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憶事

2023-02-13 21:32趙安升
金沙江文藝 2023年12期
關鍵詞:哥嫂殷殷老父親

◎趙安升

父親在世那些年, 每逢中秋節,我和妻子總會提早一到兩周, 去到昆明冠生園, 左挑右選買些如云腿、 五仁、 玫瑰花餡的月餅, 寄給遠在濟南老家的父親。 母親走得早, 她老人家在世的時候, 郵寄這些吃食還不是那么方便。 這些年, 物流快遞便捷, 年年中秋節我都會給父親寄月餅, 從不間斷。

每當父親收到月餅, 會給哥嫂他們分分, 一家幾個嘗嘗, 應應節氣,四五十個月餅, 他自己也吃不了那么多。 老家的月餅哪里會有云南的月餅好吃、 品種也少, 再說他們也舍不得買。 寄去的月餅, 特別像傳統火腿餡兒的和近幾年生產的鮮花月餅, 他們都非常愛吃。 火腿餡兒的吃著香, 吃到鮮花餡的更是覺著稀奇, 認為月餅就屬云南的好。 他們說寄去的月餅好吃, 我們也挺欣慰的。 這么多年, 我們離家遠, 一年到頭, 為父親做不了什么, 都是家里的哥嫂輪換照顧, 一日三餐, 洗洗涮涮, 無微不至。 我們能做的也就是中秋節寄幾個月餅以表心意, 春節給父親匯一點兒零花錢,一是填補著過個年, 再就是平時吃個藥打個針什么的, 別難為著老人家,俗話說 “養兒防老” 嘛!

父親是年前頭走的。 我和妻子清明節回去掃了墓。 我們這次回去, 不見了老父親在家門口的守候等待, 還有那輛陪伴他的心愛輪椅。 九十多歲的老父親, 是在年根兒底下走的, 不知是疫情催促或是老了, 差兩天沒有等到過年。 當時, 全靠哥嫂他們含悲料理, 恭送老人家安詳西去。 我們沒能回去奔喪, 落個不孝。

老父親那捧骨灰就埋在村西頭的河堤上, 和早些年去世的母親合葬了。 清明那天, 去給父母上墳, 老天爺給我們準備了一場雨, 一路的涼風冷雨, 一路的泥濘不堪, 一路的心情沉重。 父母的墳, 是個平平常常不及人高的土堆堆, 就像他們平平常常的一輩子, 毫不起眼。 墳頭也簡單立了一塊石碑, 兒孫輩名字刻寫其上, 以示后人。 在他們的墳前, 依然是那條生生不息的小河在靜靜流淌; 在他們的身后, 仍然是那片生機盎然的田園, 在輪回中日頭出來又落下。 這次回去, 是住在大哥大嫂家。 臨走時,去向老父親生前久居的宅院道別, 院門閉著, 人去屋空, 沒有了往常的煙火氣, 就連院子里的花草樹木也沒有往年的春天那樣有生機了。 唉, 草木之心, 歡聚首, 傷別離, 不光是人呀!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作為游子, 沒有了父母, 悵然若失是常理。 好在還有哥嫂他們, 還有對那片故土永遠扯不斷的殷殷鄉愁。 有鄉愁就是幸福的。

今年的中秋節, 沒有再給父親寄月餅了, 哥嫂他們也都不在家, 都關門去了他們在城里的兒女家啦。 今年, 突然少了寄月餅這個 “規定動作”, 我和妻子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總覺著缺了點兒啥。 回過頭想來, 往年每每能寄出那小小的、 圓圓的月餅是多么的幸福和慰藉, 那是 “每逢佳節倍思親” 的深深寄托。 一枚小小圓圓的月餅, 年年歲歲承載著團圓美滿人長久的殷殷期盼與祝福。 今年, 父親把我們寄月餅的義務和心情都帶走了, 我們吃月餅的味道也打了折扣。唉, 天底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呀! 有父母真好, 有牽掛真好!

猜你喜歡
哥嫂殷殷老父親
牢記殷殷囑托 不負切切期望
侄子留學記
侄子留學記
李淵:我只是個孤獨的老父親
老父親的優勢
向胸無城府的人致敬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殷殷師恩,觸動了我的心靈
彼此懂得,足矣
老父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