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四題*

2023-02-07 13:48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基本原理中國化層面

李 文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盵1]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歷史,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第二個結合”的過程中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深入挖掘和探究這些歷史經驗對于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 結合的文化心理基礎: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

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實踐問題,更是一個文化心理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探討兩者的結合問題不僅要從理論的契合性角度去加以深入的理論分析,從現實的實踐角度去探討兩者結合的實踐指向,更要從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文化心理角度去加以理解和把握?;仡欀袊鷼v史,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經歷了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探索歷程,在器物和制度層面探索失敗之后,在當時的一些知識分子看來中國之所以落后挨打主要還是一個自身傳統文化落后的問題。因此,他們在對傳統文化開展激烈批評的同時,極力主張向西學或者向東學。在他們看來,中國的古法實在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以至陷入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的泥沼不能自拔。究其根源,就是我們對于自身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不自信。就此意義而言,在新的征程上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就必須要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梢哉f,這種歷史和文化自信是對近代以來文化自卑心理的一種徹底批判和反思,也是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文化心理根基。

歷史和文化自信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和強調的一個重要理論和實踐范疇。從中國共產黨人對待傳統文化的歷史角度而言,對文化自信的強調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覺。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呢?從學術界對文化自信內涵的分析而言,一個普遍性的觀點是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這一內涵而言,文化自信本身就是一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文化自覺過程,也是一個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問題。換言之,文化自信的前提條件是我們要對身邊的文化有一個理性的審思。我們要思考:我們身處的文化是什么?由哪些要素構成?這些構成要素中有沒有可以值得自信的東西?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都離不開文化自覺的過程,同時也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理性認知。就歷史邏輯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所創造的文化的提煉。就現實邏輯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文化領域的反映和寫照。這啟示我們,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內涵和價值,也要遵循歷史和現實的雙重邏輯,既要從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中國共產黨對待傳統文化的“大歷史”角度加以理解和把握,也要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角度加以理解和把握。

首先,從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歷史角度來看,五千多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氣。文化自信并不是一種無根的臆想,之所以有這種自信是因為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毛澤東就曾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盵2]533-534他還說:“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盵2]622打開中國古代思想史的畫卷,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到兩漢經學,從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從宋代儒學到明清實學,這些思想流派無一不在思想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面對這一份歷史遺產,我們是完全有理由自信的。當然,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農業文明,其自身有不足之處。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方面,毛澤東認為要堅持歷史的辯證的客觀理性態度,既要看到傳統文化的好的一面進步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在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繼承了毛澤東對待傳統文化的這一基本態度,對傳統文化給予了歷史的辯證的客觀評價。其一,習近平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資源對于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實踐具有重要的啟迪和啟發作用。其二,在具體的方法論層面,習近平也強調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對傳統文化加以觀照。比如,他也認為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認知傳統文化中的不足和消極因素。他還說:“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盵3]313不難看出,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上具有繼承性。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方面,兩者都給予傳統文化以客觀理性的評價,認為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中既具有許多珍貴的東西,同時受到歷史的局限性影響,也有許多糟粕性的東西。因此,我們強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自身傳統充分了解的前提之下的一種自覺和自信。

其次,從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奮斗歷史來看,其所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色。1949年,毛澤東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指出:“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并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盵4]1516

雖然毛澤東這里并沒有明確指出他所說的文化具體是什么,但是我們不難看出,他在這里強調的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不同于資本主義的另類文化形態。換言之,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孕育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在強調要充分重視和發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同時,也強調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近年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大搞歷史虛無主義,歪曲黨的歷史,丑化矮化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借此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針對歷史虛無主義這一錯誤思潮,習近平旗幟鮮明地加以反對,與此同時他進一步強調要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教育。通過“四史”教育和學習,堅定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

最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物質基礎。毛澤東在闡述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時就曾開宗明義地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盵2]694文化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受到一定的物質經濟條件制約。也就是說,新時代我們強調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其現實的物質經濟基礎,離開了這一物質經濟基礎,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和無根之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們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的前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盵5]8比如,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增長到114萬億,經濟總量占世界的18.5%,提高7.2%,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再如,十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大飛機制造、超級計算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這些成就無疑成為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堅實物質前提和基礎。

二、 結合的內容:精髓和精華融通起來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5]18,這一論述為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錨定了方向。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獲得有根性,不僅僅要被賦予中國人所喜聞樂見的外在語言形式,更要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而要獲得這種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就必然要實現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有機融合和匯通,也只有如此,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地融入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世界,才會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價值理念。

首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實現了從形式、內容層面的結合到強調價值理念層面深度結合的轉變。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最初的形式是語言形式層面的結合。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西方外來的文化形態,要在中國傳播、被中國人所接受和認知,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語言形式的轉化。就此而言,我們就不難理解最初的中國知識分子基于自身固有的傳統文化背景,從我們熟悉的傳統文化中找尋同馬克思主義相類似的概念范疇去比附和解釋馬克思主義就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當然,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進步傳播和中國革命形勢的不斷發展,語言形式層面的結合顯然已不能滿足中國革命的現實需要了。換言之,現實的革命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在更深層的內容層面實現有機的結合。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所實現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樸素認識論和樸素辯證法學說的結合就是這一層面結合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從結合的主要內容角度而言,新時代兩者的結合更加強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就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盵5]18這啟示我們要實現兩者在價值理念層面的深度融合首先必須充分發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契合性。值得強調的是,以往我們在探討兩者的契合性時主要側重于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層面挖掘兩者的價值契合性。二十大報告則特別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科學社會主義的價值契合性,這顯然是一個全新的重大的理論問題。也就是說,新時代推進兩者在價值理念層面的結合有了不一樣的目標指向,如果說毛澤東在《實踐論》和《矛盾論》中主要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認識論和辯證法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樸素認識論和辯證法的有機融合,那么,新時代兩者結合的目標指向就是要努力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與之相契合的價值理念的深度融合。

其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要融入現實生活中,建構一種新的生活樣式。在當前學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個結合”價值目標研究中,不少學者仍然把兩者的結合解讀為在現實實踐的基礎上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以轉化和發展,以此建構出一種新的理論或者全新的概念為現實實踐服務。筆者認同這種觀點,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價值旨趣自然不是書齋里的理論純思和重構,而是一種基于現實問題導向的“實踐本位的結合”。但是,對新時代兩者的結合我們又不能僅僅局限于此,兩者的結合不僅僅要為現實的實踐提供新的理論,也要回歸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世界。正如二十大報告所強調的那樣,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時也要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如此才能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有學者在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和意蘊時,曾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區分為政治層面的中國化和學術層面的中國化問題,政治層面的中國化主要側重于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的實踐,并把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經驗上升為理論;學術層面的中國化則主要側重于在學術層面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學術層面的中國化主要是知識分子的責任。這一區分或許還有值得商榷之處,但是也觸及到了馬克思主義如何回歸現實生活世界的問題。也就是說,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邏輯關系而言,新時代推進“第二個結合”不僅僅是為“第一個結合”提供思想理論資源,同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價值目標就是要回歸現實生活,建構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這一新生活樣式的進一步提煉就是一種中國式的現代化和人類文明新形態。

最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過程。新時代推進兩者的結合著重強調價值理念層面的深度融合并不是要否定、忽視形式和內容層面的結合。換言之,新時代兩者的結合應是形式和內容層面的結合,更應該是價值理念層面的結合。不論是形式層面的結合,還是內容層面的結合亦或價值理念層面的結合,其最終的價值目標都是為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說的馬克思主義,是要在群眾生活群眾斗爭里實際發生作用的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把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變成實際生活里的馬克思主義,就不會有宗派主義了。不但宗派主義的問題可以解決,其他的許多問題也都可以解決了?!盵6]858他還說:“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系,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觀的實際的事物相聯系,如果沒有客觀存在的需要,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盵4]1515這兩段論述啟示我們,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既要解決現實實踐發展的理論問題,同時也要回歸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世界。

總之,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經驗而言,用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去比附和解釋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個有利于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基于深厚的民族情感的文化認同問題?;隈R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概念范疇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改造和轉化不僅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而且基于現實的中國實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不僅為“第一個結合”提供了思想理論資源和精神動力,而且在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世界建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樣式。這一全新的生活樣式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現實生活根基和內在文化基因。

三、 結合的目標: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如果說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文化心理基礎,那么,在實踐過程應如何具體推進兩者的結合呢?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為我們提供了目標指向。問題的根本在于在現實的實踐中如何具體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呢?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兩個結合”的過程中取得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無疑是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此,以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為例具體探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現實路徑問題。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無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同時也是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典范。在筆者看來,《實踐論》和《矛盾論》在形式、內容和價值理念三個層面很好地做到了對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和轉化發展。

首先,形式層面的推陳出新,即立足于用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闡述和解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賦予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中國語言形式。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外來的西方文化形態,要在中國傳播、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要實現語言形式的轉化。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過程中,當時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就已經敏銳地意識到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語言和思想寶庫中找尋與馬克思主義相對應的概念去比附和解釋馬克思主義。比如,梁啟超就認為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共產主義理論在中國古已有之,中國古代的大同思想與共產主義學說存在諸多的契合性。1938年,毛澤東在《論新階段》的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共產黨員是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蹦敲?這里的民族形式又是什么呢?他進一步指出:“洋八股必須廢止,空談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盵2]534毛澤東這里所強調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顯然蘊含著中國的語言形式。在《實踐論》和《矛盾論》中,毛澤東為了闡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矛盾論的基本原理就大量運用了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名言典故。比如,用“吃一塹長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來說明實踐對認識發展的作用;用《山海經》中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的“羿射九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七十二變等典故作為反面事例來證明矛盾轉化是現實的具體的。毛澤東不僅在理論上倡導要用鮮活的中國語言形式去闡釋馬克思主義,更是在實踐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其次,內容層面的推陳出新,既借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形式,同時又賦予其全新的馬克思主義內涵。如果說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典故形象地解釋馬克思主義僅僅是一種外在的推陳出新,那么,內容層面的推陳出新則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內容轉化和發展。比如:毛澤東在《實踐論》的標題后面加上“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這一副標題就頗為耐人尋味。眾所周知,知和行以及知行關系問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固有概念和話題,在《實踐論》中毛澤東則把主要強調倫理道德踐行的樸素知行觀發展為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這是毛澤東對中國傳統知行觀推陳出新的具體表現。在《矛盾論》中毛澤東借用“相反相成”這一概念來闡釋矛盾的斗爭性和統一性問題。他說:“‘相反’就是說兩個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爭?!喑伞褪钦f在一定條件之下兩個矛盾方面互相聯結起來,獲得了同一性?!盵7]333在這一論述中,毛澤東借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同時又賦予其全新的馬克思主義內涵?;仡櫭珴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這方面的事例還有很多。毛澤東對古代實事求是學風的改造和轉化、對仁義忠孝的理解、對中庸思想的新解、對智仁勇的新解等都屬于這一類內容層面的推陳出新。

最后,價值理念層面的推陳出新,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的深入融合和匯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不僅是在形式層面用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去比附和解釋馬克思主義,也不僅僅是在內容層面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轉化和改造,更應該是一種價值理念層面的深度融合。就兩種文化交流互鑒的一般性規律而言,只有實現兩者在價值理念上的深度融合,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地融入中國人的精神理念世界。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在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價值理念層面的結合方面無疑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啟發作用?!秾嵺`論》中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習行”價值理念的轉化和發展,《矛盾論》中對中國傳統“尚變”價值理念的推陳出新都堪稱范例。當然這方面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毛澤東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相結合發展為我們黨的群眾路線;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強不息精神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精神相結合發展為我們黨的獨立自主精神。值得強調的是,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提出也很好地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的價值理念同馬克思主義全人類情懷這一價值理念的有機結合。生態文明思想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價值理念同馬克思主義生態理念的有機融合。人民至上的思想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人民立場的有機融合??梢哉f,這些全新的價值理念和理論范疇是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新典范。

四、 結合的關鍵:明體達用,體用貫通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既是“體”又是“用”,是“體”和“用”的統一。新時代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關鍵在于明體達用,體用貫通。

首先,明體方可達用?!暗诙€結合”在理論上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命題的認識,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更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其一,“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進一步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認識?;仡欛R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1938年毛澤東在《論新階段》的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毛澤東強調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這個具體實際自然包括中國傳統文化。這一認知傾向我們可以從毛澤東后來在《改造我們的學習》《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等文章中的相關論述得到印證。也就是說,毛澤東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已經觸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問題,但是從理論高度明確提出“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則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理論貢獻。其二,“第二個結合”也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正如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盵1]不難理解,“第二個結合”理論命題的提出,其重要指向就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文化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何而來?沒有5000年中華文明,哪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是中國式的?沒有5000年中華文明,哪里又有中國式現代化。我們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種和平主義的特質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平主義文化基因關系密切。其三,“第二個結合”更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曾指出:“中國知識線和外國知識線相接觸,晉唐間的佛學為第一次,明末的歷算便是第二次?!盵8]4432我們暫不論梁啟超的評價是否客觀,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思想大爆發都離不開不同思想文化間的融合創新,反之,如果一方拒斥文化的交流互鑒,則必然滯礙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概言之,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告誡我們交流互鑒則文明興,拒斥封閉則文明蒙塵。明體方可達用,這個“體”就是要在結合中遵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和中華文明發展的規律。

其次,在“達用”中“明體”?!罢軐W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9]57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其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不能囿于書齋式的純理論闡釋和建構,更應該直面鮮活的社會實踐,求解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一言以蔽之,兩者的結合要解決實際問題,產生實踐效力。比如,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盵1]不難理解,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互成就一方面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則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在場。也就是說,“第二個結合”的提出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很好地解決了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發展的“古今中西”之爭問題。再如,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還指出:“‘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盵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本身就是“兩個結合”的典范。通過對馬克思主義這一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脈的堅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在實踐過程中必然產生一種固本強源的文化免疫效果,這種文化免疫既體現為對西方外來文化糟粕的免疫,也體現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糟粕的免疫。這種文化免疫能力的獲得勢必又會達到鞏固文化主體性的作用。毫無疑問,“第二個結合”產生的實踐效力是全方位的,這方面的事例還有很多。值得強調的是,“第二個結合”發揮的實踐效力,反過來又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第二個結合”的理論認知和感悟。

最后,基于實踐本位的體用貫通?!懊黧w”中“達用”,“達用”中“明體”,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實現“明體”與“達用”的統一呢?回答則是實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實踐具有客觀實在性,實踐是人類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它雖然是人類有意識的行為,但本質上是客觀的、物質的活動。實踐的客觀實在性是理論和實踐統一的中介和橋梁。具體而言,“第二個結合”要體用貫通必須堅持實踐本位的結合觀,在現實實踐需要的基礎上既接著馬克思主義說,又接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所謂實踐本位的結合觀,即現實的實踐為兩者的結合提供了現實場域,這一場域蘊含著兩者結合的時代背景、物質基礎、感性材料、問題指向和檢驗標準等。就兩者結合的時代背景而言,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和全球格局正在經歷深刻演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潮流勢不可當。但是,逆世界潮流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依然存在,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人類發展何去何從?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之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應運而生,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問題的另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本身又是“第二個結合”的范例,其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全人類情懷這一價值理念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和”這一價值理念的有機融合。如前所述,我們以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為例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目標和內容,同時我們也知道毛澤東寫作《實踐論》和《矛盾論》并不是書齋里的純思,而是為了總結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從理論上徹底批判教條主義,為黨確立起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一思想路線的確立反過來又極大促進了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就此而言,要實現“明體”和“達用”的統一必須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既為新時代兩者的結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也為兩者的結合提出了現實的問題指向,更為兩者的結合效力提供了檢驗的標準。

猜你喜歡
基本原理中國化層面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發展經濟學基本原理
人臉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與應用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健康到底是什么層面的問題
高三化學復習的四個“層面”
UPS電源的基本原理與維護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