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創新發展研究

2023-02-06 13:28萬暢
關鍵詞:學習者居民數字化

萬暢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 珠海,519000)

0 引言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社區教育逐漸成為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社區教育是指在社區范圍內為居民提供各種教育服務的一種教育形式,它具有低成本、方便快捷等特點,能夠滿足社區居民的教育需求,促進社區發展和居民素質提升。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AR/VR、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字技術逐漸成為社會各個領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夠推動社區教育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個性化發展,使社區居民使用社區教育資源更高效便捷,促進社區教育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因此,研究如何讓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探索數字技術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社區教育主要包括各類文化、體育、藝術等培訓班、公益講座、書法展等形式。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新的技術手段不斷被應用于社區教育服務中。例如,各類在線學習平臺、教育APP 等數字化教育工具的出現,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學習途徑;電子圖書館、數字閱讀器等數字化圖書資源的普及,也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閱讀方式;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也為社區教育的交流與互動提供了更加廣泛和便捷的平臺。國際上,社區教育是繼續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例如,美國的社區學院網絡、澳大利亞的社區教育中心、加拿大的社區大學等,都是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服務的優秀實踐案例。他們通過網絡化、數字化等方式,讓社區教育變得更加方便、靈活、高效。

總之,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社區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未來,數字技術還將繼續賦能社區教育,推動社區教育的數字化、網絡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為社區居民提供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服務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撐。

1 數字技術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情況

數字技術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它不僅能夠提高社區教育的質量和效率,還能夠促進教育資源共享以解決不同地區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平等的學習機會。數字技術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廣泛,涵蓋多種方式。

1.1 在線教育平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許多在線學習平臺應運而生,如騰訊課堂、中國大學MOOC 等。這些平臺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數字教學資源和個性化服務,通過這些在線學習平臺,社區教育可以實現教育的資源共享,擴大教育的服務范圍,提高教育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1.2 移動學習APP

移動設備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常用的終端設備,移動學習APP 使學習者不局限于某一固定場所,讓學習更加自由和便捷。例如,移動學習APP 可以提供在線課程、學習資料、學習社區等服務,同時還能夠采用游戲化、趣味化等方式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各類移動學習APP 可為社區居民提供“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學習服務。

1.3 虛擬仿真教學

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可以提供逼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體驗,創新了社區教育教學模式,提升學習者的學習體驗。例如,教師將VR/AR 技術與社區教育課程深度融合,開發虛擬仿真教學資源進行虛擬仿真教學,通過模擬實驗場景進行實景演示,讓學習者身臨其境地體驗課程內容。虛擬仿真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習者在虛擬課堂中體驗那些常規教學無法演示的內容,還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1.4 AI 輔助教學

人工智能技術(AI)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例如,AI 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狀態和表現,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輔導服務,為學習者量身定制學習計劃。此外,AI 還可以應用于學習評估、學習數據分析等方面,對學習者全流程的學習行為數據跟蹤和分析,為教育管理和服務提供決策支持。

1.5 直播教學

直播教學是指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實時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靈活選擇時間和地點進行授課,教師在直播過程中講解、演示、互動,學習者則可以通過在線互動或彈幕留言的方式與教師進行互動。直播教學可以讓學習者通過網絡參與課程學習,無需到現場學習,同時,直播的回放功能讓學習者可以隨時學習。

2 可用于社區教育的在線教育平臺數字資源

通過調研,目前已有多個可用于社區教育的在線學習平臺。下文中列出的三類在線學習平臺均采用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為社區居民提供多種形式的數字教學資源和多終端學習方式。

2.1 專業學習平臺

專業學習平臺提供各類專業數字教學資源,這類學習平臺主要面向大中小學的學生,同時,也適用于對專業學習有需求的社區居民。這類平臺既有由國家主導建設的,又有由教育類企業開發的。國家主導建設的專業學習平臺有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及其外鏈的獨立的學習平臺,如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國家24365 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等[2]。教育企業開發的專業學習平臺,比較典型的代表有北京世紀超星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學習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智慧職教云平臺”,這些專業學習平臺可提供門類齊全的專業課程資源和教育服務。

2.2 綜合類學習平臺

綜合類學習平臺的學習內容覆蓋范圍廣,適合各年齡段的社區居民。例如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由互聯網企業開發的各種在線綜合學習平臺。學習強國是立足全體黨員、面向全社會的優質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平臺集中匯聚了各類黨內外的優質學習資源,涵蓋了政治理論、時政熱點、黨史軍史、科技文化、法律法規、農村建設、健康生活等多個領域?;ヂ摼W企業開發的學習平臺,如騰訊課堂、網易云課堂等,內容覆蓋廣,包括學習、生活、職場技能、家庭教育等類別。綜合類學習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通過手機端、PC 端都能便捷學習的途徑,提供種類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課程,幫助社區居民學習各種技能和知識。

2.3 社區教育平臺

社區教育平臺的數字資源內容多涉及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娛樂、健康方面的知識,跟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深受社區居民喜愛。這類平臺主要是由社區教育專業機構建設的學習網站或各級地方政府立項建設的社區教育基地搭建的在線學習平臺。譬如,中國社區教育網是由國家開放大學和教育部社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建設的全國社區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涵蓋了中國城市社區教育、中國農村社區教育的各個方面,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手段提供線上教育服務[3],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元便捷的學習體驗,推進社區教育的數字化轉型。

專業學習平臺主要面向大中小學生或者專業學習者,專業類課程與學校課程相似,有明確的開課時間、課程大綱、學習作業、學習測試等,同時有學習積分、課程結業證書等學習評價方式,可實現系統化的專業知識學習。綜合類的學習平臺面向大眾,課程種類眾多、內容范圍廣、學習方式多樣,學習內容不僅包括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講話、政策文件和重大新聞,還包括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的報道和解讀,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先進典型事跡和經驗分享。騰訊課堂、網易云課堂等有多種學習方式,如直播課程、錄播課程、在線互動課程等,方便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地點進行靈活選擇和學習。社區教育平臺因受眾群體線下居住地比較集中,更容易配合線上教育平臺開展線下社區教育活動,便于一些混合式教學課程的展開。

3 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創新發展的優勢和挑戰

3.1 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創新發展的優勢

(1)增強了社區教育的普及性和靈活性。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為不同的學習者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和教育資源,提高了社區教育的覆蓋率。在線學習、移動學習等讓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學習靈活性得到大大提高。

(2)提高了社區教育的互動性和參與度。教師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增加課堂互動環節,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習者參與社區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采用線下+ 線上的混合教學模式,在線下課堂使用在線教學平臺對講解內容的重點難點設置提問搶答等,增加課堂活躍度,引導同學積極參與問題討論。

(3)優化了教學內容和方式。數字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元的數字資源,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多元。同時,數字技術的應用也使得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師可以通過視頻、虛擬仿真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從而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4)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高效、靈活,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自覺性。例如,虛擬仿真教學實訓可以解決“三高三難”(高投入、高難度、高風險,難實施、難觀摩、難再現)的問題,使學習者通過虛擬場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學診斷工具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2 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創新發展面臨的挑戰

(1)數字鴻溝問題。雖然數字技術可以提高教育公平性,但數字技術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和操作技巧,而社區居民的數字素養和技能水平參差不齊,部分社區居民無法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教育資源。因此,如何降低數字技術的使用門檻克服數字分化和數字鴻溝問題,讓更多的社區居民受益于數字教育資源,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2) 用于社區教育的在線教育平臺、移動學習APP 數量繁多且質量參差不齊,如何進行協調和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的協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4]。

(3)學習環境的個性化需求。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特點各異,數字技術的應用需要更加注重個性化需求的滿足,為社區居民提供大規模個性化的學習服務。

4 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創新發展的實踐策略

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創新發展,助力社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推動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將數字化融入社區教育的全過程,從資源整合、師資建設、學習環境改善等多個方面進行實踐策略的制定和落實。

4.1 建設社區教育統一門戶整合數字資源,降低數字資源使用門檻

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學習平臺,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使用方式各有不同,給社區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惑。建設社區教育統一門戶可以將各種教學平臺資源整合在一起,為社區學習者提供一個集中的數字資源平臺,學習者不再需要分別注冊和登錄多個平臺,解決教學平臺繁多的問題。同時,門戶網站關聯各個平臺的相關資源和信息,學習者只需要在門戶網站搜索,即可鏈接到各平臺相關內容,為其推薦個性化的學習內容,這能降低數字資源使用門檻,一定程度上解決數字鴻溝問題。

4.2 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社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設施保障

信息化教學改革和數字化教育資源的使用需要信息化基礎設施的保障。為了加快社區教育數字化轉型,首先應當加強基本的信息化設備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確?;A設施的完善性和穩定性。其次,建立完善的數字化教學和管理平臺,實現社區教育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同時,社區教育會涉及眾多學習者的個人隱私和敏感信息,因此在社區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必須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機制和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嚴格管理和保護社區教育的信息資源和數據。

4.3 加強社區教育師資建設,為社區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提高社區教育工作者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他們才能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才能更好地應對數字化教學帶來的挑戰。首先,通過組織學習、分享經驗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增強其教育服務能力。其次,鼓勵教師參與數字化教育創新和實踐,通過開展教育科技創新競賽,組織教育科技實踐活動等方式,激發教師的數字化教育創新意識和動力。最后,通過幫助教師制定職業發展規劃等方式,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保障,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服務能力。

4.4 建立社區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促進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建立社區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首先,需要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建立服務標準和評估機制,對社區教育服務質量進行全流程監管,對社區教育服務質量進行評價,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其次,需要通過與社區居民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不斷優化服務計劃和內容,提高服務的滿意度。最后,需要加強與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共同推進服務質量的提升和創新,提高社區教育的覆蓋率和滿意度。

5 結束語

數字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可以為社區教育帶來更多的教育資源??梢酝ㄟ^在線學習平臺、虛擬教學、社交媒體、電子圖書館、數據分析與評估等數字技術手段為社區教育提供支持。未來數字技術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在智能化教學、智能評估和智能輔導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社區教育教學質量和覆蓋率;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這些技術可以提供更加生動、直觀、豐富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潛力;社交媒體和移動應用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這些應用可以讓學習者“時時可學、處處可學”,并為社區居民提供大規模個性化的學習服務;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將更加引起大家重視,社區教育活動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社區居民的信息安全和隱私。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不斷推動社區教育的發展,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社區教育服務。

猜你喜歡
學習者居民數字化
石器時代的居民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數字化制勝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