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資助的現實困境及未來進路①

2023-02-08 02:02羅夢婷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困難資助輔導員

羅夢婷

(安徽工業大學,安徽 馬鞍山 243002)

隨高校資助育人措施的完善與實施,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入學難題已經得到有力解決。據統計,2021 年國家資助學生15251.68 萬人次,資助總金額為2668.29 億元。新形勢下,高校在開展資助育人工作時,要堅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精準扶貧思想,做到資助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創新,探索出符合新時代資助育人需求的新思路。

一、高校精準資助的理論基礎

(一)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

2013 年11 月3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在湘西十八洞村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理念?!熬珳史鲐殹彼枷胧邱R克思主義中國化又一重要理論成果,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1]精準資助正是精準扶貧思想在高校資助育人上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的精準扶貧為高校貫徹資助育人提供了發展方向。在高校實施資助育人工作中,要做到準確定位,如資助誰,資助什么,誰來資助的問題。此外,“脫貧先扶志扶智”,困難學生主體才是脫貧的內驅動力。只有以實現學生長遠發展為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群體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阻止貧困的代際傳播,實現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機會。

(二)三全育人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2]近年來,三全育人的精神內涵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涵蓋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管理、科研、資助、服務、實踐、文化、心理、網絡十大育人體系中。資助育人是三全育人體系的一大重要載體,能實現社會優勢資源的有力整合,實現教育資源利用最大化,進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堅持以人為本,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融入資助日常工作中,是實現高校資助精準化人性化的有力保障。需要社會各界育人主體,立足于學生現實需求和長遠發展,把握學生個性化需求,給予物質幫扶的同時,傾注于學生的學習、心理、交友和自我價值實現等多方面需求,形成家校合作、社會幫扶、學生自助的資助體系。

(三)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包括低級需求和高級需求。其中,低層次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即維持基本生存的需求;安全需求,即確保人身安全的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即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尊重,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的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則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需求。每種需求之間是遞進的關系,低層次需求滿足是高層次需要得以實現的前提,高層次需求則是后期社會文化環境影響的潛能。在同一時期,多種需求可能同時存在于同一主體中,但其中一種需求占據主導地位,且不會影響其他需求的存在。占主導地位的需求是人在某一階段最為迫切的需要,是激勵其積極行動的根本原因和動力。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著特殊的人格特質,突出表現為自尊心強、渴望自我認可和他人的尊重等性格特點。同時,面對家庭經濟困難生群體,不同時期個體需求存在差異性,加上受外在環境影響,需求總處于不斷變化發展中。所以,不能局限于困難學生物質層面的滿足,而是關注該群體更高層次的精神教育,讓學生在資助中感受到愛和被愛,進而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認同。

二、高校精準資助的現實意義

(一)實現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3]實現脫貧攻堅的偉大目標,離不開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強化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精準資助,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是實現脫貧攻堅艱巨任務的重要內容。高校精準資助是針對在學習和生活方面存在困難大學生的幫扶和激勵,要做到準確識別幫扶對象,明確幫扶具體形式,精準幫扶資金三個方面。通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助,避免貧困家庭因學致貧和因學返貧現象的出現,實現其高質量脫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二)培養新時代青年的有力保障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最需要的時候,緩解其學業上面臨的沉重負擔,從而公平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保證學業的順利完成,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精準資助,也使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受到真心和關愛,激發他們對祖國和社會的價值認同;激勵困難學生逆境中迎難而上,培養積極心態和良好道德品質,為實現人才強國戰略貢獻力量。

(三)落實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

高校資助的目的在育人,是解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重要途徑,而立德樹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5]在資助工作實際中,資助老師堅持資助與育人、教育和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遵循00 后的成長規律,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尊重貧困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榜樣的引領示范,重視其更高層次需求的追求;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細致了解學生家庭地域經濟水平差異,注重學生個人隱私保護,實行多樣化的資助方式方法。

三、高校精準資助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資助對象認定不精確

資助對象確定是高校資助工作開展的前提,決定著資助資源的合理性分配。然而,當前資助對象認定難已經普遍存在。在實際操作中,高校按照學生比例將資助名額和金額分配到各學院,各學院根據同樣的模式分配至各輔導員,再由輔導員根據學生申請材料和提前掌握的學生個人生活消費水平加以確定。而反映家庭經濟困難程度的數據材料是否真實有效,往往缺少詳細的調查核實,進而導致各學院各班級人數認定比例不均,資助對象認定過程主觀性等問題。學生自主填寫的家庭經濟信息具有多元性,包括學生的家庭住址、人口數、健康狀況、收入和突發情況等,多元的數據缺少科學的信息量化測評標準。因此,如何確定資助對象的核心變量和指標,如何確定不同變量的相應權重,如何構建科學的數據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二)資助方式偏重物質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既有基本生活需求,也有發展性價值追求。對于他們而言,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固然很重要,但是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要求也是必需,對其學業發展、人生規劃起到關鍵性作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創新創業能力、心理健康狀況、人際交往能力等因素,都是資助育人工作科學合理預判的基礎。在高校實施資助育人過程中,通常依據學生家庭收入來源、收入數額作為民主評議的依據,進而將貧困生劃分為特別困難、困難和一般困難等級,難以實現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根據資助金額的來源渠道不同,則按照資助對象、資助金額和發放時間點來進行貧困生幫扶,忽視資助過程中個性化指導,無視貧困學生的個樣化發展需求。

(三)資助隊伍結構不完善

教育部明確規定,高校資助專職負責人員配比1:2500。雖然高校設置了資助管理中心處理事務,但是資助專職隊伍建設仍舊緩慢。高校資助工作涉及學生群體人數眾多,情況較為復雜多樣且時常變動,需要各部門各學院之間的統籌協作。在實際中,各學院的資助負責人主要是由專職輔導員擔任,輔導員自身所帶學生數超過1:200 配比。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的繁雜,時間緊任務重的資助工作,致使輔導員疲于應對學院資助工作。加上輔導員崗位人員流動性較大,新舊資助負責人之間工作的交接往往出現短板,尤其是部分新任職的輔導員群體對資助政策的理解、落實存在經驗不足的情況,對大數據的準確核實處理、細節問題把控、突變情況的應急往往手忙腳亂。

四、推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資助的未來進路

(一)把握準確時機,加強宣傳力度

為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求學夢,高校精準資助政策的實施貫穿于大學生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畢業后的全過程。盡管新資助政策已經推行幾年,但仍存在部分學生及家長對政策知之甚少的局面。因此,抓住時機強化政策宣傳至關重要。在開學前期,高校學生資助中心可制作資助政策宣傳手冊,隨高考錄取通知書一起郵寄給本校大學生,將不同階段本校學生能享有的資助政策的種類、資助金額和資助條件加以說明,而不僅僅局限于助學貸款政策的宣傳。一方面能緩解經濟困難家庭子女求學的擔憂,一方面也可以對學生形成激勵作用,樹立奮發圖強的目標,強化自我管控能力。此外,高校還可以借助學校官微為學生資助開設專欄,定期更新本校資助信息,形成學生資助查詢專用渠道,以備學生隨時可以了解情況。資助專員對已享有本校資助的學生進行培訓動員,鼓勵優秀學生代表在寒暑假期間回自己家鄉、高中母校等地方宣傳國家資助政策,以個人真實的經歷傳遞愛,讓需要的家庭更能感同身受。

(二)堅持需求導向,豐富資助內容

馬克思認為,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人的需求包括生存、發展和享受三方面,生存需求是發展和享受需求的前提基礎,三者之間處于層層遞進的關系。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就是依據馬克思關于人的需求理論的具體實踐,不僅要滿足學生基本生存需求,解決學生的物質難題,更要關注學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創新創業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高校資助工作者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資助管理中,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依托黨團組織開展愛國、誠信、感恩等主題活動,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樹立貧困大學生中自立自強先進典型,充分發揮黨員同志在班集體中模范帶頭作用,幫助其樹立正確理想信念;重視第二課堂作用發揮,鼓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社會志愿服務、義工等活動,促使其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奉獻精神;帶動困難學生勤工助學,參與到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中,理解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價值意義;開展學習指導、就業幫扶,宣傳講解“三支一扶”“西部計劃”政策,倡導學生心懷感恩之心,投身于祖國最需要的建設中。

(三)完善認定細則,實現精準識別

傳統意義上開具家庭經濟困難證明的方式引起了學生的爭議和質疑。自2019 年起提倡由學生本人自主填寫家庭經濟信息,并簽署確保數據真實的誠信聲明,不再以提供政府部門貧困證明為認定的必要條件。因此,只有做到認定對象的精準識別,才能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民主評議過程的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群體的切身利益。一要保障上級反饋的在籍在校六類特殊群體獲得幫扶,即建檔立卡戶學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生、特困供養學生、孤殘學生、烈士子女、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二要考慮到學生生源地經濟水平,不同地域存在的收入差距、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及其突發性變故所導致的家庭困難。三要注重核實,利用寒暑假開展家訪工作,尤其是對存在主觀夸大描述“比慘”的情況,進行實地了解。對各困難檔次學生進行監督,每學期邀請班委和其他學生代表,對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消費、學業成績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實現對貧困生認定的動態管理。

(四)建設專職隊伍,發揮價值引領

資助育人政策的有效實施,離不開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優的骨干力量,需要融合資助專員、每位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工作者的集體力量。學校資助育人工作成效取決于各學院資助工作開展情況。因此,各學院安排資助專員可以有效對接學校和學院的資助工作,避免輔導員在負責全院資助工作中信息核實不準確、材料上報不及時、漏報錯報乃至應付工作的問題。另外,要重視資助工作者系統學習和技能培訓,熟知國家和地方高校資助政策,領會資助每個環節的要義,樹立資助育人工作理念;要提升處理繁雜系統數據的業務技巧,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便于更好地開展學生價值引領工作;要經常和輔導員、班主任進行溝通,把握學生是否存在學籍信息異動,關注學生及其家庭動態變化,及時讓困難學生享受幫扶和關愛;要建立一套針對資助工作者的考核管理制度,對于表現突出者給予及時鼓勵與肯定,并將年度的考核結果作為職稱晉升、崗位調換的重要判斷依據,以此來實現資助工作者自我不斷完善提升。

綜上所述,精準資助是實現高校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內在要求,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系統性的長期工作,貫穿于學生大學職業生涯全過程,關乎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價值目標的實現。確保資助對象的精準認定、資助金額的有效發放、資助方式的多元化,需要每位輔導員、資助專員、社會愛心人士的全員參與、多方合作,需要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才能把學生培養成“堅守信念、志存高遠、感恩社會”的有為青年。

猜你喜歡
困難資助輔導員
困難中遇見團隊
困難我不怕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選擇困難癥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有困難,找警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