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建構游戲審美特點及引導策略探討

2023-02-18 09:43沈玉婷
成才之路 2023年4期
關鍵詞:審美心理建構游戲幼兒教育

沈玉婷

摘要:建構游戲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幼兒建構游戲是幼兒世界中的建筑藝術,其中滲透著幼兒的審美想象和創造情感。審美是幼兒進行游戲造型建構的前提,其對幼兒認知、思維、創造等能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幼兒建構游戲中,審美注意會指引幼兒選擇合適的主題展開游戲活動。文章從審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鑒賞力等四個方面分析幼兒在建構游戲過程中的審美心理特點,并基于這些特點闡述教師對幼兒建構游戲活動審美引導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建構游戲;審美心理;審美注意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4-0109-04

審美是指人類對自然、藝術品等所蘊含或表現出來的美進行感受、認識或創作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過程,是一種特殊的、帶有情感性的認知能力。幼兒審美能力的形成對其認知、思維、創造等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幼兒建構游戲是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非常喜歡參與的一種游戲活動,其以各種積木或其他物品作為游戲材料,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以及空間感知能力。在幼兒建構游戲活動中,幼兒會不斷將自己對建構游戲的構思和創造思維付諸實踐,并對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和主動解決。為充分發揮建構游戲的這一教育價值,教師要積極研究幼兒進行建構游戲時的審美心理,并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以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一、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審美心理特點

1.建構游戲中的審美感知力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的審美感知力主要表現在挑選建構材料上。在挑選建構材料時,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審美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其容易忽略建構材料本身的特征,只關注整體造型,這使得其建構出來的建構物造型會呈現單一化特征。另外,幼兒對建構材料的色彩搭配意識也相對較弱,通常情況下,幼兒只會注意到建構物造型某一部分的色彩,對建構物造型的整體色彩概念不強,這使得其構建出來的建構物造型難免出現整體色彩不協調的情況。但是,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審美感知力的提高,這些問題會逐漸得到改善和解決。

2.建構游戲中的審美想象力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的審美想象力主要表現在不局限于建構材料本身的顯性用途,而是習慣于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進行搭建。但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都還處在發展階段,因此在建構游戲中,為降低建構難度,幼兒往往會將建構原型進行簡化處理,這使得他們建構出來的建構物造型往往缺乏一定的審美屬性。另外,幼兒之間的相互模仿痕跡較為明顯,這使得他們建構出來的建構物造型會呈現出相似性或雷同性。

3.建構游戲中的審美理解力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的審美理解力主要表現為能基本明確建構物造型的虛擬性,但會出現一種介于實與不實之間的模糊界定。大多數幼兒對審美含義的理解都更傾向于對局部造型的感受,且多集中于對所建構作品的想象的基礎之上,因此建構出來的作品容易缺乏整體構思意圖。另外,大多數幼兒在表達自己對建構物造型的感受和理解時,往往缺少與審美屬性相關的詞語,通常情況下,他們只能給出簡單、重復、單一的審美表述。

4.建構游戲中的審美鑒賞力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的審美鑒賞力主要表現在基本上能表明自己對建構作品造型的情感認識,能夠對建構作品做出好看與否的簡單判斷。大多數幼兒對自己建構出來的建構物造型好與不好的評價范圍主要集中在建構物造型的色彩和內容上,往往表現為帶有較強的自我審美偏好,但這種審美偏好表現相對穩定,且個體之間差異不顯著。

二、幼兒建構游戲審美引導策略

教師可基于幼兒在建構游戲中表現出來的審美特點,對幼兒建構游戲審美進行如下引導。

1.關注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審美注意行為

審美注意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采取的一種關注態度。在建構游戲中,幼兒會采取一種非功利的態度對建構作品進行觀賞,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觀照審美對象。審美注意是幼兒參與建構游戲活動的前提,當幼兒對建構游戲對象產生濃厚興趣后,其注意力就會完全集中在建構游戲中。這對幼兒觀察力、操作力的提高都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建構游戲對幼兒審美注意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建構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手段和輔助方法,讓幼兒把審美注意一直放在建構游戲上。以“積木房子”建構游戲教學為例,“積木房子”建構游戲是幼兒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參與的一種建構游戲活動。在“積木房子”建構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審美注意進行如下引導。首先,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在建構游戲對象前的身體姿態,以引導幼兒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建構作品上。在建構積木房子游戲中,幼兒會從多個不同角度對自己親手搭建的作品進行欣賞。如站在正前方直視作品,站在高處俯視作品,甚至趴在地上仰視、側視作品等。幼兒在采用以上角度觀察作品時,會不自覺地調整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并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對作品進行反復修改,如增加一塊積木,更換積木顏色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審美注意會不斷發生改變,可以說這是幼兒審美的一種本能體現。對此,教師要予以鼓勵,以保證幼兒可以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建構作品上。其次,教師要設法減少外界干擾,以免影響幼兒的審美注意。在建構游戲中,幼兒通常會更加專注于作品創作,但是某些外界刺激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影響,這也是幼兒審美注意下的一種本能反應。為了減少外界干擾對幼兒的刺激,教師要提前做好相關布置。最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專注于建構游戲對象本身,以保證幼兒構建出更有創意的作品。幼兒對建構游戲對象的審美通常為建構游戲對象是否完全呈現出了自己的內心想法,即自己搭建出來的作品是否與自己的想象完全一致。對于這一點,教師可鼓勵幼兒將關注點更多放在建構游戲對象本身,并不需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呈現,以幫助幼兒建構出更有創意的作品。

2.鼓勵幼兒完善建構作品審美細節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的構思和創作過程是循環往復,呈螺旋式上升發展的。在審美注意的影響下,幼兒通常能夠快速對建構對象、建構主題和建構思路形成完整、清晰的認識,然后開始積極思考,回顧自己曾經見到過的、關注過的事物,并以此為原型形成建構游戲的整體思路。隨著建構作品的不斷完善,幼兒會將建構重點放到建構游戲的細節上。在完善細節的過程中,建構游戲各個環節之間存在互相影響、互相輔助的關系。建構游戲對象會在不斷的細節完善中趨于整體化和完整化。因此,在幼兒完成初步建構后,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讓幼兒不斷對建構游戲的細節進行完善。例如,在“積木房子”的建構過程中,幼兒會一邊回憶生活中見到過的“房子”造型,一邊動手將可用的建構材料進行擺放、疊加。有的幼兒會在操作建構中將較大的積木作為底座擺放在地板上,并對選擇的積木進行基礎搭建。有的幼兒會不斷對比積木的顏色、大小以及厚度,并在搭建完一定高度后,停下來思考,繞著建構對象觀察。這時,教師可適時介入,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建構對象進行完善,促使幼兒沉浸在建構游戲活動中,繼續自己的搭建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會仔細觀察作品,不斷完善作品細節,直至最后搭建出來的造型符合自己的想象和預期。這個不斷創造、不斷完善建構作品細節的過程,就是幼兒藝術表現的呈現過程。當建構對象完成并符合自己的預期時,幼兒才會結束創作,并再一次圍繞建構對象進行欣賞。而幼兒在欣賞時,如果發現還有地方需要完善,就會進行進一步的搭建和裝飾,直至最終獲得滿意的效果。

3.促使幼兒在建構游戲中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引導,鼓勵幼兒嘗試自行解決問題,以此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幼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建構游戲過程中,幼兒可能遇到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建構游戲材料的問題。幼兒在確定好建構游戲主題后,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創作想法和操作流程,但這僅僅是形象意義上的明確,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構材料的重量、形狀、造型等都會影響幼兒的建構質量。幼兒可能會因思維能力不強、對建構材料形狀和重量缺乏了解等,很難在建構中一次性將合適的建構材料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這時,教師就要對幼兒進行鼓勵和引導,讓幼兒通過不斷嘗試找到適合擺放的積木材料,從而有效解決建構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如平衡、支撐和空間搭配等。第二,表達內心藝術構思的問題。在建構游戲中,幼兒會自覺將自己腦海中的建構平面圖形轉變為立體實物。在這個轉換過程中,幼兒往往會執著于整體結構感,但因缺乏搭建結構思維,會在搭建過程中出現倒塌、形狀不同等問題。這些在整體建構和細節表現中出現的問題會讓幼兒不得不一遍遍進行重復操作,而這可能導致幼兒因多次失敗而放棄繼續搭建最初想要建構的對象的想法,轉為建構其他更容易實現的建構造型。這時,教師就要對幼兒進行鼓勵和引導,幫助幼兒找到問題所在,促使幼兒樹立成功搭建的信心,并繼續自己原來的搭建作品。例如,當幼兒想要建構一座“古代城堡”時,他們心中想象的是“城堡”很高、很漂亮,有非常多的造型。這時,幼兒會將喜歡的積木收集到建構區域,并按照心中想法進行建構。隨著“城堡”高度的增加,幼兒想要的美麗造型也需要充分表現,但因建構初期他們只考慮了“城堡”的高度,而沒有考慮整體的牢固性,所以想要的造型難以一一呈現。這時,幼兒會不斷進行嘗試,但在多次嘗試不成功的情況下,他們很可能會放棄這一創作想法,選擇更容易完成的造型進行搭建,或者模仿其他幼兒已經成功的建構造型進行搭建。要想不讓幼兒放棄自己的創作想法,教師就要對幼兒進行引導和鼓勵,引導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幼兒完成自己的搭建。

4.激勵幼兒在建構游戲中進行審美想象創造

建構游戲是幼兒世界的建筑藝術,幼兒的建構想法更多傾向于內心對美好事物的創作和想象。由此可見,幼兒需要先有審美想象,才會有后來的審美創作。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建構游戲時,教師要明確這是一種創造性游戲,是幼兒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是教師不能過多干預的游戲內容,需要幼兒獨立完成,這樣幼兒的審美觀和創作觀才能得到有效培養。例如,幼兒在確定建構主題時,就已經開始進入審美意識境界中,其會不自覺地從已知現實事物中尋找出自己感興趣的、愿意建構的對象,如人類居住的房子、小寵物的房子、火車道、美麗的花園等。審美想象與審美創作將幼兒從現實生活中拉進一個充滿快樂和無限可能的世界中,這時幼兒的創造活動已經開始。接下來,幼兒會將自己的想象和與之相匹配的情感通過建構游戲對象進行表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需做好觀察者、協助者和支持者,以保證幼兒構建出富有創造力的作品。

5.幫助幼兒選擇適合的建構游戲主題

建構游戲屬于創造性游戲,在建構游戲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建構游戲主題,以充分體現游戲活動的建構特點和藝術特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的建構游戲主題。首先,從靜態物體的特點出發引導幼兒選擇建構主題。例如,幼兒想要建構“一條小溪”,而小溪的主要特點是流動性、可變性、順滑性,但是積木是堅硬的、有棱有角的、固定的,因此難以很好地呈現小溪的特征。這時,教師就要對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選擇“房子”“小橋”“臺階”等具有固定特點的建構主題進行建構。其次,建構主題要突顯主要結構。積木的大小決定其并不能將想要表達的主題更細節化呈現出來,為此,幼兒在建構時需要重點突出主題的主要結構,以此讓創造者和欣賞者都可以通過整體結構發現建構主題,理解建構作品。最后,建構主題的展示形式要從直線處體現。積木中雖然也有很多的曲線結構和特殊造型結構,但其并不利于搭建組合,更適用于最后一步的造型。因此,在幼兒確定建構游戲主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充分考慮積木的特點,選擇直線型的積木進行建構創造。如在建構游戲主題確定前,教師要重視引導幼兒從內心想法出發,以“我”為中心,進行審美創造。如“我最愛的家”“家鄉的小橋”等為主題的建構游戲就非常適合幼兒進行審美創造,這些幼兒熟悉的事物適合其發揮自身想象力進行動手實踐。

6.確保幼兒在建構游戲中進行科學搭建

在幼兒建構游戲中,教師要對其進行科學指導,這主要是因為幼兒是建構游戲的操作主體,其思想要在建構主題中充分展現。如果教師在幼兒建構游戲中參與過多,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會使幼兒將建構思想由自主創造轉變為猜測教師的想法,按照教師的想法完成建構游戲創造。在這一過程中,雖然幼兒在有效時間內完成了建構游戲作品,并充分體現了一定的建構意義,但觀察幼兒的作品會發現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這既不利于幼兒創造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又不利于幼兒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要重視在建構游戲過程中的科學指導,關注幼兒的造型過程,了解幼兒的動手操作行為和其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是否一致,進而采取有效的引導和啟發教育,使幼兒的關注點、創造力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例如,在建構“我最愛的家”的積木造型中,當幼兒對“家”中各種物品的擺放及造型選擇等存在錯誤想法時,教師要以輕柔的語氣與幼兒溝通,并向其詢問各種積木所代表的意義。在幼兒向教師講解過程中,幼兒的認知思維會再一次得到提升,如他們開始認識到,桌子等需要固定的物品最好不要選擇可以滾動的積木進行搭建等。

7.重視幼兒建構游戲作品的展示和反饋

在建構游戲活動中,教師要給幼兒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供幼兒完成建構作品。在幼兒完成建構作品后,教師要將幼兒的建構作品拍照留影,并對一些優秀作品進行妥善保存。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后,讓幼兒反復觀察和欣賞自己的作品,以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二是幼兒在從作品完成后的喜悅狀態回歸正常理性思維后,再次欣賞自己的作品時,會對這些作品產生新的創作靈感,或許將會有更多新奇的、富有創意的作品誕生。例如,在“我最愛的家”主題建構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與其作品一同拍照并進行記錄。在拍照過程中,幼兒可以在自己的作品旁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這些照片內容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在拍攝完照片后,教師可以將這些照片制作成電子影集,標出創作日期和創作主題,并分享給全體幼兒家長。幼兒放學回家后,可以通過父母的手機等觀看電子影集,這不僅可以使幼兒再次獲得成功喜悅,而且可以通過向家長講述自己的創作經歷,與家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創造思維和審美能力會再一次被激發,這樣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建構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審美特點、審美能力等都會得到充分體現。在進行幼兒建構游戲教學時,一方面,教師要及時發現幼兒的特點,并對幼兒進行科學引導,以促使幼兒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藝術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幼兒做好審美引導,促使幼兒的思維處于發散狀態,從而發現更多適合建構的游戲材料,創作出更優秀的建構作品,以此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立紅.對幼兒審美教育有效實施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研究, 2012(06).

[2]孟亦彤.建構游戲對3-6歲幼兒學習品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

[3]馬桂蓉.深度學習視角下大班建構游戲的教師語言指導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20.

[4]吳娜娜.大班幼兒建構游戲中的教師指導研究[D].北華大學,2020.

[5]耿曉錕.通過角色游戲促進大班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6]游靜.幼兒園建構游戲中幼兒探索行為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

[7]林耿芬,陳林.中班幼兒建構游戲的教師介入指導[J].廣西教育, 2020(01).

[8]周雪晴.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的策略探究[J].今日教育,2016(02).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Constructive Games

Shen Yuting

(Kunshan Lire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215300,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ve play is a kind of game activity that is deeply loved by children. Childrens construction game is an architectural art in childrens world, which permeates childrens aesthetic imagination and creative emotion. Aesthetics is the premise of childrens game modeling construc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gnitive, thinking, creative and other abil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ldrens games, aesthetic attention will guide children to choose appropriate themes to carry out game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games from four aspects: aesthetic perception, imagination,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and expound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teachers to guide children in building games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earlychildhood education;construction game;aestheticpsychology; aestheticattention

猜你喜歡
審美心理建構游戲幼兒教育
解讀設計中的兒童審美心理
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創造力水平的現狀分析及培養策略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在建構游戲中建構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建構游戲開展現狀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