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背景下湖北與拉美地區農業貿易提升改進的思考

2023-02-19 06:22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拉美地區湖北貿易

王 軍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財貿研究所,湖北 武漢 430077)

信息化、數字化是當今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2021 年10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一定要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盵1]數字農業更是各國重點發展的方向[2-3]。中國為此還專門出臺了系列農業數字化發展的規劃和戰略[4]。作為世界重要農產品產地的拉美各國也加快了農業數字化的應用步伐。湖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數字農業發展迅速,成績突出,在與拉美各國在農業貿易中互補性強,在數字農業的大背景下,未來雙方農業貿易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湖北數字農業發展迅速

跨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湖北省全省上下大力貫徹實施中央關于數字農業發展的各項指示精神,真抓實干,有序推進,全省數字農業發展很快,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一)全省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全面覆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湖北加大了數字農業方面的投入和建設,全省數字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省村通光纖100%,村通電話100%,而且還實現了重點村5G 信號的全覆蓋。截止2021 年末,農村寬帶用戶達646.29 萬戶。每百戶農村家庭擁有移動電話275.28 部,擁有計算機29.33 臺。全省數字農業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全面覆蓋[5]。

(二)全省農業生產逐步轉型智能化

在農業生產中,湖北大力推廣普及智能化運用。在育種方面,通過數字技術的介入,已經快速、高效培育出無肌間刺團頭魴(武昌魚)、高產高油優質多抗油菜新品種“中油雜41”、硒都黑豬新品種、優質抗稻瘟病耐高溫麥茬稻新品種“E 兩優603”、優質抗病“鄂通兩頭烏”豬新品種。在生產管理方面,新研發的種植環境信息測報監控系統能實時同步監測土壤層水分含量情況、作物長勢、蟲情,以及風速、降雨量、土壤溫度、光照等信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6-7]。由于信息化、數字化的介入,在自動化播種、電腦育苗、自動精細田間管理、精準收割采摘等方面推廣迅速,由人工生產種植逐步向智能化轉型,極大地提高了全省農業生產效率。

(三)全省農業銷售全面轉向網絡化

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全面推行農產品網絡銷售,農業銷售管理實現網絡化。截止目前,全省共有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49 個,全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30 個,電子商務示范企業98 家[8]。通過通達全球的互聯網,全省基本實現了農產品、農資買全球、賣全球。像秭歸縣原來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全縣農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已經實現全面摘帽脫貧?,F全縣擁有電商企業2600 多家、網店8100 多家,電商從業人員超過6 萬人,年銷售額超過30 億元。通過電子商務,全縣的優質的農產品柑桔、茶葉、核桃,土特產甜酒曲、臘肉等走向了世界[9]。而像秭歸這種農村電商蓬勃發展的現象,只不過是湖北全省農村電商發展的一個縮影。

二、信息化背景下拉美各國數字農業推進順利

隨著全球信息化、智能化浪潮襲來,拉美國家也大幅度增加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數字農業的發展。

智利是拉丁美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與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智利與湖北的貿易額排在南美洲其他國家前列,是湖北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智利農業比較發達,政府非常重視數字農業在全國的推廣應用。除了對全國農業的數字化進行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外,政府還建立了統一的電商平臺“ChileB2B”,這個既是智利政府數字化的一部分,也是全國農業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供數字化的便利,1990至2019 年之間,智利農產品出口增長了9 倍[10]。

巴西是湖北拉美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據海關統計數據,2022 年湖北與巴西之間貿易總額達到了283.2億元[11]。不光是在拉丁美洲,放眼全球,巴西的農業也是非常發達的。巴西政府和農業從業者都非常重視農業的數字化。巴西大部分農業從業者的數字化基礎條件都不錯。智能手機普及率比較高,高速寬帶網絡也基本通達各個農場。在數字化技術的武裝下,巴西近年來先后在大豆品種改良、小麥玉米高產培育、稀樹草原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錯進展。同時,巴西的電子商務、數字金融等對農業的支持與結合比較好,而且已成為巴西農業從業者比較青睞的一種方式。

阿根廷也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農業大國,土地遼闊,氣候適宜。農產品種類豐富,農業產出比較高。阿根廷國內大豆、玉米、小麥和牛肉等生產規模大,產量高,也是向世界出口的主要農業產品。中國是阿根廷第二大出口目的國[12],湖北和阿根廷的農業貿易聯系也比較緊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阿根廷政府也在加強數字農業的研究和應用。政府多個部門聯合出臺了促進數字農業發展的政策文件,以加快推進數字農業。像阿根廷聯邦公共收入管理局、交通部、農業部等聯合推出了全國谷物運輸數字化運單模式。政府還利用網站和手機APP 對農業從業者進行培訓。阿根廷國內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與全國的各大型農場對接,讓其生產的農產品在網上銷售,以減少中間環節。銀行也推出自己的數字銀行,為農業生產、管理、銷售、儲存等提供全方位的數字金融支持。

秘魯是拉美地區面積第四大國家,自古以來農業都比較發達。秘魯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七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秘魯全球第二大和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秘魯也是湖北的重要貿易伙伴。秘魯國內主要出產玉米、水稻、甘蔗、咖啡。近年來,秘魯水果對外出口大增,2022 年秘魯農業出口達到98.07 億美元,同比增長12.3%[13],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水果類產品出口占農業出口總額的51%。秘魯政府也相當重視國內數字農業的發展,加強國內數字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全國各大農業生產基地都接入了互聯網。智能手機在農業從業者中間也相當普及。由于秘魯地廣人稀,國內經濟還是不太發達,在全國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困難,為了緩解這種情況,促進數字農業在秘魯國內平衡發展,一些國際組織加大了對秘魯的支持和援助,特別是在硬件投入和軟件培訓方面,提高了對中小農業從業者的支持力度,并取得明顯成效。

其他一些拉美國家像烏拉圭、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古巴等也在加快發展本國的數字農業,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三、數字農業背景下湖北與拉美地區農業貿易前景廣闊

在地理位置上,拉美地區和湖北省地處南北兩個半球,具有很強的季節互補性,在農產品貿易上具有廣闊的空間。同時,湖北有大量的農業技術在全國領先,還有許多農業技術在世界上也是走在前列,如果湖北先進的農業技術能與拉美地區的優質農業資源相結合,必將加快拉美國家的數字農業發展。湖北在農業管理上也有許多好的經驗和案例,可以輸出到拉美地區,賦能拉美地區的數字農業建設。

(一)農產品貿易

在農產品貿易方面,湖北與拉美地區雙方之間的貿易空間很大,可貿易品種很多。1.水果。拉美地區的水果種類繁多,品質也不錯,很多是國內沒有的。而且還與湖北具有很大的季節互補優勢。2.大豆。拉美地區的大豆主要是出產在巴西和阿根廷。據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發布的報告顯示,南美大豆產量占到全球大豆產量的55%,大豆種植面積達6380 萬公頃。這對湖北來說也是一大重要互補,拉美地區的大豆可以有效滿足湖北大豆生產不足的問題。3.水產。由于拉美地區的大部分國家面臨海洋,漁業資源豐富。而且是海產,也與湖北省的內陸淡水漁業有很大互補性。拉美地區的海洋魚類產量高,品質也好,也與湖北省的內陸水產形成極大補充,彌補了湖北內陸沒有海魚的缺憾。4.肉類。主要是牛肉和豬肉,但是拉美地區的牛肉產量更高。拉美地區有吃牛肉的習慣,肉牛業飼養有上百年的歷史,牛肉品質非常好,也是世界著名的牛肉產區。拉美地區的牛肉主產區又集中在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湖北是生豬養殖大省,拉美地區高品質牛肉,正好可以滿足全省人民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對牛肉消費增加的需求。5.林業資源。拉美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高,達到50%以上,森林面積92000萬公頃左右,約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由于拉美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林木種類非常豐富。不僅盛產普通工業用林木,一些名貴的森林品種像花梨木、檀香木、紅木、鐵樹等也很多,是世界貴重林木的主產區。湖北的森林覆蓋率也很高,林木產量也不錯,但是工業用林木還是不足。而且名貴林木品種少,產出低。拉美地區豐富的林業資源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二)農業技術貿易

湖北有大量先進的農業技術可以出口到拉美地區。像最新培育的“陸稻”能夠節水50%、節肥20%,還能減少種植過程中80%的碳排放。新研發的種植環境信息測報監控系統能實時同步監測土壤層水分含量情況、作物長勢、蟲情,以及風速、降雨量、土壤溫度、光照等信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油菜新品種“中油雜41”高產高油優質抗病,適應環境強,種植范圍廣。麥茬稻新品種“E 兩優603”優質抗稻瘟病耐高溫,優勢在麥稻輪作,高產優質。此外,還有很多先進的農業技術已經發揮出極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這對農業技術相對落后的拉美地區來說,是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的[6-7]。

(三)農業管理輸出

改革開放以來,湖北本地農業在飛速發展中已經創造出了許多成功的農業農村發展管理經驗,這些寶貴的知識財富,也可以通過管理咨詢的方式輸出到拉美地區,為當地數字農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武裝。

隨著數字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效率更高,農產品的品質更好。同時,數字農業發展又加強了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和投入;還有,隨著數字農業的發展,雙邊的農業貿易也更加便利,雙方的農業貿易前景也更加廣闊。

四、湖北與拉美國家之間數字農業貿易改進提升之策

湖北與拉美國家之間農業貿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一定基礎和規模。在數字農業的大趨勢下,通過持續投入,持續改善雙方的貿易條件,湖北和拉美國家之間的農業貿易必定會躍上一個新臺階。

其一,充分利用現有平臺和機制,進一步加強政府間的數字農業合作。中國和拉美地區之間已經建立起了大量的綜合合作平臺和機制。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拉共體)論壇于2014 年7月正式建立,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自2015 年在北京啟動以來也已經舉行多次。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機制也已正常運行,國家與國家雙邊之間的平臺和機制則更多。中國與巴西之間,2023 年中國與巴西達成雙邊跨境貿易投資中直接使用本幣結算協議;中國和巴西兩國還是戰略伙伴關系。中國與阿根廷之間,2014年中國和阿根廷兩國關系升格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和秘魯之間,已于2009 年簽署自貿協定。具體到農業方面,中國已與18 個拉美國家簽署了雙邊農業合作協議,與14 個國家建立了部門間農業合作機制。

在宏觀方面,中國與拉美國家之間的合作平臺和機制已經比較多了,具體到湖北與拉美國家之間的合作則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個平臺和機制,雙方協商,共同細化各項機制和制度,加強政府之間的聯系,充分挖掘與相關國家的農業貿易機會,促進數字農業的發展。

其二,加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數字農業合作。中國與拉美地區等國的國家級宏觀平臺已經搭建,運行機制也已經建立。下一步就是要充分利用平臺,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因為湖北省與拉美國家之間的農業貿易往來最后還是要靠企業去落實。通過加強雙方合作,實現湖北省內的相關企業與拉美各國之間的相關企業進行有序對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良種培育、農機運用、數字賦能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雙邊之間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其三,完善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就拉美國家來說,大多數國家都是地廣人稀,各個國家之間,國家內部各個地區之間發展極不平衡,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數字農業基礎設施也并不完備,極需改善和提高。湖北可以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向拉美國家提供數字農業所需要的軟件、硬件等數字底座,并協助建設相關研發中心、服務中心,或者是獨立成立研發中心、服務中心,就近為拉美地區一些國家提供服務。

猜你喜歡
拉美地區湖北貿易
The rise of China-Chic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馳援湖北
湖北武漢卷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貿易統計
淺析拉美過度城市化問題
國際磷肥市場聚集拉美地區
貿易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