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美好生活敘事的三重向度

2023-02-07 11:49

汪 沛

(安慶師范大學 學報編輯部,安徽 安慶 24613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盵1]38“美好生活”是新時代十年的重要關鍵詞,2012 年11 月15 日,習近平向全世界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2017 年黨的十九大將“美好生活”寫入大會報告、正式決議和修訂完善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經由十九屆中央七次全會及黨的二十大的賡續傳承,“美好生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等關鍵詞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政話語、概念譜系。

一、問題的提出

在新時代的中國,“美好生活”成為一個影響廣泛且普遍流行的重要詞匯,其溢出效應持續顯現,成為傳遞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建構中國形象、展現中國智慧的重要標識性概念,為百姓口耳相傳,也為學界普遍關注。對美好生活相關問題的理論回應和實踐關切,現實地構成當代馬克思主義概念史、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理論課題,學界對美好生活的研究和闡釋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概言之,既有研究一是對美好生活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深度的理論揭示,二是從唯物史觀的理論視野對美好生活的理論基礎進行詮釋,三是對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如何建構進行了有價值的探討。然而,對其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理論闡釋依然“在路上”,亟待跨學科、多維度的深度闡釋,進行跨界和融合的研究正當其時。學界雖然在多個維度闡釋美好生活的生成邏輯、核心要義、實踐路徑等,已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但已有成果多是靜態維度的,缺乏對美好生活的動態性、歷時性的考察和系統的理論觀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盵1]38明確表明了作為手段、工具、方法的敘事在傳播標志性概念、激發受眾認同的重大作用。從學理上看,敘事原本是文學理論的重要論題,但隨著其他學科緊隨其后的“敘事轉向”和研究方法上的“互嵌”,這一論題已溢出文學的邊界?!皵⑹隆睅缀醭蔀橐磺腥宋纳鐣茖W共有的基礎概念和共同關注的理論話題,應把“敘事”放到人類歷史、文化和心理結構的大背景之中加以考察[3]。敘事是開放的,主體之間的對話、交流和“雙向奔赴”是其基本的言說與書寫的方式。敘事視角具有多元與包容的基本面向,包含主觀建構、文化關聯、實踐指向的三重屬性,美好生活敘事打破了傳統的一元、宏觀敘事,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中心,指向了敘事的多元意涵與范式轉換[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張需要用心用情用力書寫的“答卷”,內蘊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動敘事。概言之,敘事與美好生活的深度關聯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敘事與“美好生活”主體的耦合性。敘事的主體是人,敘事學指向的對象是人,不存在無主體的敘事,敘事總是人的活動。2018 年1 月5 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盵5]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著力新時代的美好生活敘事,人民不僅是“劇中人”,還是“劇作者”。

二是敘事與“美好生活”意義的關聯性。敘事是將事情“講個清楚”“說個明白”的重要方式,“敘事”建基于事實判斷,內蘊著對意義的價值闡釋,不僅強調作者文本的未完成性和可交流性,還強調讀者在閱讀和理解過程中的自主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在二者的“共謀”下,不斷揭示和賦予文本以意義,在視域的融合中實現所謂“解釋學的循環”。美好生活是“永遠在路上”、不斷發展、永不止步的現在進行時,凝聚了黨和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共同奮斗、共同創造、共同書寫,建基于人的全面而真實的需要,內蘊對“美好生活何以必要”“美好生活何以可能”“美好生活為了誰”“美好生活依靠誰”等一系列問題的價值追問。

三是敘事與“美好生活”實踐的契合性。敘事是主觀與客觀、過程與結果、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實踐活動,實踐是敘事的主題,換言之,只有在實踐與敘事的互釋性框架內才能準確把握敘事的實踐面向。美好生活必須經由奮斗的實踐才能達成,要靠拼搏、奮斗方能證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歷年來的新年獻詞中所表達和提倡的,要“擼起袖子加油干”[6]“守正創新,踔厲奮發”[7],堅定地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實踐為要義,創造和實現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

二、美好生活敘事的三重向度

新時代治國理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治國理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共產黨緊緊圍繞“美好生活”的敘事主題,在三重向度上實現了創新。

(一)人學向度

人是現實的、社會的、具體的,既處于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又是處于具體社會關系之中。正因為此,個體的美好生活與社會的美好生活以及人類的美好生活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當代美好生活的構建,應以人類的普遍福祉和共同發展為指向,而不應以片面的經濟增長為追求,實現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以人民為中心”的范式轉換,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機結合。

1.基于“現實的人”的主體性敘事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對真善美的自覺追求和價值期待,在東西方具有普適性和共通性,中國人有著從“世外桃源”到“大同社會”的美好構想,具有“天人一體”“家國同構”“德福一致”的獨特表達。而西方哲學史對美好生活的論述,其面向更為多元。西方的蘇格拉底把哲學的關注點由天上拉回人間,從自由轉向人類自身之后,美好生活就與德性、智慧、理性、思辨、知識等西方哲學的基本議題產生理論關聯,與良善、美德、正義等范疇相提并論。亞里士多德指出:“全人類的目的顯然都在于優良生活或幸福(快樂)”[8],優良生活或幸福就是“一種合乎德性的現實活動”,“最完滿的生活就是合乎其本己德性的思辨活動”[9]。這一觀點固然有其合理性,但顯然忽視了美好生活的物質基礎,脫離了物質基礎的所謂“純粹自我”只能是一種脫離實際的理論空想,成為黑格爾所言的“理性的狡計”。英國哲學家邊沁不僅從功利主義的視角試圖將美好生活的幸福維度加以實證和量化,還為追求所謂的個人幸福鼓與呼。邊沁指出:“組成社會的每個個人的幸福,亦即他們的快樂與安寧,是立法者所應該注意的唯一目標,而在事情取決于立法者范圍以內,他都應當依據這個唯一標準使每一個人去規范自己的行為?!盵10]顯然,且不說幸福感作為一種主觀感受難以精確計量,其利己主義的理論建構亦是難以自洽、難以證成的。

從單純的道德或功利的方面闡釋美好生活,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空想,面臨深層的理論困境,實際上將人抽象化、神秘化了。有別于此,馬克思主義闡釋的美好生活,出場語境關注的是“具體的人”。其理論的邏輯起點是從“現實的人”出發,建構以“現實的人”為主體的美好生活。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質生產的基礎,也是他進行的其他各種生產的基礎?!盵11]“現實的人”才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真正的原動力和主體?!皞€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命,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盵12]519-520“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盵12]531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已經擺脫了唯心主義關于抽象的人的觀念,結束了該觀念對“現實的人”的統治。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是“現實的人”的社會勞動變自然為“人化自然”的過程,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才摹畫出以“現實的人”為主體的美好生活觀,使得過去籠罩在美好生活之上的理性思辨和德性傳統徹底“祛魅”。這種立論于“現實的人”的主體性敘事無疑是對人的本質的深刻體認,是人的主體地位的充分彰顯,體現了對人的終極關懷。

2.滿足“人的需要”的人類學敘事

需要體現了人的本質,美好生活是人民生存性需要、合理性需要、發展性需要不斷得到滿足和實現的生活。在馬克思看來,人的需要是由社會發展和生產力決定的,也由“現實的人”超越性本質所規定。馬克思強調:“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盵12]527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動物只能依靠“生命的本能”維系“本能的生命”,而人則是通過對需要的滿足、超越和發展,著力于人的自我實現、人類的解放。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認為:“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說是自為地存在著的存在物,因而是類存在物?!盵13]270人是現實的個人的集合,共同體是現實的個人滿足人的需要,進行生活實踐,追尋生活理想的現實場域。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盵14]199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將前資本主義的歷史細分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以及“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其時,由于人類尚未擺脫對物的依賴,馬克思用“自然形成的共同體”表征人對物的依賴關系。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雖然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發展,但共同體的表現形式表現為以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為核心的虛幻的共同體的新階段,“異化”成為其本質特征?!爱惢瘎趧?,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動機能,他的生命活動同人相異化,也就使類同人相異化:它使人把類生活變成維持個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類生活和個人相異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個人生活變成同樣是抽象形式和異化形式的類生活的目的?!盵13]52在以資本和私有制為主要特征的資本主義社會,在其建立的虛幻共同體中,人的需要——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成為了烏托邦。今天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性危機也在不斷警示人們,一方面,資本主義創造了物質富足的景觀社會,消費主義盛行;另一方面,人越來越成為“單向度的人”(馬爾庫塞語),為“全景敞視監獄”所規訓(??抡Z),商品拜物教日益泛化,人的發展面臨異化、物化的雙重危機。那么,路在何方?馬克思看來,只有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和普遍交往基礎之上的“自由人聯合體”,才能真正克服人的異化,滿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可能。美好生活只有在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時,才能實現現實的個人對美好生活本質的全面感知,體驗和占有,不再囿于某一階級、階層、利益集團或狹隘的個人,其具有普遍的意義,個人美好生活的實現過程,也是他人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基礎,其利益主體不再是“原子式的個人”,其所追求的利益不再是庸俗的個人利益。在馬克思主義的視野中,美好生活有人類學的基本向度,它同人類對一切真善美的追求一樣,內蘊每個現實個體的美好生活,更承載人類的美好生活。個體的美好生活與社會美好生活以及人類美好生活在本質意義上具有一致性,是以人類的普遍福祉和共同需要為核心的,從這個維度上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其價值和意義也就具有了歷史合理性、現實正當性和人類共通性,最終指向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馬克思曾經這樣暢想人類的美好生活:“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盵14]165

新時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生成性的,亦是發展性的,人民的生活需要從“生存性需要”向“發展性需要”,從“單一型需要”向“復合型需要”,從“共性需要”向“個性需要”,從“硬性需要”向“軟性需要”轉變升級、迭代更新、不斷發展的顯性特點,在內容與層次、價值與實踐的維度上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需要理論的深化和發展。滿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敘事,既立足于中國,又著眼于全人類,以創造中國式現代化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生動實踐,為構建人類的美好生活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實踐、中國方案。

(二)發展向度

在馬克思主義的視域下,共產主義是一種“現實的運動”,這使其所實現的美好生活蘊含了向“更好”發展的內在趨向,是一種源于現實而又超越現實的動態發展的過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美好生活敘事,將發展作為“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具有鮮明的發展向度。

1.“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整體敘事

毋庸置疑,新時代的美好生活敘事深耕于中華沃土,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緊密相連,具有深刻的當代中國語境和時代指向。具言之,“美好生活”是一個總體性的范疇,既有豐富的理論內蘊,又有重要的實踐支撐。美好生活與我國“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具有深刻的對應性和耦合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為美好生活提供了保障:一是高質量發展為美好的物質生活提供物質基礎,促進共同富裕;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美好的政治生活營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形態,共享公平正義;三是文化充盈人民的美好精神生活、在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同奏共鳴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換中為發展深度賦能,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滋養;四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會,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五是共建美好生態生活,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蔚然成風,著力實現人地和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這些方面有機地構成美好生活的主要內容、價值旨趣和理論觀照。

“美好生活”是總體性的概念,建設和成就美好生活是一個需要“久久為功”“綿綿發力”的社會歷史過程,要堅持整體觀、系統論的觀點,從整體上推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不斷超越現存生活狀況,實現整體性躍遷。

2.“人類命運共同體”美美與共的天下敘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盵1]52構建新時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一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自覺,更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氣質的深刻體現,是中華文明獨特的實踐智慧。

當下的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新矛盾新挑戰新威脅新風險層出不窮,“黑天鵝”“灰犀?!笔录甙l,一些西方國家以意識形態劃線,以冷戰思維挑高對抗,高喊所謂普世價值,以隱性滲透的意識形態輸出,掩蓋其極端利己主義的真面目。在這樣的語境下,需要高揚斗爭精神,提出響亮的中國表達。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非雙方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標?!盵15]這共同價值也構成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世界視野和中國智慧,新時代所倡導的美好生活,絕非一種“獨善其身”的封閉實踐,而是“兼濟天下”的獨特智慧,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實踐中堅持美美與共的天下敘事。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文明的一份子,是世界上唯一不曾斷裂而賡續傳承至今的文明,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質,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的志氣、骨氣、底氣。新時代的美好生活敘事,具有整體思維和天下情懷,要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域中不斷推進。習近平指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盵16]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全人類的發展為旨歸,以共建美好生活、美好世界為進路,以全人類共同命運為最大公約數,聚焦全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畫出最大同心圓,與美好生活同向同行,同頻共振。

(三)生活向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美好生活已成為人民口耳相傳、感同身受、廣泛共情的標識性概念?!懊篮蒙睢鄙羁谭从沉藭r代精神和時代脈搏,具有高度凝練、易于識記、便于傳播的顯著特征。需要指出的是,美好生活并非中國的原創性概念和獨特性表達,但經由中國共產黨人建基于人的需要、人的生活的系統闡發,提煉和擘畫屬于全體人民的美好生活圖景,提出美好生活的馬克思主義邏輯命題。以美好生活作為統領,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宏觀敘事與微觀敘事相結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將人類文明新形態推進到歷史的新高度[17]。這樣一種飛躍,是世界觀、價值論、方法論等多重意義的飛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以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狀態,對美好生活進行生活化的集體敘事與共同書寫。

1.從“小康生活”到“美好生活”的敘事話語

美好生活敘事話語的生成,是具體的、歷史的,動態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到“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躍遷。

1979年,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提出“小康”目標。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不到一年,鄧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是黨的工作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的邏輯必然和具體展開,“小康生活”便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踔厲奮發的理論話語,將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期待與向往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江澤民明確指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18]。胡錦濤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作了進一步的理論延伸和實踐部署,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19]。2012 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1]。經過中國共產黨人的接續奮斗,2020 年10 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發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22]的集結令和動員令。

“美好生活”是“小康生活”的繼承和發展。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為人民生活從“小康”向“美好”的轉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是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條件,必須著眼于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用發展的辦法破解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著力破解風險、挑戰和制約因素。從“小康”到“美好”的敘事話語的內在演進,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美好生活認識的不斷更新。相較于“小康式”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更加關注人民美好生活的品質性、體驗性、發展性,是宏大敘事與個人敘事的有機統一。人民作為歷史的“劇中人”,以歷史見證者或親歷者的身份最能感受生活的細微變化,也最能體會美好生活的真意,人民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美好生活最直接、最現實、最真實的衡量維度。

2.從“奮斗生活”到“幸福生活”的敘事進路

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是人的類本質,是人類社會和人這一主體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對自身存在和發展的自我確證,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獲得和體驗最深沉最真實的幸福。恩格斯指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的本身?!盵23]勞動是主體改造客體的對象化過程,因而,經由勞動這一紐帶而實現的美好生活同任何實踐活動一樣,必須遵循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這就要求人們的勞動一方面要將人的目的、意志、認識等作用于客體,同時遵循規律,按照客觀規律的尺度和要求,有序有效地推進。人們為實現美好生活而奮斗的過程,遵循的是從“奮斗”到“幸?!钡膬仍谧裱?,體現了從“奮斗生活”到“幸福生活”的敘事進路,并經由勞動這一橋梁和中介來實現?!叭嗣駝撛鞖v史,勞動開創未來。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盵2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當下,勞動、奮斗、幸福,均落腳于人民美好生活敘事的點滴與細微之中。

正因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而勞動是最基礎最廣泛的實踐活動,勞動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礎內容,由勞動而創造的幸福才成為可能,人也只有在勞動中才能收獲真正的幸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當下,離開勞動的視域,就難以真正把握人的本質,也難以揭示人何以能夠創造美好生活的理論母題。

3.從講好美好生活故事到構建美好中國形象的敘事演進

故事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識和元素,中國故事是中華文化的直觀呈現和打開方式。經典的敘事學通常將故事視為完整的具有時間跨度的、包含完整過程的閉合結構。而互聯網帶來的新媒介秩序消解了這種傳統敘事結構。新媒介環境下,微敘事己經打破經典敘事中的線性敘事模式,走向了開放性的多元化、非線性、微切口、小體量敘事模式。個體對美好生活的言說與書寫,新聞媒體的主動報道和及時跟進,往往引發社會公眾的集體討論。我們不僅要“講好”中國故事,更要講中國“好”故事[25]。美好生活屬于新時代的好故事,直擊人的內心,與人的生活世界緊密相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實踐,構成了中國故事的豐富實踐寶庫和直接來源,同時超越個體的敘事,融入了“大我”的建構,內蘊了從講好美好生活故事到構建美好中國形象的敘事演進。

一方面,堅持正面引導,在正向構建中建立中國形象。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創造了經濟長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再到實現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的演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可阻擋,不可逆轉。黨領導人民取得了輝煌成績和歷史性成就,人民所切身體會到的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安全感是最有說服力的,這就是構建美好中國形象的最大底氣。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盵26]另一方面,堅持斗爭精神,在回應質疑中展示中國形象。世界社會主義發展50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回應質疑,回擊攻擊的歷史。1848 年《共產黨宣言》甫一誕生,就遭到資產階級的攻擊?!耙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都聯合起來了?!盵27]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陷入集體狂歡,一時間“歷史終結論”甚囂塵上,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攻擊也從未間斷,“中國崩潰論”“社會主義失敗論”等論調不絕于耳,“捧殺”和“唱衰”互相交織。實踐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歷史見證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崩潰論”的崩潰,“社會主義失敗論”的失敗。中國加強國際傳播力建設,用數據和事實向世界講述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故事,中國人民從實現溫飽、全面小康到實現美好生活的故事,實事求是地展示可信、可敬、可愛的中國形象,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

三、結 語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盵28]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深情的話語道出了深沉的人民情懷和深厚的使命擔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致力于講好“大黨治大國”的中國故事,在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偉大歷史進程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彰顯執政績效高、責任使命重的內在特質[29]。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解析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密碼”,可以從生活維度切入,通過對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動敘事加以體現。美好生活,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生動寫照,美好生活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展開,黨對“生活”這一概念的解讀也從最初地偏重于物質,向著更加立體、全面的維度演進,引發了人民的廣泛共情與深切認同。新時代美好生活敘事,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敘事的邏輯起點,刻畫了敘事的歷史方位;確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構成了敘事的基本依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體現了敘事的價值遵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實現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同源性、同構性、同向性規定了敘事的實踐指向,擘畫了奮斗的藍圖。

作為生活中的人,人們對生活有著最為直接的體驗感和發言權,人在生活中感悟生活,生活是詩與遠方的共奏,是人的生命不斷充盈和豐富的載體。美好生活具有具體性和超越性的雙重維度,是新時代美好生活敘事的根基;美好生活敘事是力度與溫度的統一,提供了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強大精神動力,激勵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奮力譜寫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