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以智與明清之際“格物致知”論的轉向

2023-02-07 11:49汪孔豐
關鍵詞:余英時格物心性

汪孔豐

“格物致知”概念出自《大學》,自西漢時期《大學》編入《禮記》并被推尊為儒家經典后,延續至唐代,其間先哲對“格物致知”的闡釋眾多,殆以道德修身為主。然自宋明以降,隨著理學與心學的崛起,“格物致知”的內涵闡釋出現了分歧,大抵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面向:尊程朱派主要是向外求格物以窮理,趨于實;崇陸王派主要是向內求心性以致知,趨于虛。這兩者各有偏至,亦各有不足。至明清之際,這兩種不同的詮釋思想,呈現出明顯的融匯貫通的跡象,深刻影響著這一時期學術和學風的發展局面。這種融通態勢,在明末清初桐城文人方以智的思想世界中也表現得較為突出。他認為“格合內外,則心物泯也”(《一貫問答》),提出“格物”之“物”不僅有內在心性之義,也有外在物理之義。如此理解與闡釋,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關注。

余英時曾管窺方以智晚年思想,較早在《方以智晚節考》中指出晚明理學家之中,“亦有少數杰出之士,于傳統格物之說別生新解,而漸擴大其范圍至于天地萬物。密之即聞此風而起之佼佼者也”。他又認為方以智未囿于家學與師傳的影響,提出的“質測之學”實為格物致知的新解,更指出方氏“誠不愧為中國科學思想史上之新機也”。不過,余先生也強調“晚明諸老,修正宋明儒統,其言有甚峻烈者,然早年染涉既深,心習難滌,故言思之間并不能盡脫舊縛。此亦治思想史者所不宜忽視之點也”。對此,方以智也不例外,其思想中仍有心學熏陶的痕跡,“故密之為質測之學,其含義有極新穎者,然觀其通幾之說,則又往往依違于儒家格物致知之舊貫”。

嗣后,楊愛東《方以智對傳統“格物致知”論的突破》、廖璨璨《方以智的“格物窮理”說及其對明清之際西學的回應》、孫顯斌、王孫涵之《方以智〈物理小識〉與近代“科學革命”》、田智忠《一在二中與即用是體——方以智對理學的回應》等文,在余英時先生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了對方以智“格物致知”論的闡釋。

本期刊發的《“格致”新說:方以智對傳統“格物致知”的貫通》,重新思考了方以智的“格物致知”論。論者認為,方以智面對晚明“崇虛尚無”學風與西學東漸的沖擊,基于圓∴的哲學理式,在“格合內外”“心物互格”“不落有無”三個層面重新詮解了傳統的“格物致知”說,他在“物”的外延上賦予了西學物理知識,在內涵上融合了外在物理之學與內在心性之學,這就溝通和消解了傳統“格物致知”說中的理學與心學之爭,體現出鮮明的貫通與超越的思想面向。

需要注意的是,余英時在《方以智晚節考》中指出方以智的思想存在“早晚之異趨”的現象,“早年崇實而不甚言虛,晚年蹈虛而仍不廢實耳”。由此推之,方以智格物論中的“外在物理之學”與“內在心性之學”,在不同時期是有所側重的。然而,這方面情況往往為人們所忽略,故仍有進一步探討的余地。

此外,方以智提出的“格物致知”論與明末清初學術、學風的關系,當前研究仍不夠充分、不夠深入,我們期待著更多的相關成果絡繹問世。

猜你喜歡
余英時格物心性
從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義”論的新進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與“動情”的演繹
心性與現實
SUMMARIES OF ARTICLES
由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古代傳統——兼論“俳優”與“修身”》一文探析“俳優”現象的當代意義
余英時的變與不變——再讀《朱熹的歷史世界》
楊聯陞日記探微
格物
余英時先生與人相處的原則
格物究源 窮理致知——評《中國古代物理學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