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調平衡方聯合FOLFOX-4化療方案治療結腸癌脾虛濕蘊型患者近期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2023-02-08 07:19朱亮真
浙江中醫雜志 2023年1期
關鍵詞:卡氏微調結腸癌

蔣 蓓 朱亮真

1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江南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 無錫 214000

我國結腸癌的病死率逐年上升[1]。結腸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外科切除、放化療、靶向藥物以及免疫治療,臨床治療方式多因人而異。神經系統異常、消化系統癥狀以及骨髓抑制是短期或長期化療不可避免的臨床副作用,而在增效減毒方面,中醫藥具有其獨特的優勢[2,3]。

微調平衡方是江蘇省名中醫趙景芳自創方。趙景芳主任整合中醫藥臨床50余年經驗,自創“微調平衡治癌法”?!拔⒄{平衡”的“微”在于藥味少,藥量輕,“調”是調整氣血、臟腑的不平衡,通過“微微調和”以達到陰平陽秘的機能狀態[4]。本研究選用微調平衡方參與脾虛濕蘊型結腸癌的化療治療,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入組患者為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于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結腸癌患者,按入院順序的奇偶數,奇數分為對照組,偶數分為觀察組,兩組均18例。觀察組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齡(51.99±6.87)歲。對照組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齡(55.20±5.50)歲。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18~65歲。②西醫診斷符合《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20年版)》[5]。③符合中醫“脾虛濕蘊”證型診斷標準[6],主癥:食少納呆,倦怠乏力,脘腹痞脹或痛,泛惡欲吐,大便稀溏或泄瀉;次癥:面色萎黃,頭身困重,神疲懶言,口淡不渴。具備主癥2項及次癥1項或主癥1項及次癥2項即可診斷。④無化療禁忌證。⑤TNM分期為Ⅲ或Ⅳ期。⑥KPS評分≥60分且生存期預計超過12周。⑦入組患者自愿參加本次試驗,并由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器官異常者;②合并其他腫瘤;③精神疾病患者;④脫落病例。剔除標準:①無故失訪者;②不配合隨機入組者;③用藥過程中或用藥后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致不宜繼續治療者;④用藥期間不能遵從醫囑或使用可能影響療效評價的藥物者;⑤在治療過程中自行放棄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治療第1天靜滴奧沙利鉑85mg/m2;第 2、3天靜滴亞葉酸鈣 300mg;5-氟尿嘧啶400mg/m2快速靜滴,續泵600mg,22h,14天為一周期。觀察組:于化療開始前一周每日服用兩次微調平衡方(黨參、白術、茯苓、枇杷葉各10g,豬苓、薏苡仁各30g,半夏、陳皮各6g,炒谷芽、炒麥芽各15g)至化療結束。

1.4 觀察內容:①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血小板情況;②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③患者治療前后胃腸疾病中醫癥狀評分以及卡氏(Karnofsky)評分[7,8]。

1.5 療效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9]制定,臨床痊愈:中醫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癥候積分減少>95%;顯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癥候積分減少>70%;有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癥候積分減少>30%;無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癥候積分減少≤30%。

1.6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時使用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時使用獨立樣本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血小板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血小板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血小板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18例)對照組(18例)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白細胞(×109/L)3.14±1.10 3.88±1.41*#3.31±0.50 3.05±0.80血小板(×109/L)26.79±7.61 37.11±8.78*23.31±5.59 33.42±5.40*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18例)對照組(18例)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CD3+57.39±7.07 66.89±9.31*55.47±5.56 63.61±10.18*CD4+26.08±3.89 32.66±4.07*#24.00±2.07 27.57±5.16*CD8+30.29±4.48 28.72±2.83 30.83±4.64 30.66±3.81*CD4+/CD8+0.92±0.19 1.08±0.11*#0.95±0.20 0.91±0.2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疾病中醫癥狀評分、卡氏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疾病中醫癥狀、卡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疾病中醫癥狀、卡氏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18例)對照組(18例)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胃腸疾病中醫癥狀評分87.11±15.51 59.50±10.28*#85.39±20.14 68.89±15.63*卡氏評分77.89±14.89 63.44±8.68*79.73±15.40 60.33±11.23*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 討論

結腸癌可歸屬中醫學“積聚”“腸覃”“臟毒”等范疇,具有“虛實夾雜”的特點?!捌⑻摗必灤┙Y腸癌的始終[10]。概言之,本病起于脾氣虧虛,輸布失常,水濕內生,郁久阻礙氣血,邪氣蘊結,積聚成毒。此外,癌癥本就是消耗性疾病,加之患者接受化療后身體虛弱,在臨床中多表現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脾胃失和的癥狀,更有甚者可見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的不良反應。本研究選用的微調平衡方中,黨參、茯苓、白術益氣健脾,利水助運,三者共為君藥;豬苓、半夏和中止嘔、淡滲利濕,此二味藥為臣藥;佐以薏苡仁、陳皮理氣和中、健脾利濕,炒谷芽、炒麥芽相須為用,消食除脹;以枇杷葉為使藥,宣肺氣以通腸腑。諸藥合用以達健脾和胃、理氣化濕之效。CD3+、CD4+以及CD8+不僅可以反應T細胞的發育情況,還參與了T細胞的效應過程[11]。本研究發現,微調平衡方可以通過調整T細胞的效應表達來改善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有效提高結腸癌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研究表明,微調平衡方可以提高結腸癌脾虛濕蘊型患者的化療效果,增強化療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并緩解臨床癥狀,對于臨床上中西醫結合治療結腸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猜你喜歡
卡氏微調結腸癌
奇特的卡布列克數
一種新型微調擠塑模具的設計及應用
靈活易用,結合自動和手動微調達到好效果 StormAudio ISP 3D.16 ELITE/PA 16 ELITE
MicroRNA-381的表達下降促進結腸癌的增殖與侵襲
奇特的卡布列克數
結腸癌切除術術后護理
體外膜肺氧合救治腎移植術后卡氏肺囊蟲肺炎1例護理體會
全國大部省份結束2014高考 多地高考模式微調
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結腸癌78例臨床觀察
烏魯木齊市漢族中學生上頜恒磨牙卡氏尖的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