構建——以未成年人司法模式轉變為切入點 張麗霞(6,124)

猜你喜歡
大學生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新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