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幾點思考

2023-02-06 21:11王華彪劉邦凡
中國發展觀察 2023年6期
關鍵詞:農技科技人才

王華彪 劉邦凡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傳統農業大省要重點發展高效農業,抓好農業科技人才引育留用,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從而推動農業高質量轉型發展。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在政府的主導下,要強化農技推廣的針對性、新技術應用的導向性、服務的公益性、產業的經營性、幫扶的針對性等模式。做到這些,必須立足鄉村的自身特點,搞好調研,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宣傳發動、技術培訓、典型推動、示范帶動、實踐推廣。

發展前景:質量優、效益高

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發展高效農業是重要方向。目前,發達國家高效農業主要有三種代表性模:以美國為代表的規?;?、機械化、高技術化模式;以日本、以色列等為代表的資源節約和資本技術密集型模式;以法國、荷蘭等為代表的生產集約加機械技術的復合型模式。我國不適用美國的大規模經營方式,也不具備日本等國高額補貼的條件,只能依靠科技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高效農業。

第一,高效農業是對傳統農業的技術革命。高效農業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通過以市場為導向,在保障市場供給的同時,注重生產優質安全產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高效農業的核心要義,就是農業高質量、高效益,通過提高農業產業化、機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農業發展競爭力,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種、養、加、銷”銜接,全產業鏈發展的現代農業新業態。發展高效農業,可以有效破解農業基礎薄弱、生產規模偏小、供求矛盾突出、發展方式粗放等難題。

第二,高效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先進方向。在發展方式上,傳統農業靠產量追求效益,通過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提高產量,但品質卻很難保障,高產但沒高效益,有時還滯銷賠錢?,F代高效農業是以市場為導向,依靠科技支撐,以保障農產品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最佳的農業。

第三,高效農業是依靠科技進步的資源利用。通過先進的農業科技及資源利用,如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推動農產品生產高產、優質、高效。在經營方式上,傳統農業分散經營,農戶單打獨斗,農業生產和市場風險較大,效率和經濟效益低。高效農業采用規?;洜I、集約化生產、產業化發展,形成產業鏈條,可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發展現狀:規模小、人才少

新業態發展迅速,但新型經營主體不足。近年來,隨著工商資本進入農業,一批休閑農業、觀光采摘、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農業新業態方興未艾,推動了農業發展從“產+加+銷”向“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轉變。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上,特色農產品揚名四方,但也要清醒看到,農業發展方式粗放,現代農業“三大支柱”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滯后,農業可持續發展動力不足。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增產不增收。主要原因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條短,本地加工能力不足。比如,小麥品質優良,但優質不優價,大多小麥作為原料賣往外地加工。

二是投入高,效益低。近年來,農資價格提升,特別是人力成本上漲,致使許多農民棄農打工。隨著設施農業、食用菌產業等效益顯現,大家對發展高效農業的前景看好,發展熱情很高,但因認識、技術、資金等制約,整體規模不大??傮w而言,高效農業新業態發展質量不高,主要集中在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農民直接受益還不多。

三是人才少,經費缺。人才匱乏特別是農技人才匱乏,是制約農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農業現代化的突出問題之一,是農業和農村的快速發展與人才隊伍相對滯后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基層農技人員嚴重缺乏;基層農技人員隊伍不穩;基層農技人員逐步老化,年齡老化、知識老化、結構老化;農技推廣經費得不到保障,基層農技單位兼顧經營創收,人心不穩,精力不夠集中;農技推廣機制也不夠完善和靈活,難以適應實際需要。

發展對策:建體系、強推廣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要借鑒成功經驗,既要順應農業經濟發展規律,也要立足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核心,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加快農業發展向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轉變,推動高效農業健康發展。

(一)科學統籌規劃,典型試驗示范帶頭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要立足本地實際頂層式設計、科學式統籌、項目式推進、績效式考評。

1.增強科創緊迫感與責任意識。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農業產業變革過程中,科技部門要引領樹立農技創新發展理念,超前謀劃和實施農業科技項目,讓創新作為引領農業技術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讓科技部門的功能地位更加凸顯出來。

2.構建利益共同體機制。以科技為支撐,積極發揮科技創新作用,不斷提升農業農村科技水平。發揮科技特派員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作用。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和脫貧村雙向對接機制,落實激勵科技人員離崗創業優惠政策,引導科技特派員帶著技術和成果到一線創新創業。鼓勵科技特派員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與農民、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建立內在的共贏機制,提高各方面的積極性,引領農業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3.發揮科技園區示范作用。加強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示范點和示范基地建設,使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推廣適用于當地的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奠定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其中,農業部門和農業科技推廣人員要通過包村聯戶、“一村一品”、技術培訓等扎實工作,有效推進農業技術進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

注重突出特點特色,合理統籌科技服務。由于農業的多樣性,基層農技服務機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突出重點,彰顯特色,統籌服務。

1.建立“四級聯動”的服務體系。采取政府主導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方式,按照“提高縣一級、強化鎮一級、發展村一級、延伸戶一級”的總體思路,通過理順管理體制、優化服務條件、完善運行機制、暢通技術渠道、強化隊伍建設等措施,建立起縣級主導、鎮級主體,村級配合,戶級參與的“四級聯動”農技推廣體系,加強協調聯動,營造科技創新良好氛圍。發揮好行業部門的帶動作用。認真學習研究中央、省級政府部門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按照責任分工,主動領任務、挑擔子,建立科技部門、經濟部門、農業行業部門協同創新機制,對科技進步評價指標進行任務分解,各負其責,加強合作聯動,形成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合力。

2.聚力發展農業技術優勢。發揮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生產大戶和農業龍頭企業的農業技術優勢,通過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專業生產組織進行農業技術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倡導成立合作聯社、產業聯盟、“公司+農戶”等聯合聯營的生產組織方式,實現專業生產組織的社會化技術服務,促進農業技術進步。

3.統籌基層農技服務資源。市(縣)級統籌協調,實現跨區域農技服務。提高鄉鎮(街道)農技服務能力,綜合服務資源,提高服務效能。鄉鎮(街道)根據自有農技人才專業特長和本地農業產業特點,提高一至兩個農業技術重點,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形成農技服務特色。落實基層農技人員“三定”(定編、定崗、定責)機制。人員落實,定編定崗。明確農技人員崗位職責、技能要求和服務內容,強化績效考核。將考核結果與獎金分配、職務晉升、職稱評聘、崗位續聘等掛鉤。

(三)構建“三大”體系,壯大新型經營主體

充分利用政府和農業組織的互聯網信息平臺、各種服務于農業農村的電子商務平臺,提高農業的組織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全面推廣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擴大農產品銷售和增強農業核心競爭能力。

1.善于開發利用新技術,培植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推進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高效農業,在土地分散經營的情況下,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增多、變大、變強。積極培養種養大戶。支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通過流轉土地,擴大生產規模成為專業大戶,發展家庭農場。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圍繞糧食、水果、蔬菜、畜牧、加工等主導產業,鼓勵種養大戶和科技帶頭人創辦領辦合作社,重點發展一批實力強、模式新、效益好、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社。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積極扶持農牧農業龍頭企業,放大“種、養、加、供、產、銷”一體化經營的效益,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農產品加工精細化、特色化、功能化發展,增加農業生產附加值,破解農業增產不增收難題。

2.構建“三大”體系,夯實高效農業發展基礎。完善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是發展高效農業的基礎。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就是要在穩定糧食生產、保證口糧安全基礎上,調優調強產業結構。把水果產業做強做精,增加優質果品供給,提高產出效益;把畜牧產業做大做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畜產品供應能力;延伸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附加值。建設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就是轉變傳統農業粗放生產方式,提高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準化水平,提高農業發展競爭力。建設新型經營體系,就是要提高“統”的層次,大力發展有實力的“公司+基地+農戶”和農業合作社,鼓勵農戶抱團發展;在“分”的層次,通過市場化政策,引導承包地經營權向種養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四)優化農技人才發展環境,支撐農業規模發展

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推廣高效農業,堅持以人才為核心、科創為動力,加快農業發展向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轉變,推動高效農業健康發展。

1.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農業龍頭企業為依托,以產業化為引領的現代農業體系,為發展高效農業提供保障。完善農業科研人員流動與兼職制度,鼓勵編制內的農技人員,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合理領取報酬。

2.營造農技人才引育留用良好氛圍。創新的根基,就是要強化農技人才的引進。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深入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落實人才引進政策,開展深層次的科技合作交流,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引進一批種植養殖、產品研發、加工生產、質量監測等現代農業關鍵人才和科技顧問。通過共建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合作交流、共同實施重大項目等方式,吸引留住一批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農技人才的培育。以穩定現有科技隊伍為基礎,加大對科技人才特別是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高度重視農村鄉土科技人才的培養,加強農業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推廣,關健是因地制宜,務求實效,著力培養一支甘于坐“冷板凳”、潛心搞科研、德才兼備的“田秀才”“土專家”,使其成為帶頭人。另外,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探索開展校企聯合辦學,培養適應科技創新需求、掌握新工藝的產業技術人才。政府部門要依托農技校、農科所、農技推廣機構,因時因地對農民開展生產技能培訓,特別是對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龍頭企業負責人等,實施農產品生產、銷售、管理及品牌化建設方面的培訓。

3.優化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鼓勵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下鄉進村,對綠色增產模式、水肥藥節約利用、良種繁育等進行推廣,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優化農技人才激勵政策。創新人才評價辦法,全力支持科技人才開展科技創新。破除在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等方面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突出科研能力、工作業績、實質貢獻等指標,激勵科技人員積極投身生產實踐第一線創新創業,讓更多的拔尖人才在產業開發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

4.加大財政對農村科技的投入。農技推廣部門運行經費全部納入當地財政預算,保證其工資、福利待遇和辦公設施配備,實現留得住、用得上、穩得住。吸引、擇優錄取更多高等教育院校畢業生等進入農技推廣領域,補充發展力量。(參考文獻略)

猜你喜歡
農技科技人才
人才云
有一種堅守叫農技推廣
“秋冬種及冬季農業開發農技行動”啟動實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培育鄉鎮農技人員立足當下更要看重長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