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冬期后易發魚病的防治技術

2023-02-20 22:06黃秀芳唐玉華
江西水產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病魚游動全池

黃秀芳,唐玉華

(1.金湖縣前鋒鎮綜合服務中心,江蘇 淮安 211625;2.金湖縣水產技術推廣站,江蘇 淮安 211600)

魚類經過越冬期后,體質較弱,對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對較差,在即將到來的春季,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水溫由低轉高,養殖池內各種能使魚體致病的細菌、寄生蟲開始大量繁殖,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魚病爆發時極易引起池魚大量死亡,給養殖者造成較大損失,并嚴重影響存活個體后期的生長。因此,切實做好春季魚病防治工作,是全年養殖增產增效的關鍵?,F將春季常見淡水魚病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簡述如下,供養殖者借鑒參考。

1 水霉病

1.1 病因與癥狀

該病因魚體受傷,鱗片脫落,受到水霉菌入侵感染所致。因菌絲附著在魚體的損傷處,吸取魚類營養并進行有性繁殖,隨著傷口擴大而長出體外,并迅速形成白色或灰白色水霉菌絲,像舊的棉絮狀。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的黏液造成病魚患處肌肉腐爛,從而導致病魚煩躁不安,游動遲緩,食欲不振,免疫率下降,最終因體質瘦弱而死亡。

1.2 預防措施

(1)在冬季進行拉網、過數、運輸、轉塘、分池、放養等操作過程中,動作應嫻熟輕便,盡量避免魚體受傷。水溫低于10℃以下時,盡量減少人為操作,防止出現應激反應,導致擦傷或凍傷。

(2)魚種入池前用3%~5%的食鹽水或20 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10~20 min,并注意控制好適當的放著密度。

1.3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1:1的食鹽和小蘇打合劑,食鹽和小蘇打的用量分別都為15kg/667 m3。

(2)全池潑灑水霉凈,用量為50~100 g/667 m3。

2 赤皮病

2.1 病因與癥狀

該病由熒光假單胞菌侵襲感染引起。病魚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發炎,兩側及腹部鱗片脫落明顯,鰭莖充血,鰭條末端腐爛。有的病魚上下頜及鰓蓋也充血發炎,甚至出現“開天窗”現象。病魚反應遲鈍,游動遲緩,衰弱地獨游于水面。

2.2 預防措施

(1)拌料投喂魚速康,用量為1 g/kg飼料,2次/日,連喂3~5 d。

(2)全池潑灑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分別為10 kg/667 m3和1 kg/667 m3。

2.3 治療方法

(1)水質較肥時,全池潑灑50%的戊二醛,用量為50~100 ml/667 m3,每日1次,連潑3~4次;水質較瘦時,全池潑灑強氯精,用量為150~100 g/667 m3,每日1次,連潑2~3次。

(2)全池潑灑出血腐皮靈,用量為70~100 ml/667 m3,每日1次,連潑2~3次。

3 白皮病

3.1 病因與癥狀

該病主要由白皮假單孢菌、粘球菌或柱狀屈撓桿菌引起。發病初期,病魚背鰭下方或尾柄處出現白點,并迅速蔓延擴大。隨著病情發展,背鰭基部后面的體表全部發白。病情加重時,尾鰭爛掉或殘缺不全,頭部向下,尾部向上,與水面垂直,時而作掙扎狀游動,時而懸掛于水中,不久即死亡。

3.2 預防措施

(1)魚種在捕撈、運輸、放養過程中,應盡量避免魚體受傷;魚種放養前用3%~5%食鹽水溶液浸洗消毒10~20 min。

(2)全池潑灑漂白粉,用量為1.0 kg/667 m3。

3.3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二氧化氯,用量為150 g/667 m3,每日1次,連潑2~3次。

(2)全池潑灑二溴海因,用量為100 g/667 m3,隔日再潑1次。

4 細菌性爛鰓病

4.1 病因與癥狀

該病病原為魚害黏球菌,一般由魚體與病原菌直接接觸而引起。病魚體色發黑,尤以頭部最甚。鰓蓋內表面皮膚充血發炎,中間部分常糜爛成一圓形或不規則形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鰓絲腫脹,黏液增多,鰓絲末端腐敗缺損,帶有污泥和雜物碎屑。鰓嚴重貧血呈白色、或鰓絲紅白相間的“花瓣鰓”現象。

4.2 預防措施

(1)投喂用鮮大蒜蓉制成的藥餌,每100 kg池魚大蒜用量為0.5~1.0 kg,連喂3~5 d。若同時加入等量食鹽投喂,預防效果更佳。

(2)引發爛鰓病的細菌多發源于酸性水體,因此,提升pH值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手段。方法是每10~15天全池潑灑1次生石灰,用量為10~15 kg/667 m3。

4.3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苯扎溴銨溶液,用量為70~100 g/667 m3,2~3 d后再用1次。

(2)全池潑灑含氯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用量為300~400 g/667 m3。

5 小瓜蟲病

5.1 病因與癥狀

此病由小瓜蟲侵襲魚的皮膚、鰭、鰓、頭、口腔及眼等部位引起。病魚體表、鰭條或鰓部等處肉眼可見許多的小膿皰,嚴重時,魚體全身可見小膿皰并覆蓋著一層白色薄膜,引起體表各組織充血,導致病魚游動遲鈍,食欲減退,呼吸困難,嚴重時浮于水面,有時可見群集繞池,有時可見魚體不斷和其他物體摩擦。

5.2 預防措施

(1)在拉網、運輸、放養等生產操作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可能對魚體造成傷害的相關操作。

(2)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用量為100 kg/667 m2,以殺死藏在池泥中的寄生蟲(卵)。

5.3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瓜蟲靈,用量為60~80 ml/667 m3,隔日再潑1次。

(2)全池潑灑亞甲基藍,用量為1.5 kg/667 m3。

6 粘孢子蟲病

6.1 病因與癥狀

該病由粘孢子以孢囊形式寄生于魚的鱗片、鰓、皮膚、鰭條等部位而引起。病魚食欲不振,體色發黑,體質瘦弱,游動緩慢,常浮于近水面處。粘孢子蟲寄生魚體表則出現膿泡狀圓形小點;寄生于魚鱗下則形成孢囊,由于孢囊逐漸增大,病魚鱗片不同程度豎起,造成體表腫脹,有的肌肉潰爛;寄生于鰓部則黏液增多,鰓絲腐爛和腫脹。

6.2 預防措施

(1)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為100 kg/667 m2,殺滅池中的孢子和水蚯蚓等可能的中間寄主。

(2)發現病死魚及時撈出,避免病原擴散。

6.3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孢蟲凈,用量為15 g/667 m3,病情嚴重時用量可加倍。

(2)全池潑灑孢蟲滅,用量為20~30 ml/667 m3,病情嚴重時,隔天再潑1次。

7 錨頭鳋病

7.1 病因與癥狀

該病由錨頭鳋寄生魚體引起。發病初期,病魚急躁不安,食欲減退,體質消瘦,游動遲緩。被錨頭鳋侵襲的部位周圍組織發炎、紅腫,又因溢血而出現紅斑。在蟲體寄生部位,可看到靠近蟲體的一塊鱗片被“蛀”成缺口,鱗片的色澤也較淡,病灶部位鱗片松動或脫落,黏液增多,少數形成明顯的潰瘍。

7.2 預防措施

(1)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為100 kg/667 m2,殺滅池中的寄生蟲(卵)。

(2)魚種放養前用10~20 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10~20 min。

(3)每15~20 d用漂白粉進行1次水體毒,用量為1.0 kg/667 m3。

7.3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蛛蟲絕殺,用量為100 ml/667 m3。

(2)全池潑灑魚蟲殺星,用量為20~30 ml/667 m3。

8 斜管蟲病

8.1 病因與癥狀

該病由鯉斜管蟲寄生而引起。斜管蟲寄生在魚的鰓、體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在寄主皮膚表面形成蒼白色或淡藍色的粘液層,組織被破壞,影響魚的呼吸功能。病魚食欲差,魚體消瘦發黑,靠近塘邊浮在水面作側臥狀,不久即死亡。

8.2 預防措施

(1)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為75~100 kg/667 m2,以徹底殺滅底泥中的病原體。

(2)放養魚種前,用20 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0 mg/L的硫酸銅、硫酸亞鐵(5:2)合劑浸浴10~20 min。

8.3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菌蟲清,用量為125~150 ml/667 m3,魚種池用量減半。

(2)全池潑灑阿維菌素溶液,用量為15~20 ml/667 m3。

猜你喜歡
病魚游動全池
永不停歇的魚
加州鱸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球軸承用浪型保持架徑向游動量的測量
把手放進袋子里
裂唇魚
草魚病防治咋用中草藥
四招防止金魚長寄生蟲
淡水養殖魚類疾病及其防治技術(28)——鰻鱺疾病(五)
常見蟹病防治方法
中草藥在魚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與配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