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研究

2023-02-07 21:56李媛媛
延邊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運河常州運河

李媛媛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引言

2023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指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江蘇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積極參與建設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盵1]加強大運河文化弘揚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途徑。依托大運河常州段形成的常州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顯著的常州特色,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教育價值和經濟價值。本文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經驗,提出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策略,以期提升常州大運河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推動實現常州大運河文化高質量發展。

一、中國式現代化與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內涵及其內在聯系

(一)中國式現代化內涵

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2]。中國式現代化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堅持走自己的路,拓展了人類現代化的模式和經驗,開創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3]。

(二)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內涵

文化具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上,大運河文化是指大運河流經地區各種文化的統稱,包括運河文化、名人文化、非物質文化、紅色文化等,狹義上特指運河文化,包括運文化、水文化、船文化等。新時代對常州大運河文化的界定,既不能泛化,也不能太狹義化。如果文化概念泛化,則不能凸顯常州大運河文化典型內涵和常州特色,無法與揚州大運河文化、杭州大運河文化等進行差異化定位;如果文化概念太狹義化,則不能表達常州大運河文化豐富的內涵。

本文認為,可以從“傳統——現代”的角度來界定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內涵。一是需要凸顯常州大運河文化的歷史傳承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常州優秀地域文化。比如大運河常州段的運河文化、名人文化、非物質文化等。二是凸顯大運河在現代化變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據時代發展融入新內容,促進現代化形態轉變,體現出包容性。比如融入大運河常州段近現代工商業文化、常州創新精神和奮斗精神等,這樣有助于打造常州典范和示范樣本。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常州大運河文化內涵是指大運河常州段從傳統到現代變遷中所形成的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統稱。具體包括運河文化、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工商業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生態文化、飲食文化、精神文化等。常州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和常州地域文化的結晶,具有濃厚的常州特色和時代特色。其中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天寧寺、春秋淹城、焦溪古鎮、安基村等是運河物質文化和生態文化代表;常州評彈、武進錫劇、龍泉印泥、掐絲琺瑯畫、常州梳篦、留青竹刻等是非物質文化代表;盛懷宣、劉國鈞、周有光等是工商文化和名人文化代表;瞿秋白、惲代英、張太雷是紅色文化代表;銀絲面、青果蝦餅、天目湖砂鍋魚頭、溧陽風鵝等是飲食文化代表;“勇爭第一”、實業立市是常州城市精神寫照。

(三)中國式現代化與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內在聯系

中國式現代化為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提供思想指導,要求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要推進大運河文化的現代化。而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是中國式現代化在常州的具體實踐,豐富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樣本。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與中國式現代化內在聯系主要體現在:

1.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于中國文化智慧和文化基因,弘揚中國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題中要義。常州大運河文化歷史悠久,貫通南北,內涵豐富,也促進地域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常州地域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弘揚常州大運河文化,為常州現代化,進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文化動力,成為地域文化多樣性道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2.常州大運河文化要充分吸收中國式現代化的經驗,突出走自己的路。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要充分實踐“兩個結合”,堅持黨的領導,講好黨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也要講好常州故事,尤其是新時代常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圍繞大運河保護和弘揚故事,為常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文化需求提升提供文化支撐。走自己的路更需要突出常州特色,避免同質化。像揚州、杭州、無錫、蘇州等都在弘揚大運河文化,常州對大運河文化的弘揚要找準自身定位,格外凸顯常州特質和常州基因,用特色發展杜絕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審美疲勞。

3.推進常州大運河文化現代化,既要弘揚大運河優秀傳統文化,又要弘揚好現代文化,體現文化的傳承性,突出文化創新性。綿綿運河,歷史悠久,書寫了豐富的文化,我們要保護和傳承好這些文化。對傳統常州大運河文化要加強挖掘、整理和記錄,加強創造性轉化,讓傳統常州大運河文化適應現代化。在新時代更要圍繞運河書寫新的文化,促進文化的推陳出新,做到豐富和發展常州大運河文化的新內涵、新形態、新特征。比如充實大運河新能源文化和體育文化內涵,助力常州新能源產業發展,推進健康常州建設。

4.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現代化,要運用現代化工具進行文化弘揚。比如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用VR沉浸式體驗,給人一種隨船穿梭于大運河兩岸的身臨其境之感。利用動畫視頻展示運船通過閘口原理等,形象生動易懂。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弘揚要充分運用VR和AR等現代化工具把大運河常州段發展歷史、運河文化、工商文化、先進人物等全景式展現,增強文化渲染、增強文化體驗、增強人們第一印象,形成濃濃的文化記憶。

二、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現狀

常州對大運河文化弘揚做出了許多有益探索,涌現出具有常州樣本的經驗做法,促進常州大運河文化的現代化,為常州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撐。

(一)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主要經驗

1.加強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規劃建設與研究。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保護論述精神,先后制定出《常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大運河常州段核心監控區國土空間管控實施細則》《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常州市旅游促進條例》等文件,加強常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建設大運河生態人文景觀廊道,打造大運河文化旅游精品等。另外還成立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常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開展大運河文化保護和傳承研究,總結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經驗、模式和樣本,給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持續賦能。

2.以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為主題,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比較典型的有“常走大運”“健康走大運”活動,以及2018年常州鐘樓區鄒區鎮大運河文創節、2020年“訴說大運河”(中國·常州)全國雕塑藝術大賽、2022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松暨大運河馬拉松系列賽(常州站)、2023大運河文化節暨金壇國際龍舟邀請賽系列活動等。這些文化活動讓人們沿途欣賞運河風景,追尋運河文化,感悟常州大運河文化豐富的底蘊。尤其是2022年舉辦的“常州禮遇”常州文旅文創設計大賽就有很多常州本土特色,有龍城香牌、常州梳篦套裝擺件、常州茶禮、留青竹刻擺件、金壇刻紙、亂針繡非遺擺臺、紫砂套壺等,對于傳播常州大運河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3.充分利用工業遺產建立常州大運河文化場館。常州大運河流經區域擁有豐富的工業遺存和文化遺跡,尤其是工業廠房。常州將這些廠房進行改造,成為大運河文化弘揚的重要場所。例如運河五號創意街區將舊廠房改造成常州大運河記憶館、恒源暢歷史陳列館、百年工商檔案展示館。除此之外還有咖啡館、餐廳、酒吧等娛樂休閑場所,可以說這里是一個學習運河文化和消遣娛樂的最佳場所。最突出的還是運河文化場館設計理念獨特,在老舊廠房的基礎上匠心改造,讓這些工業遺存變成新地標,利用文旅融合再度煥發生機。一方面實現傳統工業遺存的再利用,盤活老舊遺存資源,避免街區建設大拆大建;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歷史遺存周邊的居住環境,提升人居感受。

4.加強常州大運河文化風光帶和文化公園建設。常州積極響應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和運河公園建設號召,加強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弘揚,建立大運河文化風光帶。比如沿著運河建設景觀帶,進行黨建文化宣傳。積極用好運河資源,發展運河旅游,打造出若干人氣地標,比如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丁堰運河公園、三保灣運河五號創意街區、常州大運河記憶館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標建筑有利于展現運河文化和常州文化。其中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較為完整地體現常州的街巷形制、建筑風貌、運河風光、名人文化等。史良故居、周有光圖書館、唐荊川紀念館等名人故居見證“書香盈巷,墨跡飄河”的文化底蘊。常州不斷優化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將常州代表性的常州菜、常州特產、常州梳篦等常州特色融入,推進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弘揚。游客對青果巷的感知正日益增加,青果巷成為運河旅游和運河文化弘揚的重要抓手。

(二)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有待提升之處

1.常州大運河文化記憶館體驗感有待提升。常州雖然建立大運河文化記憶館,但從整體看來與周邊城市,比如揚州、杭州、無錫相比還是缺少“熱”度,體驗感不強。具體表現為常州大運河記憶館缺少“活”力,館內沒有利用AR、VR等數字技術展現大運河的相關內容,多是通過文字圖片展示,觀眾會缺乏身臨其境的感受。相比之下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做法就非常吸人眼球,尤其是“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兩個展館,利用5G技術,打造了一個有歷史場景和真實業態,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互動體驗的展廳,觀眾可以全景觀看運河之美,全方位解讀中國大運河。由于AR、VR等數字科技運用不足,導致常州大運河文化記憶館的吸引力不強,體驗感不強,弘揚的效果有待提升[4]。

2.常州大運河文旅融合有待加強。常州作為一座典型的運河城市,臨水建寺、依水建園,擁有很多運河古跡和工業遺存,文旅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如何將這些資源整合利用起來打造成特色鮮明的常州大運河文化標志是一項難題。目前常州大運河沿線重點打造的“運河五號創意街區”的出口就是運河沿岸,岸邊多是一些網紅酒吧、餐飲店,常州本地特色小吃較少。雖然青果巷是常州歷史文化街區的代表,游客可以在這里體悟常州風味,但是與揚州東關街、南京秦淮河、蘇州觀前街相比,名聲還不夠大,知曉度和影響力偏弱[5]。運河沿岸雖設有游船,但是數量不夠豐富,體驗感不強,與秦淮夜景游船相比缺少知名度,夜游常州有待增強。另外從街區定位來看,在避免同質化路線上,定位輕奢文藝且高端,在大眾化方面還需要做一定拓展??傮w來看代表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舉措很多,但是沒有合理有效利用起來,游客的運河文化體驗感有待提升。

3.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碎片化問題有待解決。目前常州在大運河文化弘揚方面已經做出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也存在若干碎片化問題。比如運河五號街區與南大街青果歷史文化街區有3公里的距離。這3公里的距離沒有有效開展文化游船活動,也沒有在沿線有效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既不利于弘揚大運河文化,又增加了游客旅游時間,旅游效率不高,獲得感不強[6]。在運河五號創意街區到青果巷雖然有黨建文化等宣傳,但文化種類不夠豐富。像淄博八大局附近有專門文創市場,里面有畫扇、字畫,藝術家現場展示工藝美術,還有許多賣琉璃物件的,展示的是淄博的琉璃文化。這些專門的文創集市有效地拉近淄博地域文化和游客的密切聯系。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可以借鑒吸收這類經驗,在運河文化帶劃定專門的文創集市,拓展文化展示空間。

三、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路徑

結合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主要經驗,強化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補短板,提出如下策略:

(一)加強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教育傳承

加強常州大運河文化進校園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傳播常州大運河文化,又可以教育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文化觀和文明觀,學習常州大運河文化中蘊含的紅色文化精神、實業報國精神、勇爭第一精神。

1.將常州大運河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育,構建大中小一體化常州大運河文化教育體系。編寫常州大運河文化教材和讀物,豐富教育素材,尤其是三杰文化、名人故事等,給大中小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依托研究院和高校開展常州大運河文化研究,加強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人才培養。

2.圍繞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開展實踐性教學。一是學??梢耘c常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大運河記憶館等單位合作,圍繞常州大運河文化建立品牌化的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打造運河文化情景教學現場點,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和感悟式教學。二是引導高校開展常州大運河文化選修課等,鼓勵大學生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如大學生排演的話劇《織夢運河》,以常州工業發展的典型人物為主線,講述三堡街“恒源暢”的由來,展現老一輩工商實業家奮斗歷程。該劇好評如潮,擴大常州大運河文化在高校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常州高??梢越梃b《織夢運河》的成功案例,打造更多的實踐性教學精品。

(二)建立數字化常州大運河文化博物館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地博物館紛紛開啟了數字化建設的熱潮,打破了傳統參觀方式,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途徑。隨著全國“博物館熱”的興起,有特色的博物館也成為地域文化的標志。諸如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成為去揚州玩的必游景點。因此,常州有必要在常州大運河文化記憶館的基礎上借鑒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的設計理念,整合常州大運河記憶館、常州大運河工業遺產展覽等資源,建立一站式常州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囊括運河文化館、工業文化館、紅色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館、常州飲食文化館、新能源文化館、常州名人文化館、常州藝術文化館等,集中展現常州地區的運河文化和風土人情。豐富常州大運河文化有關的著作、碑刻、人物事跡、書法字畫等,充實常州大運河文化內容,提高常州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的文化性和獲得性。創新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科技手段,利用VR、AR增強觀眾的沉浸式文化體驗,系統性展現常州大運河文化的精華。

(三)建立健全常州大運河文化公園和文化風光帶

目前常州已經建立若干運河公園和運河文化帶,傳播工商業文化、黨建文化等。在此基礎上要建立健全大運河文化公園和文化風光帶建設。如揚州東關古渡運河景區、三灣風景區,不同的景區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常州要充分運用大運河沿岸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常州可以采取“1+N”的方式,在青果巷和運河五號創意街區,通過興建文化場館的方式,集中式、一站式展現常州大運河文化。將其他運河文化公園和運河文化帶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分區,根據沿岸資源打造別具特色的文化帶。如可以配合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需要,挖掘和打造大運河新能源文化帶,可以集中展示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帶。在功能分區要將文化展示和文創開發有機融合。比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帶,可以將常州的文藝人進行集合,融入文化創意人才,對常州梳篦、金壇刻紙等進行潮流開發,適應不同的群體,尤其是年輕群體和研學群體,增加文化弘揚受眾面。

(四)發展常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增強文旅融合

常州大運河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要深入挖掘以大運河文化為代表的旅游資源,增強文旅融合,實現大運河文化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并舉,助推常州高質量發展。

1.構建常州的運河文化長廊。緊緊圍繞“一廟一園一古跡一遺存”,“一廟”即天寧寺、清涼寺、太平寺等;“一園”即未園、半園、近園等;“一古跡”即袈裟塔、文筆塔紅梅閣等;“一遺存”即運河五號工業遺存、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等,充分挖掘常州運河周邊的旅游資源,將各個景點串聯起來,推出研學游、親子游、假日游等產品,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滿足不同的旅游消費需求。發展旅游公交專線,方便游客出行,節省游客旅游時間。優化游船路線,精心布置夜游景觀,打造經典游船地標,提高游船知名度。

2.注重運河旅游與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把常州評彈、武進錫劇等引入青果巷古運河劇場、運河五號小劇場,并在景點邀請非遺手藝人、愛好者進行現場展示。在古運河畔的江南建筑群落之間,打造“有歷史、有文化、有情懷、有記憶、有故事”的城市小劇場,引導更多市民和游客走進來感受常州魅力,讓旅游更加有意義。如揚州的東關古渡就有一個揚票會友團表演揚州清曲;揚州的鹽商大宅成為淮揚菜館;蘇州的平江路可以聽蘇州評彈等,常州大運河文化帶可以仿照這些經驗建立市民文化舞臺,寓文化弘揚于市民生活中。此外,進一步拓展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大眾化,在青果巷、運河五號街區、春秋淹城建設具有常州特色的美食一條街,豐富常州美食種類,打造若干家人氣高的常州特色菜大酒樓、大酒店,并且可以探索命名為“尋常樓”“常州大排檔”“常州樓”等帶有常州地標的特色餐館。

3.開發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創產品。一方面積極推銷常州特產伴手禮,另一方面開發常州大運河冰箱貼、常州香囊、常州大運河手繪本、常州大運河明信片等文創小產品,多渠道推進“運河游蓋章”,豐富文創產業,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五)強化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系統集成

目前,常州大運河文化發展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還存在文化資源碎片化的問題,沒有發揮一體化的作用。新時代常州大運河文化的弘揚要強化系統集成設計,按照一站式理念進行文化弘揚場館、文化風光帶、文化產業等一體建設,將吃喝玩樂和文化教育有機融為一體。

1.在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方面,在著重文化獲得感建設的同時,要加強旅游獲得感建設。游客的旅游時間都比較緊,尤其是現在日益興起的“特種兵”旅游,需要較少的時間解決眾多的旅游,旅游空間不能太分散。因此,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要積極踐行一站式旅游,進行區域布局。如前所述,需要精心構造運河五號創意街區到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運河沿線的文化帶建設,作為集中展現常州大運河文化標志景觀帶,讓其成為打卡圣地。經常在文化帶和文化公園舉辦文化藝術展覽,尤其是個人展覽、青年展覽、創意展覽等,探索公益性文化體驗活動,比如吹糖人、捏面人、亂針繡等體驗活動。

2.要探索運用文化IP理念,進行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的IP擴展??梢岳么筮\河文化創意設計,打造常州形象IP,將常州運河特色、常州文化特色、常州精神等內容融入到地標建筑、工農業特產伴手禮包裝、運河主題酒店民宿等領域,形成別具風格的常州特色,給游客留下濃厚的常州印象。

結語

新時代新征程,弘揚常州大運河文化具有重要價值意蘊。根據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常州大運河文化弘揚要按照活態傳承的原則,保護原生態,兼顧合理改造。要突出常州特色,打造常州典范,可以探索“常風龍韻”的弘揚品牌。在弘揚過程中充分發揚人民性,踐行“全民皆兵”的弘揚理念,讓常州人民成為大運河文化弘揚的保護者、傳承者和再造者,不斷推進常州大運河文化的現代化。

猜你喜歡
大運河常州運河
常州的早晨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中國運河志》簡介
如泰運河謠
大運河:最后的絕唱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放歌大運河
遇見“大運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