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鋒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研究①

2023-02-11 21:16
關鍵詞:雷鋒中華精神

聶 彬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122)

2023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雷鋒精神的孕育和產生,是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的,并且經過60年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道德標識、精神標桿,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雷鋒精神具體表現為: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研究雷鋒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有利于進一步挖掘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使雷鋒精神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得到升華和發揚光大。

一、雷鋒精神中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中蘊含著傳統的“仁義”精神

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深影響,并繼承了儒家的“仁義”思想,把民間疾苦和人民安危放在首位。雖然雷鋒的工資很微薄,但他卻能把微薄的工資節約下來,為家庭困難的戰友寄錢、為丟失車票無法回家的大娘買車票、幫助貧困輟學的孩子交學費……用愛心感染周邊人,用善舉傳遞人間真情,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仁義”精神的生動體現。

(二)雷鋒“無私奉獻”精神中蘊含著傳統的“以公克私”精神

雷鋒認為,個人的價值要深深熔鑄在國家和社會的價值中。只有以國家和社會大局為重,努力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正如雷鋒日記中寫的那樣:“今后,我要更加熱愛人民和尊敬人民,永遠做群眾的小學生,做人民的勤務員?!盵1]雷鋒無私奉獻的品德成為人人效仿的榜樣力量,蘊含著傳統的“以公克私”精神,在平凡小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感動,真正實現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三)雷鋒“愛國主義”精神中蘊含著傳統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精神

雷鋒深知新中國來之不易,并深深熱愛自己的祖國。雷鋒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雷鋒說:“生為人民生,死為人民死?!盵2]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雷鋒在黨號召大辦農業之時,主動請纓,到農村第一線,做一名最普通的農民;在黨號召加強工業建設之時,沒有絲毫猶豫,只身一人來到南方,從最苦最累的工人干起;在黨號召青年應征入伍、報效國家之時,雷鋒又積極參軍,聽黨指揮,緊緊跟隨黨的腳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位卑未敢忘憂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四)雷鋒“助人為樂”精神中蘊含著傳統的“樂善好施”精神

雷鋒將“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3]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并加以踐行。在短暫的軍旅生涯中,雷鋒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樂善好施”的精神踐行在送老人回家、幫老人拾柴、幫戰友理頭發、指導孩子們學習等實際行動中。雷鋒總是這樣,在樂此不疲中助人為樂,從而成為每一個中華兒女學習的榜樣。雷鋒認為,在幫助別人,為社會貢獻的過程中,收獲的不僅是快樂、滿足和幸福,更是個人價值的無限放大。

(五)雷鋒“勤儉節約”精神中蘊含著傳統的“克勤克儉”精神

勤儉節約是雷鋒身上寶貴的精神品質,雷鋒出生在貧困的農民家庭,從小勤儉節約,衣服也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把省下的衣服交給國家,不僅為國家節省了開支,又發揚了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雷鋒有個“節約箱”,需要的時候,他就把“節約箱”里的廢品賣了,把獲得的錢上繳國家。雷鋒深知社會的發展是長期艱苦奮斗的過程,面對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的現狀,更不應該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應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即使我們國家富強了、經濟發展了、人民富裕了,也要始終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克勤克儉”精神。

二、雷鋒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升華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念超越了階級的局限性

20世紀60年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主要表現在雷鋒凡事以大局為重和無私奉獻,但是他的服務對象是具有一定階級性的,范圍局限在本階級內部,這就給雷鋒精神添加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并沒有發生本質變化,但是卻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了階級范圍和服務對象。而今天我們倡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是一種跨越階級、不分國界、無種族之分、面向全人類的人間大愛,是真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種大愛正是雷鋒精神與時俱進的生動體現,是雷鋒精神的時代升華。

(二)“損己利他”的“傻子”精神轉變為施者與受者的雙贏

雷鋒舍己為人的“傻子”精神為安定、團結、友好的社會風尚起到了引導和示范作用。當然,我們也應該正確對待這種“傻子”精神,因為一味地“損己利他”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真實的利益需求,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完全做到“損己利他”的人也是屈指可數。因此,這種“傻子”精神不易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推廣。新時代背景下,許多人都從更為理性、更注重人性的角度宣傳“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好,我也好”等思想理念,這樣的觀點反而更容易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因為它是施者與受者的雙贏。

(三)“主人翁”精神克服了傳統文化中樸素自發的不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克己愛人”“舍生取義”等美德,往往是講良心、講義氣,帶有樸素性和自發性的性質,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而雷鋒做好人、做好事的前提,則在于有科學的理論指導。雷鋒在閱讀完《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以后,感觸最大的就是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樣的人、應該怎樣做人……雷鋒懂得,是黨和國家、人民使他從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成長為社會主義的主人,所以雷鋒才能以主人翁的心態去做人。他之所以時時刻刻為國家分憂、為人民做好事,就是因為他已經深刻意識到“我是主人,是廣大勞苦大眾中的一員,我能幫助人民克服一點困難,是最幸福的?!盵4]雷鋒的“主人翁”精神克服了傳統文化中樸素自發的不足,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升華。

(四)“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體現了愛與恨的辯證統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做人方式帶有一定的盲從性,像“忠君報國”“仁者愛人”等思想也往往是與封建倫理聯系在一起的,使人難以全面、辯證地看待封建道德中人與人的關系,一味地強調對倫理道德、傳統禮教的絕對服從,并且人人效仿。而雷鋒身上“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的階級性,在做人方式上,包含著愛與恨的辯證統一?!皩橙艘?,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對黨、對人民要忠誠老實,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5]在雷鋒日記中,能夠看到他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飽含著熾熱的愛、無私的奉獻精神,對侵略者和反動階級表現出無比的仇恨,這種愛和恨的辯證統一,正是“克己愛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升華。

(五)“集體主義”觀念摒棄了傳統道德的形而上學成分

雷鋒精神的“集體主義”道德觀體現了集體和個人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思想,克服了中華傳統文化道德觀中的形而上學觀點。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觀中,片面強調群體至上,忽視個人的價值,把個體看作是被動的客體,只能消極、被動地適應、順應群體。雷鋒認為個人離不開集體,同時,集體也離不開個人,強調個人對于集體的社會價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他說:“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盵6]雷鋒就是一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強調個體的作用和從社會主義集體中看到了自我的價值。

三、雷鋒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融合中發揚光大

(一)站在時代高度,注入時代精神,實現古與今的融會貫通

弘揚雷鋒精神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內在的相通之處,要實現雷鋒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就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同時為雷鋒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晦澀難懂的古典文獻進行深入挖掘,用清晰明了、朗朗上口的方式,理解其中蘊含的傳統美德和民族智慧,并將其與新時代雷鋒精神相契合。在新時代背景下,雷鋒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水乳融合中發揚光大。五千年積淀的文明古國,留給我們的不僅是豐厚的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光明未來。

(二)借鑒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方法,創新學雷鋒活動實踐形式

傳統道德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者為實現某種目的,通過引導啟發、因材施教、以身作則等方式對被教育者加以道德教育。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盵7]這也說明,個人品質的形成是社會環境、道德教育、自身努力相統一的過程。所以,在雷鋒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問題上,可以借鑒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方法,講解我們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什么是新時代雷鋒精神、我們應該怎樣將兩者加以傳承等。要發揮教育者的引導作用,積極探索、創新學雷鋒活動形式,采取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雷鋒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與形式的雙向融合。

(三)從弘揚中華美德起始點、主陣地、大課堂角度,進行有機融合

家庭教育是弘揚雷鋒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起始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孔融讓梨”“孟母三遷”等故事就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學校教育是弘揚雷鋒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學校要因材施教,創新教育方法、靈活教育形式、豐富教育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化對雷鋒精神的認識。社會教育是弘揚雷鋒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課堂。弘揚雷鋒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有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全社會的重視,需要全社會達成共識。只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管齊下,才會形成相互支撐的合力,才能營造和培育弘揚雷鋒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人與人之間才能相互配合,相互督促,使雷鋒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傳承。

猜你喜歡
雷鋒中華精神
助人為樂的“小雷鋒”
接過雷鋒的“槍”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