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軍隊士氣理論考察

2023-02-10 14:47張喜燕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關鍵詞:士氣武德

【摘要】西方軍隊士氣理論源于西方軍事文化傳統以及西方軍事戰爭實踐,包含武德說、宗教說、功利說、人本說、實戰說、“公民-戰士”說等六種觀點,研究西方軍隊士氣理論對拓寬士氣理論研究視野,構建當代我軍士氣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士氣∣軍事文化∣武德

士氣作為軍事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范疇,西方國家軍隊對其進行了廣泛而持續的研究,逐漸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士氣理論。了解和研究這些理論,對于拓寬士氣理論研究視野,構建當代我軍士氣理論與實踐探索具有重要意義。西方國家軍隊士氣理論的主要觀點有以下六種。

一、武德說

西方軍事理論認為,“武德”不僅是軍人的標志之一,也是軍隊士氣產生的重要來源。蘇格拉底認為,“正義、勇敢、剛毅和節制”四種品德能夠激發軍隊士氣[1]。柏拉圖在其《理想國》中進一步探討了“護衛者”的品質與士氣的關系問題,將“溫文而又勇敢”之德性作為士氣的象征[2]??藙谌S茨正式提出了士氣的“武德”理論。他認為,武德是一種可以單獨考慮的特殊精神力量,也是一支專業軍隊擁有士氣的重要特征。約米尼在其《戰爭藝術》中認為軍隊士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培育。一是“平時應使部隊習于勞苦和疲勞的生活”“維持他們的朝氣,使他們對敵人永遠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用一切的方法來鼓勵勇敢,懲罰懦弱”。二是在鼓勵己方士氣的同時,一定不能過分輕視敵方力量。三是部隊還應該嚴防發生突然的恐怖現象,需要“強力的軍事制度”和“優良的領導”。第四,士兵的體力與士氣關系極端密切?!笆勘鴤冊隗w力上遭到極大的痛苦,到了完全支撐不住的時候,則一切用人力來維持秩序的辦法當然就會毫無效力”[3]?!拔涞隆闭f是西方士氣理論的主要理論,至今這一理論仍占據西方主流。

二、宗教說

宗教作為西方國家普遍的意識形態,使“宗教說”成為西方士氣理論獨有的一支。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將宗教信仰分為兩類,一類是公民宗教信仰,一類才是虛幻的宗教信仰。公民宗教信仰是以上帝的名義進行的宗教宣傳,通過宣傳和教育,使公民對國家的政治方式、社會價值觀、社會統治產生感情和認同。公民有了這種感情和認同,就能真誠地遵守法律,維護“主義”,服從統治,熱愛國家,增強保衛社會制度決心,必要時為盡公民責任而犧牲生命。這一思想為“宗教說”提供了理論基礎。安妮特?貝克爾在其《戰爭與信仰》中指出,戰爭本身將宗教信仰作為動員、戰斗、死亡和哀悼的重要媒介和調節因素?!皯馉幈划斪髁艘粓稣x戰爭,不僅是為了國家的存亡,也是為所信奉的價值觀而戰斗。這就為這場戰爭加入了信仰的維度,這個維度并不一定會因為戰爭的漫長而削弱。犧牲、安慰、救贖和重生在整個戰斗過程中以世俗和宗教詞匯不斷出現,使得軍人能夠正視大規模死亡”[4]。歷代的統治者善用宗教來進行士氣激勵,使其成為官兵的“精神支柱”。兩伊戰爭期間,伊朗靠發動類似“齋月行動”“卡爾巴拉行動”等伊斯蘭教歷史上取得大捷或悲壯的戰斗作為行動代號,鼓舞士兵的戰斗士氣。美軍早在1775年就建立了隨軍牧師制度,其他國家軍隊也有類似的組織與制度來保證軍隊士氣。

三、功利說

“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所以‘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5]。由于地理環境、經濟形態、歷史文化等原因,西方價值形態呈現出典型的功利主義特征。物質驅力往往更加容易激發行為主體的意愿與動機,使其迸發作戰熱情與勇氣。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指出,“可以用流血的方式獲取的東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無能了”[6]。西方戰爭實踐的歷史充分展現了這種以掠奪利益為戰爭目的,以物質誘惑來激勵士氣的“功利說”。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十字軍東征。1095年冬天,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第一次發出東侵的“號召”,他對各國騎士聲嘶力竭地叫喊說:“上帝的孩子們呵,我們東方的圣地耶路撒冷被異教徒占領了……東方國家遍地是蜜和乳,簡直是第二個天堂,你們還不趕快響應上帝的號召么?”十字軍東征雖是以“圣戰”的名義發動戰爭,但其后深藏的卻是經濟利益和政治目的,體現了“物質”至上的士氣理論。

四、人本說

“人本說”是人本主義哲學觀在軍事上的反映?!叭吮菊f”認為,士氣來自于為自我價值的實現而戰,戰斗是為了實現人生存的最高意義。在戰爭中,人的生命和尊嚴不可受到侮辱和蔑視??藗愅柊阎苿俚拿卦E概括為:“你必須把士兵當成人來敬重和使用。這樣,才能使部隊保持高昂的士氣。我們務必懂得,戰斗勝利的取得,主要在于士兵們的心”[7]。在西方學者看來,這種由人本主義產生的士氣與愛國主義并不矛盾。愛自己,并由此擴展到自己所在的團隊、國家乃至民族,以及由愛而產生的動力與士氣,是典型的西方式思維推理方式。正如《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所描述的雅典,“任何人,只要他們能夠為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默默無聞”“每個人都應當忍受一切痛苦,為它服務”,為它“慷慨而戰,慷慨而死”,以“無愧于他們的城邦”,這是非常值得的[8]?!叭吮菊f”對于如何實現西方軍事組織內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作出了理論詮釋。

五、實戰說

崇尚實戰、力戰、硬戰,通過軍事實力來激發士氣,是西方一以貫之的軍事文化傳統??藙谌S茨認為,除了通過戰爭,而且是依靠膽量進行的戰爭以外,幾乎再沒有其他途徑可以培養一個民族的大膽精神了。他極力推崇戰爭的作用和價值,甚至將其視為民族存續的根本原因,可見其對于實戰的重視。他認為,武德(士氣)只能從兩個來源產生,而且只有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這種精神力量。第一個來源是軍隊經歷了一系列戰爭并取得很多勝利,另一個來源是軍隊經常經受極度的勞累和困苦,只有在勞累和困苦中軍人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力量?!耙恢к婈?,如果它在極猛烈的炮火下仍能保持正常的秩序,永遠不為想象中的危險所嚇倒,而在真正的危險面前也寸步不讓,如果它在勝利時感到自豪,在失敗的困境中仍能服從命令,不喪失對指揮官的尊重和信賴,如果它在困苦和勞累中能像運動員鍛煉肌肉一樣增強自己體力,把這種勞累看作是制勝的手段,而不看成一個惟一的簡短信條,因而能經常不忘上述一切義務和美德,那么,它就是一支富有武德的軍隊”[9]。時至今日,西方軍隊仍然普遍認為,在戰火中鍛造堅毅果敢、勇猛頑強、沉著冷靜的軍人品質,是一支專業軍隊保持士氣的根本原因。

六、“公民-戰士”說

“公民-戰士”說,是現代西方國家軍隊基于全志愿兵役制之上的一種新型士氣理論?!肮?戰士”說是從軍人的政治屬性來討論士氣問題的,它始終不脫離公民社會對軍人的基本要求。該理論認為,軍人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公民,具有比一般公民要求更高的愛國主義,這種更高、更濃、更富于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公民意識是軍隊士氣的源泉。該理論源于古希臘時期的公民意識傳統。簡諾維茨在其《公民意識與作戰效能》一文中指出,“與20世紀以來的征兵制軍隊相比,當代全志愿兵部隊更需要了解軍事行動的目的和國家的政治目標,對后者來說,這是更重要的‘士氣因素”[10]。亨廷頓認為,以專業技能來服務與奉獻的責任心,足以成為專業上的原動力;合格適任的專業人士不應將金錢上的報酬視為主要目的 [11]。高民政指出,“社會的每一部分都在軍中有其適量的代表”[12],以此保證士氣具有全社會性質?!肮?戰士”說代表西方現代國家對于軍人社會角色的基本定位。

由于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社會習俗、戰爭觀以及國家制度、軍隊屬性、戰爭實踐等方面的原因,西方軍事文化呈現出重個體、重物質、重武力、重擴張的總特征,以及好戰尚武和實用主義的思維方式,并由這些因素造就了西方士氣理論的主要形態?!拔涞抡f”“宗教說”“功利說”“人本說”“實戰說”“公民-戰士說”從不同歷史時期、多個角度描述了西方士氣理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面貌,涉及了士氣的內涵、重心、影響因素、培育方式等核心要素,其中也不乏可借鑒之處,如對于專業精神的重視,對實戰的推崇等,這些對于構建當代我軍士氣理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從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角度而言,對其顯現出的黷武好戰的軍事文化應保持戒備、加強防范、做好應對。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佟明忠.中外軍隊政治工作思想通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

[2]柏拉圖.理想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3]約米尼.戰爭藝術[M].鈕先鐘,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約翰?霍恩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的政府、社會和動員[M].盧周來,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

[6]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M].上海:商務印書館,1959.

[7]蒙哥馬利.蒙哥馬利回憶錄[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

[8]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M].上海:商務印書館,1960.

[9]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第1卷)[M].上海:商務印書館,1982.

[10]摩里斯?簡諾維茨,斯蒂芬·韋斯布魯克.軍人的政治教育[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11]塞繆爾·亨廷頓.軍人與國家——文武關系的理論與政治[M].洪陸訓,譯.臺北:時英出版社,2006.

[12]高民政.西方軍事政治學評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教育部一般項目“‘一國兩制視域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價值體系建構及實現路徑研究”(22YJGAT002)】

(作者簡介:張喜燕,西北政法大學法治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主要從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士氣武德
武德文化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研究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A team works smoothly
魏學峰:守住傳統文人的“士氣”和“正氣”
武術課堂核心素養之武德教學探討
探討小學生武德教育價值與現狀分析
論散打教學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滲透
中國繪畫美學中的“士氣”說探微
當前環境下如何凝聚行業人心和提振士氣
深山支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