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記憶與身份認同
——傈僳族《創世紀》人類起源母題研究

2023-02-11 09:13李云舒
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創世紀傈僳族母題

李云舒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創世紀》不僅是傈僳族的一部口傳創世史詩,更是一部神話史。在鐘敬文主編的《民間文學概論》中將“創世史詩”定義為:“創世史詩,也有人稱作是‘原始性’史詩或神話史詩。這是一個民族最早集體創作的長篇作品……主要敘述了古代人所設想和追憶的天地日月的形成,人類的產生,家畜和各種農作物的來源以及早期社會人們的生活?!盵1]對于萬事萬物來源問題的回答在《創世紀》的開篇就給出了答案,傈僳族人認為世間萬物皆是由“念妮正”和“藏兔鼠”創造發明的,“念妮正”和“藏兔鼠”是傈僳族洪水神話中洪水泛濫后唯一留下的兩個物種,即老猿猴和野老鼠。猿猴和野鼠在這里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動物概念,而是被神化了的造物主形象。因此經過“念妮正”和“藏兔鼠”之口解釋的人類起源母題就變得神圣不可質疑,傈僳族的神話敘事邏輯也在人類起源母題上建起根基,研究人類起源母題就是研究傈僳族文化思想史的開端。

一、《創世紀》中的人類起源母題類型

王憲昭在《中國各民族人類起源神話母題概覽》中“把人類起源母題歸納出神造、神人共造、人造、自然產生、變形產生、感生、卵生、動物生、植物生、無生命物生等類型,并將以上母題類型具體概括為造人、生人、化生與變形、婚姻生人、感生、人類再生、自然生產七種類型?!盵2]傈僳族《創世紀》中的人類起源母題類型主要有神造人、人類再生、葫蘆生人以及兄妹婚姻四種,這四種類型交叉敘事,且風格多變,樣式獨特。

(一)神造人類型

神造人類型是指人類的起源是由神或者神性化的角色代表完成?!秳撌兰o》中老猿猴和野老鼠就是神性化的造物主,體現出傈僳族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在《創世紀》的開頭寫到:“古代人類繁衍時,古代人類發展時;太陽怎樣按軌行,太陽怎樣按規走;我向創造的人問,我向發明的人問;根據神鳥的講述,根據藏兔鼠講說;老猿人是創造人,野老鼠是發明人;沒有哪種沒創下,沒有哪種不發明?!盵3]老猿人和野老鼠不僅是人的創造者,還是人生存發展的指導者,世間萬物運行法則的制定者。猿和鼠被賦予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地位,這與傈僳族的圖騰崇拜有關。

因為怒江流域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同的氏族集團往往選取某一物種來代表自己,展現自己的氏族品格和美好寄托。如虎氏族以勇猛頑強著稱,雀氏族以靈巧機敏為族訓,蕎氏族以勤勞擅耕聞名。而鼠作為傈僳族圖騰信仰的主要原因是鼠擅長偷盜谷物,繁殖能力強又不能消滅殆盡,人們常在生活中見到它又無能為力,于是在民間就逐漸產生了祭祀“鼠神”以祈求谷物豐收的儀式行為。關于猴的信仰是因為人聯想本能下產生的圖騰崇拜,因為猴長相似人,群居生活的習性也與人相似,且深居山林不易捕捉。傈僳族人就將猴幻想為山林中的神明,以此祈求神靈庇佑。

傈僳族選擇將猴與鼠做為創造者是人主動與自然產生聯系的一種標志,一個是與自己生活場域聯系較遠但形態外貌相似,另一個卻與自己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因此,傈僳族人在洪水神話中選擇讓這兩種生物存活下來不僅是一種生活經驗下的無意識選擇,更是人在自然中主動探索自我的過程。

(二)人類再生類型

斯蒂·湯普森在《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中說:“一個母題是一個故事中最小的、能夠持續在傳統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須具有某種不尋常和動人的力量。絕大多數母題分為三類。其一是一個故事中的角色—眾神,或非凡的動物,或巫婆、妖魔、神仙之類的生靈,要么甚至是傳統的人物角色,如像受人憐愛的最年幼的孩子,或殘忍的后母。第二類母題涉及情節的某種背景——魔術器物,不尋常的習俗,奇特的信仰,如此等等。第三類母題是那些單一的事件——它們囊括了絕大多數母題?!盵4]由湯普森的原理可以將母題大致分為形象母題、情景母題和情節母題三類?!秳撌兰o》中人類再生類型亦產生于洪水滔天情節之下,因此屬于情節母題類型。

洪水滔天情節產生的過程是傈僳族從順應自然到與自然斗爭,最后適應自然尊重自然的辯證發展過程。早期的傈僳族以刀耕火種為主要生產方式,在民間故事《魚姑娘》中記載龍王與人的比賽項目就是進行“砍火地、燒火地以及整理火地”等項目,由此可見在傈僳族人的思想觀念里刀耕火種不僅成為了日?;氖虑?,更是成為一項檢驗才能的必須項。在《創世紀》中,洪水背景之前特意交代了“因為糧食裝滿倉,因為布匹堆滿柜;高高矮矮不好瞧,大大小小不好看;天翁見了就心疼,地神看了就心煩”[5]為敘事起因。在史詩中天神“心疼”“煩”的情感態度就可以看出傈僳族人在早期就已經意識到隨著人口增長,人們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從而引發人們對自身行為的反思。

將自然災害想象成是因為人口過多而引起的神靈的發怒,其實這背后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以人口大程度滅亡的結果來平息自然的怒氣,這體現出傈僳族順應自然、抗爭自然后選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觀理念。

(三)自然生產類型

自然生產類型指人是從樹、蛋、水、瓜、洞穴、葫蘆等自然物中產生,如佤族的《司崗里》描述的是人是從洞穴中產生,彝族的《查姆》、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米麻》記錄的人類的始祖從葫蘆中誕生?!秳撌兰o》中也記錄了傈僳族先祖是依靠葫蘆才躲過洪水繁衍人類,屬于典型的自然生產之下的葫蘆生人類型。

“葫蘆生人母題大都包含葫蘆、洪水、兄妹等重要角色,葫蘆也在史詩中也承擔著誕生始祖的母體、先祖靈魂歸宿地的功能?!盵6]人類再生類型中交代了洪水背景,緊接著就是《葫蘆里面留人種》。此篇寫道:“早已準備著葫蘆,先有預備著葫蘆;活著獨子萊颯哥,存著獨女青颯妹?!盵7]葫蘆是由天神的代言人“念妮正”和“藏兔鼠”準備的,南方創世史詩中最常見的人類起源方式就是葫蘆生人,葫蘆類似母親的腹部,將人的誕生與葫蘆里藏人相聯系體現出人的潛意識對母體子宮的依戀。

傈僳族的歷史發展經歷了一段很長時間的采集時期,葫蘆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工具器皿,與傈僳族人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與葫蘆有關的聯想體現在創世史詩中,成為考察傈僳族先祖生活生產方式的重要意象。

(四)婚姻生人類型

洪水背景下傈僳族先祖在葫蘆中得以重生成為人類始祖,之后兄妹成婚禁忌的論述成為了傈僳族創世史詩中最獨具民族特色的部分,也體現出傈僳族最原始的道德倫理觀。洪水過后天地萬物不復存在,面對只剩兄妹的困境要如何繁衍人類《創世紀》中是這樣敘述的:“ 去找人種沒找到,就得兄妹配成親;去尋人類沒尋著,只得兄妹配成對!”由此可以看出兄妹成婚是不被傈僳族人所允許的,可是在找遍了大地,尋遍了世間都沒有人后他們才決定兄妹成婚。

面對兄妹成婚的禁忌,妹妹青颯提出“三件事”“三條理”,認為只有經過一系列考驗獲得天神的許可才能結合?!叭薄叭龡l”的說法與民間敘事中的三段式理論相契合,在《創世紀》中妹妹提出的三個考驗就是“射麻團心、射針眼和滾磨盤”三種,哥哥萊颯通過考驗后妹妹認為是得到了天神的許可才答應兄妹成婚??梢钥闯隼圩逶谌粘I钪幸呀浘邆浣H不結婚的倫理道德觀,以及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有理有據的為人處事準則。這是源于生活經驗的樸素民間道德,這樣的道德準則沒有法律行文的記錄,卻是與基因一起根植于傈僳族人心中的歷史記憶,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內化為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傈僳族創世史詩《創世紀》中記錄的人類起源母題主要以洪水滔天情節為主展開,洪水之前以神造人類類型為主,由于人與自然的矛盾引發出洪水的災難情節,洪水背景下人類經歷了三次再生,一次是自然生產中的葫蘆生人、婚姻生產中的兄妹成婚和為尋求發展的人類再生型,其中人類再生作為情節母題包含了葫蘆生人型和兄妹成婚型。由此可見傈僳族創世史詩中人類起源母題所具備的類型豐富性,歷史價值蘊涵性。

二、《創世紀》中類人起源母題的突出特征

傈僳族《創世紀》中記載的人類起源母題體現出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在南方少數民族敘事史詩中人類起源母題基本離不開洪水滔天情節,人類的誕生方式都普遍經歷了自然生人和兄妹成婚的情節。傈僳族人類起源母題的敘事邏輯和敘事語言在此基礎上體現出獨有傈僳族特色,如“射弩、火草布、滾磨盤”這樣的歷史文化記憶已經成為傈僳族的代名詞。

(一)基于共性,突出個性

南方少數民族中有關人類起源母題類型最常見的就是洪水滔天背景下的自然生人母題和兄妹成婚母題,這是由于南方少數民族所處的環境多降水,且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人們對自然的想象都源于切身的生活經驗。傈僳族的創世史詩中也不免出現相同類型的人類起源母題,但傈僳族人在敘事上體現出言事喻理、語言質樸自然的民族特色。

在兄妹成婚過程中,妹妹提出的“三段式”考驗以小見大,質樸自然極具民族特色。傈僳族人用拉弓弩、射針眼、滾磨盤來衡量成的家是否結實牢固,因為傈僳族的火草織布技藝歷史悠久,制作火草布成為考驗婦女是否具備成家條件的基礎。相應的,能獨立掌握射弩技能,完成打獵工作成為傈僳族男子成家的基準。最后滾磨盤的考驗中寫道要到洗麻井邊、洗衣溪旁支起磨盤,這是早期的生活實錄,傈僳族的水磨坊一般建在有一定坡度的河水邊,借助水的沖力碾碎谷物省時省力,選定水磨坊的經驗性描述也預示著已具備成家條件的兩人進入到安家立業階段。

從檢驗男女雙方是否達到成婚條件,到成家選址,其實就是一套完整的說媒下聘程序,最后一切都合適之后才進入“家”的選址。敘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體現出早期傈僳族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傈僳族《創世紀》中關于敘述人類起源的章節有《引子》《人類繁衍》《洪水滔天》《葫蘆里面留人種》《梳子掰兩半》《射麻團心》《射針眼》《滾磨盤》《生兒育女》和《種族的產生》十個章節,占據了《創世紀》內容的三分之二,占七種人類起源母題類型的一半以上,并且每個類型的敘事情節環環相扣,內容豐富多彩。

神造人母題類型分布在開篇的《引子》中,史詩開篇就對人類的起源、發展、宇宙的運行規律發出提問,并做出“念妮正”是創造者、藏兔鼠是發明者的回答。人類再生母題類型主要以《人類繁衍》和《洪水滔天》兩章為主,傈僳先民指出人類的再次繁衍是在神的指示下進行“七十七雙去建業”“九十九對去立業”[8]。葫蘆造人母題類型發生在洪水背景之下系《葫蘆里面留人種》,而剩余的《梳子掰兩半》《射麻團心》《射針眼》《滾磨盤》《生兒育女》和《種族的產生》六章皆屬于兄妹婚姻型母題。內容從極具幻想性的神造人到逐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兄妹婚姻,直觀完整的展現出傈僳族的生活發展史。由原來的采集公社到男女分工,男耕女織的耕作型社會,展現出傈僳族從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到工具的制作使用,家庭分工明確的文明進步歷程。

母題類型和內容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是逐步增加的,這與時代發展的進程息息相關,不同時代的客觀因素賦予都作為時代特色烙印進母題和內容中。其次史詩的傳承是個體的口傳心授,特定傳唱人在口耳相傳過程中也會發生信息耗損與母題移位的現象,甚至個別傳承人會存在借鑒其他民族神話母題的現象,以上種種原因都會造成母題故事傳承發展的開放性與多樣化。

(三)邏輯嚴密,層層遞進

“人類起源神話的本質是一種神圣的敘事。這種敘事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我從哪里來’‘我是誰’之類看似荒誕的解釋, 而是在特定社會形態背景下對社會意識形態的積極建構?!盵9]《創世紀》中關于人類起源的四個母題類型中,敘事的主角由神到自然最后到人,敘事話語由簡單的問答形式到豐富的陳述、寫實、記事,邏輯更嚴密的同時是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提高。

當人類處于原始文明時期時,會不斷地對自己是誰和自己從哪里來的問題產生疑惑。由于認知水平的限制人們只能在想象力的催動下將自己與自然聯系起來?!秳撌兰o》中對人類起源問題的回答是天神“武薩”的創造,天作為初期人類最難以探索的范圍成為無數幻想的根源地。從神造人母題到葫蘆生人母題,從虛無縹緲的神造人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客觀實在物葫蘆生人,對人類起源問題的回答越來越具有依據可尋。到最后的兄妹婚姻生人是敘述篇幅最長也是敘事邏輯最嚴密的部分,是人們在具有基本的道德倫理觀念下層層敘事開展的。通過“三段式”的考驗使兄妹成婚具備合理性和可行性,其次兄妹成婚背景下誕生的九男七女組成傈僳族、漢族、怒族、獨龍族、藏族、彝族、白族七個民族,這七個民族是怒江流域最常見的七個民族,且七個民族之間不僅互相包容,交流交往也十分密切。兄妹結合繁衍出周邊各少數民族,這不僅能為與周邊少數民族平等交往奠定基礎,更成為少數民族民族自信的建構基石,不論自己與周比民族發展的差異大或小,自己都是他族產生的先輩,幻想性的文學文本為具有創傷性的社會歷史文本起到一定的療愈作用。

傈僳族人類起源母題在民間主要應用于莊嚴的喪葬場合,由巫師唱述傈僳族的起源和發展,構建一個美好的族源地,為人的靈魂指示一個歸宿地,這也是對“我要回到哪里去”問題的回答。簡單來說,傈僳族的人類起源母題涵蓋了哲學的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回到哪里去?”的問題,并且母題間邏輯嚴密層層遞進,體現出傈僳族樸素的宗教觀和世界觀,為民族文化發展和民族團結構建提供依據。

三、《創世紀》中人類起源母題的文化功能

“人類起源神話中往往有在各民族祖先誕生后,在各自土地上進行勞動生產的情節,中國境內的民族間一直存在著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在共同構建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構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盵10]人類起源的母題敘事不僅具有記載歷史記憶的功能,更是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建構民族共同體身份共識的重要基礎。

(一)保留歷史記憶,鍛造民族品格

創世神話不僅是原始思維下的產物,更是記錄原始先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載體。在《創世紀》的人類起源母題敘事中穿插著許多人們日常勞作生活的場景,如用“榫粟彎鉤、杜鵑木鉤”鋤地翻土,木質器械的使用表明在原始時期傈僳族人已經會使用簡單的生產工具。并且傈僳族人用“糧食掛滿架,布匹堆滿柜”來形容生活的富足,表明已經產生了男耕女織的家庭分工。

在生產方面經歷了從“采來野菜吃野菜,采來野果吃野果”的采集時期,到“野外打麂子,陰坡捉馬鹿”的狩獵生活期,最后到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社會。這也是母系社會逐步向父權社會過渡的階段,采集時期主要以婦女和兒童在野外進行植物類食物收集采摘的時期,這個時期因為對狩獵經驗的不足,婦女的采集成為較為固定的生活食物來源,這個時期女性掌握主要的話語地位,對女性的崇拜也主要產生在這個時期。如在傈僳族氏族圖騰中的“虎”氏部落就是典型代表,虎在傈僳族語中讀作“臘瑪”,“瑪”在傈僳語中表示“母性”,虎就是母性、女性的象征,由此可見女性在早期傈僳族社會的重要地位。到后期狩獵方式和技術的改進使得男性逐漸占據話語主導權,在洪水神話中考驗開始前和結束后,哥哥萊颯對妹妹都主動地進行了配婚的要求:“尋找人類沒找到,只得兄妹配成婚”“天神地神已同意,一定能夠配成婚”這樣的強勢話語要求,兄妹配婚成功的結局也預示著男性的話語主導權以及超過了女性,以男性生產、女性持家的男主外女主內社會分工形成。

傈僳族男性擅用弓弩、女性能耕善織的民族基因已經深深刻入傈僳族的潛意識中,驍勇善戰、勤勞勇敢也成了傈僳族鮮明的民族性格。

(二)傳承道德觀念,穩定社會秩序

“基于共同或者相似的價值觀和文化心理定式而形成的社會群體,是一種特定文化觀念和精神追求反映在組織層面上的有機統一體?!盵11]《創世紀》中對人類起源問題的回答奠定了傈僳族人萬物有靈的宗教觀,自然成為了神靈的化身,以第三方的視角敦促人的一切行為。在這基礎上人從出生、成長、成家立業到死亡都不自覺的引入道德準則,對人類起源母題的重復演述加強了民俗道德信念,穩定了社會秩序。

天神“武薩”是傈僳族人心中最大的神,因為他代表了廣闊神秘的天。其次是山川河流,最小到草木石塊,傈僳族人都認為自然萬物皆神靈。在史詩的演述中是天神和葫蘆即自然創造了人,在此基礎上不同地域的傈僳族民間流傳的人類起源故事,也多以自然當中的動植物生人為主題。自然在傈僳族人心中占據較高地位,人處在自然中,以自然為標桿進行自省成為一種普遍共識。因此在傈僳族村寨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現象十分普遍,人的道德自律層面非常高。若發生偷盜、誹謗之類的惡性事件也會在巫師的主持下,通過“撈油鍋”“摸滾水”的方式交給神明判斷。

因此《創世紀》中記載的對祖先和萬物有靈崇拜的影響下,傈僳族人形成一套專屬于自己的民間法則,人們根據世代相傳的道德觀念行事待人,形成一派穩定祥和發展的社會環境。

(三)塑造共同族源,建構身份認同

“許多神話母題本身的深層價值,在藝術化地滿足人類某些普遍渴求的理想方面具有的強大力量,是其得以跨族際傳播的重要原因??缱咫H共享的神話母題作用于多民族成員意識的深層,強化了多元一體的認同感?!盵12]傈僳族《創世紀》中兄妹成婚繁衍人類,生成七個民族的敘事目的就在于加強與周邊各民族的交融與交往,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傈僳族作為怒江流域的主體民族,免不了要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雜居交往,幾乎每個少數民族村落都有傈僳族人,他們在生活生產及民俗習慣上都互相影響,成為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秳撌兰o》中記載道:“地上所有的物種,好似一根藤下瓜;瓜藤攀綠伸四方,瓜藤蔓延伸八方;北方都是同兄弟,南方都是親姐妹?!盵13]強化了兄妹成婚后生下九子七女,又結成傈僳族、漢族、怒族、獨龍族、藏族、彝族、白族七個民族的共同體意識。在怒江少數民族家庭中會存在一家多個民族的奇特現象,女兒是傈僳族,所嫁的女婿可以是怒族、獨龍族或壯族等不同的民族。一方面是在險峻的自然環境下需要共同謀求生活生產資源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壯大族群人口,共同抵御外敵的需要。

在怒江流域各少數民族因為環境影響都有相似或相近的文化,他們都承認并接納不同民族的民族身份和民族地位。在這樣開放包容的思想前提下各民族不自覺的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神話史詩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族源認同契合新時代的發展使命。

四、小結

一個民族的發展與民族起源的闡釋息息相關,人類起源母題也成為了神話史詩中最常見的敘事項?!秳撌兰o》人類起源母題中包含的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思考構成傈僳族萬物有靈的宗教信仰,以及勤勞樸實善良的民風民俗基礎,這也是傈僳族文化體系尤為重要的一環。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創世紀》中記錄了傈僳族人在不斷的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最終找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方式。這個過程既是認識世界的唯物主義樸素世界觀形成過程,更是傈僳族以自然為參考積極向內探索反省自身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發展出的各民族同宗同源思想是傈僳族人在應對惡劣環境以及更強大的外勢力入侵時,不自覺的與周邊各民族靠攏成為一個主體共同求生存發展的過程。因此,《創世紀》中人類起源母題不僅敘述了傈僳族的倫理生活程式,更體現了傈僳族追求和發展同源同祖的文化內核,這種因親近的地緣關系產生的同源思想成為加強中華文化認同、構建中華民族品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動力。

猜你喜歡
創世紀傈僳族母題
論巴爾虎史詩中的提親母題
櫻花浪漫迎闊時,刀山火海任爾闖 怒江傈僳族闊時節
天天學天文(2)創世紀
復仇母題的現代嬗變
淺談武定傈僳族“噠譜”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咱們村來了傈僳族宣講員”
淺析《西游記》的兩大母題及其象征意蘊
歷史上的11月
散文詩章
《終結者:創世紀》:施瓦辛格重磅回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